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7710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201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2009-201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1(2分)(2010高淳县二模)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手影B倒影C水面“折枝”D镜中花2(2分)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雾B霜C露水D湖水结冰3(2分)(2008泉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4(2分)(2007宜昌)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5(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乐音的音调若相同,其音色一定相同6(2分)如图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光的()A镜面反射B漫反射C折射D直线传播7(2分)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研究机械运动不一定都要选参照物D选择不同参照物描述同一物体运动的情况,物体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8(2分)对几个形状、体积均不同的实心铜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它们的密度相同B质量大的铜块密度大C体积大的铜块密度大D它们的密度可能不同9(2分)关于一块冰熔化成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质量变大,体积不变,密度变大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C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D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10(2分)如图所示,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能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11(2分)课堂上老师让小明上讲台演讲,他从座位到讲台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0lm/sB1m/sC10m/sD20m/s12(2分)小明和小红都骑车从家到学校,小明骑车的平均速度是5m/s,小红骑车的平均速度是4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从家到学校所走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比小红的大B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近C小明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比小红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少D任何时间小明骑车都比小红快13(2分)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5s8s内,小车做加速运动C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D小车在02s内比在5s8s内运动的快14(2分)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都装有一些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铅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入这三只杯子里,它们都沉没于水中且杯中水面相平已知铅铁铝,对于这三个杯子中装有水的多少,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放铅块的杯子中的水最多B放铝块的杯子中的水最多C放铁块的杯子中的水最少D三只杯子中的水多少相同15(2分)甲、乙两球的质量相等,体积关系为V甲=5V乙,构成两球的物质的密度关系为乙=4甲,如果两球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则()A甲的空心部分体积是4V乙B甲的空心部分体积是V乙C乙的空心部分体积是D乙的空心部分体积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16(2分)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早晨花草上的露水C秋天,早晨大雾弥漫D冬天,窗上的冰花17(2分)小阳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密度/kgm1物质密度/kgm1物质熔点/物质熔点/铁7.9103水银13.6103钨3410锡232铝2.7103纯水1.0103铁1515海波48冰0.9103酒精0.8103铝660固态水银38.8A铝锅可以用来熔化锡B质量相等的纯水和酒精,酒精的体积较小C从熔点表中可知常温下水银为液态,海波为固态D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18(2分)下列对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出现了七色的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C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蜡烛,是蜡烛的虚像D斜看水面下的物体,看到的物体位置比它实际的位置低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9(2分)如图所示,空中加油过程中,战斗机相对于空中加油机而言是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20(2分)校园内和一些公共场所有“不要高声喧哗”的规定,这里的“高”指的是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21(2分)日食现象可以用光_的道理解释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一种比较简易的观察日食的方法是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_现象22(2分)(2008密云县)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35度时,反射角是_度23(2分)小兰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她本人与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m若小兰向镜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她与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变成了2m,则小兰向镜面移动了_m24(2分)采用高压锅做饭,是利用了锅内水上方的气压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_100,从而使煮饭比较省时间(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5(2分)太阳和地球间的距离为1.5108 km,阳光从太阳照射到地球所需的时间约为_s26(2分)(2009西城区一模)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运动速度比较大的是物体_甲、乙两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t甲:t乙=_27(2分)把一个小球分别浸没在盛满水和酒精的甲、乙两个杯中,已知甲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40g,则乙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为_g(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 kg/m3)28(2分)一天早晨,小明上学时先以速度v1走了路程的2/5,因感觉时间紧张,为避免迟到,小明紧接着以速度v2跑完剩下的路程则小明这天在上学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四、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9(2009北京)如图所示,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30如图所示,SA表示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的一束光线,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31如图所示,AB表示平面镜前的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3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照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OB为反射光线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33(2013怀柔区一模)物体A的长度是_cm34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若观察到指针如图所示情况,可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移动,就能使天平横梁平衡某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一个铁钉的质量,当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入右盘时右盘下沉,而取出这只最小的砝码左盘又下沉,这时应通过_ 