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报告》word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58799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47 大小:3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分析报告》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7页
《财务分析报告》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7页
《财务分析报告》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几个问题财务分析报告(本文主要指内部管理报告)是对企业经营状况、资金运作的综合概括和高度反映。然而要写出一份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并非易事。笔者认为,撰写财务报告以下六点值得注意:一、要清楚明白地知道报告阅读的对象(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领导)及报告分析的范围。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三、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团公司下设四个二级公司,且都为制造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四、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地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财务数据毕竟只是一个中介(是对各样业务的如实反映,或称之为对业务的映射),因而财务数据为对象的分析报告就数据论数据,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受挫,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难以谈起。五、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手法。如何才能将报告写活并有自己的特色?这里仅介绍本人在报告写作过程中几点所悟:(一)分析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原则。因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反映问题、揭示问题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真正担负起“财务参谋”的重要角色。唯此,报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并存手法揭示异常情况。例如,某公司有36个驻外机构,为分析各驻外机构某月费用控制情况和工作效率,我们以“人均差旅费”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在分析时,我们采用比较分析法(本月与上月比较)从增长额(绝对数)、增长率(相对数)两方面比较以揭示费用异常及效率低下的驻外机构,我们分别对费用增长前十位(定义为集合A)及增长率前十位(定义为集合B)的驻外机构进行了排名,并定义集合C=AB,则集合C中驻外机构将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对象之一,这就是“交集原则”。然而,交集原则并有一定能够揭示出全部费用异常的驻外机构,为此“重要性原则”显得必不可少。在运用交集原则时,头脑中要有重要性原则的意识;在运用重要性原则 时,同样少有了闪集思想。总而言之,财务分析人员要始终“抓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在辩证法上体现为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三)问题集中点法亦可称之为焦点映射法。这种分析手法主要基于以下想法:在各部分分析中,我们已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零散分析。这些问题点犹如一张映射表,左边是不同的分析角度,右边是存在问题的部门可费用项目。每一个分析角度可能映射一个部门或费用项目,也可能是多个部门或费用项目。由于具体到各部分中所分析出来的问题点还不系统,因而给领导留下的印象比较散乱,重点问题不突出;而领导通过月度分析报告,意在抓几个重点突出的问题就达到目地了。故而财务分析人员一方面在具体分析时,要有意识地知道本月可能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数据整理时具有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财务分析人员能感觉到本月可能存在的重大异常情况),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前面零散的分析中筛选出一至两个焦点性问题六、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1)对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来公司大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吃透公司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在分析中还应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2)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因为,公司最终面对地是复杂多变的市场,在这个大市场里,任何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行业竞争对手政策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公司的竞争力甚至决定着公司的命运;(3)勿轻意下结论。财务分析人员在报告中的所有结论性词语对报告阅读者的影响相当之大,如果财务人员在分析中草率地下结论,很可能形成误导。如目前在国内许多公司里核算还不规范,费用的实际发生期与报销期往往不一致,如果财务分析人员不了解核算的时滞差,则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4)分析报告的行文要尽可能流畅、通顺、简明、精练,避免口语化、冗长化。海信财务管理两大“法宝”(发表时间:2001-8-23 投票:0次0分 阅读次数: 228) 作者: 1969年诞生时,海信是青岛市一家作坊式小厂; 1992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海信的销售收入也只有4.1亿元,净资产8913万元; 而在2000年,海信的销售收入却猛增至134.7亿元,净资产达22.8亿元。 