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语文试题(整理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61552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语文试题(整理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省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语文试题(整理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省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语文试题(整理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试题语文【临汾一中 忻州一中 康杰中学 长治二中】注意事项:1、 本试题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2、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谈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王文章 中国民族艺术以独特的创造法则和审美取向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艺术创造的多样性和精粹性,艺术认知的深刻性和审美思想闪耀的光辉,都可与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媲美。但不能否认的是,以现代学术眼光来看,我们对自己的艺术缺乏严密逻辑论证和系统理论体系建构的系统性、体系性的研究和把握,从历史的纵向上来看尤其如此。当代中国艺术的研究,要改变传统的非学理性的感性体悟式研究方式,不能再停留在无需确定学科边界的“广谱研究”上。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无疑为我们改变这一艺术研究的状况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艺术学在中国作为独立学科虽然已经确立,但仍处在学科建设的初始探索发展阶段。首先要明确我们建立的是中国的艺术学,它已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学者提出这一概念时的内涵。建构和发展艺术学“本土化”的学科体系,核心是“中国艺术”的。其内涵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民族性”,二是“当代性”。 建构中国的艺术学,要在对中国艺术本体及其呈现形态内部规律的揭示中,表达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特性,同时要注意概括社会发展进程中呈现的艺术的时代特征。在艺术的分析中,要尽可能运用传统艺术概念和语言方式,运用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态去阐释艺术现象及论证艺术观念。另一方面,今天艺术的多元化形态及构成,已远远扩展了多少年来我们固守的艺术认识论的价值标准。这些也都需要我们在艺术学体系建构中表达民族性的同时,又要以理论创新的眼光为中国艺术学体系赋予鲜明的当代性。这种当代性既内含着对外来优秀艺术理论成果的吸纳,也体现着对新的艺术实践进行理论概括的时代要求,同时,在我们的理论叙述中,也要真实地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的艺术发展已经和正在产生的重要影响。 建构中国艺术学知识体系,要关照它与哲学、美学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同时要以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坐标来审视中国艺术学体系的建构,比如不因改变多少年来持有偏见的“西方艺术中心论”而偏移为“东方艺术中心论”。有了正确的坐标,才会有“美美与共”的学术眼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首先需要面对的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资源的转化与发展。如果不能做到在这样一个深厚的“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对中国学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我们就很难建立起“中国的艺术学”。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今天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开掘其蕴含的人文历史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既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在新的时代文化崛起的必然要求。 (摘自艺术百家2013年第3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指的是建构当代中国艺术学,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这门学科还 处于建设的初始探索发展阶段。 B. 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其内涵的主要内容是民族性和当代性,其核心是“中国艺术”的,即建构 和发展艺术学“本土化”的学科体系。 