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全册章节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6482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全册章节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九年级全册章节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九年级全册章节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全册章节单元测试题第十一章测试题知识与技能(共74分)(110题每题2分,1117题每空2分,共48分)1把一块圆柱形的橡皮泥用手团成球形,则( )A橡皮泥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B橡皮泥的形状、体积变了,质量不变C橡皮泥的形状变了,体积和质量不变D橡皮泥的质量变了,体积和形状不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gB一杯水结冰后体积增大,质量没变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没变D1kg铁比1kg棉花质量大3普通热水瓶盛满水后,瓶中水的质量大约是( )A2104mgB2106mgC2105mgD2105g4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当左盘中放入待测物体,右盘中加入25g砝码时,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这时应( )A向右盘中加砝码B减少右盘中的砝码C将游码向右移动D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5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其密度大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其密度小C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相等D物质的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物体的体积成反比6人们经常说铁比木头重,实质是指( )A铁的密度比木头大B铁的质量比木头大C铁的体积比木头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7如图1010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A、B、C和水的密度水之间的关系是( )AABC,且A水BABC,且C水CABC,且A水DABC,且C水8一个正好能装1kg水的瓶子,它一定能装下1kg的( )A植物油B煤油C酱油D上面三种都能装下9一块铝的密度是2.7103kg/m3,将这块铝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 )A小块的密度小于2.7103kg/m3B大块的密度大于2.7103kg/m3C大、小块的密度相等,都等于2.7103kg/m3D大、小块的密度相等,都等于1.35103kg/m310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 )A1m3水的密度是1.0103kg/m3B1m3水的质量是1.0103kg/m3C1m3水的密度是1.0103kgD1m3水的质量是1.0103kg11将“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夸克、万里长城、分子、宇宙、质子”按照尺度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列起来:_12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_13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物体的质量为57.5g,已知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是5g,则天平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是_,游码指示的刻度值是_14将注射器的小口封住后,把活塞向外拉的过程中,被封在注射器内的空气的质量_,体积将_,密度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5某钢瓶内装的氧气密度为8kg/m3,一次电焊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kg/m316如图1011中A、B、C为三只相同的杯子,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水、酒精、硫酸,则A杯中装的是_,B杯中装的是_,C杯中装的是_17质量为30g的烧杯,装有适量某种液体,放在已经调平的天平上,平衡时的情景如图1012(甲)所示,则液体的质量是_g;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1012(乙)所示,液体的体积是_cm3;液体的密度是_kg/m318(8分)解决问题(1)(2)小题各4分(1)用天平称一瓶水的质量时,小红同学的做法是:先测出瓶子的质量m1,再将瓶子装满水,测得总质量为m2,则水的质量为(m2m1);小刚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瓶子装满水,测得总质量为m1,再将水倒掉,测得瓶子的质量为m2,则这瓶水的质量为(m1m2)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好些?为什么?(2)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密度时,小明认为应该先测石块的质量,再把石块放入量筒中的水里测体积;而小红则认为也可以先放入量筒中的水里测体积,再拿出来测质量你认为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哪一种办法更好?为什么?19(6分)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肆虐据测算,北京某次沙尘暴中每平方米降尘约30g,按北京地区面积约为1.0109m2计算,这次沙尘暴在北京地区总降尘量是多少吨?20(6分)创新中学环境监测小组的王霞同学,为了研究黄河水的含沙量,需要测定黄河水的密度她用一个质量为1.5kg的桶,取来黄河水样品,测得桶和水的质量为6.7kg,体积为5dm3,试求这桶黄河水的密度将求出的黄河水的密度与密度表中水的密度比较,你能发现什么?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21(6分)小明在旅游时看到一块巨大的长方体石碑,小明想:这么大的石碑,质量有多大呢?他估计石碑的宽约2m、厚约0.8m、高约8m,然后他向导游了解到,这个石碑的材料是大理石回家后,他从学校物理实验室借来一架天平和砝码、一个量筒、找来一小块与石碑材料差不多的大理石作为样品他用天平测出样品石块的质量为140g,在量筒内装入100mL水,用细线拴住小石块,使其浸没在水中,水面达到150mL.