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曲塘中学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619223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安县曲塘中学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海安县曲塘中学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海安县曲塘中学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曲塘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2013.11时间:150分钟 分值:160分一基础知识(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摭(zh)拾 不啻(d) 骸(hi)骨 不屈不挠(no)B.灰烬(jn) 静谧(m) 犄(j)角 入不敷出(f)C.干瘪(bi) 奇诡(gu) 给(j)予 妄自菲(fi)薄D.甄(zhn)别 贫瘠(j ) 沉湎(min) 恪(g)尽职守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抹煞(sh) 遒劲(jng) 癖好(p) 倚歌而和(h)B.愀然(qio) 倔强(ju) 偌大(nu) 引吭高歌(hng)C.啮噬(ni) 红晕(yn) 衽席(rn) 汗流浃背(ji)D.召唤(zho) 引觞(shng) 纤巧(xin) 热泪盈眶(kung)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B.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那段时间里,我市步行街上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深夜,大街上还是不绝如缕,热闹极了。C.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角色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王宝强炉火纯青的演技更为其增色不少。D.我们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智力,必须与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是沉迷网络,他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那段峥嵘岁月,至今让他不堪回首。 B.近日,高速交警执勤时,查获了一辆非法运输鞭炮的校车,谁知面对交警的询问,司机却不以为然。 C.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厚非、受到众人钦佩并高于众人之上的东西。D.青春是可爱的,希望你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人生就会满足、快乐。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研究中心的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一颗恒星正以每小时一百五十万英里飞离银河系。B.两会代表认为,我国已经从过去的“人民教育人民办”转变为政府肩负起义务教育的重担,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C.最近,颇为畅销的江泽民传一书的作者竟是一位美国人所写,他就是花旗集团执行董事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博士。D.在国际汽车工业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汽车产业除了继续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和先进技术外,还需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专项整治,使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钱权交易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秩序明显好转。B.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初见成效。C.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提高。D.对这家企业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整顿,以度过当前的危机,让消费者重建对产品的信任。我想,这个过程是艰巨而漫长的。7.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A.不拘于时,学于余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8.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不拘于时,学于余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下列选项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金就砺则利 虽有槁暴 传道受业解惑也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知明而行无过 或师焉,或不焉 吾从而师之 君子生非异也 A B C D10.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其皆出于此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8分)周维城传清张惠言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节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注跅(tu)弛:放荡,不守规矩。