C. 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要改变传统的非学理性的感性体悟式研究方式,所以不能再停留在无需确定 学科边界的“广谱研究”上。 D. 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理论基础薄弱,我们对中国艺术在严密逻辑论证和系统理论体系建构方面具 有系统性和体系性的研究和把握比较缺乏。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艺术创造的多样性和精粹性,艺术认知的深刻性和审美思想闪耀的光辉是中国民族艺术独树一帜, 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重要原因。 B在阐释艺术现象及论证艺术观念时,要运用传统艺术概念和语言方式以及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 态。 C表达独特的中华民族艺术特性和概括艺术的时代特征是建构中国艺术学最基本的内容。 D由于传统的艺术认识论的价值标准因当今艺术的多元化形态及构成而大大扩展了,因此,在艺术体 系建构中应赋予其鲜明的当代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建构中国艺术学因当代性的特点要求,既要吸纳外来艺术的理论研究成果,又要对新的艺术实践进 行理论概括。 B. 建构中国艺术学体系要以国际学术视野为坐标,要观照中国艺术学知识体系与哲学、美学等知识体 系的内在联系。 C建构中国艺术学体系首先需要面对的是如何转化与发展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资源,使中国学术传统得 以继承和发扬。 D建构中国艺术体系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主要在于开掘民族文化的人文价值,弘扬民族优秀 文化,再启民族文化复兴之路。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谢瞻,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陈郡阳夏人,卫将军晦第三兄也。年六岁,能属文,为紫石英赞、果然诗,当时才士,莫不叹异。初为桓伟安西参军,楚台秘书郎。瞻幼孤,叔母刘抚养有恩纪,兄弟事之,同于至亲。刘弟柳为吴郡,将姊俱行,瞻不能违,解职随从,为柳建威长史。 弟晦时为宋台右卫,权遇已重,于彭城还都迎家,宾客辐辏,门巷填咽。时瞻在家,惊骇谓晦曰:“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吾家以素退为业,不愿干预时事,交游不过亲朋,而汝遂势倾朝野,此岂门户之福邪?”乃篱隔门庭,曰:“吾不忍见此。”及还彭城,言于高祖曰:“臣本素士,父、祖位不过二千石。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荣冠台府,位任显密,福过灾生,其应无远。特乞降黜,以保衰门。”前后屡陈。高祖以瞻为吴兴郡,又自陈请,乃为豫章太守。晦或以朝廷密事语瞻,瞻辄向亲旧陈说,以为笑戏,以绝其言。晦遂建佐命之功,任寄隆重,瞻愈忧惧。 永初二年,在郡遇疾,不肯自治,幸于不永。晦闻疾奔往,瞻见之,曰:“汝为国大臣,又总戎重,万里远出,必生疑谤。”时果有诉告晦反者。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瞻曰:“吾有先人弊庐,何为于此!”临终,遗晦书曰:“吾得启体幸全,归骨山足,亦何所多恨。弟思自勉厉,为国为家。”遂卒,时年三十五。 瞻善于文章,辞采之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灵运父瑛,无才能。为秘书郎,早年而亡。灵运好臧否人物,混患之,欲加裁折,未有方也。谓瞻曰:“非汝莫能。”乃与晦、曜、弘微等共游戏,使瞻与灵运共车;灵运登车,便商较人物,瞻谓之曰:“秘书早亡,谈者亦互有同异。”灵运默然,言论自此衰止。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姊俱行 将:带着 B而人归趣乃尔 趣:奔赴,奔向 C志用凡近 凡:平凡 D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 抗:争斗5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表明谢瞻“忧患意识”内容的一组是( )(3分) 瞻不能违,解职随从 乃篱隔门庭,曰:“吾不忍见此。” 特乞降黜,以保衰门。 在郡遇疾,不肯自治 万里远出,必生疑谤 临终,遗晦书曰 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谢瞻知恩图报。叔母把他们弟兄养大成人,他们对叔母也如同亲生母亲一样,甚至叔母要到吴郡去, 谢瞻也辞官跟了过去。 B谢瞻有先见之明。向高祖要求对自己的弟弟谢晦降职,结果高祖很爽快地答应了他。 C谢瞻重视手足之情。临终的时候,还写信要求谢晦多加勉励,一心为国为家。 D谢瞻受人推崇。族叔谢混请谢瞻对族弟谢灵运进行教育,结果谢灵运改变了原来评价别人的毛病。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晦或以朝廷密事语瞻,瞻辄向亲旧陈说,以为笑戏,以绝其言。(5分) (2)灵运好臧否人物,混患之,欲加裁折,未有方也。(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水调歌头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注】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 不到施展。