在19922000年的8年中增长近33倍,可以说在家电这个典型的竞争性行业中,海信的确创造了一个国有企业发展的奇迹。在海信迅猛发展的同时,大量家电行业的国企却相继陷入了困境。同是国企改革,结果为何如此大相径庭?国内家电市场已低迷多年,国家也从未对海信实行财税上的特殊优惠政策,那么,海信如此高速增长的奇迹是怎样创造的呢?根据几天的实地探访,这家老国有企业三十几年来的经验启示我们,“保守”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是海信做大做强的两大“法宝”。 “保守”的财务管理 “保守”是个贬义词,但坚持财务上的“保守”却是海信能够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海信认为:财务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如果血液不畅通,企业就会休克乃至死亡;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才是破产的真正标准;在发展速度与财务健康的选择上,宁要健康不要速度;“做大先要做强”,“要面子不如要肚子”。 海信对财务上的“保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团内各子公司的一把手必须懂财务,并将其列为任职的首要条件;二是把对财务的考核列为考核要素的第一位;三是牢牢地控制资产负债率,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 海信的决策者们认为,海信在一任班子手里由小变大不算本事,在若干年后,把一个健康的海信交到下一代人手里才是真功夫。近年来,海信的规模、净资产、收入超速增长,但资产负债率却连年下降,在销售收入、净资产翻了几十倍的同时,资产负债率从1993年的86下降到1998年的60,1999年则下降至57,目前在60左右。 1海信的资本运营 自1993年开始,海信先后重组了淄博海信、青州海信、临沂海信、贵阳海信、辽宁海信,以不足3亿元的流动资金盘活了30亿元的国有存量资产,经过一系列大手笔的资本运营,海信彩电的生产能力由几十万台扩大到目前的400多万台。近十年来,海信提供了中国较早的包括投资控股、改制上市、债转股、异地划拨、内部重组等多种形式的资本运营的成功案例。 然而,海信在资本运作中却从不盲目追赶潮流、单纯求大,为获得某项优惠政策或片面依靠行政捏合,而是在并购行为符合集团发展战略的条件下,对并购企业的环境、资产状况特别是财务状况有了准确判断后才决定是否实施。 1999年,海信有意收购南方某上市公司,该公司与海信有过多年的业务合作,所处地理位置较好,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开放度与发展程度都比集团所在地好,收购该公司,可有效增加集团的生产能力、改善集团在全国的战略布局,降低经营成本,为集团构建合理的物流体系提供条件,并为集团的资产重组提供壳资源。但是,由于该公司涉及的法律纠纷较多,部分财务状况不透明,海信最终出于稳健性的考虑,放弃了这一计划。 2海信的内部考核体系 在海信的整个考核体系中,财务指标的考核就占了80。并且,考核结果主要与三方面相结合:一是与子公司总经理的年薪挂钩,比如子公司的应收账款超过销售收入的5,就否决年薪;资产负债率和存货周转率未达到集团规定的,同样否决年薪;经营者的个人收入与经营成果相对应。二是与经营者的职务挂钩,集团每月对各子公司的考核结果在中层干部例会上讲评,重点抓典型、抓两头(最好的和最差的),对财务指标完成不好的要求其在讲评会上明确承诺,并在下月考核时兑现。通过几年的考核,已将考核得分最低的两个子公司的总经理免职。三是与员工的奖金挂钩,各子公司员工的奖金都要根据集团的考核结果发放,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3从彩电业看海信的“保守” 近年国内彩电行业步履维艰,而海信在规模、材料采购渠道、劳动力成本等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不仅生存下来,还得以快速发展。据中怡康统计,今年15月份,海信电视零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3.71,市场占有率稳定在10以上,稳居行业第一集团。对此,海信自己认为,除去在技术和产品上保持竞争力外,强化财务管理,防范并及时消化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是其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 对于彩电行业的价格战,海信认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要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并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源源不断地获取利润。降价虽可使企业在规模上一时有所扩大,但以牺牲利益甚至以亏损为代价将使企业的利润枯竭,以致最终面临破产的风险。正因如此,在“要市场还是要利润”的选择上,海信果断地选择了利润,并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始终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恰当的把握效益与规模的关系。 海信在财务管理上采取了很多具体的措施。比如,通过实施零库存管理,使其在竞争中变被动为主动,比竞争对手更显灵活,而且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了存货风险。通过对各产品毛利率的分析,为优化产品结构、培植企业的利润源提供了依据。 “精细”的财务管理 去年,海信实施“恢复利润计划”。他们关掉了不熟悉的AV产业,通过产权改革对青州海信等部分非主导性企业实行了战略性退出,对主导产品实行漠视数量占有率,重视销售额占有率的战略。就在2000年,海信以134.7亿元的销售收入在此消彼长的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中保持了坚挺的排名地位,成为同行业中公认的市场健康、财务稳定的企业。 而今年,海信为从目前几无差异的本土家电中领先一步,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在内部发起了一场“精细化”运动。海信已深刻地认识到,企业的利润会流失在每个管理环节中,特别是大企业集团更是如此。据海信有关人士介绍,“精细化”运动已在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同时发起,从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工艺的精细化、生产制造的精细化和市场营销的精细化,一直到企业管理的精细化,而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的始终。 1制造环节的精细化 今年二月,海信彩电获得了2000年中国消费者协会颁发的“零投诉”产品的荣誉称号,成为17年来彩电业惟一获此殊荣的产品和企业;无独有偶,继1998年春被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为1997年无投诉品牌之后,今年2月初,中国消费者协会再次通报:海信变频空调在2000年被确定为无投诉品牌。