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人教版).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621927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语言基础知识(共22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匿名(n) 诘责(j) 荷戟彷徨(j)B、磨蹭(ceng) 觅食(m) 夜阑人静(ln)C、诱惑(yu) 禁锢(g) 恍然大悟(hung)D、庶母(sh) 广袤(mo) 颔首低眉(h)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和蔼 正襟危坐 名目 莫终一是B. 落第 正人君子 托辞 肃然起敬C. 摧眠 鹤立鸡群 轩昂 鼠目寸光D. 掌故 相形见拙 牟取 沧海桑田3.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 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觉出其中有什么 ,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出来。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 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这位收买专利权的商人按照合同 了自己的诺言。A. 疑惑 奥秘 放弃 实现 B. 疑心 秘诀 舍弃 实现C. 疑惑 秘诀 放弃 履行 D. 疑心 奥秘 舍弃 履行4、根据下面句意,选择句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填在括号内。( )(2分)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荫归”,“春风杨柳万千条”。你看,在那冰雪初融的时候,不是暗暗泛青的芽首先把春意带到人间吗?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树枝,那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桃杏增添了色彩,还给人们送来了春的气息。 A、 B、 C、 D 、5、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1)修改意见: (2)修改意见: 6、古诗文填空( 共6分,每空1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的诗句是_, 。在赤壁中,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_ _, 。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 _, 。7、语文综合练习(共6分)名片,人际交往中正面推介自己的一种工具,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传统礼仪用品。早在西汉时期,名片就开始流行,当时称做“谒”,也就是谒见别人时通报姓名籍贯的名帖,大多是用木片或竹片削制而成,也被称做“(名)刺”、“名纸”。现代的名片就是由古代发展来的,本质是发生了大的变化,但格式、种类、用途等产生了不少区别。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名片、解说名片、打造名片、使用名片。(1)剧作家沙叶新的名片值得称道。名片上画着他一手抱文稿一手举笔杆的全身漫画像,神态悠然自得,旁边写道:“我,沙叶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暂时的;剧作家永久的;某某委员、某某理事、某某教授、某某顾问都是挂名的。”可谓自嘲而不失机敏。那么请如法炮制,为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也设计一张充分表现其文学艺术形象的名片:(2分) 我的道德名片:(2)提炼要点,整合成一个句子,为“名片”下定义。(2分) 名片是一种比较小的硬纸片。 名片主要起自我介绍作用。 名片上印有姓名、单位、身份、地址和电话号码等内容。 名片一般在与人交往的场合使用。(3)方寸之内,传情达意。名片作为人与外界交往的一种媒介,能很好地表现一个人的品德修养。那么请为自己设计一张道德名片,用精练的语言彰显自己的道德追求。(2分)二、现代文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8至12题。(11分)生存智慧自然界常会有些故事,让我们人类匪夷所思,却不能不为之动容。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茫荒野上,生长着一种老鼠,以植被为生,繁殖力极强。但种群繁殖过盛以致会对植被造成严重危害的时候,其中一部分成员的皮毛就会自动变成鲜亮的耀眼的黄色,以吸引天敌捕食的目光;倘若天敌的捕食仍不足以尽快使鼠群减少到适当的数量,老鼠们便会成群结队地奔向山崖,相拥相携,投海自尽。同时,这块土地上还养育着种狐狸,以鼠为生,是这里老鼠的天敌。但它们对老鼠的捕食也并非无所节制,当鼠群减少、狐群增加而严重威胁鼠群的繁衍的时候,狐狸们便会采取行动,限制种群的发展:一部分成员会聚在一起,疯狂地、不间歇地舞蹈,夜以继日,直到力竭气绝而死。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中国的黄山。黄山猕猴每一族群一般维持在28只左右,这是族群最佳生活状态的临界点,族群成员以生命来维护这一状态-每当族群数量超出,年纪较大的猴子就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坠崖而亡。这一幕一幕的故事,何其悲哉,何其壮哉,何其伟哉,惊天地而泣鬼神。然而,动物界的这些行为又能赢得我们人类多少真正的理解、同情、尊重和敬意呢?我们的知识、我们的价值念总使我们习惯于一言一以蔽之:本能使然。我们自居价值优位,常常以一种傲慢、鄙夷甚至敌意的眼神打量着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更要紧的是,由于自身的私欲和利害,我们人类之间要达到理解、同情和尊重甚至难乎其难,遑论对自然界及动物界。人类曾为自己远离自然界的进化而荣耀,曾为自己成为这个星球上绽于的最灿烂最美丽的精神花朵而自得,更为自己以理性的铁蹄征服自然而豪情万丈。然而翻阅一下类那充满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史籍,想一想那足以把地球毁灭几十遍的核武库,望一望那在儿童的记忆里不曾是蓝色的空,数一数由于生态恶化而每天都在灭绝的物种,我们人类作为一种类存在,作为地球生物圈一个链环的存在,究意比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高明多少?