请你根据上面的过程和数据,帮小明算出这个大石碑的质量过程与方法(共17分)1(6分)为了测一小瓶油的质量,小红采用了如下测量步骤:A移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B瓶放左盘,称得瓶的质量C瓶内倒入油后,称得瓶和油的质量D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E将游码置于左端零位置F将天平整理好(1)小红遗漏的步骤G是_(2)将正确步骤按顺序排列(用字母表示)_2(6分)要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桌上有下列器材:托盘天平,金属块,量筒,细线,水,空烧杯,刻度尺,盛有盐水的烧杯(1)需用的器材是_(2)可供参考的实验步骤:A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B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1C用量筒测出金属块的体积V1D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V2E用天平称出盛有盐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2F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根据实验目的,你认为必需的实验步骤及合理的顺序是_(3)根据上述测出的数据,写出盐水密度计算式_3(5分)小明想测一小块石蜡的密度,他先用天平称出了石蜡块的质量,然后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石蜡块,将石蜡块放入量筒,但是他发现石蜡块不是沉入水中,而是浮在水面上这样从量筒中水面两次到达的刻度求出的差是石蜡块的体积吗?如果不是,你能帮小明想想办法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科学探究(9分)请仔细观察教科书P14“一些固体的密度”“一些液体的密度”“一些气体的密度”,至少提出3个问题要求用文字清楚表述问题,并说明你提出问题的思路或依据,然后对你提出的问题作出猜想(如你能提出更多的问题更好)问题1:(1)提出问题_;(2)提问思路和过程_;(3)对问题的猜想_问题2:(1)提出问题_;(2)提问思路和过程_;(3)对问题的猜想_问题3:(1)提出问题_;(2)提问思路和过程_;(3)对问题的猜想_第十二章测试题知识与技能(共72分)(114题每题2分,1520题每空1分,共42分)1骑自行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B自行车C树木D房屋2关于参照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物体B参照物必须是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C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D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是相同的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用手抓住了一颗德国子弹,这个飞行员能很容易地抓住子弹的原因是( )A飞行员飞行的速度不大B子弹飞行的速度不大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的速度不大D以上都有可能5一辆汽车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B通过路程越短,速度就越大C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D速度与通过路程的长短和运动时间无关6甲、乙、丙三个人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甲10.8km/h、v乙0.2km/min、v丙2.8m/s,这三个人运动速度数值之间的关系是( )Av甲v乙v丙Bv乙v甲v丙Cv丙v甲v乙Dv甲v丙v乙7子弹从枪口射出后,还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 )A子弹受到火药燃气的推力B子弹受到了惯性的作用C子弹有惯性D子弹的惯性大于受到的阻力8设想一下,当你骑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在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包括重力、阻力和其他物体的作用力)下,将会( )A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一直飞出地球B马上停下C运动一段距离后慢慢停下D以上均不符合你的想象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没有力的作用D发生力的相互作用时可以没有施力物体,只有受力物体10图1116所列情形中,二力平衡的有( )11水平飞行的飞机在目标的正上方空投一个木箱(如图1117),则木箱落地时的位置( )A在目标处B在目标的前方C在目标的后方D无法确定1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在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13分析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B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C汽车受到的重力与汽车受到的牵引力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它受到的阻力1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在桌面上的杯子,不受力的作用B用力将气球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手推门,手距离门轴近时比距离门轴远时省力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15小红坐在行驶的客车中,看见前面有一辆卡车同她的距离不变,看见后面有一辆小轿车离她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小轿车与路旁的交通标志牌间的距离不变如果以交通标志牌为参照物,客车是_的,小轿车是_的如果以卡车为参照物,客车是_的,小轿车是_的16甲物体的速度是乙物体速度的2倍,若甲、乙两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_;若甲、乙两物体运动相同的时间,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17如图1118所示,用铁锤拔钉子,手握在铁锤柄的末端比握在柄的中部所需的力要小,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有关18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