初中学业水平检测试卷含答案1.游吉克.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635490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学业水平检测试卷含答案1.游吉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学业水平检测试卷含答案1.游吉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学业水平检测试卷含答案1.游吉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学业水平检测试卷出卷人:游吉克(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捕获(b) 单薄(b) 收敛(lin) 情不自禁(jn)B翘首(qio) 脂肪(zh) 潜行(qin) 追本溯源(shu)C诘责(ji) 鸟瞰(kn) 亘古(gn) 谆谆教导(zhn)D惬意(qi) 机械(ji) 咫尺(zh) 惩恶扬善(ch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绿草如茵 水乳交融 精兵减政 越俎代庖B铤而走险 立案侦查 司空见惯 明火执仗C以逸代劳 乔妆打扮 磬竹难书 珠联璧合D势利小人 含垢忍辱 众志成城 貌合神离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B我们使用的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 C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D成语是中国语言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如果正确运用,可收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之效;如果使用不当,则画蛇添足、贻笑大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 B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C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壮乡,所以刘三姐的传说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D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使我受到很大的触动。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理解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l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和契诃夫、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C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刘备为替关羽报仇,对孙吴大举进攻,吴军节节败退。后来陆逊被拜为大都督,他先是坚守关隘,后及时抓住战机,水淹七军,蜀军最终全线崩溃。(三国演义)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水清鱼读月,山静乌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我们为什么活着?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ABCD7、根据提示填空。(1)(4)题必做,(5)(6)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1分,共8分(1)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以死明志的句子是: , 。(4)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的“ , 。”两句,现在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以激励。(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述自己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 (6)“月”常常入诗,苏轼水调歌头中“ , 。”抒发了对亲人的怀念与祝雷,自居易望月有感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则表现了由望月而牵动的骨肉相思之情。2、 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810中题,共8分)南海网消息连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厚重的雾霾久久挥之不去。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值一度逼近1000。北京市环保局表示,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污染物排放大以及PM2.5区域传输是造成北京市空气严重污染的三大原因。8、请给材料拟写一个简洁的标题。(10个字以内)(分)9、请结合材料写一则环保标语。(分)10、班级召开“减少雾霾,从我做起“主题班会,请以主持人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50字以内)(4分)三、阅读(共4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小题。(分)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分) 12、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小题。(12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3、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宴酣之乐 酣( ) (2)苍颜白发 颜( )14、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译: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 15、在欧阳修的治理下,滁州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请结合选文第一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对“滁人游”的景象加以描写。(3分)答: 16、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答: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2分)宣纸于心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选自市场周刊 2013年第2期,有删改)17.文章分写部分先后从宣纸的 湿染性 胶着性持久性五个特性做了说明。(2分)18.第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答: 19.第节加点词语 “通常”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答: 20.文章的第节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成21-25小题。