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六下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14937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下六下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2年下六下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2年下六下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数的认识(一) 主备人鞠小萍复备人沈凤、彭雪、唐碧英、魏胜课 型新知探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让学生比较、分析、讨论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目标 1、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的熟练的读、写整数与小数,比较数的大小。 3、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重难点预设重点是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难点是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比较数的大小。 学习流程:学生活动活动指导独立尝试回顾并举例说明你学过哪些数?说一说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在家长辅导下完成。交流探究一、复习数的意义 1、结合P76 主题图说说这些数的意义 如:1722是自然数。这里表示词典页码的数量:有_个1页。 8844.43是小数。表示八千八百四十四又百分之四十三。 是分数,这里表示把全年天数平均分成_份,空气质量良好的占其中的_份。 40%、60%是百分数。这里分别表示羊毛和化纤成分占总成分的_。 -25是负数。它表示比0还_的气温度数。 2、整数 什么是整数,整数包括哪些数? 整数的个数是_。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自然数的单位是_。最小的自然数是_。 做一做 ( )是正数,( )是负数。 ( )是自然数,( )是整数。 二、数的读、写 1、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个 位 十分位 ? 计数 单位 ? 个 十分之一 ? 填一填,读一读。 什么是数位?数位与位数相同吗? 什么是计数单位?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做一做。 27046=2( )+7( )+4( )+6( ) 2、读法和写法。 读出下面各数。 106000000 _ 0.006 _ 25.08 _ 写出下面各数。 要求:、写一写; 、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九十万三千 _ 二十亿五千零十八 _ 零点二零零八 _ 3、改写 要求:、独立改写。 、说一说改写的方法、要点。 把54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把24940000000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四、数的大小。 1、举例说明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完成P79练习十三第6题。 五、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1)填一填。 小数 分数 百分数 0.25 53 12.5% (2)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巩固提升完成P78 练习十三第1-5 题。 要求:组内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回顾反思 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请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学习心得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 自我反思 课题 第二课时:数的认识(二)主备人 鞠小萍复备人沈 凤、彭雪、唐碧英、魏胜课 型新知探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回顾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的意义。2、自主解决不了的课堂上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疑惑。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意义,能熟练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等。 3、熟练掌握2、3、5 倍数的特征,并正确解决有关问题。重难点预设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 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的意义。学习流程:学生活动活动指导独立尝试回顾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的意义。 独立完成,可以查找以前学过的书本。交流探究一、复习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友情小提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想一想:分数大小不变,但什么变了? 友情小提示:分数单位变了。 (百分数呢?)2、 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友情小提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做一做:把下面小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0300= 2.5 = 4.3 000 = 议一议:小数的大小不变,什么变了? 友情小提示: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说一说上题的计数单位各是什么?整数呢?) 4、小数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样的。 如: 0.3 = 0.30 = 0.300 5、举例说明: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有什么变化? 友情小提示:如果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比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如果把小数点向左移位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的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二、复习倍数与因数 1、举例说明: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 友情小提示:45=20 20是5和4的倍数。 4和5都是20的因数。20的因数还有哪些?一共有多少个? 20的因数有1,20,2,10,4,5。一共有6个。4的倍数还有哪些?一共有几个? 4的倍数有4,8,12,?,有无数个。 着重说明: 1、最大因数是本身,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倍数是本身,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2、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3、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4、交流讨论:找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做一做12的因数:20的因数:12和20的公因数:50以内6的倍数:50以内8的倍数:50以内6和8的公倍数: 5、关于2、3、5倍数的特征。 友情小提示:举例说明:2的倍数特征是什么?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是偶数。 3的倍数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如123,303等。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如:10,25,45,60等。 6、复习质数与合数 什么是质数?最小的质数是什么? 什么是合数?最小的合数是什么? 1是什么数? (1是奇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有困难在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提出来全班共同探讨。巩固提升完成P79 练习十三第7-9 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回顾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学习心得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 自我反思课题第三课时: 数的运算(一)主备人鞠小萍复备人沈 凤、彭雪、唐碧英、魏胜课 型新知探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结合以前学过的书本先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可以在小组内共同解决。学习目标 1、系统地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培养概括能力与计算能力。 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重难点预设1、重点是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2、难点是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学习流程:学生活动活动指导独立尝试阅读课本,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学生独立完成有疑惑用笔勾画下来。