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海中考古诗文复习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87233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上海中考古诗文复习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上海中考古诗文复习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上海中考古诗文复习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文复习卷11、 默写(10分)41 _,阴阳割昏晓2 会当凌绝顶,_3 树木丛生,_。4 _,若出其里5 _,山色空蒙雨亦奇。6 水陆草木之花,_。7 予独爱莲之_,_,8 牡丹之爱,_。9 _,往来无白丁10 无丝竹之乱耳,_2、 加点字解释(25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_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素:_3何陋之有 何:_4无案牍之劳形 形:_5孔子云:“何陋之有?” 云:_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_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白丁:_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观:_9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众:_10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_1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远:_12寡人反取病焉!病:_13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请:_14寡人反取病焉! 取:_15晏子将使楚 使:_16生于淮北则为枳 为:_17橘生淮南则为橘 为:_18水土异也 异:_19吏二缚一人诣王 诣:_20“何坐?”曰:“坐盗。” 坐:_21齐人固善盗乎?” 善:_22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_23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生:_24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实:_25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使:_3、 句子翻译(16分)1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2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 孔子云:何陋之有?5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6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7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8 圣人非所与熙(x)也,寡人反取病焉。4、 文学常识(8分)1、 橘逾淮为枳选自_ 作者是_ 时期的政治家_。 2、 陋室铭作者是 _代文学家_, “铭”是_。3、 爱 莲 说作者是_ 时期哲学家 _。文中的“李唐”是指_5、 阅读理解 作者称莲是花中君子,赋予莲象征意义。其中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是_,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_,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是_,_。象征君子美好资质的句子是_,_。(12分)爱 莲 说自始至终采用衬托写法,用_、_衬托_,从而表现了作者_。(5分)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 的愿望和_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_ 的写法(6分)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6、 诗词理解(一)望岳唐 杜甫1、 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登临泰山极顶的决心和坚毅豪迈气概的句子是_ _ (2分) 2、对望岳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2分)A、“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广大,青青之色,绵延不绝,齐鲁大地都能望见。B、“造化”中的“造化”指大自然、天地,“钟”是聚集的意思。C、“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指山的南面和北面,这句是说泰山高大,使山高山北景色有别,判若昏晓。D、这首诗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观,颈联从小处着笔细看,尾联写望岳产生的联想。3、 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的语句是:_(2分) 4、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_ (2分) 5、“岱宗夫如何?”一句中的“岱宗”指的是 _ (1分)6、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全诗以“望”入题,却不着一个“望”字,情景交融,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下,以抒雄心壮志。B、从“会当凌绝顶”两句,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C、“齐鲁青未了”中的“齐鲁”指的是山东地区,这首诗是杜甫在中年漫游生活中来到山东时所写,以表达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D、“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描写的景物主要是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和投林还巢的鸟。透过描写的景物还能体会出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7、“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是指 _ 。(2分)8、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首联写远望之色。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表现了诗人初见泰山时激动喜悦、惊叹不已的心情。颔联写近望之势。 “钟”字,写大自然格外倾情,把奇景凝聚在泰山;“割”字,写挺拔的山峰使得山南山北一明一暗。颈联写细望之景。山中层云缭绕,使心灵受到涤荡。极目远眺,飞鸟还巢,可知诗人瞩望之专注。尾联写诗人登上了泰山极顶,以脚下群山的渺小反衬泰山的雄伟,蕴含深刻的哲理。 (二)饮湖上初晴后雨1、诗中的“西子”指的是_。(1分)2、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2分)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B一二句写西湖水光山色无论晴雨天都是美好奇妙的。C三四句运用比喻是为了赞美西子的美丽。D“总相宜”与“晴方好”、“雨亦奇”相照应。 3、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句写了雨中西湖水波荡漾,但是没有晴天美好。B第二句说雨中的山云雾迷茫似有若无,非常奇怪。C第三句在西湖和西施之间建立了比喻的关系。D第四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是描写西施的,不是描写西湖的。(三)观沧海 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的_、_,诗人_。 2、从诗的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_诗。(6分) 3、观沧海中作者用比喻的写法表现自己伟大抱负的句子是:(_)(2分) 诗中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写法,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句子是:(_)(2分) 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6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