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村镇第二小学数学科组参评13-14优秀科组教研总结.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60859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钟村镇第二小学数学科组参评13-14优秀科组教研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钟村镇第二小学数学科组参评13-14优秀科组教研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钟村镇第二小学数学科组参评13-14优秀科组教研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番禺区第七届小学优秀学科教研组评选 番禺区钟村第二小学数学科组13-14学年工作总结实践活用,师生共赢-番禺区钟村第二小学2013-2014学年数学科组工作总结钟村第二小学数学科组是一个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 10 人,一级教师6 人,二级教师3人,其中中共党员2人,本科学历教师10人。现任科组长寇晶老师,是西片新课程实施学科中心组成员,黎凤珍老师是现任学校教导处副主任,李彩玲老师是西片信息技术中心组成员。科组全体老师有朝气、有活力、有干劲,工作兢兢业业,教学锐意创新。两年来,我校数学科组积极开展“研学后教”课堂改革的活动,如组织学习区下发的文件,邀请专家教授进行“研学后教”的专题讲座,到市桥及镇内的兄弟学校听课,提高认识。科组经过集体备课、上研讨课、评课议课,结合我校的实际,形成了“三问,三学,三灵”的课堂研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喜见新成效,教育科研喜结新硕果!教师获省级奖5人次,获市级获13人次,获区级奖30人次,获镇级奖49人次。一、我们的成绩(一)教学成绩方面数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西片的质量检测中,2013-2014学年度全校各班数学科成绩均达优秀档次;其中在2014学年下学期的全区五年级数学抽测中,我校的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遥遥超出区和片的平均水平。(二)数学实践活动方面: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存在价值,把“数学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科的特色教研活动。1、我科组承担的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课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编号:2011-XK119),于2015年7月圆满结题。经过专家组评审、区教育局审核认定,“绩效评价”达到优秀等级。形成了校本课程灵动数学,实践活用。并汇编了优秀数学实践活动案例集、论文发表荟萃、课题成员获奖集,其中申报的课题优秀成果还在评审当中。2、2015年,甘海校长撰写的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方法与案例、黎凤珍撰写的“神奇的七巧板”课型教学设计与评价策略、寇晶撰写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与能力发展的关系初探、张丽燕撰写的小学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被刊登在省级刊物读写算教学研究与管理杂志中。3、课题组成员承担了多节的数学实践活动课(如下表)序号活动课内容完成人备 注1合理安排时间李彩玲2013年10月承担校级公开课2烙饼问题张丽燕2013年12月承担校级公开课3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李彩玲2013年12月承担校级公开课4沏茶问题张丽燕2013年12月承担校级公开课5营养午餐寇晶2014年6月承担区级公开课6小小设计师张丽燕2014年6月承担区级公开课7神奇的七巧板黎凤珍2014年6月承担区级公开课8生活中的节约用纸问题李彩玲2014年9月承担校级公开课9时间与我们的生活李彩玲2015年3月承担校级公开课10风车里的数学黎凤珍2015年4月承担校级公开课其中,黎凤珍老师执教的神奇的七巧板、寇晶执教的营养午餐、张丽燕执教的小小设计师获得了姜涛教授的好评。(三)研学后教成果方面:1、2014年,在番禺区举办的“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比赛中,寇晶老师获得了西片二等奖。2、在2014年番禺区研学问题设计评选活动中,黎凤珍和寇晶获得区小学数学组三等奖。3、黎凤珍指导的“奇思妙想组”获得了2013年番禺区“研学后教”优秀小组评比二等奖。4、2014年,彭文其老师设计的合理安排时间研学案、黎凤珍老师设计的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研学案、寇晶撰写的论文以“数学实践”为特色,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被收编在区的研学后教成果集中。5、2014年,黎凤珍和寇晶共同撰写的合作共赢,点燃成功之火获得番禺区“研学后教”课改征文三等奖,并被收编在区的研学后教成果集中。(4) 各类竞赛评比方面: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和评比,获区级以上奖励共计45人次,镇级奖励共计33人次。区级以上主要获奖如下:1、2014年,我科组在区第六届小学优秀科组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2、2014学年,黎凤珍老师获得了番禺区优秀教师称号。3、在市第八届小学数学教师解题比赛中,黎凤珍老师获得了二等奖,彭文其老师获得了三等奖。在市第九届小学数学教师解题比赛中,黎凤珍老师获得了二等奖,寇晶、江泽彬获得了三等奖。4、在番禺区小学学科2014学年下学期“用好新教材的教学案例”征集与评选活动黎凤珍老师获区二等奖,寇晶老师获区三等奖。5、和番禺区小学学科2014学年下学期“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案例”征集与评选活动中,黎凤珍老师获区二等奖,寇晶老师获区三等奖。 6、李彩玲老师个人获奖:(1)在2013年广东省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中,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平移和旋转获得省二等奖,(2)在2013年广州市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获得小学组信息化教学应用论文类市二等奖,(3)在2014年广州市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活动中年月日获得广州市三等奖,(4)在2014年番禺区教师多媒体制作比赛获得区二等奖。