或安全气囊),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高速行驶的汽车在_时,乘车者由于_而撞伤,使用安全带(或安全气囊)可以起到保护安全的作用19在行驶的火车车厢中,挂在行李架上的小包突然向前摆动,说明火车正在_行驶;若小包突然向右摆动,说明火车正在_20列车从静止变为运动,并且速度逐渐增大,是由于受到_的作用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还能继续行驶是由于_,但汽车速度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_的作用21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1)画出下面各图中力的示意图(2)如图1121所示的跳伞运动员正在匀速下降,如果他受到的重力为800N,请画出他受到的力的示意图22阅读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这是陶渊明的两句诗,诗中用“沦”和“出”两个字对日、月的运动作了形象的描写那么他所描写的这两个运动,分别以什么为参照物?(2)人走路时,被石头绊了一下会向前倒,这是为什么?下雨天,摔跟斗会向后倒,这又是为什么?(3)许多体育运动项目与物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请举出一个利用惯性的体育项目,并试着说一说是如何利用惯性的(4)用乒乓球拍托起乒乓球,使其能静止,球受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突然撤去球拍,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因为撤去球拍,就是撤去了球所受的支持力,所以是支持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这样分析对吗?为什么?23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暑假就要到了,北京育才小学的王强同学准备乘火车到住在济南的奶奶家去他希望路上尽量快一些,还想在车上多看看沿途的风光这里有一张列车时刻表,请你帮他选择一个合适的车次,并计算一下这次列车从北京到济南的速度(2)请根据如图1122所示的情景编写一道计算题过程与方法(共18分)24(2分)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各观点正确的是(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不能肯定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25(4分)你能否用一把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测出一层教学楼的高度?与同学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更巧妙,然后动手测一测(要注意安全!)26(4分)要测量你跑步时的速度(1)需要哪些器材?(2)写出实验步骤,说明要测量的物理量并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27(8分)小刚同学正在游乐场观察一位小朋友荡秋千,他注意到:小朋友在来回摆动时,每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等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小刚同学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模拟了小朋友荡秋千的过程,用秒表测量了每一次摆动所用的时间,发现确实相等他感到非常好奇和惊喜,把这个实验过程和结论告诉了在同一物理学习小组的小明、小红他们又查阅了有关的物理资料,了解到如图所示的装置叫单摆单摆来回摆动一次,即ABCBA所用的时间,叫做单摆的周期他们所发现的每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的规律,伽利略300多年前已经发现了,叫做“摆的等时性原理”,人们还利用这个原理制造了摆钟小明又提出:一个单摆每次摆动所用的时间相等,是不是所有的单摆周期都相等呢?于是,他们又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单摆摆球质量有大的,有小的;摆线有长的,有短的通过多次测量他们发现,不同单摆的周期常常不相等那么单摆的周期跟什么因素有关呢?他们根据各种单摆摆动的情况猜测:单摆的周期可能跟摆球的质量、摆线的长度及开始时摆球的高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些猜想是否正确,他们设计并进行了下面的三组实验:仔细观察图中给出的信息,你知道他们每一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吗?通过每一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第(1)组:研究目的_;结论_第(2)组:研究目的_;结论_第(3)组:研究目的_;结论_生活中常见利用摆的等时性制造的摆钟,摆的下端有一个可上下调动的螺母,调节它,可以调节钟表的快慢如果钟表慢了,应怎样调节?请你说说其中的道理科学探究(共10分)28(5分)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可以是运动快慢的改变,也可以是运动方向的改变,也可以是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同时改变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吗?搜集一下,并分析使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力,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你搜集和分析得到的信息记录下来进一步分析它们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和受力的情况,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吗?29(5分)在物理课上,同学们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小刚想:既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那么,应该从两个力的三要素来考虑于是,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觉作出猜想: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会在一条直线上,他们的作用点应该在同一个物体上现在,请你帮他设计实验,验证他关于力的大小的猜想写出需要的实验器材,说明实验的做法及观察哪些现象、搜集记录哪些数据,最后说明如何验证小刚的猜想是否正确友情提示:可以采用画图、列表、文字或其他各种你需要的方式来表达你的设计第十三章测试题知识与技能(共77分)(19题每题3分,1018题每空2分,共59分)1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