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测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64242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ttp:/www.ywzk.com 语文中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不得转载新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一、基础演练(14分)1下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2分) ( ) A仓廪(ln) 嗜学(sh) 好逑(hoqi) 肉食者鄙(p) B容臭(xi) 逾约(y) 皲裂(jn) 小信未孚(f) C绮秀(q) 烨然(y) 所恃(s) 关关雎鸠(jji) D汩没(g) 夫战(f) 玉帛(b) 又何间焉(jin)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 A恐遂汩没(因) 遂逐齐师(就) B夫战,勇气也(发语词) 且夫人之学也(再说) C使君谢罗敷(请问) 溯游从之(逆着水流方向走) D皆言夫婿姝(美丽的样子) 赐归待选(回家)3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在句中有变化的一项是(2分) ( )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C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D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2分) ( )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C四支僵劲不能动 D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5下列句子的字形、标点和课文相符的一项是(2分) ( ) A下视其辙,登轼而望焉,曰:“可以。”遂逐齐师。 B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C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D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资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6选出下列翻译中有错误的一组(2分) ( ) A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因此即使我愚笨,但终于还能有所收获。 B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译:难道(他们)曾经拿起笔来故意学做这样的文章吗?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土气就丧尽了。 D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译:回来后互相抱怨,只因为贪看罗敷的关系,耽误了农活。7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几句,栩栩如生地描绘出罗敷的美丽超众非凡。这样的间接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B上枢密韩太尉书是一封求见信,写信人是刚满19岁的新科进士,收信人却是掌管着全国军政大权的枢密使韩琦。 C曹刿认为,人民的支持是战争取胜的主要因素,所以他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D宋濂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他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先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可谓现身说法;然后联系马生求学的优越条件,从对比中很自然地得出结论,指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专心与否;最后赞许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和勉励之情。标题中的“生”,是平辈之间的称呼。二、挑战阅读(46分) (一)(10分)纪昌学射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gu,使劲张弓)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未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氅悬虱于中牖(yu,窗户),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fyng,拍胸)曰:“汝得之矣!”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纪昌归 ( ) 倒眦 ( ) 视微如著( ) 以睹余物( )9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10这则寓言选自列子汤问。文中纪昌是向飞卫学射,为什么开头却写甘蝇的射技?(2分) 答:_11从文中看,纪昌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_(二)(10分)以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襄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河东凶亦然( ) 察邻国之政( ) 填然鼓之 ( ) 是亦走也 ( )13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2分) ( ) A寡人之于国也 B 移其粟于河内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移其民于河东14指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比喻意义。(2分) 五十步:_ 百 步:_15对文中四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句是梁惠王向孟子问疑的话。 B第二句是孟子直接解答粱惠王疑问的话。 C第三句是梁惠王回答孟子的话。 D第四句是孟子解答梁惠王疑问的话。 (三)(12分)红尘之上 岁末,照例有许多贺年卡飞来飞去,像候鸟一样。 飞向我的鸟儿,身上披着五彩缤纷的羽毛,还有无数的祝愿;从我手上飞走的鸟儿,却是小小一袭素羽,里面的话也简单,千篇一律的,写的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我的鸟儿大朴素既不富贵气也不现代派。我让它就这样飞向你,愿你明白这一种真挚。 我想了很久,该在那洁白的羽毛上抹上什么颜色?那么多的友朋,不同的亲疏、不同的期待与理解,我写什么呢?