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8词的上片如何表现“愁”?请简要赏析。(5分)9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 ,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2) 塞下秋来风景异,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3)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好心肠的兰奥妮(法国)法朗索瓦斯基鲁 兰奥妮整日无事可干,心中闷闷不乐。 自从失去了丈夫之后,孩子又都工作了,她的白天和夜晚都是那么无聊。于是,她报名参加了桥牌俱乐部,在这里,她产生了一个念头,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也使她失去了她的生命。这一天,玛蒂欧太太来了,穿着一身猩红色的衣裙,活像一只兔子被包裹在护腿套中。真叫难看!兰奥妮心想:“必须有一个人提醒她才好,可是采用什么办法呢?”回到家之后,她找出女儿的那架打字机开始工作:亲爱的玛蒂欧太太: 有个人为了您好给您写了这封信。您还是一个漂亮的女人,只是您的体重多了几公斤。您那套猩红色的衣裙是一个错误:它使得您鼓囊下垂的肥肉原形毕露。我可以建议您改穿黑色或深灰色的吗?深灰色更能衬托出您细嫩的肤色,加上一件玫瑰色的长袖衬衫就更好了。 兰奥妮对信很满意。她刚刚找到了一个崭新的文学类型:善意的匿名信。当她看到玛蒂欧太太再也不穿那套猩红色的衣裙时,乐得心花怒放,决定继续写这类信札。她由衷感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不久,俱乐部里发生了手提包里的皮夹子被盗事件。这些太太们会聚一堂,小偷只能是她们中间的一个,大家都感到局促不安。 兰奥妮集中她全部的洞察力来找出这名小偷,并恳求她把赃物悄悄归还,结果枉费了气力。她建议大家凑份子补失主的损失。建议被接受了,每个人都打开自己的钱包。就在此时,兰奥妮发现被盗的皮夹子就在桌子底下。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这件事就算结束了。 可是,晚间,兰奥妮又搬出她的打字机。 “有人看到您把皮夹子扔到桌子底下。不过她没有揭穿您,这太丢人了。但,您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不光彩的事。您不缺钱,所以结论是:您是偷窃癖患者。看来,您缺少爱心与爱情在情况没有恶化之前,请赶快找医生治疗。城里有一位很高明的精神病分析医生。 下一次聚会的时候,那个女人问兰奥妮道:“您可认识那位精神病分析医生?”兰奥妮说不认识。那一位哑口无言,不敢再追问下去。 兰奥妮继续她的游戏。她写的信多得数不清,她感到充实而快乐。后来,有一天,她感到良心不安,因为她患了严重的贪馋罪,于是去见神甫忏悔。 本堂神甫问道:“就这点事儿?”“是的,除了这件事,我其他方面都可以自诩做的是好事。”“啊,是吗?未婚单身母亲忏悔协助会是您办的?”本堂神甫这样问。兰奥妮大声抗议:“不是,绝不是。可怜的姑娘们为什么需要忏悔?不是,我,我写信” 于是,她细细叙述了她所办的事。神甫反应异常严肃,匿名信就是匿名信。他说:“你最终必将被判处绞刑,那时候请问你怎么办?”兰奥妮说:“我抵死不承认,必须有证据。”“这样一来,你在卑鄙行为之上又添加了说谎罪。我的女儿,你忏悔吧。”神甫说。 兰奥妮回到家中,惶惶不知所措。最后,她下定决心取出打字机写道:“您的僧袍肮脏,怪不得您教区里的教友人数日渐稀少,您大可不必感到惊诧。”本堂神甫不顾忏悔的内容应予保密的原则,把信交给警察局高级官员,并且说出该信的作者。高级官员派了一名警官来到兰奥妮家。 “这么说,那只满城里窜来窜去的黑乌鸦就是你了?”警察挖苦道。兰奥妮顿时脸色惨白。“我不是乌鸦,我只是一只野鹤,我带来的是幸福。”兰奥妮把全部事情细说了一遍,警察陷入沉思,说:“没想到是这样。如果是我单独处理这件事,我就放您过去。可是上面还有高级警官,有本堂神甫得了,咱们还是走一遭。” 兰奥妮请求道:“请给我一分钟时间,让我再写最后一封信。” “本堂神甫先生:您没有良心、信仰。天主将审判您我两人。您下地狱,我上天堂。”然后她签上名字,这一次的署名用的是她的真名字。 她的预测是否正确无误,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此刻,兰奥妮正身陷囹圄,原因是她犯了危害公共秩序罪。(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通过兰奥妮写“善意的匿名信”而改变自己空寂无聊的生活却因此身陷囹圄,最终丢了性命 的故事,反映了社会现实的黑暗。 B当小偷问“您可认识那位精神病分析医生”时,兰奥妮说不认识,这是因为她怕暴露自己的身份, 引来麻烦,可见她比较自私。 C兰奥妮说自己不是乌鸦而是野鹤,因为乌鸦只能给人们带来灾难,而野鹤带来的是幸福,意在强 调自己“其他方面都可以自诩做的是好事”。 D兰奥妮给神甫的两封信语气不同。第一封婉转,用比喻指出教区里教友人数减少的原因;第二封 激烈,并署上真实姓名,表明她对神甫的谴责和蔑视。 E从兰奥妮和神甫的对话看,兰奥妮表明过可怜的姑娘不该忏悔的观点,这和教会观点相左,为下 文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2) 围绕“匿名信”这个线索,小说讲述了几件事?请分别加以概括。每件事不超过10个字。(标点不计入 字数)(6分)(3)请问兰奥妮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小说刻画兰奥妮运用了哪些手法?(6分)(4)在兰奥妮见神甫忏悔后,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有多处波折,请找出其中两处,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写作“是一场绝望的竞赛”宣金学 门罗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人。