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1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案 鲁教版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58984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1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案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1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案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1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案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最新考纲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分析解读1.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能够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2.能利用城市等级与服务的关系,分析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3.理解并记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能够结合实例说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指出其对城市的影响。第1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1城市的起源(1)基本前提:农业生产的发展,_的出现。(2)促使因素:_,特别是手工业同农业的分工以及商业的出现。2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1)工业革命前:数量少、_、功能较单一。(2)工业革命后:数量_、规模扩大、功能扩展。(3)二战后:城市发展迅速,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出现,形成了“_”“大学城”和旅游城等专业化城市。二、城市化及其特点1城市化(1)概念:_,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表现(3)主要标志:_。(4)推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大城市数量_,大城市带出现。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国家类型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城市化水平后果发达国家18世纪中叶_出现郊区化和_现象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_增长低_规模膨胀、城市数量_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积极引导和推动合理有序的城市化,是实现_、节约用地及_ _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2不利影响(1)对乡村:_面积减少。(2)对城市水资源短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_;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_;大城市迅速膨胀导致环境污染、_、住房紧张、_、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形成城市热岛。3城市热岛(1)概念:在近地面等温线图上,郊区气温相对较_,市区则形成一个明显的高温区。(2)影响:近地面形成由_吹向_的热岛环流,城市热岛增强空气对流,空气中的烟尘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凝结核,故城市降水比郊区_。(3)应用:为减少城区大气污染,应将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卫星城建设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学以致用孟买和洛杉矶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孟买市在老城区之外建了一个新城区。主要是为了缓解哪些城市问题?洛杉矶市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空心化”现象突出,分析其今后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考点一城市起源与发展典例导入1.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少数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发展成为了小集市和城市,这一变化称为“城市革命”。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城市形成的描述,正确的是()A城市都是由乡村发展而来的B城市都是从集市发展而来的C古代城市都是以军事防御为目的D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下列不属于世界最古老城市起源地的是()A两河流域 B黄河流域C亚马孙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疑难剖析1城市的起源2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时间数量规模功能城乡关系工业革命前少小单一,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工业革命后增加扩大扩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乡差距逐渐扩大二战以后继续增加继续扩大继续扩展出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及专业化城市考点二城市化及其特点典例导入2. 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疑难剖析1城市化过程、标志及作用2城市化进程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3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根据发达国家一些城市人口增长的周期变动,一些学者提出了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周期理论,即由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阶段构成大都市区的生命周期。(以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为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20世纪50年代70年代20世纪70年代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市郊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城市的拉动和乡村的推动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中心区开发,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考点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典例导入3. (2010北京文综)下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城区地表温度的()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2)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疑难剖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表:影响成因措施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城市、工交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水资源短缺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生态破坏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垃圾污染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城市化作为主要的人文地理过程之一,考查的图表载体主要有城市化进程曲线图、不同时期城市化要素(人口密度、地租、功能区面积等)变化曲线图、某区域发展过程示意图等。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反映某地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不同时期城市化要素(人口密度、地租、功能区面积等)变化曲线图多以与市中心的距离为横坐标,以人口密度、地租、面积等作为纵坐标,用多条曲线反映某一要素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综合反映该区域城镇各要素的发展变化。1甲为城市化进程曲线图:注意根据转折点划分阶段,借用数学的斜率判断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分析其原因。图甲反映了发达国家(英国、美国)城市化开始早,水平高,近年来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而发展中国家(中国)城市化水平低,近年来出现发展速度快的特点。2乙为不同时期城市化要素变化曲线图:看清坐标含义、明确表达内容;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某一要素在不同时段的变化特征,运用城市化的基本原理对其变化做出解释。图乙中曲线反映出市中心人口密度逐渐减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3丙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从用地规模、城镇等级、数量、交通线路、功能区分布等方面找出其发展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图丙AC的过程反映了地域城市化过程。例题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值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特大城市2000年和2010年R值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分布曲线。R值变化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地理现象是()A.R值变小,反映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BR极大值离市中心变远,中心城区范围扩大,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CR值变大,说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大DR值最大处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密度都达到最大思维过程答案B考查点一城市发展及城市化 读图甲“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图乙“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12题。1在图甲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A城乡差别加大 B郊区城市化C逆城市化 D城市化过程2在图乙中,、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与相符的是()AD时段 BC时段 CE时段 DF时段考查点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我国某区域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34题。3按照时间顺序由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C丙丁甲乙 D乙甲丙丁4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森林覆盖率增多 B地下水位上升C耕地面积减少 D农业生产规模扩大课时规范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工业化率是工业生产总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是“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表示中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A BC D2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B中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C中国工业化水平高于日本D中国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读“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完成34题。3图中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曲线是()AM1 BM2 CN1 DN24依图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大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小D两个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量变化图”,回答56题。5从我国城市等级体系图可以看出()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B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C城市数目越少职能越低D城市数目越少相互距离越短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呈现速度加快的趋势A B C D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78题。7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20年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8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变化曲线图”,回答910题。9按城市发展过程,正确的排序依次是()A BC D10该城市在图示阶段出现的现象是()A人口逐渐向市中心聚集,城市化水平提高B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工业在城市中心区日趋集中C城市中心区经济萎缩,城市化水平降低D郊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居民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读图完成1112题。112007年至2050年期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此两者之间的差额代表()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B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C旧城区的改造D逆城市化的进行12据图可知()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B19502050年期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D未来的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二、综合题(共52分)13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以下各题。(25分)年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人)农村人口(亿人)城市人口比重(%)农村人口(亿人)城市人口(亿人)城市人口比重(%)19201.15.616.41.510.712.319403.64.842.91.613.610.519604.86.144.03.615.618.819807.94.464.26.225.919.3200011.14.471.62024.445.0(1)根据表中提供的相关数据,在下边的坐标系图中画出19202000年发达国家(用实线绘制)和发展中国家(用虚线绘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曲线图。(2)根据你所绘制的折线图和所学地理知识,归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各自特点。 (3)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城市人口向中小城镇和农村迁移的“逆城市化”现象。简述其主要原因。14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问题。(27分)(1)图2中的、两线,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其原因是存在、等社会经济问题。(2)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对生物:_;对气温:_;对降水:_;对地下水:_。(3)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多选)()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B促进产业结构的改善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复习讲义第1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基础知识一、1.(1)剩余农产品(2)社会分工2.(1)规模较小(2)增加(3)科学城二、1.(1)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2)总人口用地规模(3)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 (2)迅速增加(3)从左往右,从上到下依次是:趋缓高逆城市化快速大城市剧 增三、1.合理用地保护耕地2.(1)耕地(2)地面下沉水质恶化道路拥挤就业困难3.(1)低(2)郊区城市多学以致用孟买:建设卫星城主要是缓解城市化不合理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城市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居住拥挤、用地紧缺、治安恶化等问题。洛杉矶:应注意应对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的“空心化问题”,具体措施:节约用地;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合理分区);改造老城区;优化环境(建设生态城市)。关键是通过有效措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吸引人们向城区回迁。典例导入1(1)D(2)C2.D3.(1)C(2)A对点练习1D2.B3.B4.C课时规范训练1B2.C3.B4.D5.A6.D7.B8.A9.D10D11.B12.D13(1)略。(2)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较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较晚;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3)城市环境恶化,人们对环境要求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14(1)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或生活质量下降)(2)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城市热岛”现象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3)ABD 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