至此,海信空调已成为两次获得无投诉品牌的企业。 正如海信有关人士介绍,将精力更多地用在质量上,质量成本就会降下来,而质量好了,服务成本也会随之降低,如此良性循环,消费者和厂商都将受益。据悉,由于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自1992年至今,海信彩电的单机维修成本已降低了80。 海信自去年底投资20亿元,占地1200亩的“海信信息产业园” 的园区施工已接近尾声,预计将于今年9月正式启用。据了解,园区内的制造设备和生产工艺绝对是世界一流的。目前,先进的制造、检测、和设计设备正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往园区所在地黄岛。届时,海信的制造水平也就是产品精细化程度将大大提高,将真正走上“精细化、特色化、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之路。 2营销环节的精细化 追求经营质量是海信营销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市场占有率和零售额占有率中,它更加看中后者。这就类似于日本索尼,虽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但其零售额占有率却很高,所以即便是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中,也仍然能够赚大钱。海信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包括内部考核手段,并调整基层的营销思路,主销高价产品,使低价产品只占到20。 据了解,在海信的彩电销售中,零售额占有率基本上一直高于市场占有率。而在空调产品中,变频空调占到了80的比重。据有关人士介绍,2001年海信还将继续优化产品结构,一方面提高技术含量,另一方面提高产品的制造精细度,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 2000年彩电市场之环境恶劣有目共睹,价格战使海信市场工作的许多潜力没有发挥出来,但贯穿业务链始终的数字化管理却使其对企业利润的吞噬大大降低。在主营彩电业务的海信股份公司的考核指标体系中1997年回款占了100的比重,1998年、1999年分别下降到75和50,到2000年,回款在考核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已下降到30,而市场管理如占有率、信息、促销执行、宣传等占到25,服务如网点管理、顾客满意度等占到25,业务管理如周转次数、库存水平、资产安全、商家业务确认等占到10,财务和分公司内部管理分别占到8和2,考核体系中近20项细化指标一一规定了详细的标准和奖惩办法。 海信的营销体制在2000年初全部转为分公司制,分公司拥有全部的当地市场运作权、人员配置权和货物调度权。在管理重心下移、权利下放的同时,集团总部注重加强指导控制,时刻关注分公司的运作,一方面通过人员指标、网点设立规模和方法、控制价格范围、监督经费使用等措施调控分公司经营;另一方面通过日销量表、业务日报、库存周报、费用分析周报等了解分公司经营动向。 另外,海信还在总部及各分公司设立监察部,巡回检查、核实分公司及其下属办事处上报的情况数据,以全面掌握人、财、物等各方面的信息。管理的到位使得海信的市场基础稳定,应变能力增强,各级人员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对总部的指令反映灵敏、行动到位,并且经营安全得以保证,自1998年以来,从未发生业务人员卷款的情况。 “精细化”的市场营销带来了海信产品在市场上的杰出表现。目前,海信电视在行业的商场覆盖率只排在第四、五位,但其单个商场的平均销量却居第一、二位。海信空调也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2000年超额完成预定任务,市场占有率由原来的前七位进入第四位。 3财务管理的“精细化” 本着“要发展,更要健康”的思路,海信一直坚持“保守”的财务政策,与此同时,海信的财务管理还力求“精细化”,将各个环节的工作精细到了极至。 在海信每月的干部讲评会上,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财务分析讲评,各种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及其分布、新产品的试制、存货周转、应收账款账龄分析、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铺借产成品等指标都在分析之列。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进而掌握财务状况,分析经营现状,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 据了解,海信于1997年成立了集团内的资金结算中心,使资金由分散运作改为集团公司的统贷统还,统一调度,这不仅避免了决策的疏漏和使用上的浪费,更主要的是可以利用各控股公司资金使用上的时间差,使1个亿的资金贷出3个亿的效益。由于资金运作效率的提高,使海信在高速扩张中能提前归还银行贷款2亿元,贷款总数由1998年的11个亿下降到1999年的8个亿。 在多年摸爬滚打中,海信还摸索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作法,如选择最佳付款时间,对显像管可以提前3个月付款,就可降低支出35。海信的财务报表中一般不允许存在应收账款,对代理商一律不再赊销,只对零售大商场可能月初铺底,但月底必须收回。不允许为了追求销量铺垫过多的资金,比如铺200万元卖100万台,而卖到150万台要铺500万元,这样看起来销量上去了,但投入却增加了,海信坚决不这么干。 有人也曾担心“在追求健康而牺牲大量的时间里,市场空间很可能被对手抢占”,海信决策层却自信的说,如果别人健康的抢占,我们是抢不回来,但如果别人不是健康的抢占,我们照样能抢回来。1969年诞生时,海信是青岛市一家作坊式小厂; 1992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海信的销售收入也只有4.1亿元,净资产8913万元; 而在2000年,海信的销售收入却猛增至134.7亿元,净资产达22.8亿元。 在19922000年的8年中增长近33倍,可以说在家电这个典型的竞争性行业中,海信的确创造了一个国有企业发展的奇迹。在海信迅猛发展的同时,大量家电行业的国企却相继陷入了困境。同是国企改革,结果为何如此大相径庭?国内家电市场已低迷多年,国家也从未对海信实行财税上的特殊优惠政策,那么,海信如此高速增长的奇迹是怎样创造的呢?根据几天的实地探访,这家老国有企业三十几年来的经验启示我们,“保守”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是海信做大做强的两大“法宝”。 “保守”的财务管理 “保守”是个贬义词,但坚持财务上的“保守”却是海信能够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海信认为:财务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如果血液不畅通,企业就会休克乃至死亡;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才是破产的真正标准;在发展速度与财务健康的选择上,宁要健康不要速度;“做大先要做强”,“要面子不如要肚子”。 