肆:店铺。脱:偶尔。嘿(m):悄悄地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及属稿 属:写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 具:完备C遂大困,寻死富阳 寻: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贾:商人1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 )引父足怀中以卧 立许字以女 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丰贾致富,有子三人 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拯一人者与一金A B C D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了他父亲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弱。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2分)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4分) (3)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分)(4)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3分)三.下文对清明上河图所绘是“清明时节”提出了异议,请概括提出异议的三个角度,不超过20字。(4分)清明时节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10度左右,但画中却有很多带着扇子的人物,还有光着身子的小孩在街上玩耍。再进一步细察,还可以看到在画卷的右首有驮木炭的驴子,如果清明前后进暖炉炭,则违背宋人生活的一般规律。画面上还有多处酒肆,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宋代秋季新谷下来要酿酒喜庆丰收,此酒谓之“新酒”。答:(1) ;(2) ;(3)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柳州开元寺夏雨(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注释】 沈(沉)浮:遗失。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16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2分)17颔联写“雨”却不着“雨”字,而句句突出“雨”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18.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2分)五.名句名篇默写(20分)(1)蟹六跪而二螯,_ _,用心躁也。 (2)余嘉其能行古道, 。 (3) ,羽化而登仙。(4) ,渺沧海之一粟。 (5)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6)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7)所以动心忍性, 。 (8)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9)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10)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1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1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14)舞幽壑之潜蛟, 。(15)嗟夫!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16)登斯楼也,则有 ,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六现代文阅读。(20分)背水的日子(1)怀念背水的日子。(2)一路咕咚、咕咚背回来的水多甜啊!(3)水井为一林老树掩映,水井岩上常年绿树葱茏。初夏时候,漫山的野百合,在风中摇曳飘香。秋天黄昏,那一树一树的黄连树叶,宛如天边的晚霞,红得似火,燃碎一寨的宁静。冬天下雪时,山崖上零零星星的积雪仿佛百合又开花。(4)背水,要清晨去。那时,井边好热闹,木水桶一溜儿排放在哨台上,背水的人们在井边嬉闹着。只有舀水的的人静静地蹲在井边,埋下身子,用木瓢从井里一瓢一瓢地舀水,身影在井里晃晃悠悠。待舀满一桶,轻轻地跳下井台,将麦秸编的垫圈放在桶底和后腰接触的部位,桶绳往肩上一挂,微直起身子,便一路咕咚、咕咚将井水背回去了。(5)父亲总是去得最早。背回一桶一桶的水倒进水缸,家里便有了一天的清凉。(6)待井边慢慢地静了下来,寨子里升起了袅袅炊烟。孩子们陆陆续续从家里出来,背着各色小花布书包,唱着歌上学去了,学堂里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7)这时,寨子里开始闹起来了。放牛的将牛群赶到水井岩边,用木瓢将井里的水沿着井沿边的一个暗槽泼出去,井水从这水槽里流到岩边路下一个大水塘里,牛群便滋滋地喝着这甜甜的井水。(8)磨豆腐不用这井水。离寨子更远的一个山崖下有一股细细的泉水,得到那里去背水。沿着细细的山路盘旋而去,那有一个小小的山洞,水就从洞里星星点点地浸出来。把木桶接到下面,一会儿,桶就满了,背回去用来泡黄豆,磨出来的豆花特别甜、特别香。(9)很多年都过去了,井水总也舀不完。(10)记不清是从哪一年,我们那里开始修盘山公路,整天都能听到隆隆的土炮声,那是在炸山开路。人们都盼望着那长长的、宽宽的路从自己门前经过,终于一条大路绕着我们这个山寨又蜿蜒着向更高的山寨盘去了。通车典礼那天,各寨的人都跑去山顶上的那个寨子。好闹热啊,大人们唱着歌,围着火堆、咂酒跳起欢快的锅庄。那天放了好多部电影,大家坐在晒场上,看到大半夜。天上的星星特别多,我们一大帮孩子,就在那寨子疯跑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晨,站在山顶看下去,一条大路象一条银蛇,盘旋在山腰。过年的时候,更闹热了。