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七单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复习).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82575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第七单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第七单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第七单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第七单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课标要求】1.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2.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3.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4.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重点、难点】1现代科技在身边2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3创新与科技发展4搭起创新的桥梁【知识梳理】 身边的现代科技: 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感受现代科技 (1)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2) (3) 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 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学 突飞猛进的空间科学 为什么科技发展靠创新: 怎样由好奇到创新走向成功: 科技与创新 善于观察、见微知著 前提。 (1) 培养创新思维 展开想象 先导 (2) (3) 搭起创新的桥梁 求异思维 源头。 积累知识 前提。 勇于实践【典型例题分析】嫦娥二号卫星(简称:嫦娥二号,也称为“二号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由长三丙火箭发射。但是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它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翔实,“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11月2日,嫦娥二号卫星顺利返回环月长期运行轨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务系统成功切换至长管任务系统。即日起,北京中心将实施对嫦娥二号卫星的长期管理任务,后续将开展全月面高分辨率成像为主的多项长期环月科学探测试验。(1)“嫦娥二号”成功发射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实施该战略的关键是什么?(2)联系上述材料,请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简要分析“嫦娥二号”成功发射的原因。(3)“嫦娥二号”成功发射离不开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中华民族的振兴仍然离不开它,你认为弘扬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对我们的民族振兴有何重要意义?(4)你打算如何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方法归纳:本题的解答重点应放在(2)、(3)两问的分析上。对于第(2)问,要求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去回答,政治保证应该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经济基础应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的增强,文化的角度应是科教兴国提供的人才支撑。对于第(3)问,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弘扬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对我们的民族振兴有何重要意义,可以结合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去回答。参考答案:(1)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2)政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为“嫦娥二号” 的成功发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人才培养,为“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提供了人才保证。(3)载人航天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可以增加民族的凝聚力,展示民族形象,参与国际竞争,为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4)让自己的创新思维闪光。具体做到:善于观察,这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展开想像,这是创新思维的先导;求异思维,大胆质疑,这是孕育一切创新思维的源头。积累知识,勇于实践。知识越丰富,创新的机会就越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前提。还要做到学以致用,勇于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走近中考】1.【2010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真题】2010年2月至11月,中国面向全球开展首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其主题为“创新改变世界,创业成就梦想”。这说明( )A.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B.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各方面仍然处于较低水平C.成就任何梦想都必须依靠农业科学技术D.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发展农业的重要作用2【201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真题】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成功研制出的杂交水稻于20世纪70年代推广至今,累计增产3.7亿多吨创造经济效益3700多亿元,这表明( ) A、生产的发展完全依赖于科学研究 B、农业科技是人类文名的标志 C、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2010年昆明市中考真题】2009年10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这一成果必定推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和经济的发展。这表明(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创新只表现在超缄计算机领域 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的科技实力从总体上看同发达国家相比已经没有差距 A B C. D 4.【2010年云南省大理等五地中考试题】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原始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源泉,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下列观点符合讲话精神的是( )A.中国必须变中国创造为中国制造 B.科学技术是解决我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C.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口的竞争 D.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5.【201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真题】2010年5月1日,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园。世博会素有经济科技和文化“奥运会”之称,历史上不少国家通过举办世博会带动了本国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世博会的灵魂是创新,一个半世纪以来,世博会一次又一次以其睿智与创新,推动人类社会登上一个又一个文明阶梯。持续的科技创新已进步,成为世博会最大的亮点和强大生命力之所在。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世博会的灵魂是创新,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启示意义?【跟踪训练】6.人类科学知识总量在19世纪,50年增加1倍;20世纪初期,30年增加1倍;50年代,10年增加1倍;70年代,5年增加1倍;80年代,3年增加1倍;90年代更快。据统计,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与此同时,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20世纪初,需要2030年,6070年代激光与半导体从发现到应用只不过用了两三年,而现在信息产品的更新换代只有十几个月。这主要说明( ) A.我国在当代科技的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B.科学技术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我们根本无法预见科技发展的趋势7.世博园内布设的世界上第一张基于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DLTE试验网,可以使参观者即时进行大流量的视频传输、网络下载等。这是我国在移动通信技术全球竞争中因体现自主创新能力而获得的巨大成功。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至少写出两点)参考答案:1. .D .B 4.D5.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赶超发达国家,关键是靠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一个国家、一十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澈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速培养刨新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掌握发展的主动权。6.B7.只要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两点即可。例答: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等。【教学问题最佳解决方案】【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