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8076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思品与社会教材分析一、教材特点 教材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方面,强调了让学生在对社会基本关系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学生待人处事基本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道德意识,通过让儿童对社会三对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化和发展,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并将儿童道德意识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作为教科书的着力点,三年级下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二、教材分析 三下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将这一单元安排在前面主要是以儿童的生活圈为序逐步展开教育,先由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入手,到学校中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再到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 (一) 设计思路和主题思想 本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学校老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无私的爱;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给予的关爱。由于现阶段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只知道受爱,不知道爱人,在家不知道爱父母,在学校不知道爱老师和同学,在社会上不知道爱他人。因此,本单元努力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他人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爱他人。 针对上述情况,本单元确定的主题思想是: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懂得父母为培育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劳,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体会学校里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对少年儿童成长所给予的关爱,学会尊敬学校的一切工作人员。感受党和政府对少年儿童的关爱,知道国家采取了许多的措施保证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少年儿童的法律条文和法规。 (二)单元结构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由四个主题构成,主题一:家人的爱。主题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主题三:来自社会的爱。 主题一家人的爱强调了三个重点: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哺育。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实际,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懂得正是由于有了家人的爱,才使得自己能健康成长。 教师在教学时可组织这样几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呵护小鸡蛋”的活动,让学生带着一个生鸡蛋,精心呵护一天,让鸡蛋完好无损。 第二个活动是“听爸爸妈妈讲故事”,请学生回家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名字的意义,请他们讲一讲自己成长中的故事,把家人培育自己的最感人的故事记录下来。 第三个活动是“难忘的经历”活动。请学生汇报自己呵护小鸡蛋的情况,讲自己呵护鸡蛋的感受,再请学生谈自己养小动物的体会。让学生体会,呵护鸡蛋和养小动物那么的艰辛,爸爸、妈妈哺育我们容易吗。 第四个活动“名字的故事”,请每个学生讲一讲父母给自己起名字的意义。 第五个活动“家人哺育我成长”,请学生看一段“成长的图片”录像,录相的内容可根据各班情况而定。请学生谈看录相后的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讲家人关心,培养教育自己的故事。一也可请一位学生的家长到课堂讲自己哺育孩子成长的动人故事。 第六个活动“无私的爱”,老师用课件出示彼儿和妈妈的两份账单,问学生看了这两份账单之后想说什么?请学生也来列个两个清单,一是家人一天中给我做了些什么?二是我为家人做了些什么?请学生比较自己列的两个清单,从这清单中知道了什么? 主题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学重点有三点:一是懂得爸爸妈妈对自己成长的关心,知道爸爸妈妈关爱儿女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第二是初步懂得理解父母,与父母沟通,了解爸爸妈妈的喜怒哀乐。第三是知道用自己的行为为爸爸妈妈分忧,从小学会体谅父母,学会用自己爱的行动回报家人的爱。 教学时可组织开展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悄悄话信箱”活动。让学生通过悄悄话信箱,提出自己对爸爸妈妈某些行为的困惑和不理解,说出自己的心中真实的话。老师抽出学生说的悄悄话为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烦恼,为什么爸爸、妈妈要这样想,这样做。 第二个活动是“假如我来做父母”,可以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来演一演,如父母等孩子回家。通过转换角色,让学生理解父母的心。 第三个活动“爸爸妈妈的心声”。教师将在课前访问一位同学的爸爸或妈妈,录下他们的话,上课时让全班同学听录音后谈感想。也可让家长到课堂和孩子对话,就同一件事,各自谈自己的想法,以达到相互理解。 第四个活动“给爸爸妈妈献爱心的活动”引导学生回家后,从生活各个方面关心父母,给爸爸妈妈献爱心,坚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主题三来自社会的爱有三个重点:一是让学生认识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心血,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并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让学生知道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三是使学生了解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法律条款,从中体会到这也是国家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关爱。