队里买了一辆手扶式拖拉机,村里的舞狮队舞得更勤了,白天,在晒场上搭几张桌子,那狮子居然跳到桌上去翻滚。然后,由拖拉机开路,笑头和尚牵着狮子在后面随着锣鼓队有节奏的舞摆,孙猴子一会儿跳到车上去抢了敲鼓人的帽子,一会儿跑到后面来抱起一个孩子,长长的队伍沿着盘山公路舞着、闹着、唱着、笑着。(11)日子,好像就这么热热闹闹地过着,有甜甜的井水润着,有长长的盘山公路绕着,唱不完的山歌,喝不够的咂酒。(12)当水井岩上的百合越来越多,黄连叶越来越红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井里的水不够了。有一天早晨,听父亲在对母亲说:怪了,今天早晨谁比我去得早呢?我去背水的时候,井里的水怎么少了呢?(13)慢慢的,放牛的把牛赶到山梁深处那条小溪里去饮水了。井边那个大水塘也慢慢的干了,长了一片野草起来,倒也茂盛。早晨起来排队背水的人越来越多,轮到最后的,桶也装不满了,只得到那个小小的山洞去接水,可那里的水很少,再走一个来回,一个早上背回两桶水,太阳就出来了。(14)父亲说,也许是修公路的时候,放石炮惊了水路,水浸往其它地方去了。有一阵子,村里吃水很紧张,早晨,一家人合用一盆水洗脸,姑娘们也不敢三天两头都洗头了,小伙子脸上好象也没那么光彩了。(15)后来,乡政府从山梁深处引出一股水,在村后修了一个大水塔,为每户村民安上了自来水,日子好像又滋润起来了。(16)从水笼头里放出来的水总有一股铁味,没了井水的甘甜。但是,不用起那么早去排队舀水、背水了。水井边那林老树终日静悄悄的,只有不时跑过的拖拉机吵吵闹闹,井里慢慢地生出一些蝌蚪和小水虫。(17)日子也变得静悄悄的了,往日那个大晒场冷清了,舞狮的好象也累了,过年的时候,只能听到一些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了。(18)学堂里,依然常响起琅琅的读书声。 19文章第段十分简洁,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4分)20第段描写水井四周的秀美景色,第段描写背水的生动画面。这两段文字在描写上各有什么特色?(6分)21文章以“背水的日子”为题,第段却以较长的篇幅写“闹热”的场景。请对内容上的这种安排作简要分析。(4分)22作者对背水的日子深深的眷念,请探究文章的深刻意蕴。(6分)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70分)著名作家张洁在散文我的四季中说:“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准备得不够充分而自尝失败的苦果,也常常因为准备得非常充分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请以“准备”为题,合理选择某一角度,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避免低幼化故事;必须要有描写。曲塘中学2013-2014高一语文期中测试答案2013.111.C(A不啻ch;B犄角j ;D恪k尽职守 )2C(.癖好p偌大ru.召唤zho 热泪盈眶kung)3C( A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B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微悠长;形势危急。C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D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4D A峥嵘岁月:不平常的岁月。褒义词B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有轻视意)。应改为“不以为意”,即不把“非法运输鞭炮”这件事放在心上,含有不重视、不在乎的意思。 C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可以谅解,不可过分指责。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D赤子之心:象婴儿一样天真纯洁的心灵。5B.A成分残缺,在“飞离”前加“速度”; ”;C项,句式杂糅,把“写成的”去掉;D项,搭配不当,“开展”与“先进技术”不搭配,可在“先进技术”前面加“引进”一词。6.C(A项少主语,可删“通过”或“使”;B项少“的方针”这个宾语中心语;D项“过程”与“艰巨”搭配不当)7. C判断句(A被动句B宾语前置D定语后置)8.C(都是介词,“向”。A项分别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分别是“却”和“就”,D项分别是“在”和“吗”)9 D10 D (定语后置句。A宾语前置句;B判断句;C介词结构后置句或状语后置句)11B(A项,前“而”表修饰,后“而”表转折;B项,两个“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表示猜测语气,大概;代词,他们的;D项前“于”为“向”,后“于”为“从”12、D项“贾”解释做名词“商人”在文中讲不通,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做生意”。13、B.两句表现周维城对父母的孝敬,能体现其美好德行;表现了周维城待人心胸宽广,为人善良的美好德行。所以选择B项。两句介绍他的娶妻与子女情况,不是写其德行。不是周维城的事迹,而是江宁焦翁。14、A从原文“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可以看出周维城祖上并非时代住在杭州,而是迁徙到杭州的,所以A项说法是错误的。15、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传”是动词,为其做传的意思;“遗”是动词留给的意思。所以为他做了传,以便留给后来修志的人第(2)题翻译时要注意“肆”“饮食”“俟”“资”“遣”的翻译。肆,是名词店铺;饮食,在句中是动词供给饮食的意思;俟,翻译成等待;资,是动词资助;遣,为动词,遣送,在这里可翻译成安排回家。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家。(3)(4)略参考译文: 嘉庆元年,我游历富阳县,知县恽侯请我编写县志。还没完稿,恽侯奉命调离,我离开了富阳。富阳人高傅占,对我叙述的关于周维城的事特别详细。因此为他的事迹做传,用来遗留给后来的修县志者作参考。周丰,字维城,他的祖先是绍兴人,家有资才。父亲叫周重章,火灾烧得他倾家荡产,流亡寄寓在富阳,精神郁闷无所寄托,越发消沉灰心,不再置办产业谋生。