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置换反应156g不纯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2g氢气,下列情况可能是( ) A.铁中含有碳和锌 B.铁表面有锈C.铁中有锌和铝 D.铁中含有铝和镁265g不纯的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2g氢气,下列情况可能是( ) A.锌中含有铜和铁 B.锌中只含有铝C.锌中含有铁和铝 D.锌中只含有铜3等质量的锌和铁的样品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得到等质量的氢气,可能的情况是( ) A.纯锌、纯铁 B.锌中混有铜、铁中混有镁C.纯锌、含杂质的铁 D.锌铁样品中混有同一种杂质4将Mg、Al、Zn分别放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氢气质量相同,其可能的原因是( ) A.放入三种金属质量相同,盐酸足量B.放入的Mg、Al、Zn的质量比为12:9:32.5,盐酸足量C.盐酸的质量相同,放入足量的三种金属D.放入的盐酸质量比为3:2:1,反应后盐酸无剩余5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两份盐酸中,反应完毕后,剩余的铝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则生成氢气的质量( ) A.相等 B.铝产生的多 C.镁产生的多 D.无法判断6有三种金属M、N、R,已知它们的氧化物中,只有N的氧化物溶于水,且水溶液的pH值大于7;又知R能从硝酸汞溶液中置换出汞,但R不溶于盐酸;M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三种金属按它们的金属活动性规律排列,正确的是( ) A. M、N、(H)、R B. R、M、(H)、NC. R、(H)、M、N D. N、M、(H)、R7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但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 A.氧化铁 B.碳酸钡 C.锌 D.铜8用实验证明铜和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选用的试剂是( ) A.H2SO4溶液 B.ZnSO4溶液 C.Hg(NO3)2溶液 D.NaOH溶液9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10有X、Y、Z三种金属,将Z放入Y(NO3)2溶液中可析出Y的单质,将Z放入盐酸中无气体产生,将X放入ZSO4溶液中可生成XSO4。则X、Y、Z三种金属分别是( ) A.Mg、Ag、Cu B.Zn、Cu、Fe C.Al、Hg、Cu D.Zn、Hg、Cu11某工厂的废渣中混有少量的锌粉和氧化铜(其它成分不跟酸反应),跟大量废盐酸接触形成污水,产生公害,若污水中撒入铁粉,且反应后铁粉有剩余,此时污水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A.Fe2+、Cu2+ B.Cu2+、H+ C.Zn2+、Fe2+ D.Zn2+、H+12天平两边各放同浓度、同质量、足量的盐酸,天平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3.6g铝,为了使天平平衡,右边烧杯中应加入锌的质量为( ) A. 3.6g B. 3.92g C. 3.49g D. 3.3g13把一定质量的锌和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Y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用X轴表 Zn示反应的时间,用Y轴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则投入 Fe锌与铁的质量比为( ) 0 XA. 1:1 B. 2:3 C. 56:65 D. 65:5614把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体产生,由此推断该滤渣( )A.一定是铜 B.可能是铜、银的混合物C.一定是银 D.可能是铁、铜、银的混合物15将A、B、C三种金属的单质分别投入盐酸中,A、C均无反应,B能发生反应,且有气体放出,将C置于含A元素的可溶性的盐溶液中,C的表面上有A析出。因此可推出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16在铁、铜、氧化锌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一定有 ,滤液中含有 、 等物质。17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多种方案,每种方案所需试剂如下:Fe、CuSO4溶液、Ag FeCl2溶液、Cu、AgNO3溶液 Fe、Cu、AgNO3溶液 Fe、Cu、稀盐酸、AgNO3溶液FeSO4溶液、Cu、Ag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填序号)18用水冲洗过盛浓硫酸的铁槽,要避免火种接近,否则会有爆炸危险,其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19相同质量的锌片分别插入硝酸钾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锌片质量(包括附着物质的质量用纵坐标表示)在不同溶液中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表示如图,试回答: A表示锌片插入 溶液中, B表示锌片插入 溶液中, C表示锌片插入 溶液中。20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稀硫酸,天平平衡。 若向两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锌粒(如上图A),待反应充分后,发现两烧杯中锌粒均有剩余,则天平指针 偏转(填“不”、“向右”或“向左”)。若向左边烧杯中投入少量的锌粒,向右边烧杯中投入等质量的镁条(如上图B),待反应充分后,发现锌粒和镁条全部溶解,则天平指针 偏转(填同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