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9272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杨氏之子主备人:任明海 修改日期: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前置性作业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要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在读中体会九岁孩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3、参考注释,自学课文。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4、“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么不一样? 5、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教学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教学重难点: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师: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梁国杨家有个孩子,才九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杨家孩子为他摆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让杨家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家孩子马上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交流:学生的回答可能是:风趣,幽默等。)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9课杨氏之子(板书)。2.检查预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3.指名朗读课文。(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 曰 禽 诣(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4.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5.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以下字词或者比较陌生或者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1)梁国:郡的名称,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 (2)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为人正直,有好的名声。(3)其父:他的父亲。其,他。(4)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5)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6)此是君家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7)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8)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先生,您,对人尊敬的称呼。禽,鸟类。以上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自己获取答案,如果学生能够作出回答,教师则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义。有些字词义可以与学生熟知的成语熟语等相联系,以加深理解,如,“此”可以与“原来如此”联系;“闻”可以与“百闻不如一见”联系。6.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三、讨论交流,领悟幽默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么?2.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板书:杨氏之子 杨梅孔君平 孔雀(“杨梅”是一种水果,其中的“杨”与姓杨的“杨”没有关系。孔君平故意将它们联系起来,开玩笑地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样说话,因为没有道理而显得风趣幽默,也非常亲切。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幽默风趣的一说一答,使见面的场面非常轻松愉快。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四、朗读全文五、升华感悟 这杨家小儿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真是不简单啊!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讲,会达到不同的效果。就拿我们身边的事来说吧,像“禁止践踏草坪!”(大屏幕)这样生硬的,带着指令性的提示语随处可见,但是,现在,你走进公园,你会发觉,这样的语言少了,同样的意思,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能试着来改一改这个说法,体现语言的艺术吗? 小结:语言的魅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课后请同学们运用我们敏锐的头脑去感悟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完成今天的家庭作业好吗?(看大屏幕)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六、课堂表演让学生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分小组根据课文内容演简短的课本剧。然后推荐一组面向全班表演。及时组织评价。七、总结 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战”的语言战争,有“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有“舌战群雄”的语言典故,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也会大相径庭。让语言的美丽伴随我们语文的学习之旅吧! 八、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想想它们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教后记:晏子使楚主备人:任明海 修改日期: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前置性作业1、 小组内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流利地朗读。2、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3、 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4、读课文找出楚王几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楚王的?5、搜集有关晏子的资料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 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侮辱晏子的,晏子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提高学生的自悟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辩论思维。3分角色朗读课文。4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他们明辨是非,理解晏子的智慧,知道他是怎样维护齐国的尊严的。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了解楚王是怎样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文章叙述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晏子的智慧,对楚王及晏子两个完全对立的人物形象进行评价。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扫清生字词障碍。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教学重难点:了解楚王是怎样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文章叙述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导入课文1.板书课题。理解:“使”:出使。楚,楚国2.师生互相交流有关晏子的资料。说明“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让学生说出中国古代还有哪些人拥有这样的尊称。晏婴被称为“晏子”,也肯定是有其过人之处的,让我们随晏子一同出使楚国,领略齐国大夫的风采。二、扫清生字。1、 开火车读生字新词.2、由学生提出比较难写或要注意的生字,教师强调.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教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2、生自读课文。3、指名回答。( 课文讲齐王派晏子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晏子一一加以反驳,维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我觉得晏子是一个聪明、勇敢、机智、善变的人。)4、师: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一是“进城门”, 二是“见楚王”, 三是“赴酒席”)5、选择一个自己用复述的形式把它介绍给你的组员。6、小组交流。( 第一次楚王让晏子钻洞; 第二次楚王笑齐国没有人才; 第三次楚王笑齐人没有出息。)四、课堂小结。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是怎样一一加以反驳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五 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评价课文中的人物。