河水不流动B物体没有质量C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D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2先后在南极和赤道称量同一物体的质量和它受到的重力,读数的情况是( )A质量大小不变,重力大小也不变B质量大小有变化,重力大小也有变化C质量大小有变化,重力大小不变D质量大小不变,重力大小有变化3如图1275所示为一水井提水装置,其中在A点作用力最小的是( )AF1BF2CF3DF44自行车是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如图1276所示),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用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刹车系统应用了挂钩及摩擦的知识B链条与其连接的两个齿轮组成了一个滑轮组C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自行车的前后轮都装在滚动轴承上,是为了减小摩擦5测一个约6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秤的量程及最小刻度值最恰当的是( )A10N 0.2NB5N 0.1NC15N 0.5ND上述三个都可以6用手握住油瓶的颈部,油瓶不会滑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给瓶子的摩擦力小于瓶子的重力B手给瓶子的摩擦力等于瓶子的重力C手给瓶子的摩擦力大于瓶子的重力D手给瓶子的摩擦力与瓶子的重力无关7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上200N和300N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物重分别减少50N,则( )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仍然平衡D无法确定8如图1277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加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9如图1278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CABC是省力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DABC是费力杠杆,OBD、OED是省力杠杆10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_的道理;用重垂线检查窗台是否水平,要看重垂线与窗台是否_11质量为2kg的铅球掷出后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此铅球只受_力的作用,这个力的大小是_N12一根弹簧在不受外力时为18cm,将其竖直吊起(弹簧自重不计),在下端挂2N的重物时,它的长度为20cm;挂5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应为_cm13某同学为了测定木块和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他应该用弹簧秤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运动若此时弹簧秤读数是3.5N,则实验得出的摩擦力为_N实验所用的原理是物体在_作用下,做_14某同学在做拉伸弹簧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15如图1279所示是一辆装满货物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压扶手,这时手推车可看作杠杆,支点是_点;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手,这时支点是_点,与前轮遇到障碍物时相比,此时较_力(填“省”或“费”)16俗话说秤砣虽小压千斤,原因是_17将一根重200N的均匀铁棒平放在地上,微微抬起一端,所需要的力是_N18物理学中常把实际的研究对象看成物理模型,如图1280所示的甲、乙两棵树,它们的树冠及根系的深浅及发达程度基本相同当我们研究哪棵树容易被大风吹倒时,可以把树看成是一个_模型,因此可以判断出_树容易被风吹倒19阅读简答(10分)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A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车轮做成圆形 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上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E脚踏板凹凸不平F刹车时用力捏闸 G车轴处装有滚珠 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1)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_;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_;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_;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的是_(2)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方向朝_(填“前”或“后”)(3)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20解决问题(每小题4分,共8分)(1)如图1281所示,山坡上长着一棵树,树枝上用线挂着一个小球,现在小球正在摆动,你能画出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吗?(2)刘阳同学在修理课桌时,如图1282那样用羊角锤起钉子,力的作用点为A,试在图中作出最省力的力臂过程与方法(共13分)21(8分)在一定的拉力范围内,弹簧受拉力时伸长的长度可能与所受拉力的大小成正比为了验证这个猜想,给你一根弹簧、一个铁架台、一把较长的刻度尺和几个相同质量的钩码,请你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个猜想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数据,并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22(5分)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以下数据: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科学探究(共10分)23(10分)小明、小红和小丽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分别提到以下猜想:小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