她也是在该奖项设立的100多年里,第13位获此殊荣的女性作家。而在此之前,她3次荣获加拿大总督小说奖,以及英联邦作家奖,欧亨利奖,还有布克国际文学奖等。 门罗觉得,写作“是一场绝望的竞赛”。在过去的大半生里,“我没有一天停止过写作”。 她生活在加拿大西部一个只有3000居民的小镇,这是她第二任丈夫出生的地方。家境贫寒的门罗只完成了大学前两年的课程,随后就嫁给詹姆斯门罗,来到温哥华的郊区,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在随后几年里,她连生4个女儿。怀孕期间,门罗一直“像疯了一样”写作,因为她觉得,“以后有了孩子,就再也不能写作了”。 写作对主妇门罗来讲变成一件奢侈的事。孩子们还没到上学年龄之前,门罗在她们睡午觉的时候写作。等孩子上学了,她就在她们上学之后写。她和第一任丈夫开了一家小书店,去打理书店之前,在家做完家务后的空余时间也用来写作。 她对自己每天的写作页数有一个定量,强迫自己完成,“这是一种强迫症,非常糟糕”。 有一段时间,她要照顾4个孩子,她试过一直写到凌晨1点,然后第二天一早6点起床。 在她有些绝望的时候,1968年,门罗37岁,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终于问世这部集子的写作时间差不多和她大女儿年龄相仿。而这本迟到的处女作一炮而红,为她第一次赢下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奖。 随着声名鹊起,她反而成了加拿大文学圈一个不折不扣的“逃离者”。她搬回了自己出生的安大略省,在克林顿小镇定居下来。 有记者称她在避开与文学界的接触方面是个“高手”。“我想我是个友善的人,但不好交际。”门罗淡淡地回答道,“如果不是这样,我可能已经丧失了自信。我会听到太多我不理解的谈话。” 她从不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公众意义上的作家,她说:“唯一会阻止我写作的就是把写作当成一份职业。”门罗是个绝好的聆听者,她小说中的许多素材,都来自她听到的小镇上的故事。她写的基本都是在这个小镇上演的平民爱情、家庭生活。 门罗共创作了11部短篇小说集和1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 “我从不为寻找素材发愁。我只要等,素材就会冒出来,唯一让我犯愁的是如何处理这些海量的资料。”她说她永远都不会离开这个小镇。 “她的作品地域性非常强,同时,她在小说中为我们呈现出这些地方人们的普遍共通的人性。”纽约客小说编辑黛博拉特瑞斯曼评价道。 但是很久以来,加拿大作家都不太敢触碰与加拿大相关的题材和小城镇的故事。“我们被告知这些题材在市场上销量惨淡。”加拿大作家联盟的执行主任约翰德根表示,“爱丽丝门罗则为我们照亮了这条道路,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写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是谁。这是她成功的秘诀。” 门罗每天坚持走很远的路。门罗给自己定的目标是5公里,如果哪一天不能走这么多,以后必须在其他时间补回来。 “你是在保护自己,这么做会让你觉得如果你遵守所有好的规矩和习惯,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像每天坚持散步一样,门罗也从没停止写作。其实,门罗所害怕的“不是放弃写作,而是放弃那种兴奋,或者失去想要写作的冲动”。 她一直疑惑:一旦不需要一直工作了,大多数人会干什么?“我唯一用来填补生活的就是写作,我没有学会如何多姿多彩地生活。”面对法新社的记者,她谦虚地讲道,“我想我在文学方面成功,或许是因为我没有其他的天赋。” 在出版最后一本小说集亲爱的生活之后,门罗宣布封笔。该书获得了安大略省的延龄草图书奖。“在欢呼中离去,感觉很美。”门罗自我安慰道。 获得诺奖,似乎又让她燃起了写作的冲动。门罗笑着说:“我实在工作太久了,我想也许自己该放松放松了。但是,获得诺奖或许会让我改变封笔的主意。” 宣布门罗获奖的彼得英格伦评价道:“短篇小说一直处于长篇小说的阴影中,门罗选择了这种艺术形式,她将它很好地开垦,接近完美。” 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兹克曾称她为“我们时代的契诃夫”,“她将会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更长久地被读者记住”。 很多人想知道,赢得诺贝尔文学奖,对门罗来讲是否算是赢得了这场“绝望的竞赛”。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10月16日)(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门罗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而在此之前,她3次荣获加拿大总督小说奖,以及 英联邦作家奖,欧亨利奖,还有布克国际文学奖等。 B. 门罗是加拿大文学圈一个“逃离者”,因为害怕听到她所不理解的谈话,失去自信;但她创作的许 多素材又都是聆听来的,作者这样写有点前后矛盾。 C. 门罗写作臻于完美,却不把写作当成一种职业。美国作家奥兹克认为她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她 将会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更长久地被读者记住。 D. 门罗认为如果你遵守了你认为的好的规矩和习惯,那么你是在保护你自己,因为这样就没有什么 可以打败你。 E. 