,交流探秘一、四则运算的意义。 1、阅读以下信息: A、我们折了36颗红星,还折了28颗蓝星。 B、我们买了40瓶矿泉水,每瓶0.9元。 C、我们有24m彩带,用31做蝴蝶结,用21做中国结。 (1)你能提出哪些用计算解决的问题? (2)结合算式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含义. 2、口答:什么叫做加法?小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吗? 什么叫做减法?小数减法,分数减法意义相同吗? 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小数、分数乘法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什么叫做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 友情小提示: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意义、减法意义与除法意义都分别相同。只有小数、分数乘法(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四则运算的方法 1、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2、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什么? 3、有什么相同点? 友情小提示:整数加减时,数位对齐; 小数加减时,小数点对齐;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分数加减时,分数单位相同。(也就是通分。) 4、分数、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友情小提示: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乘数中有几位小数,然后在积中点上小数点。而分数乘法是_. 5、说一说分数、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6、在四则运算中,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1)做一做,议一议: a+0=( ) a0=( ) 0a=( ) a-0=( ) a1=( ) aa=( ) a-a=( ) a1=( ) 1a=( ) 注意:当a作除数时不能为0。 (2)交流讨论,归纳总结。三、四则运算的关系。 1、加法: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 和-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减法: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 减数+差=被减数 3、乘法:求相同加数和的算便运算。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4、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友情小提示: 加法是在计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性计数,是最基本的运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也是加法的还原。乘法又是加法的发展,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也是乘法的还原。 注意细心观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把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集体评价。巩固提升1、完成P80“做一做” 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2、完成P83 练习十四第1、2 题。 回顾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自我反思课题 第四课时 数的运算(二)主备人 鞠小萍 复备人沈 凤、彭雪、唐碧英、魏胜课 型新知探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主动质疑问难,能大胆解决同学提出的疑问。学习目标1、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并能根据题目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使计算简便。 2、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理解四则运算中的数学术语,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重难点预设1、重点是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 2、难点是选择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学习流程:学生活动活动指导独立尝试1、 预习教材第80页例1 2、 完成书中的表格。家长督查,疑惑点用笔勾画出来。交流探秘一、运算定律 1、根据表格,填一填。 名称 用字母表示 举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3、 算一算 2.512.548 =(2.54)(12.58)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10100 =1000 472+475 (21-87)71 5.03-2.14-1.86 二、运算顺序 1、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算一算:(710-184)2= 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吗? 友情小提示: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外面的. 3、组内交流四则混和运算的算法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把自己的发现大胆说出来出来,集体评价。巩固提升1、独立完成P81“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2、完成P83 练习十四第3、4 题。 3、课外作业P37“数的运算(二)回顾反思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习心得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自我反思课题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主备人 鞠小萍 复备人沈 凤、彭雪、唐碧英、魏胜课 型新知探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主动和他人交流,主动质疑问难,能大胆解决同学提出的疑问;善于展示自我。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3、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预设1、重点是运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难点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流程:学生活动活动指导独立尝试预习教材第82页例题2。独立尝试,家长督查,注意及时指导。交流探秘一、基础练习 1、算一算,说一说四则运算计算的过程、方法。 2、文字题的列式计算:43去除3与2.25的差,所得的商再减去0.9,结果是多少? 友情小提示:(1)这里的“结果”是表示什么?(差) (2)什么数与什么数的差?(商与0.9的差) (3)那么商是多少?怎么算? (4)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3、练一练:(1)2516除以3.7的商,减去51乘20的积,结果是多少? (2)174.8减去74.7,所得的差除以0.91,得出的商再减去100.95,结果是多少? 友情小提示:从以上练习中可以看出,在文字题中数学术语的理解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除法中有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着重掌握。 【例如】ab可以读作:(1)a除以b; (2)b除a; (3)a被b除; (4)b去除a 【可以看出】“a被b除”与“a除以b”是一样的;“b去除a”与“b除a”是一样的。 二、知识应用:列式计算 【认真读题,说一说题中分率表示的意义。】 (1)200的54是多少? (2)200减少51后是多少? (3)甲数是500,乙数是甲数的58,乙数是多少? (4)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53,乙数是多少? (5)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53,乙数比甲数多多少? 三、解决问题 1、自学P82例2,说说解决问题时有哪些主要步骤? 2、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这里的41表示什么? (41表示把六(1)班作品平均分成4份,六(2)班的作品比六(1)班多其中的1份)看懂线段图,并会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几分之几? (六(2)班的作品是六(1)班的“1+41”) 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实际是求什么? (实际是求六(1)班的“1+41”是多少,也就是求32件作品的“1+41”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请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四、知识梳理 1、交流讨论:说一说解决问题有哪些主要步骤? 【不必统一,找到自己所理解的方法。】 友情小提示: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 计算; 验算。 2、归纳总结:四则混合运算要认真审题,观察题目里的运算符号,决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简捷算法。对于文字题列成综合算式,审题时要注意最后一步求的是什么?在列式时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就要合理地使用括号,以及注意题目中的叙述,如“除”与“除以”等。