(5)在2015年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资源评比活动中获得小学组多媒体课件类广州市三等奖,(6)在广州、佛山、日照、株洲四市中小学(中职)“微课”作品征集活动中三角形三边关系获得市三等奖。 7、2014年,在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中,黎凤珍、寇晶、梁伟权、李彩玲、张丽燕均有获得区三等奖。8、我科组老师在镇级评比中也有较好的成绩,获奖40余次。在综合实践作品评比中也有10项区级奖。 二、我们的特色我科组坚持以数学实践活动为特色,完成了课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紧紧围绕着“研学后教”的核心理念“让问题成为中心”,设计“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数学实践问题,设计优秀的研学案;以研学案为载体,贯彻落实“研学后教”的核心理念“把时间还给学生”,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学习,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减轻学生课后负担,实现“使过程走向成功”。 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和实际条件自由地进行活动。不仅学会怎样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同时还要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进行信息分析,充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题研究过程如下:1、理论准备阶段:研制“小学数学活动教学”调查问卷、组织问卷调查、“数学活动”调查数据及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2、实践阶段:(1)课题成员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小学阶段一至六年级的各年级的数学课本上“实践与综合运用”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汇编成了一套更贴合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共分研究报告、课程标准、课程教材、参考文献等四大部分。其中第三部分的课程教材共分生活数学逻辑、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生活中的节约问题、生活中的编码问题、生活中圆的应用问题、 生活中的排列组合问题等六个章节。各课题成员根据自己所任年级的情况选择好章节进行设计出相应的教案、研学案与阅读文本,为日后实施数学实践课程作为教材准备。(2)在各年级开展与年段相对应的实践活动,如二年级开展“生活中的对称图形”,五年级开展“生活中的排列组合问题”(营养午餐)等等。努力按照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所设定的内容在全校中开展数学活动,课题组成员在实施过程中,更是对各章节的活动设计、研学案与阅读文本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力求制定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恒常开展的校本课程蓝本。(3)由于不同的学生、不同老师执教都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开展了“一课两讲”活动,通过由同一老师对不同的学生的指导实践活动课,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成为适用于小学各年段、真正为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服务的课程。在此基础上,我们以学校 “研学后教”教研活动的研学模式“三问三学三灵”为蓝本,建构了“三段五环”的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见下表)数学实践活动课“三段五环”教学流程图课前自主研学课中互动研学课后拓展研学学生活动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研讨自学中的疑难,优生带动,全体参与,学有灵感。展示交流学习小组或个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展示、质疑、讨论,灵动展示,展有灵气。建构基于问题的解决方法,独立、合作完成练习,学有感悟。自主学习根据研学案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对问题进行分析,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教师活动前置自学研学导航(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预设学生的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学生自学时可能会遇到的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灵感,巡视指导。)组织合作探究集体或个别指导的合作小组或个体,点拨讲解的起点、内容。组织展示交流指导学生展示的方式方法,兼顾各层次,根据学生展示学习后的迷失问题、生成问题进行追问、点拨。深化研学练习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布置巩固、提升的练习,解决重难点问题。落实达标拓展引导学生总结知识体系,分层达标,布置课后拓展问题。建构知识体系,各层次学生选择性学习,自我达标、反思,课后研学补弱。4、课题组成员通过对实施两年左右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进行反复的修订、记录,对学生、家长进行访谈等,初步了解到课题研究所带来的成效,如学生更喜欢上数学课、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都有很了很大的提高等等。反思实施过程的各环节做法,提炼出有效的做法,归纳观点,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5、课题组成员根据相关的研究数据与初步收到的成效,提炼出相关的研究结果,整理有效的实施方法,撰写出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成果进行整理与制定推广计划,出版了校本课程灵动数学 实践活用。(三)数学实践活动的重点1、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作为对活动内容的“支撑点”;2、活动的组织和展开“围绕三个字”,突出了一个“动”字,贯穿了一个“趣”字,体现了一个“能”字。