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7836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一、教材更名的背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全面修订。2016年教育部做出工作部署: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并在全国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将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内容和要求增加和融入到德育教材中,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全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我们的低年级品德教材也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按法治教育大纲相关内容要求作出修订。 今年7月26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文通知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已经通过专家审查和教育部审定,于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 1.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的理解四纬,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用三篇课文和一个单元体验活动创造性地拓展为与儿童发生密切联系的家庭、学校、自然、社会四大生活场域,引领置身其中的儿童在4个生活方面学习、活动、提升,用空间逻辑取代了原教材的生活事件和时间逻辑的编排 。因为家庭是儿童德性生长的起点,然后从家庭走到学校,走向大自然,走上社会,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低年级段每册都由四大场域构成,4册教材纵向看,相同场域的主题单元内容螺旋上升,凸显儿童成长发展的脉络,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构成儿童习得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逻辑清晰又综合立体的生活画面。2. 彰显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意识教育的启 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新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渗透在活动主题中。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体现的课文有:我爱爸爸妈妈、幸福一家人等; 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的课文有:我和伙伴一起玩、游乐园里真开心、与规则同行、红路灯在站岗等; 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体现的课文有:我的新伙伴、可爱的校园、老师,您好等。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新教材精选了很多经典古诗文,名人名言,农谚等。如弟子规治家格言,古诗锄禾游子吟,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不学礼无以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传统经典,以“宝典箱”的形式呈现,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亲、勤俭、自强、厚仁、贵和、好学”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有机融入教材,以“文”化“德”,使儿童的德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滋养。法治意识教育的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小学阶段目标是“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表现为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角度,不用“法制”用“法治”更为适切。2.为何将“道德”与“法治”组合? 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来说,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管不到的地方,需要道德去弥补。对个人来说,既有高雅的道德情操,又有敬畏法律的法治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好公民。如果说道德提倡的是比较高尚的境界,那么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底线。道德与法治课程名称符合唯物辩证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德润心灵 法护成长。二、教材编写依据 依据1: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颁发(2011年) 依据2: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2013年) 依据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颁发(2014年) 依据:4: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2016年) 三、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低年级单元框架1.参照课标提出的课程框架,创建有内在逻辑的教材单元框架。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科书将课标提出的三经四纬课程框架,三经,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纬,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用三篇课文和一个单元体验活动创造性地拓展为与儿童发生密切联系的家庭、学校、自然、社会四大生活场域,引领置身其中的儿童在4个生活方面学习、活动、提升,用空间逻辑取代了原教材的生活事件和时间逻辑的编排 。因为家庭是儿童德性生长的起点,然后从家庭走到学校,走向大自然,走上社会,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低年级段每册都由四大场域构成,4册教材纵向看,相同场域的主题单元内容螺旋上升,凸显儿童成长发展的脉络,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构成儿童习得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逻辑清晰又综合立体的生活画面。2. 彰显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意识教育的启 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新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渗透在活动主题中。