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74717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三角形的特性。我准备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目标制定;四、教法、学法;五、教学流程;六、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第一课时,在教科书的第80、81页例1、例2,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及图形的拼组。内容结构及具体例题安排如下:三角形的特性:例1、例2、例3三角形的分类:例4三角形内角和:例5图形拼组:例6、例7第一课时只教学例1、例2,例3安排在第二课时。本节课的教材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和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应用,自主建构知识,积累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思维水平,为今后学习其他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地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但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缺乏清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设计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进一步认识三角形,体验三角形在生活中的作用。三、目标制定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水平方向底边上的高,认识三角形的三条高;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经历三角形定义的抽象概括过程,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目标设计,从过于关注概念本身转移到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体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重、难点:依据教材编排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三角形的定义,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和画三角形水平方向底边上的高。教学难点是三角形高的画法。四、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主要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主,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运用”获取新知,发展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1、直观教学法:三角形的概念、特征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我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和学生的动手实践,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掌握它的特征。2、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回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五、教学流程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本节课我设计以下五个环节的教学程序:第一环节:旧知导入,激发兴趣;第二环节: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第三环节:画三角形水平方向底边上的高,认识三角形的三条高;第四环节: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学会应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问题;第五环节:师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第一环节:旧知导入,激发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谈话的方式”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谈话,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三角形的定义。我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平面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学生判断后,展示分类结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为什么你认为这些图形不是三角形?”“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角形的定义。当学生出现不够准确的表述时,我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形进行辨析,从而归纳出三角形的定义。归纳出三角形的定义后,我再次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找出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在学生找出三角形的共同特征时,利用多媒体随机出示相关的名称。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介绍用字母表示三角形。同时提示学生还可以用其他的三个字母表示,避免学生形成思维的定势。【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表象,让学生在观察、比较、辨析中自主建构三角形的概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环节:画三角形水平方向底边上的高,认识三角形的三条高。我先利用“对口令”的形式帮助学生找三角形的顶点及相应的对边。然后创设“帮小蚂蚁找最近路线”的问题情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出“走垂直线段这条路最近”。在此基础上,我引入三角形的高,告诉学生“这条垂直线段在三角形中它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叫做三角形的高”,随后多媒体出示三角形高和底的定义,接着指另外两条线段问“这两条线段是三角形的高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结合直观图理解三角形高的定义。在教学画三角形的高时,我先启发学生回忆画“垂线”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试着画三角形的“高”。学生画好后,我让学生上黑板演示,然后根据学生的操作强调画“高”方法,接着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种画法是正确的?为什么?”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使用三角板的直角边画三角形的高。最后让学生思考“三角形有几条高?”学生汇报后我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三角形不同底边上的高。【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对口令”的游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找到三角形的顶点及相应的对边,分散三角形高定义中的教学难点。通过创设“帮小蚂蚁找最近路线”的问题情境和启发学生回忆画“垂线”的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逐步理解三角形高的定义,掌握画高方法,形成技能。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直观展示三角形不同底边上的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为以后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第四环节: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学会应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问题。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让学生寻找“这些物体上哪里有三角形?”从而引发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这些物体的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作用?”我让学生动手实践,用课前准备好的四边形和三角形木框拉一拉,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接着让学生想办法把容易变形的四边形固定住,学生通过讨论后认为“在四边形的对角线处加一根木条就可以固定住”。我提供材料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验证他们的猜想。然后回应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到聪明的人类正是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创造出这些牢固、美观的物体,从而激励学生长大后争当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出更加牢固、美观的物体。最后引导学生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生活中“围篱笆”的问题。【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情境、问题实验、验证解释、应用”的探究过程中带着问题,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积累活动经验,培养探究精神,增强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知识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价值,同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第五环节:师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我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当学生说出有关知识方面的收获后,我再次引导学生“除了收获知识,你还有别的收获吗?”【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同时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六、板书设计三角形的特性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高底【这样的板书设计,充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达到板书的引领功能。】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和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实践中探索,自主建构知识、形成技能、收获方法、体验快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