(四)数学实践活动的收获教师一改以往传统课堂教学滔滔不绝讲解的模式,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带学生走出去,为学生创设了动手动脑的情境,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学习,对于在教室外的世界有了更多的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探索,对学习各门学科垫定了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这几年来,我校在甘海校长的带领下,紧紧围绕“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中心工作,开展了“三问三学三灵”课堂研学模式改革的尝试与实施,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改推进几年来,学校有了较大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明显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气氛是浓烈的,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也不断进步。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如下是对我校这三年的课改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总结: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2012学年开学初,教导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番教文201263号文件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领悟了指导思想,把握了“研学后教”的基本理念,明确了目标任务。与此同时,积极走出去向兄弟学校取经,在2012年9月份和10月份,由学校的行政亲自率队,带领教学骨干教分别到市桥德兴小学和片内钟村中学、中心小学、锦绣小学进行听课学习,从思想和观念上初步形成概念,回到学校后各科组展开了相关的研讨课,语文科组组长余劲梅老师上了山中访友一课,数学新秀黎凤珍教师上了圆的认识,英语科组由六年级的黄老师上了Winter holiday,从“看一看”转到“做一做”来加深“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认识。通过理论的学习,外出听课观摩,尝试上研讨课,提高了老师们对“研学后教”的认识。二、校本培训,建构模式1、初建模式,制定研学案。为了提供师资保障,我校还采取了“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教师的全员培训。20012年12月,我校邀请了区教育局教研室姜涛教授来到我校进行“研学后教”的专题讲座,进一步明晰了“为什么要开展研学后教,研学后教是什么,怎样开展研学后教”的三个问题。理清思路后,语数英三科的科组长组织本科组教师根据姜教授的讲话内容,借鉴学习兄弟学校的研学案,积极探索“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经过上研讨课,结合我校的实际,初步制定了“三问,三学”的课堂研学模式。“三问”指的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研学问题不是是非对错的问题,也不是书上可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而是为了深入理解知识而设计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三学”指的是学生在“研学案”的指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学习,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这“三问,三学”一般占用课堂的时间为2530分钟,而教师在课堂中只充当指引点拔的角色,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这种研学课堂模式,改变了老师“满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 经过研讨,我校设计的研学案是由研学导航、研学问题、研学练习和研学拓展这四部分组成。教学的基本流程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学习研学练习研学拓展。其中,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课前的预习,完成一些练习任务,然后课堂一开始利用大约5分钟的时间进行交流检查预习情况。合作探究学习是整节课的重点部分,占课堂的20分钟时间,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巡视,给有疑问的学生进行点拨指引。交流学习,占课堂10分钟,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交流合作探究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方法的小结,知识的点拨。研学练习大约用5分钟的时间,主要是检查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效果。研学拓展是在课后完成,即是课后作业。2、不断研讨,完善模式。2014年,学校继续贯彻番禺区教育局提出的“研学后教”改革主题,并借鉴成都芳草小学“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讲台变成演讲舞台”的教学理念和操作模式;秉承本校新建立的特色教育“钟秀教育”的课堂理念“问学灵动,启智培能”,提炼三个课堂教学关键词:三问、三学、三灵。把最初的“三问,三学”的课堂研学模式,改为 “三问三学三灵”课堂研学模式。三灵:灵感(学有感悟)灵展(展有灵气)灵评(点评促灵)。灵感(学有感悟):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学生自主感悟。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文本进行了有意义的解构,小组交流发表见解,进一步建立对文本的感悟。教师灵在其法,学生灵在其动;灵展(展有灵气):通过学生独立或小组展示表演,在有自己个性特色的展示中,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整体感悟。教师灵在其导,学生灵在其展;灵评(点评促灵):学生可以进行质疑、点评,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心点拨,让学生感受课堂学习内容的精彩,突破重难点。使评价成为学生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教师灵在其评,学生灵在其问。钟秀课堂:凝聚灵秀之气、学生灵动发展的课堂。