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巩固提升 1、独立完成P82“做一做” 。2、 P83练习十四第5、6、7题。回顾反思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习心得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 自我反思课题 第六课时 式和方程主备人 鞠小萍复备人沈 凤、彭雪、唐碧英、魏胜课 型新知探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课前独立学习。2、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学习目标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能根据字母所取的数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能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难点预设1、重点是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理解方程的含义。 2、难点是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流程:学生活动活动指导独立尝试 预习教材84页和85页,尝试独立解答做一做中的题。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家长辅导下完成。交流探秘 一、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意义?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许多方便。2、说一说你会用字母表示什么? 3、说一说,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书写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应注意什么? 【如】a乘4.5应该写作4.5a; s乘h应该写作sh; 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是s=vt. 4、 你还知道哪些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 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_加法结合律:_ 乘法交换律:_ 乘法结合律:_ 乘法分配律:_ 【用字母表示公式】 长方形面积公式:_ 正方形面积公式:_ 长方体体积公式:_ 正方体体积公式:_ 圆的周长:_ 圆的面积:_圆柱体积:_ 圆锥体积:_ 二、简易方程 1、什么叫做方程?举例说明。 2、什么叫做解方程?什么叫做方程的解? 3、解方程: 8 X 4 2 (交流讨论,上台板演,注意书写格式。) 三、用方程解决问题。 1、阅读P85例题1,弄清题意; 2、结合例题说一说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 3、数量关系式:(路程不变) 原速度原时间=实际速度实际时间 4、列方程解决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巩固提升1、独立完成P84 “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2、独立完成P85“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3、巩固训练:完成P86 练习十五第1、2、3 题。 4、拓展提高:P86 练习十五第4、5 题。回顾反思1、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2、学习心得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自我反思课题第七课时 常见的量主备人 鞠小萍 复备人沈 凤、彭雪、唐碧英、魏胜课 型新知探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课外自学预习教材87页,课内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并熟记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2、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3、熟练掌握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重难点预设1、重点是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是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学习流程:学生活动活动指导独立尝试课外自学预习教材87页,熟记单位之间的进率。学生独立完成,家长及时对孩子予以评价,鼓励。交流探秘一、常见的量与计量单位 1、长度、面积、体积、容积单位。 长度单位: 毫米(mm) 厘米(cm) 分米(dm) 米(m) 面积单位:平方毫米(mm2) 平方厘米(cm2) 平方分米(dm2) 平方米(m2) 体积单位:立方毫米(mm3) 立方厘米(cm3) 立方分米(dm3) 立方米(m3) 容积单位: 毫升(mL) 升(L)2、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有什么联系?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3、你还知道哪些长度、面积或体积单位? 如:1千米=_米; 1平方千米=_平方米; 1公顷=_平方米。 4、质量单位: (1)常见的质量单位:克(g) 千克(kg) 吨(t) (2)进率: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3)估一估:1只梨大约有多少克? 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5、时间单位: (1)常见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 (2)进率:1年=12个月=365天(闰年366天); 1月有31日、30日、28日或29日; 1日=24时 ; 1时=60分 ; 1分=60秒 (3)说一说:1节课有多长?1小时大约有多长? 1秒是多长?你跑100米大约要多少秒? 6、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1元=10角 ; 1角=10分二、单位换算 1、说一说:如何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如何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2、练一练:(1)3时20分=( )分; (2)26吨=( )吨( )千克 (3)3080克=( )千克( )克; (4)7 dm38 cm3=( )dm3=( )L 友情小提示: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要乘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要除以进率。【可以在理解单位改写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进行改写。】 创设问题情境,合作探究,有疑惑的集体交流讨论,共同解惑。同时试着记忆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巩固提升1、独立完成P87“做一做”及思考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2、巩固训练:P88 练习十六第1、2 题。 3、拓展提高:P88 练习十六第3、4 题。回顾反思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习心得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自我反思课题 第八课时 比和比例(一)主备人 鞠小萍复备人沈 凤、彭雪、唐碧英、魏胜课 型新知探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自学教材,把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号,在课堂上能与他人交流,能大胆解决同学提出的疑问。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掌握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2、能够正确、迅速地求出比值和化简比。 3、应用比的意义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并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重难点预设1、重点是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2、难点是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学习流程:学生活动活动指导独立尝试 自学教材,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有疑问先和家长讨论。和家长一起讨论交流,解决困惑,积累知识。交流探秘一、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比、比例意义, 各部分名称 ,基本性质。 二、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相当于分数和除法中的什么? 【举例】 1、做一做: 5:6=( )( ) 2、化简比。 52: 4 = 24:68= 0.12:2 = 2110:75=三、化简比与求比值有什么不同之处? 讨论一般方法和结果:例如 75:105 求比值 化简比 四、解比例: 2 :3.65x 【说一说思路和方法】 五、比例尺: 1、什么叫做比例尺? 2、说出下面各比例尺的具体意义. 比例尺1:3000000表示_ 比例尺20:1表示 _ _ 比例尺 表示 _ 3、3、求比例尺: 一条绿化带长350米,在平面图上用7厘米的线段表示。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4、求实际距离:在比例尺是80000001的地图上,量得A到B的距离是5厘米。求AB两地的实际距离? 5、求图上距离: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在比例尺是80000001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用多少厘米表示? 