小丽: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个接触面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设计了以下的探究方案:步骤1:把长方形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秤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如图1283甲所示)步骤2:在长方形木块上面放上砝码,(如图1283乙所示)用弹簧秤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步骤3: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上棉布,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秤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如图1283丙所示)比较“步骤3”与“步骤1”中弹簧秤的示数的大小(1)当用弹簧秤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秤的示数为什么?(2)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验证哪种猜想的正确性?(3)为了验证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再加一个步骤,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步骤(4)在步骤2的基础上,若木块上的砝码为0.5N,当用弹簧秤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砝码与木块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是( )A大于0.5NB大于零且小于0.5NC小于0.5ND等于零(5)考虑到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很多,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总要控制一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摩擦力的大小与另外两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想想看,在我们探究哪些物理问题的过程中用到过这种方法?第十四章测试题知识与技能(共64分)(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大型载重汽车装有很多组车轮,如图1328所示,安装这么多轮子的作用是_2潜水员潜水越深,就要穿更加坚固的潜水服,这是由于_3刘刚在家中的金鱼缸里自制了一个小喷泉,如图1329所示他利用微型抽水机使容器A的水面总高出金鱼缸水面0.3m,喷口B与金鱼缸的水面相平他制作这个喷泉主要依据_原理,此喷泉大约能喷_m高4一块砖的三条边长之比是421,可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这三种放法中最大压强与最小压强之比是_,压力之比是_5抽水机是利用_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6在海滨浴场,水底布满鹅卵石,李明由海边走向深水的过程中,脚对鹅卵石的压力越来越_,这是因为他受到的浮力逐渐变_7如图1330所示,一艘远洋邮轮在东海中满载航行,它的排水量为15000t,邮轮及所装邮件共重_N已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它排开海水的体积为_m38下列几种情况下,压强一定增大的是( )A增大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B减小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C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D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9如图1331所示的杯子中放有一块冰,冰对杯底的压强为p冰,冰熔化成水后对杯底的压强为p水,则两压强相比(不计蒸发)( )Ap水p冰Bp水p冰Cp水p冰D无法比较10下列做法中,能使如图1332所示的压强计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增大的是(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换成面积大一些的,但仍放在原处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处转180,使橡皮膜朝上D向容器中的水里加入一些食盐11如图1333所示是盛有同种液体的连通器静止在斜面上,其中正确的是( )12护士拉动注射器活塞,将药水吸入注射器内,是利用了( )A注射器活塞的压力B液体内部存在压强C大气压强的作用D连通器的原理13如图1334所示,是我国发明家邹德俊发明的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光洁的竖直墙壁上,可挂衣帽等物品解释这个现象要用以下四句话:(1)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壁上;(2)把挂衣钩的吸盘紧压在墙上,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里面气压减小;(3)吸盘与墙之间产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4)所以挂衣钩可挂住衣帽等物品按下列哪个顺序排列这四句话,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得最清楚( )A(1)、(2)、(3)、(4)B(2)、(1)、(3)、(4)C(3)、(2)、(1)、(4)D(2)、(3)、(1)、(4)14用如图1335所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这个实验可以说明:(1)容器A里的气压大于大气压强;(2)容器A里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强;(3)喷泉停止时,容器A中的气压等于大气压强;(4)喷泉最后如能将水灌满A球,说明喷前A球内为真空以上四点说明中,正确的是( )A只有(2)B只有(2)、(4)C只有(1)、(3)D除(1)之外都正确15下列利用浮力升空的是( )A飞机B飞艇C风筝D火箭16体积相等的石块和木块放入水中,石块沉到水底,木块浮到水面,则石块与木块受到的浮力相比( )A石块的大B木块的大C相等D无法判断17图1336中A、B、C是三个重力相等的物块,它们在水中静止时如图(C对容器底有压力)若每个物块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FB、FC,则( )AFAFBFCBFAFBFCCFAFBFCDFAFBFC18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挂有一个铝块和铁块,在空气中