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课时练 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580602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课时练 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课时练 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课时练 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每课一练(湘教版选修6)一、选择题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5题。1该图中的各地理要素可以构成一个()A生物个体 B生物种群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2图中表示生产者的是()A B C D3该区域中的各种生物可构成的食物网中,有_条食物链()A2 B3 C4 D54该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包含_类生物种群()A2 B3 C4 D55如果该区域大量捕杀蛇,下列叙述可信的是()A青蛙数量减少 B害虫数量减少C老鹰数量增加 D作物产量大减6在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桑基蚕鱼A B C D7池塘生态系统中正确的食物链是()虾藻类浮游动物小鱼大鱼A BC D8我国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中的一片草地构成()A一个种群 B一个生物群落C一个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不停地进行能量循环和物质交换,构成生态系统B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脱离了环境将难以生存C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均能指示其所在的自然环境D生物对其生存的环境影响极为微弱10能把有机物变为无机物,重新归还到环境中去,具备该功能的是()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非生物环境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综合题11读“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别是什么?(2)补画图中缺少的箭头。(3)如大量捕杀青蛙,造成的后果是什么?(4)由以上可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应在种类和_上保持相对稳定,以维护_。1219世纪中期,墨尔本动物园从英国运来24只澳大利亚没有的兔子供人观赏。不料,1863年动物园失火,幸免于难的兔子逃到草原上大量繁殖,造成了澳大利亚严重的生态灾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兔子在澳大利亚迅速繁殖的原因是什么?(2)兔子对澳大利亚牧羊业的影响是_。(3)澳大利亚不引进兔子的天敌对付兔子的原因是_。(4)袋鼠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袋鼠皮制成品价格高,因此被大肆捕杀,出售袋鼠皮制品和肉制品。该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参考答案1D2.A3.A4.D5.B第1题,图中既有生物成分,又有非生物成分,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第2题,图中的植物利用太阳能、水、土、空气等非生物物质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是生产者。第3题,图中显示出的食物链是植物害虫青蛙蛇鹰和植物兔鹰两条。第4题,该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是植物害虫青蛙蛇鹰,包含5类生物种群。第5题,蛇大量减少后,青蛙因天敌数量减少而大增,害虫数量相应减少;鹰以蛇为食物,蛇减少后,鹰可以以兔为食物,数量变化不会很大。6C在生态系统中,桑基鱼塘的基是无机环境,桑是生产者,蚕和鱼都是消费者。7B任何食物链都是以绿色植物为基础的,池塘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藻类浮游动物虾小鱼大鱼。8C一片草地由在此生活的各种生物和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存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生态系统。9B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发生着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其中,能量的交换是递减的;所有的生物均无法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并不是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均能指示环境,只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生物才能明显地指示自然环境;生物除了受环境的制约外,还对环境进行积极的反作用改造环境。10C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分解者具有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再归还到环境中去的功能。11(1)生产者:水稻,消费者:害虫、青蛙,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图略。(水稻指向有害昆虫和细菌、真菌;有害昆虫指向青蛙和细菌、真菌;青蛙指向细菌、真菌;细菌、真菌指向水、土、光)(3)害虫大量繁生,水稻减产或绝产。(4)种群数量生态平衡解析第(1)(2)题,水稻利用水、土、光等非生物物质合成有机质,属于生产者;害虫直接以水稻为食,青蛙以害虫为食,间接以水稻为食,它们都属于消费者;水稻、害虫、青蛙的排泄物和遗体均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说明它们是分解者。第(3)题,大量捕杀青蛙后,害虫因天敌数量大量减少而数量大增,最终导致水稻减产甚至绝产。第(4)题,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靠其自身的调节作用实现的,但这个调节作用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开发自然资源的程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生态失衡。12(1)澳大利亚没有兔子的天敌,没有严寒的冬天,食物丰富,有利于兔子的繁殖。(2)兔子吃掉了大量作为畜牧业基础的牧草,同羊争食,对牧羊业不利(3)可能会引起新的生态破坏(4)不合理。由于地质历史原因,澳大利亚无高级野生哺乳动物。袋鼠是其特有动物,是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袋鼠要加以保护,若大肆捕杀会令其数量锐减,甚至灭绝。当然,过多时应有计划的捕杀,以保持草原生态系统内动植物种类、数量的相对稳定,保持生态平衡。解析兔子对澳大利亚大陆来讲,是外来物种。因为澳大利亚大陆同其他大陆隔开,进化较慢,动植物都比较原始,特别是动物,只有袋类动物等低等动物。兔子进入澳大利亚后,因为缺乏天敌,又有温暖的气候和大量的牧草,因而繁殖迅速。兔子吃掉了大量牧草,同羊争食,从而影响了牧羊业。如果澳大利亚再引进兔子的天敌,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引发新的生态破坏。袋鼠是澳大利亚特有动物,对其应加以保护,以维持生态平衡。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