教学时可组织这样几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采访学校工作人员”,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提出调查采访的内容及要求:“调查学校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采访23位学校工作人员,听听他们自己介绍平时的工作情况。重点跟踪1名工作人员,看看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学生自由组成调查小组,开展调查采访活动。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活动指导:教给学生调查的方法:第一步,各组拟订出调查提纲,确定调查的对象、调查的具体内容(如担任的职务、年龄、工作时间、工作职责等);第二步,认真作好调查记录。 指导学生采访的技巧:第一,最好是选定学校较有代表性的工作人员(如老师、校长、伙食团的师傅等)进行采访。第二,采访前准备好将要提出的问题(如“您每天几点上班?几点下班?每天工作多长时间?”“工作中最愉快的事情和最烦心的事情是什么?”等)第三,采访中要注意文明礼仪,尊敬师长,并认真作好记录。 第二个活动是“学校里为我们服务的人”,先请学生分小组做汇报准备。各组将调查采访的记录进行整理,作好全班交流汇报的准备。注意:各组要选择最有特色的汇报形式,如用作文的形式写一篇简单的采访稿;用图画的形式画出受到的启发和感受;用小报的形式综合反映调查情况;还可以用唱歌的形式倾吐自己的心声等。 各组学生分别上台汇报调查采访的情况。学生谈谈听了各组汇报后的感想。重点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为我们辛苦工作的老师?同学之间应怎样相处?” 第三个活动“社会对我们的关爱”。学生课前自由观察、搜集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了解它们的具体作用。同时,可以用照片、图画的形式将标志牌、警示语记录下来。上课时让学生展示搜集的标志牌、警示语的照片、图画、文字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课件补充几个有代表性的警示牌:如此处学校、车辆慢行;校内严禁吸烟;公共汽车上的“请给老弱病残幼让座”的标语;网吧、游戏厅、卡厅里“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等警示语,同时,启发学生想想:“这些警示语、标志牌有什么作用?使学生形象地感知全社会对自己的爱。课件出示国家制订的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条文,引导学生谈看到这些法律条文的感想,由此激发学生讨论、思考,懂得这也是国家对我们的爱。 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 (一) 设计思路和主题思想 三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同时也处于自我中心向他人发展的阶段,他们喜欢交友,但往往会因不会与人沟通而和他人发生冲突。而学会与他人相处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必备素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要求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讲究团队精神十分重要。本单元的主题思想重在让学生认识自己,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有不同,意识到自己和同学在班级中有不同的作用,懂得在与同学和他人的交往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二) 单元结构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共有三个主题。主题一不一样的你我他,主题二换个角度想一想,主题三分享的快乐。 主题一不一样的你我他一课有三个教学重点:第一是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第二是能够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第三是观察同学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 教学这一课可组织四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我的自画像”可让学生为自己画一张自画像,侧重从自己的外貌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来画。 第二个活动是“猜猜他是谁”通过让学生猜同学的自画像,比较同学之间的不同。 第三个活动是“我们一起来作画”,通过让学生作画让学生认识到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因而画出来的画就不一样。 第四个活动是“多彩的小星星”,通过让同学说一说每个人在班上的不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人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 主题二换个角度想一想主要有三个重点:一是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第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三是学会宽容和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的人。 本课教学可通过话题讨论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 第一个活动是“我的生日”,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怎么过的,通过谈话,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的想法不同,爱好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同样是过生日,大家过法就会不一样。教师要强调的是,生日只要过得有意义,怎么过都行。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与别人想法不一致的时候,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第二个话题是“我与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让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与别人想法不一样和发生冲突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讨论当自己与别人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或发生冲突时应当怎么办呢?通过讨论得出,最好换个角度,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想一想,假若我是他,我会和他一样吗?