使天平平衡,从而测出铁钉的质量35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被加热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设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中所示,此刻烧杯内物质温度是_(2)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加热过程中烧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该物质的熔点是_(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_态(选填“固”或“液”)36(2013门头沟区二模)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小航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如图甲所示)的总质量为65g,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_mL接着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则此时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kg/m337(2011鞍山)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_(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38图所示是某班同学研究声现象时所做的三个实验,能够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实验是_,能够说明液体能够传声的实验是_,三个实验中的另外一个实验说明了_39某组同学做了研究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运动情况的实验图是小车滑下过程的示意图,下表是他们未完成的实验记录(1)请你将表补填完整(2)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路程s/cm运动时间t/s平均速度/ms1s1=80.0t1=2.8v10.29s2=40.0t2=2.0v2=0.20s3=s1s2=40.0t3=t1t2=0.8v3=_40实验室中有一只空玻璃瓶、天平和配套的砝码以及足够的水,现要用这些器材测出某种金属颗粒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待测金属颗粒足够多)(1)小明同学设计了其中一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将未完成的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填写完整: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调节天平横梁使天平平衡;将玻璃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m1;用天平测出待测的金属颗粒的质量m2;_;根据密度公式和测量数据,计算金属颗粒的密度(2)待测金属颗粒的密度表达式为:金=_(用已知及测量的物理量表示)五、计算题412009年10月1日,在庄严的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在鲜艳的八一军旗引领下,阅兵分列式徒步方队迈着整齐步伐匀速行进在天安门广场已知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个华表之间距离为96m,要求走过时间为66s,求阅兵分列式徒步方队的行进速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2一个空心铜球的质量为89g,体积为30cm3将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361g已知铜的密度铜=8.9g/cm3,求:(1)这个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2)注入液体的密度43峭壁前方的山路上有一辆汽车,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汽车鸣笛后都是经过3s听到回声,求鸣笛时车和峭壁间的距离(空气声速340m/s)(1)车向靠近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速度为10m/s;(2)车向远离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速度为10m/s44某货运汽车的最大装载质量为4t,车厢的最大容积为5m3(1)现用它来搬运密度为0.6103 kg/m3的木材20t,至少需要运多少趟?(2)若同时搬运钢材和上述木材,要求每次都将货物装满车厢,则每趟最多能运钢材多少吨?(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009-201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1(2分)(2010高淳县二模)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手影B倒影C水面“折枝”D镜中花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3397150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点去分析: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由于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一个光线射不到的黑色区域,就是影子解答:解:A、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水面“折枝”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镜中花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学知识,对于生活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形成的现象应当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2(2分)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雾B霜C露水D湖水结冰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3397150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解答:解:A、“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不符合题意;B、“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了固态的霜,是凝华过程,故B符合题意;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晚上遇冷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并附着在草叶上,故C不符合题意;D、“冰”是由水遇冷结成冰,是凝固过程,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该题以自然现象来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情况,解题的关键是先搞清楚变化前后的状态再确定物态变化过程3(2分)(2008泉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考点:声音的产生3397150专题:实验题;转换法分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便于观察解答:解: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选 D点评:此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是一种转换的方法,要学会应用4(2分)(2007宜昌)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3397150分析: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解:A、噪声的产生处是在学校外面,学生在教室内上课需要讨论回答问题,保持安静,不讲话不符合题意;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如果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可以从声音的接受处减弱噪声,但学生同样也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声音,不符合题意;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会显示噪声的分贝,但无法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解答5(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乐音的音调若相同,其音色一定相同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3397150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距声源的远近和振幅有关;音色又叫音品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可用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解答: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符合题意;B、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不符合题意;C、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符合题意;D、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音调相同,音色可能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综合知识的掌握能力,考查面很全6(2分)如图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光的()A镜面反射B漫反射C折射D直线传播考点:镜面反射3397150专题:应用题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平行光射到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反射面时,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会造成光污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被反射回原介质中的现象是光的反射,比如:漫反射、镜面反射;目前的光污染主要是镜面反射解答:解: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表面光滑,这些作为反射面的时候,都属于镜面反射,太阳光射到上面,入射光线被反射,从同一方向射出,光线很强,照到物体上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便,称为白亮污染