板书设计:晏子使楚楚王 晏子进城门 见楚王 赴酒宴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悟晏子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维护国格和个人尊严。2 、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教学过程;一、 争当“小记者”,激发兴趣。导言: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课件:春秋形势图)晏子受齐王的派遣只身出使楚国,为了能及时了解他出访的情况,同学们,想不想当一回齐国的小记者,随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怎样才算是一个优秀的小记者呢?(耳聪、目明、嘴勤、手快)二 潜心体悟,研读晏子。(一)大家跟随晏子左右,他哪方面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你听出哪些话中有话的?联系上下,反复朗读.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3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怎样?(三) 集体反馈交流.1、 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1) 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课件)(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 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3) 明确推理过程.A、 推理性填空:只有访问狗国才钻狗洞,现在楚国要晏子钻狗洞,那么( ).B、 完成作业: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 )那么( )。C 、如果晏子不采用这种说话的方法,而采用最直接的回答方式,该怎么说?想一想这两种反驳的方式哪一种好?为什么?(4)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选一种 :怒发冲冲地,心平气和地, 冷静地 )(5) 反馈诱导。我们来看晏子究竟是怎样说的?(冷静地)(6) 接待的人把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听了只好吩咐打开城门,迎接晏子。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哪一个词语集中体现了楚王毫无办法。( 只好)(7) 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再次认识一下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晏子!2 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1) 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文中的句子转变成四字词语: 挥汗如雨 、 举袖成云、 摩肩接踵、欺君之罪等。(2)面对楚王的再次侮辱,晏子针锋相对,巧妙反驳,这样的场面真是既紧张又精彩。各位出使楚国的小记者,你们愿不愿意用表演来再现当时的情景?(3)学生表演,师生相机点评。3 晏子和楚王 的第三回合较量。学生自读、自悟、自由交流学习体会。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三 超越文本,学当晏子。1、 楚王没有侮辱到晏子,便轻蔑地说道“哼,齐国太无能了,是不是没有大记者了,怎么来的尽是你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娃娃?小记者们,面对楚王的侮辱,你们准备怎样反驳呢?2 、讨论,交流.3 、楚王听了你们的反驳,只好说:“!”四 全文总结。师: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1、 晏子是一个维护国格和个人尊严的人,他非常的机智勇敢;2、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3自尊、自信、处变不惊是取得成功的保证; 4出色的语言表达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具备的重要才能。)五 布置作业。1 、熟读课文。2、 任选课文中的一段故事,分小组表演。板书设计晏子使楚楚王 晏子(侮辱)(反击)结果钻狗洞 是狗国 只好打开城门没人才 下等国 只好赔笑没出息 强盗国 只好赔不是教后记: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主备人:任明海 修改日期: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前置性作业1、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并且要跟你读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比较,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或者(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请你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教学重点:体会伯诺爵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教学过程一、揭题,了解故事内容1.导语:同学们,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板书:半截蜡烛),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学生齐读课题。)预习了课文,你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谁愿意跟大家交流。导:简炼地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或含结果 师小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人沉着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谁愿意跟大家交流。(1)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2)“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导:“秘密就会暴露”,这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情报的中转站,一旦破坏,来送情报的、来取情报的,会牺牲多少法国人啊!要知道,德国鬼子比当年的日本鬼子还要凶残百倍,他们杀人如麻。总之“万一”之下,后果不堪设想。同学们,情况万分危急。 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过渡: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那么,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1、学生自读感悟,做批注。2、同桌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3、在交流贡献的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4、交流 (1)、你最佩服谁?还有哪些同学佩服(伯诺德夫人、杰奎琳、杰克)?你们觉得这家人怎么样? (2)、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3)、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孩子再读。 (4)、小结:听了同学讲的,老师也想讲一讲我的想法,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那种爱国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静确实令人敬佩,同学都讲得十分精彩。不过王老师想提醒大家一句,伯诺德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子的情绪,使杰克和杰奎琳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三、初步体会剧本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1.导语:跟你读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比较,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同桌同学交流看法。3.全班交流。(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对话之前一般有个括号,提示这个人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或者说明他们当时正在干什么或当时的情景。)师:是啊,剧本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且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回家后找些剧本来读一读。(为学生推荐日出雷雨等经典之作。)四、续编故事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2、出现两种情况:被中尉发现;没有。3、如果被发现会出现什么情景?如果没有被发现又会出现什么情景?4、交流、补充、点拨。 5、总结: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五、作业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板书设计11 半截蜡烛 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教后记:打电话教学设计主备人:任明海 修改日期: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前置性作业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流利地朗读。2、读课文,思考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3、搜集有关相声的资料,了解相声的特点。4、读课文,你觉得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5、学了这篇课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教学目标1.