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深入理解减灾防灾》同步练习1(鲁教版选修5)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633273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深入理解减灾防灾》同步练习1(鲁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深入理解减灾防灾》同步练习1(鲁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深入理解减灾防灾》同步练习1(鲁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第一节 深入理解减灾防灾同步测试【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不能实现减灾目标的有A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B人的观念的进步C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D“人定胜天”观念的树立2减灾工程的实施不需要A广大社会公众的个人参与B高深的灾害科学研究C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D加大宣传,使人们时时畏惧自然灾害3减灾防灾的核心在于“减”,关于“减”的含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战胜自然B杜绝自然灾害C减少灾害,减轻灾情D与可能持续发展理念无关4有关地质灾害防御的叙述,正确的是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可以控制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时间实践证明,人类是可以预测、预报火山、地震等灾害发生的强度和时间的植树造林是治理泥石流的有效措施之一人类的工程措施是阻挡不了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ABCD5下列属于预防滑坡工程措施的是A修建水库B植树造林C砌石护面、设置排水沟D建立监测网络62000年是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其相关联的另一种灾害是A寒潮B干旱C雷暴D洪涝7有关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寒潮、霜冻都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干旱是少数国家的问题,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民伤亡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占首位地震、泥石流也是重要气象灾害ABCD8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御的最基本途径是A依靠科技进步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B修筑沿岸堤坝,彻底整治河道C积极参加财产安全保险事业D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9下列防洪措施属于工程性的是A实行防洪保险B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C修建分洪区D加强分洪区土地管理10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越来越强烈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密集发展风化作用加强ABCD二、综合题1根据所给资料,并依据下图回答: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它能毁坏沿海建筑,夷平村镇,破坏力极大。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8.9级地震,引发大海啸。这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已使近30万人蒙难。(1)该次地震的震中位于 (岛)附近海域;该地区多地震的原因是 ;该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2)我国是个多地震国家,为了减轻海啸这类突发性灾害的影响,你有哪些合理化建议。(3)这次地震引起的海啸给沿岸地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此人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2读“水患感思”,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显示的是对 资源破坏,这种破坏对山区来说,造成的后果是 。(2)这种破坏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是 ,造成的后果是 灾害严重,要想尽量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对上述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是 。【能力提高】一、选择题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5E)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据此回答11题1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的边界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2这次地震引发海啸,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人口老龄化 沿海人口密度大 多河流入海口 缺乏海啸预警系统A B C D地震是突发性强、破坏大的自然灾害,研究地震时空分布规律及其破坏程度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前提,这也为地震多发地区的防震减灾教育提供必要的依据,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区域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土耳其多地震与其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有关;日本、我国台湾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有关;印度尼西亚南侧多地震与其处于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关;美国西海岸多地震与其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有关。A B C D4下列影响地震结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震级越大,破坏越大;震源越深,破坏越大;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A B C D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57题5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6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7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 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许多地区深受其害。图甲为4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景观示意图。读后回答810题8.下列排序与图序一致的是A.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B.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C.地面塌陷、崩塌、泥石流、滑坡D.地面塌陷、泥石流、崩塌、滑坡9.小敏在图乙中的甲地遇上了泥石流,她根据所学知识机智地逃离了危险,她选择的逃生路线最有可能是A.B.C.D.10.下列有关泥石流形成的条件,不正确的是A.山坡较陡,缺乏植被B.暴雨集中或冰发融水汇集C.松散碎屑物质较多D.泥石流可埋没农田、堵塞江河等二、综合题1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 _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2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2)左图中B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3)右图中A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试分析其解决的措施。(4)右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综合探究】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2)左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3)右图中B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貌方面解释其原因。【高考真题】(2008年山东卷,文综,31)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图12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参考答案【基础夯实】一、选择题见题内红色标记二、综合题1.(1)苏门答腊岛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2)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对灾害多发地区居地进行避难知识培训并进行演习。(3)加强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检测预警系统;加强灾害的管理,建立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防御性工程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以及懂得一些减灾防灾的基本知识;加强减灾防灾的国际合作等。2.(l)森林水土流失加剧(2)含沙量增加洪涝禁止滥砍乱伐,保护好植被【能力提高】一、选择题见题内红色标记二、综合题1.(1)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2)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水(3)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加强植树造林;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2.(1)我国雨涝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原因: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2)原因:上游地区乱砍乱伐,陡坡开荒;中游围湖造田;措施: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三峡工程);退耕还湖,裁弯取直;(3)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减少污染、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价;控制人口数量;海水淡化。(4)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充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横断山区地势起伏,落差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综合探究】(1)我国雨涝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原因: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2)原因:上游地区乱砍滥伐,陡坡开荒,造成植被的破坏,中游围湖造田措施: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三峡工程),退耕还湖,裁弯取直(3)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充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参入地下;横断山区地势起伏,落差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高考真题】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