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分析.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61852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大学生幸福感 调查时间:2013.11.25-2013.11.29 调查地点:广东石油化工学成员姓名:*、*、*、* 成员班级:* 指导老师:* 2013年11月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一、前言 (一)内容摘要幸福是人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每个人都渴望幸福,都在感受着幸福。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因此,社会越来越注重在校学生的心理感受和生活状况,并及时准确的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教育的基本内涵,也是我们本次问卷调查的题中之义。希望在这次调查中,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个人能有所改正,帮助大学生找到正确的幸福观,使他们真正得到幸福! (二)关键词 大学生、幸福感、爱情、家庭、金钱、学业、就业 (三)调查目的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在校大学生正处于学习专业知识与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之才。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都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一,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来讲,据了解,目前很多大学生在这个阶段中总是容易感觉自我迷失,既找不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幸福感和理想归宿,不知不觉的并在不断的自我迷失中彷徨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因而,对大学生幸福感的话题应成为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二,从目前社会的大环境来讲,在新世纪里,面对信息时代的诸多挑战和各种激烈的竞争,社会上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多方面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因此,对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以及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变得至关重要。 (四)调查状况 1、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性别、年级、专业等,其他情况如家庭情况对幸福感的影响、对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成绩的满意程度、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等。 2、调查对象:总共60人, 四年级15人,三年级30人,二年级7人,一年级8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28人。 3、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学法 (1)问卷调查法:本次问卷调查发出60份(30道/份),有效回收率为100%.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最后两道题为简答题。(2)统计学法:我们小组将回收过来的问卷调查数据整理之后,主要运用图表、样本的分层加随机抽取法等统计学方法进行资料的分析,并且在对这些资料简单处理、分析后,我们小组继续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比较深入地分析。 二、资料分析(主要分析: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五大因素) (一)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状况 大学生正处于学校与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对于刚刚踏入学校的大一新生、进入奋斗期间的大三学生和即将告别学校、踏入社会生活的大四学生来说,“幸福”是个充满诱惑力的向往。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状况又如何呢?调查结果见表1、表2. 表1 总体幸福感 (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感到幸福吗?)项目非常满意满意还算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人数 10142655占百分比% 16.7%23.3%43.3%8.3%8.3% 表2 总体幸福感 (给自己的幸福打一个分数 ) 幸福打分70分以下 71-80分 81-90分 91-100分 人数 17181015占百分比%28.3%30%16.7%25%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中觉得对自己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满意和还算满意的分别占16.7、23.3、43.3,加总为83.3,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是觉得自己的生活幸福、满足。同时,大学生中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太满意、不满意的分别占8.3、8.3,加总为16.6,这说明也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幸福、不满足。相同的,我们可以从表2中知道大学生在给自己的幸福打分中,70分以上的占了71.7%,可见,有相当多的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但是,也还有28.3%的大学生是对目前的生活感到不满意的。无论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对目前的生活感到不满意的同学是需要得到老师、同学们、朋友的关注以及一些必要的心理疏导,使他们早日摆脱不幸福的甚至非常不幸福的状况,以至于能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图1从问卷调查最后一道客观题中得出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爱情、家庭、金钱、就业、学业(如图1),其他的因素只占了极少的一部分。具体情况如下分析:1、 爱情因素 在这次调查中的爱情方面,60份问卷里有2份无效,58份有效。 从图表中显示,有38%的人在大学期间谈恋爱了,而62%的人没有谈恋爱。在这38%谈恋爱的人里面,有68%的人觉得谈恋爱让他(她)们过的更幸福,有32%的人却觉得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但不是很多,没有人觉得谈恋爱会过得更不幸福。而在62%没有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人,也有47%认为谈恋爱会让他(她)们过得更幸福,有39%的人认为一般,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谈恋爱不一定能给他(她)们带来幸福。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在这62%没谈恋爱的人里,有33%的人都认为没有爱情而让自己过得不幸福,都希望能有爱情;但是也有67%的人,则没有提到爱情,反而是其它事情。而那些有谈恋爱的人来说,他(她)们都觉得过得很幸福,不过还是有其它的忧愁。2、就业因素 表3 大学生就业压力状况 项目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总数百分比就业压力很大,感觉前途渺茫20691728.33%就业压力大,担心找不到好工作421362541.67%就业压力不大,有信心找到好工作014058.33%没什么就业压力,船到桥头自然直15701321.67% 据图表统计,对于就业压力方面,28.33%的学生觉得就业压力很大,前途感到渺茫,主要集中在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41.67%的学生觉得就业压力大,担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 ,这部分主要集中在大三学生这个人群;有8.33%的学生觉得就业压力不大,因为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21.67%的学生觉得没什么就业压力,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用担心太多。