本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客观、直白、真实地讲述了加拿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门罗的故事,语 言朴实,同时引用了许多名家的评价,使文章更具说服力。(2)门罗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她的作品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3)门罗成功的秘诀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4)门罗为什么说“写作是一场绝望的竞赛”?赢得诺贝尔文学奖,对门罗来讲是否算是赢得了这场“绝 望的竞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卷 (表达题 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在乌克兰政局动荡期间,一些女记者坚持到一线采访,及时发回了大量现场新闻,其冒险程度无异 于火中取栗。B今年春节长假期间,我市著名景点太行山大峡谷将迎来旅游高峰。有关人士表示,各部门严阵 以待,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C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日趋严峻,我国必须未雨绸缪,尽早采取各种对策,争取在未来的谈判中占据 更主动、更有利的地位。D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他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厂子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他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终于 得到了回报,被评为“先进工作者”。B有公众质疑,张炜的你在高原获奖不但加重了茅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而且阻碍了公众进 入纯文学领域。C省部级高官频频落马显示了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但“打几只老虎”仅仅是第一步,当务之急 的工作是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D作为网络问政的新形式,政务微博不能仅仅做出姿态,更要俯下身子,贴近民生,关注群众的基本 需求,才能推动政府工作的科学发展。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在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 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中国。 让“蚁族”走出“蜗居”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让普通人不再为看病烦恼,让每个孩子都能成才 这是我们党为实现民族复兴确立的两个重要“时间表” 即便是实现这些看似平常的目标,也都需要我们克服种种利益冲突,破解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 在通往这两个目标的道路上,我们所遭遇的挑战,其规模和复杂程度都是人类历史罕见的 我们才能走出大国崛起的烦恼、摆脱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困惑、纾解公民无序竞争的焦虑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只有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攻坚克难 A B C D16根据上下文语境补写句子,使语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字)(6分) 谈到背后付出的努力与牺牲,有记者问,现在回头看去,会否让自己有额外的满足感,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可以说了就立马做到,李娜听后笑了。“ ,这种喜悦很难用简单的言语来表达的。”她说道,“自己设定了目标,然后通过努力完成了,心里会想最起码不会说对不起自己或是怎么样。在 去年年初说要争取拿到世界前三的时候, ,可是当我做到了,我也特别为自己高兴包括三个星期前在深圳,我说过今年的目标是希望再拿一个大满贯,估计当时还是没有多少人会相信可是我现在做到了。我发现, ,否则没有奋斗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17请仿照划线句子,续写两句话,构成一组排比句。(5分)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重在善于发现。小草拱破硬土顽强生长,是一种生命的美;。美,其实无处不在。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人说:“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有人说:“人生如果走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 以上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注:参考答案请搜索“山西省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整理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