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镜面反射的实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理与社会联系起来学习物理一定要密切的联系生活;要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7(2分)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研究机械运动不一定都要选参照物D选择不同参照物描述同一物体运动的情况,物体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考点:机械运动;参照物及其选择3397150分析: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因此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要先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再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变化,被研究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被研究物体就是静止的;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不能选被研究物体本身,参照物的选择情况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也不同,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解:A、我们认为静止的物体,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它就可能是运动的,所以说静止的相对的,此项错误;B、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上是任意的,静的可以作参照物,动的也可以作参照物,只是不能选择被研究物体本身,此项错误;C、研究机械运动必须选择参照物,平时不提参照物,是默认以大地或固定在大地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了,此项错误;D、例如,两人并肩行走,以对方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大地为参照物是运动的,说明此项正确故选D点评:我们以前总习惯于主观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比如桌子是静的,行驶的汽车是动的,那是默认为地面为参照物了8(2分)对几个形状、体积均不同的实心铜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它们的密度相同B质量大的铜块密度大C体积大的铜块密度大D它们的密度可能不同考点:密度及其特性3397150专题:定性思想分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没有关系解答:解:密度是物质的本身的属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没有关系该题已经给出了“几个形状、体积均不同的实心铜块”,所以它们的密度相同,所以D、B、C都不对故选A点评:要注意:在生活中经常把质量,重量和密度经常搞混淆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和体积质量没关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几个形状、体积均不同的实心铜块”,都是铜块,这是此题的突破点9(2分)关于一块冰熔化成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质量变大,体积不变,密度变大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C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D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3397150专题:应用题分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不随物质的状态、位置、形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冰变为水,质量不变,体积减小,根据密度公式=得;物质质量不变时,密度和体积成反比,所以冰变为水后密度增大解答: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冰变为水只是物质的状态变化,质量不变,体积减小据密度公式=分析:m不变,v减小,则增大故选D点评:掌握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密度大小10(2分)如图所示,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能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3397150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1)对路程时间图象来说,物体做匀速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象为一正比例函数图象;(2)对速度时间图象来说,物体做匀速运动时,速度为一定值,图象为一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解答:解:甲、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乙、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也在变大,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运动;丙、表述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运动;丁、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做加速运动符合题意的是乙和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体做匀速运动时的路程和时间的图象以及速度与时间的图象,关键知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11(2分)课堂上老师让小明上讲台演讲,他从座位到讲台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0lm/sB1m/sC10m/sD20m/s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3397150专题:估算题分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m/s解答:解:人步行时1秒钟大约能走1m,所以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m/s故选B点评: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认识12(2分)小明和小红都骑车从家到学校,小明骑车的平均速度是5m/s,小红骑车的平均速度是4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从家到学校所走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比小红的大B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近C小明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比小红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少D任何时间小明骑车都比小红快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3397150专题:应用题分析:平均速度是描述物体变速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物体实际运动过程中,有时比这个速度大,有时比这个速度小解答:解:A、小明的平均速度是5m/s,小红是4m/s,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红的大,小明从家到学校所走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比小红的大,故A正确;B、题目中只给出了v的大小关系,没有提到t,所以无法确定s的大小关系,故B错;C、题目中只给出了v的大小关系,没有提到s,所以无法确定t的大小关系,故C错;D、小明和小红做的是变速运动,所以平均速度只能描述出两人全程平均的运动快慢的情况,却无法判定在任一时刻的快慢情况,故D错故选A点评: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13(2分)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5s8s内,小车做加速运动C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D小车在02s内比在5s8s内运动的快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的计算3397150专题:计算题;图析法分析:求平均速度时,要用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相对应的时间,根据v=求出;解答:解:A、在2s5s内,通过的路程为0,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在5s8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小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在0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2m,小车的平均速度v=0.4m/s,故C是正确的;D、由图象可知,小车早0s2s内通过的路程为2m,故速度为v1=1m/s;小车在5s8s内通过的路程为4m,故速度为v2=1.33m/s1m/s,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图象的分析能力和平均速度的计算,这类题也是中考的一个热点14(2分)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都装有一些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铅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入这三只杯子里,它们都沉没于水中且杯中水面相平已知铅铁铝,对于这三个杯子中装有水的多少,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放铅块的杯子中的水最多B放铝块的杯子中的水最多C放铁块的杯子中的水最少D三只杯子中的水多少相同