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 8.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和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图版必修2)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578572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 8.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和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图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 8.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和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图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 8.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和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图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和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选择题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d曲线表示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B.劳动力 C.资本 D.技术解析:工业文明阶段,引起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答案:D2.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解析:工业文明阶段,土地的区位对工业来说最为重要。答案:D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34题。3.右图中、号码的含义分别是 ()A.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人的管理调控B.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人的管理调控C.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人的管理调控D.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人的管理调控解析:是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是社会系统,是人的管理调控。答案:A4.图中对的影响是 ()A.提供环境资源 B.产生生活废弃物 C.产生生产废弃物 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解析:经济系统中的生产活动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要排放到生态系统中,让环境来容纳、清除。答案:C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今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结合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回答56题。5.下列关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能源的消费地位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20世纪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主体是煤炭目前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主要是因为其储量小,开采量减小未来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太阳能、核能、生物能等新能源A. B. C. D.6.针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应采取的最根本措施是 ( )调整工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使用廉价、清洁燃料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关停高能耗企业,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A. B. C. D.解析:第5题,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和新能源的开发,煤炭的需求量减少,其能源地位下降,说法有误。第6题,调整工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是我国针对能源利用现状采取的根本 措施。答案:5.C6.B(2010东北联考)读我国四个牧区超载起止年份、超载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与四个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78题。地区超载起止年份超载持续时间(年)年平均超载率(%)西藏牧区196420003747青海牧区197020003118甘肃牧区197320002820四川牧区198220001910(注:图中统计数据截至2000年)7.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A.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越大B.2000年,四个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率最高C.从1980年开始,四个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持续上升趋势D.2000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8.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B.经济贫困是导致草原退化的唯一原因C.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可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D.只要控制超载现象,就能够完全控制草原退化解析:第7题,超载持续时间长短和年平均超载率大小没有必然联系,A错;2000年,四个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率最高,B对;从1980年开始,西藏牧区的草原退化现象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C错;读图即可判断D错。第8题,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可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C正确,A、B、D明显错误。答案:7.B8.C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据此回答910题。9.该农业生产模式属于 ()A.生态农业 B.订单农业 C.有机农业 D.精准农业10.该农业生产模式 ()A.往往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B.农田与鱼塘形成了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C.发展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性生产 D.每年需进行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解析:该农业生产模式中农田与鱼塘形成了良性的生态系统,因此属于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强调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等物质;订单农业的特点是在农业生产之前,农民与企业先签订产销合同;精准农业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答案:9.A10.B(2009江苏高考)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1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解析:a由废水指向区内水体和供水系统,应表示污水处理;b由供水系统指向废水应表示污水收集,故选A。答案:A1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增加区内降水量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D.增加地下水储量解析:提高区内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是增大供水量的有效措施,故选C;区内水体蒸发量、降水量、地下水储量则很难改变。答案:C1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解析: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污水排入造成的,水体封闭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因此针对水体可采取增加来水量和出水量的方法来增加水体的流通,从而减轻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答案:A发展绿色产品,进行清洁生产,避免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染,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1415题。14.绿色冰箱的推广使用,可以 ()A.减少CO2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B.减少CO2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产生C.减少氟氯烃的排放,从而减轻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D.减少废热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解析:冰箱使用氟利昂等物质作为制冷剂。绿色冰箱不再使用氟利昂,可以减少氟氯烃的排放,从而减轻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答案:C15.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清洁生产只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B.研制可在自然界中分解的包装袋的过程不属于清洁生产C.进行清洁生产可将污染预防拓展到生产全过程,而无需回收废弃物D.要实现生产过程、产品和最终报废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解析:一般生产过程只关注产品的末端处理,清洁生产则关注整个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的污染预防。答案:D二、综合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共十七大报告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材料2: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运行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材料3: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表。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我国能源循环利用率占发达国家的比重我国创造单位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石油天然气美国日本美国日本法国8.39%4.19%26.9%11.5%4.311.57.7 (1)针对我国的资源、社会状况,国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简要说明“循环经济”的内涵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2)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分析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3)材料3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4)针对我国目前能源的利用现状,分析我国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发展“循环经济”?解析:本题通过中央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的建设阐述了我国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循环经济”的内涵,重在强调“循环”二字,即实现生产过程的循环、生产物质的循环、环境友好、低排放、低污染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要从历史、人口现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方面来分析。针对目前我国能源储量相对不足,且能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GDP能耗高的现状,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答案:(1)内涵:“循环经济”模式就是把资源节约技术与生产相融合,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通过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既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又可以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2)从历史上看,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从现状看,中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仍十分巨大。主要包括: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深刻的环境危机。(3)我国能源储量相对不足,且能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4)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管理,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重视宣传教育,转变消费观念。17.(2009山东高考)下图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推广使用沼气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能源、沼肥、沼液、沼渣,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为居民生活提供燃料,充分利用废弃物,净化居住环境;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答案:对农业生产:提供能源、沼肥、沼液、沼渣,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对生活:提供燃料;充分利用废弃物,净化居住环境。对生态: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