称时,测力计的示数相等;将两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时,比较测力计的示数( )A甲的大B乙的大C相等D无法确定19不同的海洋,海水的密度是不同的,所以在远洋货轮的船舷上,都漆着几条深浅不一的“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1337所示,水面上的S是印度洋载重线,下面的W是北大西洋载重线当轮船从印度洋驶向北大西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印度洋与北大西洋的海水密度1和2的关系是( )A浮力增大,12B浮力减小,12C浮力不变,12D浮力不变,1220小刚自制了一个玩具喷水枪,如图1338所示,当向左推活塞时,A、B、C三点的压强相比( )ApA最小BpB最小CpC最小D相等21计算(每小题6分,共24分)(1)芭蕾舞演员的质量约50kg,当她用一只脚的足尖跳舞时,她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6cm2;大象的质量约为1t,当它站立时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600cm2试比较芭蕾舞演员和大象对地面的压强的大小(2)玻璃厂的生产车间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如图1339所示,已知每块正方形平板玻璃的边长为1m,重125.6N,吸盘内的气压为9.7104Pa,若用吸盘将该平板玻璃吸住并悬空,吸盘的直径至少应设计为多少米?(3)把质量为158g的实心铁球投入足量水中,静止后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若将该铁球投入足量水银中,静止后它受到的浮力又是多少?(4)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于2000年8月12日沉没打捞潜艇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打捞时,先在水底把潜艇锯成两段,艇首暂留海底,艇身被26根钢缆拴住,缓慢吊离海底假设艇身的质量为104t,由钢铁制成,试估算在匀速提升的过程中平均每根钢缆的拉力有多大过程与方法(共18分)22(6分)为探究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赵霞用三块相同的海绵和几块相同的砖做了一组实验,如图1340所示要说明压强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请你指出哪两个图最能说明为什么?23(6分)下表是李明在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比较序号为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较序号为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为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24(6分)利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盆水、细线,你能否测出一个马铃薯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和计算马铃薯密度的表达式科学探究(共18分)(每题6分,共18分)25阅读下面的资料小鸡出壳的奥秘小明家里养了好多鸡,他在长期的生活中发现,母鸡孵小鸡时,几斤重的母鸡压在鸡蛋上面,鸡蛋安然无恙,而当鸡蛋孵成小鸡时,小鸡只要在壳内向外轻轻啄几下,就能破壳而出这是为什么呢?小明反复想了几次后,做了以下的实验:先将半个鸡蛋壳放在桌子上,凸面向上,然后将一枝削得不太尖的铅笔,笔尖朝下,在离开蛋壳十几厘米处,让它竖直地落下来,撞击蛋壳的顶部如图1341甲所示,结果蛋壳完好无损现在将蛋壳翻过来,凹面向上,把它放在一个小茶杯口上,用同一枝铅笔仍从同样的高度竖直落下,结果蛋壳一下子被击穿了如图1341乙所示(1)你能利用以上的实验帮小明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2)这个结论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3)小明经历了哪些探究要素?26学了液体的压强,白云提出了这样的猜想:因为液体的压强是由于液体的重力产生的,所以液体压强的大小应该与液体的重力有关,液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她的猜想对不对?请你任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论(必要时可用图示说明)27给你如下器材:一个金属块、量筒、水、弹簧测力计、细线试设计一个实验,用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说明实验原理及步骤第十五章测试题知识与技能(112题每题2分,1324题每空1分,共46分)1 在下列情况中,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重力势能的是( )A海上航行的轮船B空中飞行的子弹C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D拉开的弓2 在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的过程中( )A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动能减少,势能增加C势能不变,动能增加D动能不变,势能增加3 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A“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空中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C拧紧的钟表发条带动指针走动D正在上升的滚摆4 直升机在匀速下降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是( )A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B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C势能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D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5 关于机械能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只具有动能B炮弹具有的机械能一定比子弹具有的机械能大C质量和速度都相同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样大D质量大的物体的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大6 