海信对财务上的“保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团内各子公司的一把手必须懂财务,并将其列为任职的首要条件;二是把对财务的考核列为考核要素的第一位;三是牢牢地控制资产负债率,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 海信的决策者们认为,海信在一任班子手里由小变大不算本事,在若干年后,把一个健康的海信交到下一代人手里才是真功夫。近年来,海信的规模、净资产、收入超速增长,但资产负债率却连年下降,在销售收入、净资产翻了几十倍的同时,资产负债率从1993年的86下降到1998年的60,1999年则下降至57,目前在60左右。 1海信的资本运营 自1993年开始,海信先后重组了淄博海信、青州海信、临沂海信、贵阳海信、辽宁海信,以不足3亿元的流动资金盘活了30亿元的国有存量资产,经过一系列大手笔的资本运营,海信彩电的生产能力由几十万台扩大到目前的400多万台。近十年来,海信提供了中国较早的包括投资控股、改制上市、债转股、异地划拨、内部重组等多种形式的资本运营的成功案例。 然而,海信在资本运作中却从不盲目追赶潮流、单纯求大,为获得某项优惠政策或片面依靠行政捏合,而是在并购行为符合集团发展战略的条件下,对并购企业的环境、资产状况特别是财务状况有了准确判断后才决定是否实施。 1999年,海信有意收购南方某上市公司,该公司与海信有过多年的业务合作,所处地理位置较好,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开放度与发展程度都比集团所在地好,收购该公司,可有效增加集团的生产能力、改善集团在全国的战略布局,降低经营成本,为集团构建合理的物流体系提供条件,并为集团的资产重组提供壳资源。但是,由于该公司涉及的法律纠纷较多,部分财务状况不透明,海信最终出于稳健性的考虑,放弃了这一计划。 2海信的内部考核体系 在海信的整个考核体系中,财务指标的考核就占了80。并且,考核结果主要与三方面相结合:一是与子公司总经理的年薪挂钩,比如子公司的应收账款超过销售收入的5,就否决年薪;资产负债率和存货周转率未达到集团规定的,同样否决年薪;经营者的个人收入与经营成果相对应。二是与经营者的职务挂钩,集团每月对各子公司的考核结果在中层干部例会上讲评,重点抓典型、抓两头(最好的和最差的),对财务指标完成不好的要求其在讲评会上明确承诺,并在下月考核时兑现。通过几年的考核,已将考核得分最低的两个子公司的总经理免职。三是与员工的奖金挂钩,各子公司员工的奖金都要根据集团的考核结果发放,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3从彩电业看海信的“保守” 近年国内彩电行业步履维艰,而海信在规模、材料采购渠道、劳动力成本等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不仅生存下来,还得以快速发展。据中怡康统计,今年15月份,海信电视零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3.71,市场占有率稳定在10以上,稳居行业第一集团。对此,海信自己认为,除去在技术和产品上保持竞争力外,强化财务管理,防范并及时消化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是其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 对于彩电行业的价格战,海信认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要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并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源源不断地获取利润。降价虽可使企业在规模上一时有所扩大,但以牺牲利益甚至以亏损为代价将使企业的利润枯竭,以致最终面临破产的风险。正因如此,在“要市场还是要利润”的选择上,海信果断地选择了利润,并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始终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恰当的把握效益与规模的关系。 海信在财务管理上采取了很多具体的措施。比如,通过实施零库存管理,使其在竞争中变被动为主动,比竞争对手更显灵活,而且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了存货风险。通过对各产品毛利率的分析,为优化产品结构、培植企业的利润源提供了依据。 “精细”的财务管理 去年,海信实施“恢复利润计划”。他们关掉了不熟悉的AV产业,通过产权改革对青州海信等部分非主导性企业实行了战略性退出,对主导产品实行漠视数量占有率,重视销售额占有率的战略。就在2000年,海信以134.7亿元的销售收入在此消彼长的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中保持了坚挺的排名地位,成为同行业中公认的市场健康、财务稳定的企业。 而今年,海信为从目前几无差异的本土家电中领先一步,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在内部发起了一场“精细化”运动。海信已深刻地认识到,企业的利润会流失在每个管理环节中,特别是大企业集团更是如此。据海信有关人士介绍,“精细化”运动已在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同时发起,从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工艺的精细化、生产制造的精细化和市场营销的精细化,一直到企业管理的精细化,而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的始终。 1制造环节的精细化 今年二月,海信彩电获得了2000年中国消费者协会颁发的“零投诉”产品的荣誉称号,成为17年来彩电业惟一获此殊荣的产品和企业;无独有偶,继1998年春被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为1997年无投诉品牌之后,今年2月初,中国消费者协会再次通报:海信变频空调在2000年被确定为无投诉品牌。至此,海信空调已成为两次获得无投诉品牌的企业。 正如海信有关人士介绍,将精力更多地用在质量上,质量成本就会降下来,而质量好了,服务成本也会随之降低,如此良性循环,消费者和厂商都将受益。据悉,由于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自1992年至今,海信彩电的单机维修成本已降低了80。 海信自去年底投资20亿元,占地1200亩的“海信信息产业园” 的园区施工已接近尾声,预计将于今年9月正式启用。据了解,园区内的制造设备和生产工艺绝对是世界一流的。目前,先进的制造、检测、和设计设备正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往园区所在地黄岛。届时,海信的制造水平也就是产品精细化程度将大大提高,将真正走上“精细化、特色化、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之路。 