“三问三学三灵”课堂研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的设计紧紧围绕着“研学后教”的核心理念“让问题成为中心”,要求教师以研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为前提,设计“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研学核心问题,设计优秀的研学案;课堂上以研学案为载体,贯彻落实“研学后教”的核心理念“把时间还给学生”,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学习,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锻造“灵感(学有感悟)灵展(展有灵气)灵评(点评促灵)”的高效课堂,实现“研学后教”的核心理念“使过程走向成功”,全方位构建“问学灵动”的钟秀课堂文化。三、校本教研,形成范例1、形成“三问,三学”的研学模式课例刚开始,为了使“三问,三学”的研学模式定型,语数英三科分别安排了黄敏丽、彭文其、黄凯宜三位骨干教师承。三位老师首先根据对研学后教的理解,制定研学案;然后在科组再进行讨论,修改;接着,校内上研讨课,我们邀请了姜涛教授,及区教研骨干梁叶华和林淑贤参加听课。课后,教授和专家们与老师一起议课,给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再次修改,形成课例。2013年4月1日,我校在西片内率先举行“研学后教”课堂教学现场展示会,邀请了区教研室黄淑华主任、姜涛教授,西片教育指导中心领导们,本片兄弟学校的领导及骨干教师参与活动,目的是希望得到专家、领导及同行的宝贵意见;同时搭建平台,借助外力推进教改。2、语数英学科研究变式在2013年4月1日的研学后教”课堂教学现场展示会后,语数英三个科组根据专家、领导及老师们的提出的建议,在总体模式下,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灵活运用,进行变式,提高课堂效果。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我们语文科组共同制订了“三问三读”语文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三问”是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读”是指初读、研读、品读。 “三问三读”课堂教学模式是可以针对整篇课文或其中的一个课时来单独进行,适用于语文科的阅读教学。“三问”是指对课文内容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全文有整体的把握。“初读”就是让学生直面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对文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初步地把握。在这个过程中,“研读”就是对全篇语言文字的感知,这是理解课文的基础,需要通过初读全文来实现。“品读”是在叙述结构和文段文字描写上进行的,利用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直接的审美感知。对于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的课文,我们要让学生多欣赏、多品味,体会课文的内容美、形式美、语言美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追寻文本的情趣和意蕴。通过“三读”有梯度的教学,不但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也让学生学会知识的综合运用。数学的研学后教模式是“三问三练”,“三问”是指为“深入理解数理,掌握解题规律”而预设或生成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研究问题;“三练”是指学生围绕“研学问题”进行“基础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 从而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基础练习让学生初步运用知识,变式练习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沟通,拓展练习作用在于拓展学生思路,使学生得到创造性的发展。三个环节做到环环相扣、逐步提高,从而促进数学知识、技能的转化。结合英语学科特点,我们英语科组共同制订了“三问三说”英语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三问”是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说”是指跟说、练说、演说。“跟说”是语言知识的输入,也就是input。“练说”是语言知识的操练,也就是intake的过程。“演说”是语言知识的输出,也就是output。“三说”贯穿于整个英语课堂教学当中,经过老师导入语言知识后,各小组学生通过多个学习活动在小组中充分“练说”,最终达到“演说”的目标。而“演说”并不是简单的表演对话,而是在创设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完成任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3、结合特色,完善理念2014年,学校创建为学校特色教育,在专家的指导下,锻造“问学灵动,启智培能”的钟秀课堂理念,构建灵秀之气的课堂,再次把最初建立的研学后教“三问,三学”的课堂模式修改为“三问三学三灵”课堂研学模式。“三问三学三灵”课堂研学模式三大模块:三问质疑(约10分钟)三学探究(约20分钟)三灵点评(约10分钟)。“三问三学三灵”课堂研学模式课堂五环节:前置自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研学练习达标拓展。“三问三学三灵”课堂研学模式的最大特点:主体性(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开放性(有可供师生完善的“留白处”);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问三学三灵”课堂研学模式的价值取向:课堂上做到“五改”(即改“思想”、 改“教法” 、改“学法” 、改“状态”、 改“管理”),体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四、赛课推动,评价激励为了推动改革工作,每学期,中高年级语数英三科的教师都要采用我校建立的研学后教课堂模式进行赛课,课前都要求进行集体备课;课中要认真观课,并做好记录;课后进行议课。其中,集体备课尤为重要。集体备课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编制的“研学案”的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效率,集体备课要做到以下三方面:(1)三定: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集体备课内容明确)。(2)五备:个人初备,形成个案。个人初备时,要求教师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及相关材料,突出抓“八点”(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同时,教师还要查阅学生档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初备时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自己有独到的设计方案和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集体研讨,形成初案。