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体现的课文有:我爱爸爸妈妈、幸福一家人等; 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的课文有:我和伙伴一起玩、游乐园里真开心、与规则同行、红路灯在站岗等; 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体现的课文有:我的新伙伴、可爱的校园、老师,您好等。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新教材精选了很多经典古诗文,名人名言,农谚等。如弟子规治家格言,古诗锄禾游子吟,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不学礼无以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传统经典,以“宝典箱”的形式呈现,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亲、勤俭、自强、厚仁、贵和、好学”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有机融入教材,以“文”化“德”,使儿童的德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滋养。法治意识教育的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小学阶段目标是“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3. 营造儿童文化,增加儿童道德与法治学习、践行的乐趣和成效。新教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彰显儿童生活中的德育要素,着力营造浓郁的儿童文化,使之更加顺应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需求,利用儿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响儿童的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新教材重塑了两个小伙伴形象:盼盼和圆圆,他们是教室里儿童的同龄人,不时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与教室中的儿童互动交流。 重塑了四个卡通动物: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创创鼠,形象活泼可爱,巧妙地出现在活动场景中,穿针引线,富有情趣地引导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新教材中的活动小栏目,生动形象,指向明确,起着规范教学内容、引领教学活动的作用 。如故事屋、游乐场、音乐厅、观察哨、 碰碰车、宝典箱、诵读台、法治窗、实践园、 体验馆、小论坛、加油站等。栏目内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如故事、游戏、下跳跳棋、小竞猜、小辩论、小制作、小养殖、诵读、特长展示、歌曲欣赏、童话剧表演等等,让儿童喜闻乐见,有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新教材尝试创作或改编了“微绘本“故事。配图活泼明快,文字言简意赅,富有童趣,启迪智慧。新教材中原创、改编或选用儿歌童谣和歌曲,让教材为儿童的欢乐世界。绘本故事举例:请翻开一上课本: P6 兔妈妈和兔宝宝 P28孤独的小猪 P42大耳朵和小眼睛 P62七只小猴去旅行儿歌举例:请翻开一上课本:P14唱儿歌 感受爱P26找朋友P29一颗星P40刷牙歌教材这些浓浓的儿童文化的呈现,传递童心、童音,激发童真童趣,把德育目标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更有效地让低年级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把课堂变成了暖暖的儿童乐园,使儿童获得了润物无声的道德情操与法治意识的熏陶。4.倡导现代学习方式,引领儿童在体验活动中提升思辨能力,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教材中的“观察哨”、“碰碰车”、“实践园”、“体验馆”等活动栏目,通过形式多样的情境创设,在碰撞、探究、思辨、践行中,帮助儿童获得探求知识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和道德判断能力,为儿童提供了更开阔的思维和行动空间。3. 营造儿童文化,增加儿童道德与法治学习、践行的乐趣和成效。新教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彰显儿童生活中的德育要素,着力营造浓郁的儿童文化,使之更加顺应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需求,利用儿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响儿童的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新教材重塑了两个小伙伴形象:盼盼和圆圆,他们是教室里儿童的同龄人,不时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与教室中的儿童互动交流。 重塑了四个卡通动物: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创创鼠,形象活泼可爱,巧妙地出现在活动场景中,穿针引线,富有情趣地引导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新教材中的活动小栏目,生动形象,指向明确,起着规范教学内容、引领教学活动的作用 。如故事屋、游乐场、音乐厅、观察哨、 碰碰车、宝典箱、诵读台、法治窗、实践园、 体验馆、小论坛、加油站等。栏目内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如故事、游戏、下跳跳棋、小竞猜、小辩论、小制作、小养殖、诵读、特长展示、歌曲欣赏、童话剧表演等等,让儿童喜闻乐见,有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新教材尝试创作或改编了“微绘本“故事。配图活泼明快,文字言简意赅,富有童趣,启迪智慧。新教材中原创、改编或选用儿歌童谣和歌曲,让教材为儿童的欢乐世界。绘本故事举例:请翻开一上课本: P6 兔妈妈和兔宝宝 P28孤独的小猪 P42大耳朵和小眼睛 P62七只小猴去旅行儿歌举例:请翻开一上课本:P14唱儿歌 感受爱P26找朋友P29一颗星P40刷牙歌教材这些浓浓的儿童文化的呈现,传递童心、童音,激发童真童趣,把德育目标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更有效地让低年级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把课堂变成了暖暖的儿童乐园,使儿童获得了润物无声的道德情操与法治意识的熏陶。4.倡导现代学习方式,引领儿童在体验活动中提升思辨能力,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教材中的“观察哨”、“碰碰车”、“实践园”、“体验馆”等活动栏目,通过形式多样的情境创设,在碰撞、探究、思辨、践行中,帮助儿童获得探求知识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和道德判断能力,为儿童提供了更开阔的思维和行动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