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B做的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C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D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7 在图14-6所示的实例中,其中没有做功的是( )A叉车举起货物B直升机吊起架电线的铁塔C马拉动原木D李刚用力但没有推动大石块8 奥运举重冠军陈小敏在比赛时,第一阶段她把100 kg的杠铃很快地举过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稳稳地停留了3 s,三名裁判都亮出了白灯,举重成功关于她举重时对杠铃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她在第一阶段内没有做功B她在第二阶段内没有做功C她在两个阶段内都做了功D她在两个阶段内都没有做功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B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水做的功是总功C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桶捞上来的时候,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D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桶捞上来的时候,桶里带了一些水,对桶和水做的功是有用功10 甲、乙两辆汽车,功率之比为21,在相同时间内沿水平路面通过的距离之比为12则它们所做的功之比为( )A21B11C14D4111 下列单位中不是功的单位的是( )AWsBJCJ/sDNm12 某人用手将一物体竖直举高2m和用机械效率为80的斜面将它升高2 m比较两种情况( )A用手举高时做功多B用斜面升高时做功多C两种情况做功一样多D两种情况都不做功13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浩瀚的太空迎来了第一位中国访客飞船升空后,首先进入的是近地点高度约200 km,远地点高度约343 km的椭圆轨道飞船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它的势能_14 水电站修筑较高的拦河坝是为了_15 上海桑塔纳牌小轿车的功率是:66 kW_W_J/s“66kW”的物理意义是_16 一辆小汽车与一辆装满货物的大卡车以相同的速度行驶,则小汽车的动能_大卡车的动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7 跳水运动员从最高点向水面下落的过程中,他的_能逐渐减少,_能逐渐增加18 弹簧门在推开后能自动关闭,这是由于门被推开后,弹簧被卷紧变形,具有_能;放手后,这个能转化为门的_能,使门被关上19 一只小鸟在空中飞行时具有40J的机械能,若它具有10J的势能,则它具有_J的动能20 小明在水平面上用50 N的水平推力,加速推着一辆重120 N的小车,前进了10 m,小明的推力做功是_J水平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做功是_J21 甲、乙两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如果它们的功率相同,行驶速度之比v甲v乙21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牵引力做功之比为_22 用三种方法把沙子运上三楼,如图14-7所示,根据图中数据算出三种方法所做有用功的大小均为_;其中方法_做的总功最多,等于_23 用一只铁桶从深井中取水,第一次取半桶,第二次取满桶,两次相比:W1额_W2额,1_2(选填“”“”或“”)24 班级里组织登楼比赛活动,比一比谁登楼的功率大为此,在活动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25 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骑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加大速度,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说明这样做的好处(2)如图14-8所示,用绳子拴住一个苹果并悬挂起来,把苹果拉近自己的鼻子静止,松手后苹果将向前摆去,接着又反向摆回来,你原地不动,苹果会打到你的鼻子吗?为什么?(3)在空气阻力不计的情况下,一只皮球从高处由静止下落,被地面弹起后不能再回到原来的高度在整个过程中:说明皮球机械能的转化情况;指出皮球在哪几个位置时的动能为零;分析皮球不能回到原来高度的原因(4)想一想,生活或生产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请列举两例26 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如图14-9所示实验装置,斜面长2m,高0.5m,秒表每格1 s重为1 N的小车在沿斜面方向、大小是0.3 N的拉力F作用下,从底端匀速到达顶端秒表变化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求:拉力所做的功;拉力的功率;斜面的机械效率(2)如图14-10所示,煤矿工人用200 N的水平拉力,抓紧绳子的一端,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在10 s内将矿井里质量为32 kg的物体提升4 m根据题给条件,请你计算出与本题相关的五个物理量(g取10 N/kg)过程与方法(每小题5分,共15分)1 测定如图14-11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实验所需器材除钩码、弹簧测力计、滑轮、铁架台外,还需要_和_(2)如果将两个1 N的钩码匀速提升10 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8 N,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3)根据测量数据,求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写出计算过程2 在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小球动能的大小是怎样显示出来的?(2)要研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应怎样进行实验?(3)要研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是否有关,应怎样进行实验?3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你跳绳的效率要求:(1)写出实验中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其测量器材;(2)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3)给出计算功率的表达式;(4)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实验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科学探究(1题6分,2题4分,3题3分,共13分)1 小红学过“机械效率”后,产生了一个疑问:“机械的机械效率越高是否越省力?”