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六中高二年2012年度期中考试卷.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96685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六中高二年2012年度期中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泉州六中高二年2012年度期中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泉州六中高二年2012年度期中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泉州六中高二年2012年度期中考试卷一、默写(12分)1、三径就荒, 。携幼入室,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鹤汀凫渚,_;桂殿兰宫,_。(王勃滕王阁序)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4、_,彩彻区明。_,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5、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 _。(陈情表) 6、 由“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我们可以联想到意思相近的诗句,如:归去来兮辞中的 , 。二、文学名著与文化经典阅读(20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1)请选出有关三国演义情节错误的两项( )( )(5分)A.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对其语言的最好概括。这部小说语言与史传相比,明显通俗了许多;但又不是一味的通俗,而是由文思而不深奥。典雅而浅易,简练而畅达。B、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单骑救幼主,被后人敬仰并尊奉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就是关羽。C、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曹操扫除北方最强劲的对手袁绍,一统北方;“赤壁之战”,孙刘联盟完胜曹操,三足鼎立初现;“夷陵之战”,蜀国大伤元气,为覆灭埋下了伏笔。D、周瑜用以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的计策,把刘备骗到东吴,逼诸葛亮交出荆州。诸葛亮用计,派孙乾前去拜会孙权的母亲,使刘备得到了夫人;新婚之夜刘备借机与新夫人逃出东吴。周瑜派兵追赶,又被诸葛亮埋伏的军队打败,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E、关羽兵败归降曹操,曹操对他进行感化。但当他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就决然挂印封金,不辞而别。因为没有曹操的关文,各守将均不放行。于是,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勇闯东岭、洛阳等五个关口,斩了孔秀等六员守将,夺船过黄河投奔刘备。8、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前因后果及经过。(分)(二)文化经典阅读(10分)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上9、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2)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10、告子和孟子讨论的是什么问题?他们两人对这个问题各持怎样的看法?(用自己的语回答)(4分) 三、古诗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2分)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桂殿兰宫,。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彩彻区明。,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11、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 B. 潦水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满城尽带黄金甲 C. 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 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12、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3分) 例:披绣闼,俯雕甍A.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C.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13、 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着的一项是( )(3分)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14、 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二)阅读下面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2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1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宠命优渥优渥:优厚 B、朝不虑夕虑:保证C、日薄西山薄:迫近 D、更相为命更相:交互16、对下列各句中词语“矜”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A、与相同 B、与相同C、与相同 D、都不相同17、下面四个句子中,“之”作代词的一项是( )(3分) A、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B、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之二虫又何知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18、对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相报,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希望把我的心情愿望传达给您。B、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相报,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当备犬马以酬谢陛下的知遇之情,恭敬地呈上此表希望能听到您的心声。C、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相报,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希望能听到您的心声。D、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相报,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当备犬马以酬谢陛下的知遇之情,恭敬地呈上此表希望把我的心情愿望传达给您。(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问题(6分)落 日 怅 望马戴孤云与归鸟, 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 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 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 恐惊平昔颜!19、(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3分) _ (2)请从表达技巧方面(选一个角度),结合具体内容赏析这首诗歌.(3分) _ _四、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4分)人,又少了一个 聂华苓(台湾)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地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分证来,“这上面都写着呢,这是我以前的照片!”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卷,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乞讨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家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20、中年女人两次流泪的原因有什么不同,表现了她什么方面的特点?(3分)答: 21、有人认为本文第四段似乎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3分)答: 22、骨瘦如柴的女人明明活着,怎么说又少了一个呢?(3分)答: 23、下面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A、小说中作者未加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记叙了事件的经过;收尾时,更是以不加修饰的自然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余地,令人回味无穷。B、作者综合运用了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来细致传神地刻画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露了当时的台湾社会中人民的悲惨境地。C、作者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通过写乞讨者三年前后不同的神态,表现了人格的自我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发人深思。D、本文中中年女人的命运和祥林嫂的命运有极其相似的地方,两文的作者也不约而同的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黑暗的社会现实。E、文中的“我”就是作者自己,本文正是通过写作者的所见所闻来反映当时台湾的社会现实。五、语言文字的运用(4分)24、请根据上下文意,仿照画线语句,给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句子。(4分)一位作家遇到一位房地产商人,房地产商人问他从事什么工作,作家回答说:“我其实跟你是同行,只不过你为人们的身体建造遮风挡雨的房子,我为人们的心灵搭建憩息休整的空间。”后来,作家遇到一位厨师,他对厨师说:“其实我跟你是同行, , 。”作家的父亲是一个农民,他说:“我父亲其实也跟我是同行,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