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别人的想法和选择。 第三个活动“夸夸我的同学”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同桌的优点,或小组内同学的优点,相互夸一夸。 主题三分享的快乐,本课教学强调三个重点:一是让学生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二是实际参与合作,让学生体验来自合作分享的成就感。三是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 教学本课时可设计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品尝小食品”,教师叫每个学生带一样自己最喜爱的小食品到学校,上课时,老不作任何提示请学生吃自己带来的食品,如果这个学生自己吃了,问他是什么感觉,如果这个同学把东西分给别人共同吃,也请他谈感受。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好东西仅仅自己享用,并不一定快乐,大家一起享用更快乐。 第二个活动是“让同学分享我的快乐”要求每个同学带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到学校,让同学欣赏。欣赏后请学生谈体会,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的时,你有什么感受?当你欣赏了别人的东西后,有什么收获?请学生理解教材提示语:你有一个快乐,拿出来与别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 第三个活动是“我们一起做剪报”,各小组自定一个主题,做剪报,做完后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谈在做的过程中,大家是怎样商量的。 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 (一) 设计思路和主题思想 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享受着来自不同行业劳动者的服务,但他们并没有思考到正是由于有无数人的服务,才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他们还意识不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树立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的体验和对生活中劳动者的观察,认识各行各业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感受到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以及人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从而树立尊重各行业劳动者的态度,并对他们怀有感激之心。 (二) 单元结构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共有三个主题。主题一我们的生活需要谁,主题二阿姨叔叔辛苦了,主题 三说声“谢谢”。 主题一我们的生活需要谁,在教学上有三个重点:一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二是初步感受人们在生活中相互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的关系。三是会运用考察的方法进行社会研究。 教学本课可组织三个活动。 活动一“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观察活动,让学生依据自己从起床到睡觉,在一天的各种活动中,需要哪些人提供的服务,这些人是怎样为我们服务的,并记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可以文字、可用照片、可用录像等。 活动二“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调查展示活动。学生可用各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用图片、用录像、用小诗等。 活动三“如果没有他们”,请学生设想如果生活中缺少一个行业的服务,会给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活动四“社区生活一天”模拟活动。让学生商量在社区里要有哪些商店,大家的生活才会方便,然后分工各自模拟开设商店,并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让学生谈自己在活动中做过的工作,去过的地方,自己的感受,自己还想问的问题等。 主题二阿姨叔叔辛苦了,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通过对周围劳动者的观察和访问,体会他们劳动的苦与乐。二是学习调查访问的方法。 教学时可组织四个活动。一是指导采访的谈话活动。让学生谈一谈如何要去采访一个人,应当做哪些准备,采访时应当注意什么。谈话后归纳出结论:确定采访对象和采访地点;拟定出采访提纲;选择采访的最佳时间;做好采访记录。 二是采访的模拟活动,让学生根据讨论出的结论,进行模拟采访,并进行评议,以肯定学生在采访中的正确行为,提示要注意的行为。 三是实地的采访活动,让学生自愿结成小组,选择一种职业进行采访。四个活动是采访汇报活动,可分组交流和展示,也可请被采访者到教室来进行现身说法等。 主题三说声“谢谢”,教学重点有两点,一是当自己享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后,要表示感谢。二是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本课教学可设计这样几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生活中的谢谢”,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在生活中需要说谢谢的时候。 第二个活动“如果不说谢谢”让学生谈一谈,如果自己为别人做了事,别人不说感谢你是什么心情?当自己得到别人感谢时,自己是什么心情?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谢谢和掌声。 第三个活动是“制作感谢卡”的活动,让学生制作一个感谢卡,谢谢自己在生活中最想要谢的人,并把自己制作的感谢卡寄或送到那人的手中。 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 (一) 设计思路和主题思想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和交往会越来越频繁,人们会更多的借助路线图和平面图来认路、寻路及了解某一地方的基本情况,这可以说是一个现代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生活技能。本单元力求让儿童掌握有意义的知识为出发点,改变过去把学知识与儿童生活脱节的状况,让儿童知识技能的掌握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使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对学生而言是有用的和有意义的。 本单元在设计时主要以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对学校和家庭周边环境的认识中,学会认路和寻路。