2营销环节的精细化 追求经营质量是海信营销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市场占有率和零售额占有率中,它更加看中后者。这就类似于日本索尼,虽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但其零售额占有率却很高,所以即便是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中,也仍然能够赚大钱。海信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包括内部考核手段,并调整基层的营销思路,主销高价产品,使低价产品只占到20。 据了解,在海信的彩电销售中,零售额占有率基本上一直高于市场占有率。而在空调产品中,变频空调占到了80的比重。据有关人士介绍,2001年海信还将继续优化产品结构,一方面提高技术含量,另一方面提高产品的制造精细度,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 2000年彩电市场之环境恶劣有目共睹,价格战使海信市场工作的许多潜力没有发挥出来,但贯穿业务链始终的数字化管理却使其对企业利润的吞噬大大降低。在主营彩电业务的海信股份公司的考核指标体系中1997年回款占了100的比重,1998年、1999年分别下降到75和50,到2000年,回款在考核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已下降到30,而市场管理如占有率、信息、促销执行、宣传等占到25,服务如网点管理、顾客满意度等占到25,业务管理如周转次数、库存水平、资产安全、商家业务确认等占到10,财务和分公司内部管理分别占到8和2,考核体系中近20项细化指标一一规定了详细的标准和奖惩办法。 海信的营销体制在2000年初全部转为分公司制,分公司拥有全部的当地市场运作权、人员配置权和货物调度权。在管理重心下移、权利下放的同时,集团总部注重加强指导控制,时刻关注分公司的运作,一方面通过人员指标、网点设立规模和方法、控制价格范围、监督经费使用等措施调控分公司经营;另一方面通过日销量表、业务日报、库存周报、费用分析周报等了解分公司经营动向。 另外,海信还在总部及各分公司设立监察部,巡回检查、核实分公司及其下属办事处上报的情况数据,以全面掌握人、财、物等各方面的信息。管理的到位使得海信的市场基础稳定,应变能力增强,各级人员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对总部的指令反映灵敏、行动到位,并且经营安全得以保证,自1998年以来,从未发生业务人员卷款的情况。 “精细化”的市场营销带来了海信产品在市场上的杰出表现。目前,海信电视在行业的商场覆盖率只排在第四、五位,但其单个商场的平均销量却居第一、二位。海信空调也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2000年超额完成预定任务,市场占有率由原来的前七位进入第四位。 3财务管理的“精细化” 本着“要发展,更要健康”的思路,海信一直坚持“保守”的财务政策,与此同时,海信的财务管理还力求“精细化”,将各个环节的工作精细到了极至。 在海信每月的干部讲评会上,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财务分析讲评,各种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及其分布、新产品的试制、存货周转、应收账款账龄分析、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铺借产成品等指标都在分析之列。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进而掌握财务状况,分析经营现状,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 据了解,海信于1997年成立了集团内的资金结算中心,使资金由分散运作改为集团公司的统贷统还,统一调度,这不仅避免了决策的疏漏和使用上的浪费,更主要的是可以利用各控股公司资金使用上的时间差,使1个亿的资金贷出3个亿的效益。由于资金运作效率的提高,使海信在高速扩张中能提前归还银行贷款2亿元,贷款总数由1998年的11个亿下降到1999年的8个亿。 在多年摸爬滚打中,海信还摸索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作法,如选择最佳付款时间,对显像管可以提前3个月付款,就可降低支出35。海信的财务报表中一般不允许存在应收账款,对代理商一律不再赊销,只对零售大商场可能月初铺底,但月底必须收回。不允许为了追求销量铺垫过多的资金,比如铺200万元卖100万台,而卖到150万台要铺500万元,这样看起来销量上去了,但投入却增加了,海信坚决不这么干。 有人也曾担心“在追求健康而牺牲大量的时间里,市场空间很可能被对手抢占”,海信决策层却自信的说,如果别人健康的抢占,我们是抢不回来,但如果别人不是健康的抢占,我们照样能抢回来。1969年诞生时,海信是青岛市一家作坊式小厂; 1992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海信的销售收入也只有4.1亿元,净资产8913万元; 而在2000年,海信的销售收入却猛增至134.7亿元,净资产达22.8亿元。 在19922000年的8年中增长近33倍,可以说在家电这个典型的竞争性行业中,海信的确创造了一个国有企业发展的奇迹。在海信迅猛发展的同时,大量家电行业的国企却相继陷入了困境。同是国企改革,结果为何如此大相径庭?国内家电市场已低迷多年,国家也从未对海信实行财税上的特殊优惠政策,那么,海信如此高速增长的奇迹是怎样创造的呢?根据几天的实地探访,这家老国有企业三十几年来的经验启示我们,“保守”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是海信做大做强的两大“法宝”。 “保守”的财务管理 “保守”是个贬义词,但坚持财务上的“保守”却是海信能够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海信认为:财务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如果血液不畅通,企业就会休克乃至死亡;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才是破产的真正标准;在发展速度与财务健康的选择上,宁要健康不要速度;“做大先要做强”,“要面子不如要肚子”。 海信对财务上的“保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团内各子公司的一把手必须懂财务,并将其列为任职的首要条件;二是把对财务的考核列为考核要素的第一位;三是牢牢地控制资产负债率,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 海信的决策者们认为,海信在一任班子手里由小变大不算本事,在若干年后,把一个健康的海信交到下一代人手里才是真功夫。近年来,海信的规模、净资产、收入超速增长,但资产负债率却连年下降,在销售收入、净资产翻了几十倍的同时,资产负债率从1993年的86下降到1998年的60,1999年则下降至57,目前在60左右。 