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学习重点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学习难点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呀,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打电话一文,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2.揭题:打电话。3.谈打电话。(1)导语: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2)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3)模拟计时表演。(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板书特写:_ 分钟小结板书:简练、得体、明白。(4)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1)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2)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3)交流: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1)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2)擂台赛:各小组推荐两人,竞赛读。(教师、他生当评委)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讨论: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四、学生选读,了解相声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2.学生谈自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3.教师小结:通俗易懂发,如话家常;幽默、风趣、夸张。4.欣赏表演,进一步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播放事先录制的该相声表演录像,一边欣赏一边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5.小结:相声不仅是说,还是唱,相声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相声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相声是笑的艺术,又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可以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五、自选作业:1、熟读打电话,想象当时的情景,用叙述的方式写下来,并表达自己对此种现象的看法。2、自由组合,学说相声。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板书设计:简练、得体、明白。教后记:口语交际、习作三主备人:任明海 修改日期: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教学目标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3.通过创设具体的场合让学生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学写一份发言稿。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课前准备:1.收集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2.校内师生浪费水资源的镜头捕捉图片。3.写字板若干。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1.展示图片:(幻灯片展示本校水资源浪费的新闻图片,图片下配有简短的文字说明。)2.画外音,引出讨论。导语:最近,我在校园内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同学水龙头打开后不关上,任水白白流淌;有些人关不紧,任水滴漏;还有些同学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很大发生了这样的事该怎么解决?3.生畅所欲言,导出话题。学生各抒己见(倡议书、报告老师、劝说、写警示牌、开班会)教师归纳,并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办法之一劝告(板书)。二、小组交流,探究方法1.导语:劝告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以理服人。那么,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2.小组上台交流。3.教师补充: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 做出相应的补充。4.听录音:明确诚恳的态度在劝说中的作用。师小结:劝说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仅靠理由的充分是不够的,诚恳的态度、婉转地表达是让人接受的前提。三、创设情境,尝试实践要求:同桌分别扮演劝说者和被劝说者,他生当群众。尝试实践:生应用劝说提纲展开劝说工作,他生适时插话补充。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依据提纲有理有节地劝说,提醒学生不要扯与话题无关的事。四、组织评价,促进提高1.评一评:对话理由是否充分,态度是否诚恳,被说服者是否心悦诚服,还有哪些道理没有讲清楚?2.利用媒体适时补充出示关于水资源的资料,各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摘录、补充自己的提纲。3.擂台赛。(1)推荐两组4人上台,展示劝说本领。(2)评一评。评价标准:态度是否诚恳、调理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充分、表达是否婉转,被全者是否心悦诚服。五、创设情境,拓展劝说1.生活中,需要劝说别人的情况有哪些? 2.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情况,分小组练习劝说。3.小组推荐两位同学面对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劝说情况,组织评价。六、作业生活中我们一定遇到不少这样那样的不该发生的事情,有些事情我们有能力和义务对当事人进行劝告。请从小事做起,从周围的朋友们开始,选定一件你认为必须劝告但经过自己或他人多次尝试都未成功的事情进行劝告。注意:先收集相关的资料,再拟提纲,然后找一个人一起练习一下,准备充分后带着诚意去劝说,祝你成功。回顾、拓展三主备人:任明海 修改日期: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教学准备:整理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各类语言材料;小组合作演一演语言类节目。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交流平台)教学目标:学生自主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进行有序的交流。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小林和小东两位小朋友学完课文后很有自己的感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读对话,交流感受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与感受。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教师巡视课堂,使小组内的交流能围绕“说话”这个话题展开。)3.全班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3)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继续关注、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有意识地练习用得体、精当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展示台)教学目的:了解对联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背诵对联。一、导入同学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那就是对联。(请学生谈谈对对联的了解。)1.读对子,读准字音,想想意思。2.出示文中的四句对联,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3.指名读,正音。二、感悟对联特点教师点拨:你们再认真读读这几句对联,看你有什么发现。1.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3.全班交流讨论。4.全班再读这些对联,体会特点,大致了解对联的内容。5.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6.课外拓展:(1)教师提供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2)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师:你还见过类似这样的对联吗?有积累这样的对联吗?(3)说说你喜欢这些对联吗?为什么?可以从内容上说,对联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写景、有说理可以从语言形式上说,对联短小精悍,对仗工整,富有音乐感,读来朗朗上口三、背诵积累1.学生读课文中的对联,试着背诵。2.同桌互相背诵。3.指名背诵。4.自由选择老师提供或同学交流的对联抄写背诵。四、展示台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1.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2.相声表演。3.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等等,并交流看法。4.播放收集的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观看并交流。5.动手设计广告词、提示语等。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中、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调动探究感悟语言的兴趣、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眼界。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