(15分)八月的阳光一进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前的土路边盼信。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了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会燎起几个水泡。终于有一天,盼来了信,两封。小夏一封,小秋一封。两人急着看了信的封面后,又互看了对方的。小夏说:“京城的,比我的好。”小秋道:“上海的,也不差”。兄弟俩将半个月来的焦躁一起用欢笑发泄出来。小夏拆信,小秋也拆信,忘了头顶上的烈日。小夏一惊,小秋也一愣。后来兄弟俩半喜半忧地回家,将通知书念给父母听。父亲说:“上大学要这么多的钱?”母亲只叹了口气。八月,棉花还没到上市的季节。父子仨兵分三路,到晚回家,所筹借的钱还不够费用的十分之一,兄弟俩上学掏空了家底,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母亲只好把一头正在长膘的猪卖了。八月的日子越来越少,小夏和小秋的上学费用仍差一大截。那天,他们去了学校。校长和班主任都非常同情,但也无能为力,只好以学校的名义写了封信给乡政府,请他们想办法。在烈日下奔波了三天后,父亲捧着由乡政府出面借的2000元贷款回到家里,一下子倒在地上,昏了过去。十天来的劳碌和心焦,使这个在太阳地里劳作了半个世纪的硬汉子也趴下了。上学的费用还不够一个人用的,八月的日子所剩无几。没想到这天邮递员竟送来了一张汇款单,1000元,学校来的。附官栏里只有几个小字:“祝贺!全体教师捐赠。”父亲从床上爬起,母亲赶紧将汇款单递过去,父亲的嘴唇蠕动着,发不出声音。费用还只够一个人的,日子不会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峻。三个人的目光一起盯着床上的父亲。父亲忽地一骨碌坐起来,说:“现在只有一条路,你们也都懂事了,自己决定吧。要不,抓阄也行。”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小夏抬起头说:“小秋,你去吧,你的学校好。”小秋也抬起头:“不,我比你年轻一岁,哥,你去吧。”这时谁也没注意小夏一个微小的动作。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撕了个粉碎。小秋醒悟过来后,一下子抱住小夏:“哥!”泪水夺眶而出。八月的最后一天,小夏带着200元路费出了门,他去南方打工。父母欠下了许多债,小秋在学校还要许多开支。八月的阳光下,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21、读全文,结合小夏的言行,在空格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每处4字以内)(2分) 筹借学费 外出打工 22、头一段的景物描写主要有哪些作用?(3分)答_23、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答:修辞手法_表达效果_ _ 24、从全篇看,标题“八月的阳光”,除了指八月的烈日以外,还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答:_25、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行深深的脚印”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写小秋“出神”时的心理活动。(50宇以内)(4分)_ _四、作文(50分)26、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1)请以“心中的彩虹”为题写一篇文章。(2)“正能量”是时下流行的词,它通过激发内在潜能,表现一个新的自我,传递一种积极的心态、进取的态度、向善的力量。现实生活中,面对坎坷,人们需要激励自己积极向上;面对低效,公司需要鼓动员工奋力拼搏;面对弱势,我们需要及时伸出援手请以“ 需要正能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若选题(1),请按要求写作;若选题(2),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完成题目,然后写作。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工整,不得少于600字。答案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C 2. C 3. D 4. A 5. D 6. D 7(1)甲光向日金鳞开。 (2)燕然未勒归无计。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810中题,共8分)8雾霾肆掠。9.保护环境,人人有责。10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三、阅读(共4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小题。(分)11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1分 )12.传神的写出了大漠无边无际,黄河遥无尽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 2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小题。(12分)13(1)尽兴地喝酒。 (2)脸色(苍老)。( 2 分 )14(1)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2)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4 分 )15(示例)琅琊山上人来人往,人们扶老携幼,有说有笑,尽情游玩。有的游客引吭高歌,有的前呼后拥,一派欢乐热闹的景象。( 3 分 )16欧阳修在逆境中仍能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得失,积极乐观。启示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积极乐观地生活,以求有所作为。( 3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2分)17弹性和韧性;吸墨性(2 分 )18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 3 分 )19不能删除。“通常”指“一般情况下”,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也不排除偶尔会沾染墨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3分 )20不能。第节补充说明了宣纸的湿染性并阐述了宣纸吸墨性的原因,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交代了第节宣纸具有胶着性的原因,节如调换就违背了从因到果的逻辑顺序,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4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成21-25小题。(15分)21、以下两个得分点,每答对一处给1分。 路边盼信 撕通知书 (意思对即可) (2分)22、突出天气酷热(得1分)衬托小夏、小秋盼信的急切心情(得1分) 如只答点题、与结尾相呼应或暗示小夏、小秋求学的艰难等,可得1分 ( 3分 )23、比喻(得1分) 形象地描绘出小夏、小秋震惊的神态(得2分) (3 分 )24、可从两方面理解:“八月的阳光”既暗示生活的艰难(炙烤人),又象征亲情的温暖、社会的关爱(温暖人)。(3分)25、评分时着眼于整体把握,须抓住三点要求:想象合理,内容为心理活动描写,语言通畅。(4分)四、作文(50分)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