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应用》跟踪训练 鲁教版必修2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571950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应用》跟踪训练 鲁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应用》跟踪训练 鲁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应用》跟踪训练 鲁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高考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应用跟踪训练 鲁教版必修2 课时跟踪训练(满分100分时间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生产过程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是()A.现代交通和通信 B.众多的劳动力C.丰富的资源 D.优美的环境解析:示意图表明,高科技产品在硅谷研发,在珠三角生产,全球销售,是全球化的表现,全球化的实现是由于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答案:A2.此类工业将产地放在珠三角的主要原因是()A.利用当地丰富的科技人才B.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C.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 D.利用当地优美洁净的环境解析:生产基地在珠三角目的是为了利用其廉价劳动力。答案:B读“我国某城市19792003年年末从业人员数及本市生产总值图”,回答34题。3.下列时段中,从业人员增长率最大的是()A. 19801985年 B. 19851990年C. 19901995年 D. 19952000年解析: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可计算出19851990年期间,从业人员的增长率最大为235%。答案:B4.下列对该城市的分析,错误的是()A.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B.人口迁入是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C.2000年以后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快 D.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解析:由于迁入的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所以老龄人口所占的比重不会太高,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会加剧。答案:D2010年8月2日,中国吉利汽车公司在伦敦签署了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协议。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 56 题。 5.第一次转移是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C.大多数地区出现逆城市化,促进了汽车工业发展D.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解析:甲地为美国,其钢铁、石化等工业发达,为汽年工业提供了原料,社会协作条件好。答案:B6.20 世纪50年代汽车产业转移至丙国,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A.不利于当地产业结构升级B.不利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C.有利于改善当地自然环境D.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解析:丙国是日本,发展汽车工业有利于日本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际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但对日本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答案:D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出现了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近年来中国成为吸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读下图“日本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回答78题。7.日本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地区和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别是()A.北美、欧洲 B.北美、亚洲C.欧洲、亚洲 D.亚洲、其他地区解析:读图可知,日本对外投资集中地区是北美44%,增长最快地区是亚洲由16%上升到24%。答案:B8.近年来中国吸收日本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有()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高市场潜力巨大便捷的电子商务条件A. B.C. D.解析:中国吸引日本投资的原因主要是成本和市场。答案:C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过程。据此回答910题。9.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A. B.C. D.10.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过程看,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 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 D.人口迁移解析:本题组考查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原因。第9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与其他三个地区相比,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故曲线代表的是珠江三角洲。第10题,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故经济的发展是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答案:9.B10.A读“某年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回答1112题。11.A、B、C表示工业化的三个指标,其中A表示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B、C是()B表示农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比重C表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B表示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C表示工业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A. B.C. D.解析:B指标国际通用标准是小于20%,而我国是50%,根据我国国情特点,应表示的是农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C指标从数值可知是表示城市化水平。答案:A12.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与国际通用标准还存在的差距是()农业就业人数比重远高于国际标准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比重的一半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远低于国际标准工业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约为国际标准的一半A. B.C. D.解析:由上题可知,图中指标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我国农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远高于国际标准和城市化水平远低于国际标准两个方面。答案:C二、综合题(共40分)13.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比较迅速。结合所给材料回答问题。(18分)(1)结合下图,分析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4分)(2)结合下表,描述江苏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5分)江苏不同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构成比较城镇人口比重(%)2000年2005年苏南地区59.667.0苏中地区37.746.3苏北地区31.239.5(3)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请分析说明原因。(6分)(4)下列实现该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为(多选)(3分)()A.苏南、苏中和苏北应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B.苏南地区应大力发展农业,稳定国民经济基础C.苏中地区要加强淮河流域区域开发D.苏北地区要积极发展工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江苏省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实现该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得出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第(2)题,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差异。造成该差异的原因要从它们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第(3)题,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且发展迅速,人口稠密,因而会导致能源的短缺、水资源的污染、土地资源的减少等问题,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导致“三废”的大量产生。第(4)题,苏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好,应承接上海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苏中借助淮河加强区域开发。而苏北地区应加大工业发展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答案:(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996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2)苏南、苏中、苏北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自苏南向苏北逐渐降低。影响因素: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经济基础、科教水平等。(3)水资源问题:由于污染严重,存在“水质性”缺水现象;能源问题: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需不平衡;土地资源问题: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资源少,且工业化与城市化导致耕地大量减少;环境污染严重: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大,治理投入跟不上。(答出其中三点即可)(4)ACD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1:工业发展阶段判别标准。指标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时期人均GDP(美元)7281 4561 4565 4605 46013 10413 104以上2009年广东省各地带人均GDP指标山区东翼西翼珠江三角洲全省平均人均GDP(美元)2 4412 4422 7549 855.25 965材料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印刷企业成为我国精品印刷的重要基地之一。第十八届华南国际印刷工业展览会于2011年3月9日 11日在广州举行,这是华南地区以至国内在印刷、印包、印标设备及相关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展会。材料3:下图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示意图。(1)根据材料1分析,广东省大致处于工业化阶段,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阶段,东西两翼及山区处于工业化阶段。广东省内的工业化发展存在明显的。(4分)(2)结合材料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印刷业迅速发展的区位优势有哪些?(6分)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造纸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4分) (4)你认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广东省产业结构、产业分工、生态保护三方面带来哪些有利影响?(8分)解析:第(1)题,参照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别标准,人均GDP在5 46013 104美元之间的为工业化后期,广东省人均GDP为5 965美元,珠江三角洲人均GDP为9 855.2美元,都处于工业化后期;而东西两翼及山区都位于1 4565 460美元之间,为工业化中期。第(2)题,结合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从市场、交通、原料、劳动力等方面分析。第(3)题,造纸会污染水源,原料主要来自秸秆和植被,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第(4)题,审题要细心,要求只分析有利影响,结合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的影响,从所给的三方面分析。答案:(1)后期后期中期地区差异(2)市场需求量大;接近原料产地,原料供应充足;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水陆交通便利。(3)原料的选取应避免砍伐当地森林;避免造纸厂形成的水污染。(4)产业结构:珠三角通过产业转移进行产业调整,实现第二次产业升级,并使第三产业得到发展和提升;粤东、粤西和粤北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并优化第一、二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分工:促进广东全省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生态保护:使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得到缓解、改善。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