1海信的资本运营 自1993年开始,海信先后重组了淄博海信、青州海信、临沂海信、贵阳海信、辽宁海信,以不足3亿元的流动资金盘活了30亿元的国有存量资产,经过一系列大手笔的资本运营,海信彩电的生产能力由几十万台扩大到目前的400多万台。近十年来,海信提供了中国较早的包括投资控股、改制上市、债转股、异地划拨、内部重组等多种形式的资本运营的成功案例。 然而,海信在资本运作中却从不盲目追赶潮流、单纯求大,为获得某项优惠政策或片面依靠行政捏合,而是在并购行为符合集团发展战略的条件下,对并购企业的环境、资产状况特别是财务状况有了准确判断后才决定是否实施。 1999年,海信有意收购南方某上市公司,该公司与海信有过多年的业务合作,所处地理位置较好,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开放度与发展程度都比集团所在地好,收购该公司,可有效增加集团的生产能力、改善集团在全国的战略布局,降低经营成本,为集团构建合理的物流体系提供条件,并为集团的资产重组提供壳资源。但是,由于该公司涉及的法律纠纷较多,部分财务状况不透明,海信最终出于稳健性的考虑,放弃了这一计划。 2海信的内部考核体系 在海信的整个考核体系中,财务指标的考核就占了80。并且,考核结果主要与三方面相结合:一是与子公司总经理的年薪挂钩,比如子公司的应收账款超过销售收入的5,就否决年薪;资产负债率和存货周转率未达到集团规定的,同样否决年薪;经营者的个人收入与经营成果相对应。二是与经营者的职务挂钩,集团每月对各子公司的考核结果在中层干部例会上讲评,重点抓典型、抓两头(最好的和最差的),对财务指标完成不好的要求其在讲评会上明确承诺,并在下月考核时兑现。通过几年的考核,已将考核得分最低的两个子公司的总经理免职。三是与员工的奖金挂钩,各子公司员工的奖金都要根据集团的考核结果发放,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3从彩电业看海信的“保守” 近年国内彩电行业步履维艰,而海信在规模、材料采购渠道、劳动力成本等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不仅生存下来,还得以快速发展。据中怡康统计,今年15月份,海信电视零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3.71,市场占有率稳定在10以上,稳居行业第一集团。对此,海信自己认为,除去在技术和产品上保持竞争力外,强化财务管理,防范并及时消化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是其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 对于彩电行业的价格战,海信认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要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并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源源不断地获取利润。降价虽可使企业在规模上一时有所扩大,但以牺牲利益甚至以亏损为代价将使企业的利润枯竭,以致最终面临破产的风险。正因如此,在“要市场还是要利润”的选择上,海信果断地选择了利润,并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始终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恰当的把握效益与规模的关系。 海信在财务管理上采取了很多具体的措施。比如,通过实施零库存管理,使其在竞争中变被动为主动,比竞争对手更显灵活,而且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了存货风险。通过对各产品毛利率的分析,为优化产品结构、培植企业的利润源提供了依据。 “精细”的财务管理 去年,海信实施“恢复利润计划”。他们关掉了不熟悉的AV产业,通过产权改革对青州海信等部分非主导性企业实行了战略性退出,对主导产品实行漠视数量占有率,重视销售额占有率的战略。就在2000年,海信以134.7亿元的销售收入在此消彼长的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中保持了坚挺的排名地位,成为同行业中公认的市场健康、财务稳定的企业。 而今年,海信为从目前几无差异的本土家电中领先一步,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在内部发起了一场“精细化”运动。海信已深刻地认识到,企业的利润会流失在每个管理环节中,特别是大企业集团更是如此。据海信有关人士介绍,“精细化”运动已在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同时发起,从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工艺的精细化、生产制造的精细化和市场营销的精细化,一直到企业管理的精细化,而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的始终。 1制造环节的精细化 今年二月,海信彩电获得了2000年中国消费者协会颁发的“零投诉”产品的荣誉称号,成为17年来彩电业惟一获此殊荣的产品和企业;无独有偶,继1998年春被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为1997年无投诉品牌之后,今年2月初,中国消费者协会再次通报:海信变频空调在2000年被确定为无投诉品牌。至此,海信空调已成为两次获得无投诉品牌的企业。 正如海信有关人士介绍,将精力更多地用在质量上,质量成本就会降下来,而质量好了,服务成本也会随之降低,如此良性循环,消费者和厂商都将受益。据悉,由于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自1992年至今,海信彩电的单机维修成本已降低了80。 海信自去年底投资20亿元,占地1200亩的“海信信息产业园” 的园区施工已接近尾声,预计将于今年9月正式启用。据了解,园区内的制造设备和生产工艺绝对是世界一流的。目前,先进的制造、检测、和设计设备正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往园区所在地黄岛。届时,海信的制造水平也就是产品精细化程度将大大提高,将真正走上“精细化、特色化、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之路。 2营销环节的精细化 追求经营质量是海信营销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市场占有率和零售额占有率中,它更加看中后者。这就类似于日本索尼,虽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但其零售额占有率却很高,所以即便是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中,也仍然能够赚大钱。海信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包括内部考核手段,并调整基层的营销思路,主销高价产品,使低价产品只占到20。 据了解,在海信的彩电销售中,零售额占有率基本上一直高于市场占有率。而在空调产品中,变频空调占到了80的比重。