这实在是一个令我们回答起来气短的问题。在上述动物的行为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汗颜和愧怍,应该有罪感,应该反躬自省。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为了自身,为了这个哺育着珍贵的生命的蔚蓝色星球,我们人类自当走出“主人”、“中心“的自恋情结,低下那傲慢的理性头颅,收勒征服的望的马缰,尊重自然,学习自然,回归自然,找回在自然中的应有位置,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这首先是要实现人类的态度、立场、观念以及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革命。 “哲学走向荒野“,当是要类生存智慧的趣向。8、文章开头写哪些“让我们人类“匪夷所思”的故事?请加 以概括。(3分)9、第段中“本能使然”中的“然”指的是什么?(2分)10、第段中作者为何说“这一幕一幕的故事”是“悲”的,是“壮”的,是“伟”的?(2分)11、我们曾以“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而自豪,但作者却说“在上述动物的行为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汗颜和愧疚,应该有罪恶感,应该反躬自省”,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2分)12、第段作者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你认为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该如何“补牢”?(2分)(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13至17题。(12分)拔掉那颗蛀牙她恨全家人。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13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2分)地位尴尬,滋生仇恨回报亲情,收获快乐 14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分)15第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16、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3分)三、古诗文阅读题(15分)(一)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1720题。(12分)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草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 亦不详其姓字( ) (2)每有会意( )(3)期在必醉( ) (4)其言兹若入之俦乎( )18、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9、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3分)20、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3分)(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21-22题(3分)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1分)落红:22、这首诗后两句的言外之意是:(2分)五、作文(40分)作家齐心武先生在从一个微笑开始一文中写道:“地球上的生灵中,唯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建和平,他人的微笑带来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请以“从一个微笑开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字数不得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600500题目: 答案:1、B 2、B 3、D 4、C5、第句,修改意见:否定不当,删去“阻止孩子不上网”中的“不”。第句,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应将“有效的”调至“寻找”后面。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略8、阿拉斯加鼠改变毛色吸引天敌,甚至投海自尽;狐狸为控制种群数量,舞蹈而死;黄山猕猴为控制种群数量,老猴坠崖而死。9、指的是动物界的一些动物在种群数量达到饱和时自发选择自杀来维持种群可持续发展的行为。10、因为它们失去生命的行为是令人悲伤的,但为了种群的生存而牺牲的精神是伟大的悲壮的。11、自然界的智慧远远胜于人类。我们要敬畏自然,时刻保持忧患意识。12、提示:围绕“防治空气、水等污染”问题回答。13、拼命读书,疏远亲情 医生指点,唤醒亲情14、褒义贬用,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表达一种否定意思;这种成长是一种扭曲了的不正常的畸形成长。 渲染一种清新、亲切的气氛,寄寓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情重新回归15、不可以删去,因为家人的反应让她感受到亲情,重新审视亲情,(或告诉我们亲情是医治伤口的一剂良药);是她情感变化的关键。若删去,文章的故事情节显得不连贯,并且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16、文章通过写“她”对家人由恨而爱的经历,反映了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会产生畸形心理的现状。(或当我们在成长中受到创伤,应学会反思、审视、求助,走出心灵的阴影,走向健康的生活。)文章告诫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17、知道 体会、领会 期望 辈、同类18、不为贫贱而忧愁,为热衷于发财做官19、好读书 嗜酒 常著文章20、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1、落花, 22、自己虽辞官在家,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