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课时练 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1课时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580637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课时练 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课时练 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课时练 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1课时 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及水土流失 每课一练(湘教版选修6)一、选择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较低,但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四省中,广泛分布着以毛竹、杉木为主的速生用材林的是()A山东 B江西 C海南 D甘肃2近年来,建设防护林提倡多树种搭配的根本目的是()A追求森林产品多样化B美化林区环境C降低植树成本D增强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5题。3对草场的过度放牧、重用轻养会导致() A B C D4图片中的环境问题可直接导致()A土地退化 B下游湖泊淤积C诱发沙尘暴 D生物多样性减少5形成图片中环境问题的主导因素是()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植被稀疏过度放牧滥伐森林A B C D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67题。6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7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题号1234567答案二、综合题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A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B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相对严重C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D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较强烈的地区(2)说出A区域的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3)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危害更严重的是哪个地区?说明理由。(4)比较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参考答案1B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地区主要树种的了解。毛竹、杉木主要分布在亚热带丘陵、山地的酸性土壤(红壤、黄壤)地区。题干“广泛分布”已排除个别现象,可通过排除法找到答案。本题还隐含着各地生态建设应因地制宜选择树种的思想。2D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建设生态防护林等,是我国正在进行的轰轰烈烈的生态环境建设。题干把“提倡多树种搭配”点出来,以加强对学生的观念教育。从“防护林”可排除A、B两项,而“多树种搭配”一般来说会增加植树成本。故可判定只有D项正确。3B4.A5.B第3题,对草场的过度放牧、重用轻养会导致草场退化,生产力下降。图片中草地稀疏、载畜量过多,反映的是草场退化景观;中岩石裸露,是水土流失的结果;为陡坡开垦梯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为土地荒漠化。第4题,题干中的“直接”是题眼,水土流失使耕地的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地肥力,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下游湖泊淤积是水土流失的间接后果;沙尘暴是土地荒漠化后的危害之一;生物多样性减少是由人类不当的活动导致野生动物生境的破坏和丧失、高强度捕猎和采集、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环境污染等原因造成的。第5题,荒漠化是各种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是形成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速了荒漠化的程度,是荒漠化的主导因素。6B7.C第6题,图中三条曲线反映出该流域具有:降水集中、河流具有明显汛期和含沙量大的特点,含沙量大是水土流失严重的结果。第7题,流失的泥沙在下游河道、湖泊中沉积,抬高河床、淤积湖泊,容易诱发洪涝灾害;水土流失严重说明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拦泥蓄水的功能降低,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河床抬高,河道变浅,不利于航运。8(1)BD(2)土壤侵蚀。引起石漠化(或土壤贫瘠)。(3)B地形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能力高。(4)D:防风固沙、保护农田。E: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不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及危害。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脆弱区南方与北方面积基本相当,生物多样性锐减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图中生态环境问题并未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而是主要分布于人类活动较强烈的地区。第(2)题,根据图例可直接看出A区域生态问题。该区域地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降水多,容易导致表层土壤流失,形成石漠化。第(3)题,两地土壤侵蚀危害程度不同主要与两地的地形、气候、土地生产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第(4)题,森林在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不同,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在山区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