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3397150专题:推理法分析:已知铅、铁、铝的密度大小关系,由密度公式可判断出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金属块体积的大小关系;将它们分别放入三个相同的杯子后,三个杯子的水面恰好相平,可知此时三个杯子中,水和金属块的体积相同,结合已得出的三个金属块的体积大小关系,即可判断出原来杯子装水的多少解答:解:由题知,m铅=m铁=m铝,铅铁铝,=,V铅V铁V铝;设甲、乙、丙三个杯子原先的装水量分别为:V甲、V乙、V丙,由于三个实心金属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时,“水面恰好相平”,即三个杯子中的水和金属块的体积相同,V甲+V铅=V乙+V铁=V丙+V铝,由可得:V甲V乙V丙放铅块的杯子中的水最多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金属块体积+杯中原来水的体积=杯中放入金属块后的体积15(2分)甲、乙两球的质量相等,体积关系为V甲=5V乙,构成两球的物质的密度关系为乙=4甲,如果两球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则()A甲的空心部分体积是4V乙B甲的空心部分体积是V乙C乙的空心部分体积是D乙的空心部分体积是考点: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3397150专题:计算题分析:由题可知:m甲=m乙;甲:乙=1:4,就是说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体积比应该是4:1,但题目中有体积关系为V甲=5V乙,即其体积之比=所以可知甲是空心的,可解得乙体积为V,甲实心体积为4V,解答:解:由题可知:m甲=m乙;甲:乙=1:4,所以有:=4:1,V甲实=4V乙实,又因为V甲=5V乙,所以可以看出甲的体积比实心的变大了,所以甲球是空心的,乙球是实心的,所以有:V乙=V(乙实),V甲=5V乙,所以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甲V甲实=5V乙4V乙=V乙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空心混合物的密度计算,解答时除了灵活运用公式计算外,还要注意利用两球的质量相等和密度之比先判断出乙球是空心的,这是此题的突破点,也是此题的难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16(2分)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早晨花草上的露水C秋天,早晨大雾弥漫D冬天,窗上的冰花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3397150分析: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解答本题的关键看题干中的每一个选项是一个什么物态变化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BC、花草上的露水和早晨的浓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C符合题意D、窗户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符合题意故选B、C、D点评:将物态变化与吸放热情况两者要对应上是此题考查的知识点17(2分)小阳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密度/kgm1物质密度/kgm1物质熔点/物质熔点/铁7.9103水银13.6103钨3410锡232铝2.7103纯水1.0103铁1515海波48冰0.9103酒精0.8103铝660固态水银38.8A铝锅可以用来熔化锡B质量相等的纯水和酒精,酒精的体积较小C从熔点表中可知常温下水银为液态,海波为固态D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3397150专题:信息给予题分析:主要考查物质的不同状态下的物理属性,选项A、C考查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从表中可以知道铝的熔点高于锡的熔点;水银的熔点下是38.8所以在常温下是液态形式存在,海波的熔点在是48,在常温下是固态存在选项B、D考查物质的密度和体积的特征,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密度较小的,体积较大,密度较大的,体积较小;由表中看出,有些液体的密度大于固体的密度,如:液体水银的密度大于固体铁、铝、冰等物质的密度解答:解:A、因为铝的熔点高于锡的熔点,所以当锡熔化时,铝还不到熔点,可以用铝锅来熔化锡,故A正确B、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和酒精质量相等时,酒精的体积小于水的体积,故B不正确C、水银的熔点下是38.8所以在常温下是液态,海波的熔点在是48,在常温下是固态,故C正确D、液体水银的密度大于很多固体的密度,所以固体的密度不一定都大于液体的密度,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要求掌握不同状态下物质的基本属性本题考查了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时体积与物质密度的关系;不同物质的熔点以及质常温下的存在状态18(2分)下列对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出现了七色的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C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蜡烛,是蜡烛的虚像D斜看水面下的物体,看到的物体位置比它实际的位置低考点:光的色散;漫反射;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3397150专题:应用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可分解成七色光;平面镜成像的性质: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斜看水面下的物体,由于光的折射,看到的物体位置比它实际的位置要高一些解答:解:A、尽管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本选项错误;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现象,故本选项正确;C、由平面镜成像的性质: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可知,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蜡烛,是蜡烛的虚像,故本选项正确;D、斜看水面下的物体,由于光的折射,看到的物体位置比它实际的位置要高一些,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C点评:该题考查了光的色散、漫反射、平面镜成像性质、光的折射等属于基础知识,没什么难度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9(2分)如图所示,空中加油过程中,战斗机相对于空中加油机而言是静止的(选填“静止”或“运动”)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397150专题:参照思想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解答:解:被研究的物体是战斗机,战斗机和加油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故答案为:静止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0(2分)校园内和一些公共场所有“不要高声喧哗”的规定,这里的“高”指的是响度(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考点:响度3397150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解答:解:校园内和一些公共场所有“不要高声喧哗”的规定,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大,即声音的响度大故答案为:响度点评:对于音调和响度二者的区别,要抓住声音的高低和大小来区分21(2分)日食现象可以用光直线传播的道理解释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一种比较简易的观察日食的方法是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现象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3397150专题:应用题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日食现象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是利用了光射到水面上时会发生反射解答:解:日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到地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月球掩盖,产生日食;直接观看日食,会灼伤眼睛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点评:此题是一道光学综合题,解答此题时要注意题目给出的关键词语如:日食现象、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等,然后即可联想到相应的知识点22(2分)(2008密云县)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35度时,反射角是35度考点:光的反射定律3397150专题:计算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入射角为3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角也为35故答案为:3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23(2分)小兰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她本人与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是6m若小兰向镜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她与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变成了2m,则小兰向镜面移动了2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3397150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解答此题解答:解: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知,此时小兰