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刚从高考的忙碌中停下来,难免对于学习的重视还是比较多的,对自己的未来还是会存在着些许担心;对于大二的学生而言,经历过了大一,已经熟悉了大学的生活,在学校的日子还长,觉得还不需过于担心就业问题,他们的幸福感最强;相对于大三的同学而言,他们看着师兄师姐即将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心中难免会有些担心自己的未来就业;大四的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对自己的就业问题尤为担心,总会担心自己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问题。综上所述,大四学生的就业压力尤为重大,就业问题成为了影响他们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3、家庭因素 从图2中明显的看出,大学生感到家庭幸福、一般幸福的分别占67%、25%,共为92%,极少数大学生是感到不幸福的(8%)。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是感到自己的生活是幸福、满足的,而感到不幸福的大学生的家庭里,主要是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出问题,比如和父母是几乎不交流或和父母只交流学业、不交流生活及感情问题。可见,父母多理解、关心孩子,孩子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度就越多,主观幸福感就越高;相反,父母亲对孩子肆意放纵或管教过于严厉,孩子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度就不高,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就越少。长期以来,孩子就反感父母的做法,不愿与他们沟通,也就造成父母与孩子的代沟问题。 表4 家庭经济情况与幸福感的关系 项目 富裕 中等 一般 贫穷 总人数 6162711感到幸福人数314158 占百分比%50%87.5%55.6%72.7%家庭的经济收入对大学生的总体幸福、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大学生家庭收入的高低与幸福感并不成正比。从表4中,我们可以发现家庭贫穷和中等总人数中,感到幸福人数分别占了72.7%和87.5%,而家庭富裕却只占了50%。通过对比可发现家庭中等的同学幸福感最强,家庭一般的幸福感最弱;家庭贫穷的同学感到不幸福的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然而统计数据亦反映出,家庭贫穷的同学大部分还是很幸福的,说明经济条件对幸福感的影响不是很大。4、金钱因素 图3 你觉得幸福与金钱有关吗 根据圆环图3的显示, 63%的大学生认为幸福是与金钱有关的,而37%认为是无关的。可见,还是大部分的人对幸福与金钱的关系怀有肯定的态度。从调查报告中,我们得出以下两个分析:(1)首先,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如果人没有金钱,人就很难感到幸福。就好比算术里“零乘以任何数都等于零”的定律一样,没有钱什么都无从谈起,包括幸福。因为没有钱,人就无法生存,人不能生存,哪有幸福可言。(2)其次,钱不是万能的,也就是说许许多多,或者说大部分的幸福,用钱是买不到的。钱和幸福的关系是一种间接的关系,而没有必然的联系。有钱人都幸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没钱的人都不幸福吗?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个幸福的获得,都存在一个前提,那就是渴求,也就是说,只有在渴求的前提下,人们才能获得幸福,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所以说,渴求是幸福的直接和唯一来源。渴求就是人们的向往,是一种对目前还没法实现的事情的期待。幸福就是人们的渴求获得了满足或部分满足的一种愉悦的感受。其实,当人们拥有足够多的钱的时候,人们所能获得的幸福反而会越来越少,这是很多人往往预想不到的。5、学业因素 图4 你对你现在的学习成绩满意吗? 对大学生而言,学习依然是主要的任务,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图4显示了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感到满意的学生并不多,其中23位同学觉得还算满意,而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占了24位。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学业因素包括学业目标、学业体验、学业压力、学业成绩等。有明确学业目标的学生更幸福,拥有学业目标的学生要求更高、积极性更强,干劲更足,更能体验到幸福感。学业体验及学生在学业过程中的主观体验也会影响学生的幸福感水平。只有在学业中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才能更自信,从而更幸福。学业压力和学业成绩对大学生的幸福感也有显著影响。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反之适得其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仅能得到老师、家长和同伴的支持和肯定,还能从中体验快乐积极的情绪,因此会比较幸福。三、建议总结结合以上全部调查问卷分析,针对大学生幸福感的总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主要从大学生本身、学校、家庭和社会四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一) 大学生自身方面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特别是恋爱观,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我们要正确对待,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这样可能是害人害己。遇到合适的人,谈恋爱才有意义。其实在大学期间不谈恋爱也不是一件坏事,专心学习或专注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或许让自己更充实,活得更有价值更有幸福感。2、塑造健全人格。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宜人、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努力塑造健全人格。(二)学校方面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提供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以“在业余生活过得充实、丰富,有意义,在健康、积极、优美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满足需求、增长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2、建立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对于大学生来说,班集体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社会群体。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其主观幸福感。(三)家庭方面1、相处为主,管教为辅。父母在注重自己的修养、树立权威的同时,应该更多地从与孩子相处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用一种平等的方式,以朋友的身份去倾听他们看待和处理事情的方法,用自己多年的经历和体验对他们做出正确的引导。2、建立良好的沟通。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他们有着很强的自尊心,有着特别的兴趣爱好等。而作为父母,要尝试去理解和关注他们的志向及兴趣爱好,借助讨论共同话题的方式建立良好的沟通。(四)社会方面 1、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已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幸福感。因此政府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致可以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就业,相应的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2、遵守法规,营造良好的环境。当代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互联网,它在给大学生带来丰富资讯的同时也对其价值观、个人情绪和幸福感等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需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杜绝不良信息的公布与传播,为在校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提高他们在不断发展中感受到的幸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