创设问题情境,合作探究问题, 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我的学习成果,学习组长及时评价。巩固提升1、独立完成P89 例题4;2、完成P90 练习十七第1、2 题。 回顾反思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习心得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自我反思课题第九课时 比和比例(二)主备人 鞠小萍 复备人沈 凤、彭雪、唐碧英、魏胜课 型新知探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课外自学预习教材87页,课内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并熟记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习目标 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3、能熟练地运用比例来解决有关问题。 重难点预设1、重点是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2、难点是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学习流程:学生活动活动指导独立尝试课外自学预习教材87页,熟记单位之间的进率。学生独立完成,家长及时对孩子予以评价,鼓励。交流探秘一、正、反比例的意义: 1、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 正比例:k(一定)两种相关联的量; 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随着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减少; 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xyk(一定) 两种相关联的量; 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 两种量的积一定。 2、你能用字母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吗? 正比例:k(一定)反比例 xyk(一定)二、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1、牛奶的袋数与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 牛奶袋数(袋) 1 2 3 4 5 质量(g) 220 440 660 880 1100 2、每袋面包个数与所装袋数变化情况如下。 每袋面包个数 2 3 4 6 所装袋数 24 16 12 8就1、2两表分别说一说: 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B什么量是一定的? 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D分别写一个等量关系式。3、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订少年报数量和所需钱数。 小明从家到学校,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圆的周长和半径。 圆的面积和半径。 三、用比例解决问题。 1、说一说用比例 解决问题的步骤。 2、举例:修一条公路,全长12km,开工3天修了1.5km。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 A.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什么?路程(工作量)和时间 B.两种量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写出等量关系式 C.设未知数X,列出比例式 D.解比例并检验 创设问题情境,合作探究,有疑惑的集体交流讨论,共同解惑。 巩固提升1、 独立完成P90练习十七第3-5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2、 拓展提高:完成P90练习十七第5题。回顾反思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习心得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自我反思 课题 第十课时 数学思考(一)主备人 鞠小萍复备人沈 凤、彭雪、唐碧英、魏胜课 型新知探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认真看课本第91页到第92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将例5补充完整。思考:6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2、根据规律,你知道8个点、12个点、20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学习目标1、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2、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进一步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重难点预设1、重点是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2、难点是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流程:学生活动活动指导独立尝试自学教材91页,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有疑问先和家长讨论。独立解决,讨论交流,解决困惑,积累知识。交流探秘一、自学P91例5 1、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2、找4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3、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二、集体讨论1、你可以用哪些方法解决问题? 2、根据题意,画图连线,写出算式,找出规律: 3、根据规律,你知道8个点、12个点、20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 8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28(条) 12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5+6+7+8+9+10+11=66(条) 20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19=190(条) 三、总结规律:议一议:n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四、让学生同桌对改自学中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合作探究问题,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讨论。巩固提升1、 找规律:3,9,11,17,20,( ),( )。36,41, ,1,3,2,6,4,( ),( ),12,( )2教材94页2、3、4题。回顾反思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习心得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自我反思课题第十一课时 数学思考(二)主备人 鞠小萍 复备人沈 凤、彭雪、唐碧英、魏胜课 型新知探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认真看课本第93页的内容,看表看文字理解。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简便? 学习目标1、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进一步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重难点预设 1、重点是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2、难点是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学习流程:学生活动活动指导独立尝试学生认真看书,独立思考,有疑问与家长讨论。学生独立完成,家长及时对孩子予以评价,鼓励。交流探秘一、自学思考:1、通过读题你能判断出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2、(1)从第一次到会的情况,你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A只可能和D、E或F同班。)(2)从第二次到会的情况,你可以判断出什么?(可以判断:A只可能和D或E同班。)(3)从第三次到会的情况,你可以判断出什么?(可以判断:A只可能和D同班。)3、那么B和C分别与谁同班?从第一次到会的情况可以看出,B只可能和E或F同班。所以,C只可能与E同班。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二、检测(课本第95页的第6题)1、找3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要求:用表格表示,并写出思考过程。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三、集体更正:1、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2、讨论(1)、我们先来看表格:对不对?为什么?理由是什么?(2)、再看推理过程:对不对?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3)、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创设问题情境,合作探究,有疑惑的集体交流讨论,共同解惑。 巩固提升练习教材95页地7题:1、独立完成。2、同座讨论。3、集体订正。回顾反思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习心得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自我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