针对这个问题,小红借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利用家中“案板”和茶杯做了以下实验(图14-12):A把杯子放在塑料袋中,在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杯子和水的重力GB用“案板”作斜面,如图所示把这只茶杯通过细绳与弹簧测力计连接,拉动弹簧测力计,把盛水的杯子匀速拉上斜面C分别测出拉力F,杯子移动的距离s和升高的高度D改变斜面的高度,做四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1)计算并将数据填入表中四个空格(2)小红的疑问是否得到了解决?分析实验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3)完成上面实验后,小红又产生一个猜想:“如果减小斜面的摩擦,可以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请你先用所学知识,说明小红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述理由)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进一步证明你对小红猜想的判断(可以简要说明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要做哪些新的实验操作)2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物重关系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装置做了三次实验,测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1)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g取10 N/kg)(2)图14-13是某公司的一幅广告宣传画:一个巨大的滑轮提起一个小皮箱,宣传文字写着“事无大小,必尽全力”请你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定性关系,并利用这个关系对这幅宣传画发表自己的评述3 取一弹簧,如图14-14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手压球在弹簧上面,然后放手,观察小球上升高度;改变弹簧的压缩量,重做上述实验,看小球上升高度和前一次有什么不同,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第十六章测试题知识与技能(110题每题2分,1119题每空1分,共42分)1 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在教室中烧醋杀菌时满屋都会闻到醋味B拿粉笔用力在黑板上写字C香水瓶打开盖后,满屋充满香味D水洒在地上,过一会儿全蒸发了2 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了,其原因( )A一定是它对外做了功B一定是它放出了热量C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D可能是物体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物体对外做了功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物体内能增加B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增加C自行车下坡时,动能增加,势能减小D用锯锯木头时,对锯条做功,锯条内能增加4 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能量转化的是( )A用砂轮磨刀,有火星迸出B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C地球以外石块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D人们用热水袋取暖5 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为35,乙的效率为25,这两个数据表示( )A甲机做的功比乙机多B甲机的功率比乙机的大C在相同时间内甲机燃烧的汽油比乙机的多D在消耗相同汽油时,甲机做的有用功比乙机的多6 下列知识结构中有错误的是( )7 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A比热容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B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C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D比热容和热值均不变8 能量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干电池放电B给蓄电池充电C风力发电D电动机带动水泵抽水9 下列说法中,能反映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体降低的温度有关的是( )A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B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C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D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10 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温度升高t时,所吸收的热量如图15-11所示,它们之间的比热容关系应满足( )AC甲C乙C丙BC甲C乙C丙CC乙C甲C丙DC丙C甲C乙11 我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存在_现象,它表明_12 一根铁棒很难被拉伸,这是因为_13 如图15-12甲、乙两图是课本中的两个演示实验的示意图,想一想,这两个实验呈现的现象可以验证_14 一块铁平均分成两块,每一块的比热容和原来的比热容_15 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比是31,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2,则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之比是_16 燃料的热值是指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其单位是_燃料燃烧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是_17 各种热机都是利用燃气做功的机器常用的内燃机分为_和_两种,它们的工作过程分为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