着力培养学生识路、行路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技能,让学生会读简单的路线图和平面图,画出简单的路线图和平面图。 并了解一些行路的安全常识和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因此,本单元一、二课重在让学生掌握识路和寻路的基本知识,三课是掌握行路的技能,第四课是行路的安全。将认识本地的交通工具和选择出行的交通工具与安全教育相结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本单元的主题思想是:会读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能通过观察太阳和指南针辨别生活中的方向。懂得乘车和问路的一些基本礼节。知道乘车的基本常识和乘车的安全,初步知道出行应怎样选择交通方式。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和交通安全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二)单元结构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由四个主题构成。主题一:学看平面图。主题二:校外探路。主题三:行路的学问。主题四:马路不是游戏场 主题一学看平面图,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能看懂生活中一些活动场所的平面图,懂得图上的方向和认识图例。二是学习用简单的图形画学校的平面图。 本课的教学可组织以下活动。 第一个活动“确定方向游戏活动”让各小组推出一名学生参加给建筑物找位置的活动,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方位要求,将建筑物贴到相应的位置上。 第二个活动“游览动物园”,让学生分小组根据动物园平面图选择自己最想去的动物馆,然后说说这个馆在动物园的哪个方位。小结,看平面图的要素是弄清方向,看懂图例。 第三个活动“生活中的平面图”。教师再出示一张医院的平面图让学生认识。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平面图。结合课前学生搜集的商场、公园、售房部等地的平面图。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居民小区、商店、展览馆、医院、宾馆、餐馆各种平面图,并结合平面图给大家介绍这一地方的概况。教师谈自己在生活中运用平面图给自己带来方便的事例和体会。 第四个活动“绘制平面图”。教师可做绘制平面图的示范,突出确定方向、选择图例等。然后让学生分小组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各小组学生将自己画好平面图在全班进行展示,相互观摩和交流。请学生将画好的平面图带回家,向自己的爸爸、妈妈或亲朋好友介绍自己所在学校的基本情况。 主题二校外探路,教学的重点是:观察、熟悉学校周边环境,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相关体验。正确辨认方向,了解路线图的作用,能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周边的路线图。 教学本课可设计这样几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探路活动”,教师可将学生带到学校的校门口,让学生以学校大门为中心辨认方向,指导学生根据太阳的升落和指南针辨方向,再让学生分别找到学校大门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分成东、南、西、北四个小组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出发,去进行实地探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注意安全。提示学生探路时留心观察,合作学习,作好文字记录,可用照相机拍摄学校周边标志性建筑,也可在课外从报刊、杂志、广告宣传画、网络上收集相关图片。学生分小组到校外探路后,进行小组小结、整理调查活动情况,并画出探路的路线图。 第二个活动是“探路的交流汇报活动”请各组同学汇报探路的情况。要求学生汇报时注意几点:说清楚探路的方向,沿路经过些什么地方;展示学校周边标志性建筑的图片辅助汇报;其他同学积极补充。各小组汇报时采取自评、互评的形式,对积极参与完成调查和汇报活动的同学作激励性评价。 第三个活动“画路线图活动”指导学生用简单图形画学校周边的路线图。读读教材中的路线图,有不懂的地方可与老师和同学讨论,再思考怎样画路线图。画路线图要标明方向,用简单的图形表示标志性建筑,也可标上路线的箭头。将自己的体会写在教材上的空格内。学生开展画学校到自己家路线图的活动。最后用路线图向他人介绍,通过互评再修改路线图。 主题三行路的学问,本课的教学的重点是:1、让学生学会选择乘车时的交通工具,学会看路牌,弄清自己生活周边的交通线路和起点站、部分途径地、终点站的名称。2、知道乘车时要注意的安全和礼貌。3、知道问路的基本礼节和要注意的事项。 本课教学时可设计这样几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家乡交通考察”。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各路车船到达的地方,并填写在教材后面的表上。 第二个活动“学看交通图”出示一幅交通图,学生讨论从起点站出发,可以乘坐哪几路车到自己要去的地方,请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说说哪条线路较近。 第三个活动“家乡假想旅游”让学生分小组选择一个出游路线,然后商量乘坐什么交通工具,然后进行模拟表演,其中有看站牌,上下车、乘车、购票、问路等情景表演。 主题四马路不是游戏场,教学的重点是: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使学生初步具有归纳能力和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实践能力。 本课教学可设计这样几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本地交通事故调查”。到交管局去调查本地交通秩序现状,并向交警了解本地发生了哪些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在家里或学校,到网上和图书室查找且下载相关信息资料。 第二个活动是“血的惨案和触目惊心的数字”教师或学生可出示本地交通事故的典型案例,进行展示,通过展示让学生产生触动。教师还可出示一组本地交通事故数据。让学生找到每年死于各类交通事故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行人或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的。 第三个活动是“交通安全知识擂台赛”,可出一些有关交通规则的抢答题,让学生分小组竞赛。 第四个活动是“我是小交警”活动。让学生对教材71页上的图进行辨析。以小组为单位,乘车或步行一段路,观察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有条件的可以与当事人交流,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记录下来后并进行归纳整理。第四个活动“我们一起定公约”,让学生们定出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公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