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周丰还是小孩时,有一天很冷,父亲半夜从外面归来,就把父亲的脚放到怀中来睡觉。十多岁,父亲已经死了,学习经商,早晨有位老人路过集市,和他谈话后,认为他品质非凡,立刻许诺把女儿嫁给他。周丰侍奉母亲,坐卧行走,都要先了解她的要求,饮食必定亲自看她吃过,自己才吃,事务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母亲有时候不顺心,端坐着不说话,周丰显得非常害怕。看母亲的脸色高兴了,才快乐起来,又过了好久放心后才退下,后来遇到他的子孙,说周丰每次就寝前,必定呼唤他的母亲;将要睡醒时,也是如此。他自己一点也没意识到。周丰四十二岁那年,经过吴山,有个看相的人观察了他很久,拉着他的手说:“你的这只手纹理如丹砂,大概隐藏有很深的德行,命中当有子,家道富贵康宁,从现在就要开始了。”周丰做生意致富,生有子二人,孙六人,年纪八十四岁时死去,像相面的人说得一样。周丰在乡里表现出很好的德行,有长者的风范。曾经跟一起做生意的人回家,周丰已经资助了那个人,不久有人检查他的行装,发现有周丰商铺中的物品。把这件事告诉了周丰,周丰急让他象以前那样藏好,告诫不要说出来,象以前那样对待那个人。高傅占说:“富阳人多称赞周丰能施财给别人。然而周丰曾经说:我愧对吴翁、焦翁。”吴翁是徽州人,在富阳经商。每到年终时,夜里怀揣金子走到里巷,见到贫家,默不作声地把金子放到门里,不让贫家知道。焦翁是江宁人,挟带三百金至到富阳做生意。当时江水暴发,焦翁呼喊渔夫,救1个人给1金。几天后,找到几个人,留在酒肆中,让他们饮食,等结束后送给钱财打发他们。这二人,现在问富阳人,却不知道了。周丰又曾经说: “我有生以来,对人家了解我很是感激。”唉,市巷中也是不缺乏有德之士呀!三.人物穿着特征;生活习俗;新酒酿成季节。(4分,1点1分,2点3分,3点4分)16.答:描绘了夏天的傍晚,风雨交加,乌鸟归巢,僧客相伴的清幽的景象。(“夏天的傍晚”1分,“风雨交加,乌鸟归巢,僧客相伴” 三点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17答:侧面写雨:从视觉着笔写云气弥漫,遮蔽山峦,突显下雨范围之广;(1分)从听觉着笔写山水暴涨,万壑轰鸣,突显雨势之大;(1分)18答:用典,(1分)诗人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没有封侯的相貌,也不羡慕显贵的官位,这是诗人的激愤之语,抒发诗人报国无门,抱负不得施展(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1分)【诗歌赏析】南宋初年,吕本中历经艰辛,长途跋涉,从北方流亡到柳州避乱,因有感而做此诗。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寓寄着飘零冷落之感。后四句抒情,笔墨委婉而情意深沉。 诗篇开头从写景着笔,“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展现出是人在夏天风雨交加的傍晚,与寺僧为伴的清幽情景。潇潇,风雨之声。这里“似晚秋”的“似”字,写出了诗人对夏日风雨有一种深秋萧瑟的感受。而下句紧接着写诗人归宿的清幽环境,呈现出山寺阗寂的境界。 三四句写的是远景。由于云气弥漫,看不见重峦叠嶂的俊俏秀美的面貌,但是可以听到山水暴涨,万壑淙鸣的声响,这里静中有动,把群山起伏的气势写的流动有致,使人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这两句是从顾恺之“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语化来。 五六句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卧宿寺院,几声清脆的晨钟声把它从睡梦中惊醒。“空怅惘”,即写诗人思想的美梦被钟声惊破而感到惆怅,又是写醒后盼望不到家书的失望意绪。“竟沉浮”,是说没有料到传书的人竟会把书信遗失,这是用殷洪乔不肯为人传书信的典故。世说新语载,殷洪乔为豫章太守,临赴任,京都人都托他代书信百多封,他悉投于江,并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末两句“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诗人用这两个典故,直抒自己流落异乡而抱负不得施展的无限感慨。“面如田字”是说脸型方正如田,在古代认为又富贵之相。这是南齐书中李安民传的故事,“面如田字,封侯状也”。第二个典故用班超封侯事。诗人在这里把两个故事连缀在一起,说自己没有封侯的形相,当然不是飞黄腾达的材料,也不羡慕这种显贵的官位。这是诗人“闻将相骤贵者”的激愤之语,也是在国事危难动荡之际,对那些做享富贵的将相表示不满,其中流露出伤时忧国的深沉情思。这与方回在批注中所谓“亦于杜秦蜀湖湘之意”是吻合的。 这首诗,以景起,以情结,写景开阔,抒情细腻,构成一副情景交融的生动画面。19开门见山,点明题旨;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4分。每层意思1分)20第段:采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从视觉、嗅觉多角度描写;反映了不同季节景物色彩的丰富多变。(3分。每层意思1分)第段: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2分)把背水的情景描写得惟妙惟肖。(1分)21 “闹热”场景的描写与文章的主旨是一致的;通过描写“闹热”场景表达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生活改善后的喜悦;与下文出现缺水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文章有波澜,避免平铺直叙。(4分。每层意思1分)22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美好的环境;改善生活的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人对自然哪怕是不经意的伤害也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生活应该安稳、宁静、和谐、甜美;对未来的日子应充满希望。(6分。每层意思2分,答对任意3层即得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