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首先由主备人将个人设计的个案,以说课的形式进行交流,备课组其他教师在认真听讲、及时记录的基础上,分别陈述各自的个案,进行比较,把对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等,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初案”。完善整理,形成定案。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对形成的初案进一步完善、整理,形成规范的教学设计,完成对定案的编制。跟踪听课,形成复案。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根据学校听课安排或邀请别人听课指导。把关领导要跟踪听课,了解集体备课落实情况。教后反思,形成补案。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写出较为翔实的教后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对教学设计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补案。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3)两个评价:包组领导对研学案进行质量评价,把关验收;学校领导现场跟踪集体备课,对集体备课中教师的表现进行现场评价。建立和完善新课堂模式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师生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形成以结果考核为主的考核评价办法。每个学期,评出“研学后教课堂改革“优秀教师;每个月,都评出优秀学习小组,并对其颁发奖状,以示鼓励。三、我们的常规工作(一)抓好队伍建设,凝聚科组力量钟村第二小学一贯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新课改以来,学校把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第一层面,数学科组在学校旗帜的引领下,有效地抓住了队伍建设这个根本。1、立师德、铸师魂、以德促教。2、学习新课标、构建新理念、促进新交流。数学科组主要抓住一下几点来做的。(1)抓住学习不放松,坚持自学理论、听讲座、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教学沙龙,促进教师理论水平不断提高。(2)学校统一订阅了课程 教材 教法、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名师说课、名师教数学等教育教学刊物。鼓励教师通过网站论坛与同行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数学教育教学动态与信息。 (3)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学习与应用,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4)做好区域性文化素材资源收集和整理。3、重视培养青年教师。多年来,学校一贯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对青年教师优先培训,优先外出学习交流,优先承担公开课、学科竞赛、课题研究任务。(二)抓好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1、重视教学常规制度建设。我科组数学教学常规分为计划、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检测、分析等环节,确立了以计划和备课为前提,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作业批改与指导为重点,以辅导、检测和分析为手段的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2、抓好教学常规各个环节我科组采用学习、自查、考核、激励等手段,将教学常规逐步内化为教师们的行为习惯。在以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坚持集体研究;在教学中,落实“双基”。课后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和分析,查找不足,改进教学。在全年级开展学生口算速算活动,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同时在中年级开展24点游戏,在高年级开展奥数、数独游戏等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全力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抓作业批改与布置,统一作业布置要求、作业格式、批改要求和订正要求,做到及时批改、及时订正、及时反馈。重视质量检测与分析,不断改进教学。要求教师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15节,教师们都能通过互相听课、外出听课等渠道超额完成任务。3、加强集体备课,讲究实效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按学校要求每周至少一名数学教师作集体备课,每学期每个教师至少备两节。集体备课的内容不只是局限于一节课的内容,为了让教师们能在短时间内熟悉十二册书的教学和知识结构,集体备课先从备本册教材开始。备课要做到中心发言人确定,准备充分,详细记录。备课内容包括: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作业布置和批改、单元检测、教学方法和措施、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状况等。(三)重视资源建设和管理我科组坚持做到平时收集与期末整理相结合,要求做到“全、细、好”。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有专柜存放,如各类计划、总结、活动记录、教具、书刊等;电子类资源在学校服务器集中存放,如光盘、课件、素材、教案、论文等,同时属于教师个人资源的在个人电脑上要备份。四、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这两年来在全科组老师的努力下,通过“实践活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实现了师生共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科组将继续开展和改进“数学实践”,使学生寓学于玩,玩中求知;以趣激学,趣中探知,使枯燥知识趣味化,书本知识实践化,用心为学生的发展和幸福而继续努力!番禺区钟村第二小学数学科组2015年10月26日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