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m,则她本人与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是3m+3m=6m;若小兰向镜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她与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变成了2m,这说明她与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减小了6m2m=4m,由像与物的距离为物距与像距之和,可知小兰向镜面移动了=2m故答案为:6;2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分析解答牢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2分)采用高压锅做饭,是利用了锅内水上方的气压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高于100,从而使煮饭比较省时间(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3397150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液体沸点与气压间关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解答:解: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着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高压锅内的气压大于一标准大气压,所以锅内沸点高于100,很容易把食物煮烂故答案为:高于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高压锅的原理,以及沸点与气压关系的了解25(2分)太阳和地球间的距离为1.5108 km,阳光从太阳照射到地球所需的时间约为500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3397150专题:计算题分析:已知光的传播速度和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可利用公式t=计算时间解答:解:V=3108m/s,S=1.5108 km=1.51011m,阳光从太阳照射到地球所需的时间约为:t=500s故答案为:500点评:本题利用了光速进行计算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26(2分)(2009西城区一模)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运动速度比较大的是物体甲甲、乙两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t甲:t乙=3:8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3397150专题:计算题;信息给予题分析:(1)取相同的路程(40cm),找出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比较甲乙的速度大小;(2)由图分别求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利用t=求出甲、乙两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解答:解:(1)由图可以看出,甲乙同时运动40cm时,甲用时3s,而乙用时8s,根据速度公式 可知,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时少,故甲的运动速度大;(2)由图可知甲物体在3s内运动40cm,甲物体的速度:v甲=m/s,乙物体在8s内运动40cm,乙物体的速度:v乙=0.05m/s,通过相同的路程s,所用时间之比:t甲:t乙=:=v乙:v甲=0.05m/s:m/s=3:8故答案为:甲;3:8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从st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27(2分)把一个小球分别浸没在盛满水和酒精的甲、乙两个杯中,已知甲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40g,则乙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为32g(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 kg/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3397150专题:计算题分析:该金属块浸没在水或酒精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分别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G排;即酒精gv=m酒精g,又水gv=m水g;所以,m酒精=酒精=32g故答案为 32点评:本题考查质量的计算,关键知道金属块是浸没在水或酒精里,因此排开液体的体积是一样的,利用此条件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列式计算即可28(2分)一天早晨,小明上学时先以速度v1走了路程的2/5,因感觉时间紧张,为避免迟到,小明紧接着以速度v2跑完剩下的路程则小明这天在上学路上的平均速度为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3397150专题:计算题分析:知道小明在两段路程的速度,先求走的路程所用时间,再求剩余路程所用时间,然后求出总时间,然后再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小明这天在上学路上的平均速度解答:解:设小明上学走的总路程为s,则走的路程所用时间:t1=,走剩余的路程所用时间:t2=,小明这天在上学路上的平均速度:v=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是速度的平均(加起来被2除)四、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9(2009北京)如图所示,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3397150专题:作图题分析:根据反射定律进行分析,即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作出反射光线解答:解: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过反射点作法线,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知道反射定律的内容,会根据反射定律完成反射光路30如图所示,SA表示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的一束光线,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3397150专题:作图题分析: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也分居法线两侧,分居在两种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依据这样的分析来作图,涉及的角都是光线和法线的夹角解答:解:过入射点A作垂直于分界面的虚线,作为法线;依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水中画折射光线,标上箭头见答图所示点评:关于光的折射作图,记住角的大小关系:由空气斜射入水,折射角小,由水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即空气中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总是大的31如图所示,AB表示平面镜前的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3397150专题:作图题分析:首先要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其次掌握本题的基本作法:作出两个端点A、B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解答:解: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点评: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3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照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OB为反射光线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3397150专题:作图题分析:根据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是法线的位置,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解答:解: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的垂线即可如图所示点评:本题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入射是因,反射是果,所以要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法线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法线与平面镜垂直33(2013怀柔区一模)物体A的长度是3.10c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3397150分析:正确使用刻度尺,记录结果是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示可以看出,物体的右边正好对着刻线,所以估读数字为零,故物体长度是:3.10cm故答案为:3.10点评:正确使用刻度尺,记录结果是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当刻线正对物体边缘时,学生往往忽略,忘记估读34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若观察到指针如图所示情况,可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就能使天平横梁平衡某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一个铁钉的质量,当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入右盘时右盘下沉,而取出这只最小的砝码左盘又下沉,这时应通过移动游码 使天平平衡,从而测出铁钉的质量考点:天平的使用3397150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