据有关人士介绍,2001年海信还将继续优化产品结构,一方面提高技术含量,另一方面提高产品的制造精细度,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 2000年彩电市场之环境恶劣有目共睹,价格战使海信市场工作的许多潜力没有发挥出来,但贯穿业务链始终的数字化管理却使其对企业利润的吞噬大大降低。在主营彩电业务的海信股份公司的考核指标体系中1997年回款占了100的比重,1998年、1999年分别下降到75和50,到2000年,回款在考核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已下降到30,而市场管理如占有率、信息、促销执行、宣传等占到25,服务如网点管理、顾客满意度等占到25,业务管理如周转次数、库存水平、资产安全、商家业务确认等占到10,财务和分公司内部管理分别占到8和2,考核体系中近20项细化指标一一规定了详细的标准和奖惩办法。 海信的营销体制在2000年初全部转为分公司制,分公司拥有全部的当地市场运作权、人员配置权和货物调度权。在管理重心下移、权利下放的同时,集团总部注重加强指导控制,时刻关注分公司的运作,一方面通过人员指标、网点设立规模和方法、控制价格范围、监督经费使用等措施调控分公司经营;另一方面通过日销量表、业务日报、库存周报、费用分析周报等了解分公司经营动向。 另外,海信还在总部及各分公司设立监察部,巡回检查、核实分公司及其下属办事处上报的情况数据,以全面掌握人、财、物等各方面的信息。管理的到位使得海信的市场基础稳定,应变能力增强,各级人员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对总部的指令反映灵敏、行动到位,并且经营安全得以保证,自1998年以来,从未发生业务人员卷款的情况。 “精细化”的市场营销带来了海信产品在市场上的杰出表现。目前,海信电视在行业的商场覆盖率只排在第四、五位,但其单个商场的平均销量却居第一、二位。海信空调也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2000年超额完成预定任务,市场占有率由原来的前七位进入第四位。 3财务管理的“精细化” 本着“要发展,更要健康”的思路,海信一直坚持“保守”的财务政策,与此同时,海信的财务管理还力求“精细化”,将各个环节的工作精细到了极至。 在海信每月的干部讲评会上,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财务分析讲评,各种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及其分布、新产品的试制、存货周转、应收账款账龄分析、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铺借产成品等指标都在分析之列。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进而掌握财务状况,分析经营现状,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 据了解,海信于1997年成立了集团内的资金结算中心,使资金由分散运作改为集团公司的统贷统还,统一调度,这不仅避免了决策的疏漏和使用上的浪费,更主要的是可以利用各控股公司资金使用上的时间差,使1个亿的资金贷出3个亿的效益。由于资金运作效率的提高,使海信在高速扩张中能提前归还银行贷款2亿元,贷款总数由1998年的11个亿下降到1999年的8个亿。 在多年摸爬滚打中,海信还摸索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作法,如选择最佳付款时间,对显像管可以提前3个月付款,就可降低支出35。海信的财务报表中一般不允许存在应收账款,对代理商一律不再赊销,只对零售大商场可能月初铺底,但月底必须收回。不允许为了追求销量铺垫过多的资金,比如铺200万元卖100万台,而卖到150万台要铺500万元,这样看起来销量上去了,但投入却增加了,海信坚决不这么干。 有人也曾担心“在追求健康而牺牲大量的时间里,市场空间很可能被对手抢占”,海信决策层却自信的说,如果别人健康的抢占,我们是抢不回来,但如果别人不是健康的抢占,我们照样能抢回来。 预算执行的控制形式(发表时间:2001-7-19 投票:0次0分 阅读次数: 274) 中国财经报 作者:苏寿堂 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主要有外部控制和自我控制两种形式。 外部控制是指预算执行过程中上级对下级的控制;自我控制是指每一责任单位对自身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自我控制的好处在于,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各级责任部门都有所参与,在预算执行以前对预算就已经心中有数,有利于在执行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应以自我控制为主。预算目标的分解明确了各责任单位的目标和责任,并使他们拥有了相应的权力,与激励制度相配合,把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会更有利于责任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对偏离预算的不利活动进行自我纠正,调动责任单位实行自我控制的积极性。 在利润预算管理过程中,通常是预算外的部分严格实行外部控制,预算内的实行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对于一年的预算期来说,具体某个项目的预算可以采用总额控制法,允许本月节余转入下月使用,但总额不能超出预算,控制过程以实行自我控制为主;预算项目间的挪用是要坚决控制的,应以外部控制为主,这样才能使预算活动有序而高效地运行。 在预算执行控制过程中,还应注意同时运用项目管理、数量管理、金额管理和计算机系统管理等方法。即把预算内容按项目分类,从数量、金额和与业务发生有关的部门等方面分别进行管理控制,并将预算方案输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网络对预算指标进行严格控制。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具有较好的辅助管理控制作用。将预算方案与预算执行结果输入该系统,一方面可以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以便于各层次的管理者及时掌握预算信息,随时检查预算执行情况。 此外,利润预算管理的实施还应考虑以下几项保证措施: (1)推行费用不可突破法。预算目标按一定的层次、范围进行分解后,预算期内指令性的费用预算如交际费等一般不能突破,如果突破,计算机会自动拒付,如有特殊情况确需突破,必须按程序申请,由总经理批准纳入预算外支出,确保费用项目支出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利润目标的实现。 (2)增加分厂、部门自主权。对各预算责任部门在预算范围内的各项支出应由各责任部门负责人具体实施掌握,不需逐层上报,这样既扩大了预算责任部门的权责范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3)实行定期报告制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责任单位要及时检查、追踪预算执行情况,掌握、分析预算与实际的差异,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定期向预算管理专职部门报告,由其汇总整理后形成综合的预算执行情况追踪报告,上报给预算管理委员会,为预算管理委员会对整个预算的执行情况实现动态控制提供资料依据。 (4)以利润为主线,建立严格、科学的业绩评价制度。严格实行预算目标责任制,对预算责任人的预算执行情况以预算为标准,以奖惩制度为依据,合理、及时地评价预算责任人的业绩,并将预算责任与责任人的收入直接挂钩,达到人人肩上有指标,项项指标连收入,以激发预算责任人执行预算的积极性。 (5)如果是由于市场状况的变化或是其他特殊原因产生了阻碍预算实现的重大障碍时,与之相关的责任单位必须及时分析原因,按程序向预算管理部门提出预算修正申请,视修正的程度由总经理或董事会审核批准;纳入预算外的项目,如若超过了预算预备费,应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审核批准。 构建新型的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发表时间:2001-8-10 投票:0次0分 阅读次数: 252) 财务与会计 作者:财政部企业司司长 耿红 今年4月28日,财政部印发了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1325号,以下简称办法)。这是财政部为了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而制定出台的一项重要法规,也是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标志着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的新型财务制度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 一、制定办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从1998年开始,军队、武警、政法系统、中央党政机关先后与所办的企业和直属的各类企业脱钩,组建了一批企业集团,明确其资产与财务由财政部管理。这一重大改革,改变了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部门管理体制和行业管理格局,对财政部门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2000年财政部内设机构职能进行了调整,专设了管理企业资产与财务的司局,对企业资产与财务实行统一管理。为了适应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和财政内设机构职能调整的需要,财政部明确提出了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即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这个目标,以建立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为重点,以国有资本管理为突破口,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统一的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框架体系。按照上述思路,本着“制度先行”的原则,财政部企业司着手起草拟定办法。办法从起草到修改,直至定稿,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先后在全国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进行了讨论,并召集部分中央直管企业、地方财政部门进行多次座谈讨论,数易其稿,基本吸收了各方面提出的积极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办法的印发,是财政部门与企业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制定办法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立足于资产与财务的统一,实现资产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十多年来,我国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一直处于分割状态,没有形成合力,不利于财政职能的充分发挥。资产与财务,从其本质上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对资产运行结果的反映,即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另一方面,企业的财务状况又反映着企业资产运行的质量。因此,资产与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一致的,虽然传统的财务管理具有税收调整、规范会计核算、资本金管理等各种功能,但随着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的深化,财务管理中的国有资本管理职能越来越突出,资产与财务管理以政府作为出资人身份对企业营运国有资本进行财务管理的共同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按照资产与财务统管的原则,我们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内容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融于办法之中,构建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的新型的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二)立足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国有经济资源的整体效益。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是当前整个经济工作的主线,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是其主要任务之一。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兼并、出售转让等经济行为十分频繁,而且初步形成了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调整机制。为了体现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服务于整体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的精神,办法对企业公司制改建、兼并、出售乃至破产等相关的资产与财务管理行为进行了规范,既要防止资本权益受损,维护国有资本的权益,又要有利于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