我厌恶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热情的句子,透着虚假、肉麻。我更不想用东洋、西洋的文字把我的鸟儿涂得七彩斑驳,光怪陆离。 面对等侯起飞的白色鸟群,我竟微微凝眉沉思了。 仿佛一股清凉的气息拂来,一句遥远的诗句来到我心间。我微笑了,就是它吧。于是向每一袭羽毛抹上这淡远而润泽的墨痕。 我不禁想起你们那一张张熟悉的脸,想起我们在漠漠红尘中平淡或奇特的相遇,怎么交换第一朵微笑、第一瞬凝望,然后在彼此生命的画纸上留下深深浅浅、枯枯润润的痕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我向往的画面,我迷恋的音乐,把它送给你,你会明白吗? 给你,聪明而不安定的女孩。人生不可能有大多的狂喜大悲,在这里找不到的浪漫奇情,在别处、在远方也依然是海市蜃楼。流浪的日子是累人的,而你为此,已投掷了不少黄金韶华。真要把所有的青春千金一掷,作一次豪赌吗?为什么不回到起始的单纯?一切的一切,听其自然,如松间明月朗朗地照,如石上清泉涓涓地流,不好吗? 对你,这句诗是一种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你喜欢吗? 给你,我朝夕共事的朋友。我们原该相知很深的,但也许大熟悉了,反而无法真正沟通。一株柳树与一株水杉,栽得更近也无法彼此了解。但我们不是草木,我们为什么这样?真想让你明白:我无意与人竞争什么,也不想在某个光圈中成为聚光点。我只想在自己的围墙之内,让我的心灵自由生长,迎风开出素淡的花。可我不能解释,因为那也许低看了你。 对你,这句诗是一种无须防范、了无芥蒂的默契。你会珍惜吗? 给你,一个特别的男孩。在所有的感情中,你都无法安于一个角色,可大幕落下你又觉得孤寂难耐。你频繁地接近那些赏心悦目的女性,又时时告诫自己:你是不可能真正付出什么的。这种诱惑与抗拒的游戏,你把它当成一杯咖啡,先煮沸,再等它凉,苦的液体,加上糖,然后不冷不热,亦苦亦甜地啜饮。 对你,这句诗是一种单一洁净,不染尘埃的人间情怀。你能领悟吗? 最后,给你,我亲爱的人。 我把这句诗直接寄上,连依托的翅膀都不用了。我想你知道,我多想走出这个千年好梦,找一段树根为枕,静静藉草而眠,让泉水在我身畔流淌,松针在我身上堆积。这时,我的心中只有一片安谧、温柔,不知道什么叫忧虑,什么叫复杂。连你我的名字也模糊了,如云如雾如烟如岚,在山间若隐若现地浮动。 对你,这句诗是什么?物我两忘、浑然天成的憧憬吗?仅仅是这样吗? 我只知道,在十丈红尘之上,有这样一个去处,安宁、纯净、隽永,亘古不变。 于是向片片白羽抹上这淡远而润泽的墨痕: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16“红尘”泛指“人世间”。文中的“女孩”“同事”“男孩”在“漠漠红尘”各是怎样的人?(3分) 女孩:_。 同事:_。 男孩:_。17第17段画线句子中的“千年好梦二是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作者想“走出这个千年好梦”的原因是_。(3分)18从全文来看,标题“红尘之上”的含义是_。(2分)19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两项是(2分) ( ) A文中所有的“鸟儿”“鸟群”都是喻指贺年片,喻体“候鸟”的特点就是每到一定的时候便飞来飞去。 B第2段中“小小”“一袭”“素”“简单”等词语,突出表明“我”厌恶不分情由的热情和虚假的客套,追求“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境界。 C第7段中“它”和“墨痕”所指的内容是不同的;“淡远”是指时间的久远,“润泽”是指感情浓郁。 D第12段画线的句子表明“我”不想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无意与人纷争、只想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生活的愿望。 E本文脉络清晰,王维的两句诗贯穿始终,是全文的线索;作者在文中借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它和王维这两句诗的原有涵义是完全一样的,20如果你也选两句诗(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除外)制成贺年片来表达你的祝愿,你准备把它寄给谁,为什么?(2分) 答: _ (四)(14分)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他们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于是,他就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他把成功并不象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教授大为惊喜,认为这是一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 后来这本书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而流传开来,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亚汽车公司的总裁。 我没有读过这本在韩国曾引起轰动的书,但凭我的人生经历,我已经感知到了它要说的一些道理:人生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自己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节选自读者2001年8月)21文中画线句反映了“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2分)22根据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举重若轻:_。 水到渠成:_。23文中画线句是否真的说什么事都用不着“钢铁般的意志”、用不着“技巧和谋略”?此话是针对什么问题说的?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分) 答_24通读全文后,可以看出作者对成功问题的观点是_。文章主要采用_阐明道理。(4分)25文中告诉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就可以引出新的观点。请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一个,变换角度提炼出言之成理的观点。(2分) “铁杵磨成针”或“名师出高徒” _三、创新作文(60分) 有时,我们想得到理解。有时,我们想改变自己。有时,我们要宽容别人。有时,我们想活得轻松。有时,我们想享受阳光请以我想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可从以上一句话中选择关键词语将补全作文题,也可以另选其他词语;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不少于600字。新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1A2A3C4B5C6A7C8回家;眼眶;明显;看9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10为了突出飞卫射箭技艺的高超11纪昌是一个谦虚好学的人12饥荒;了解;击鼓;奔跑,逃跑13BD14梁惠王移栗,抗灾御凶的权宜之计;邻国之政15B16为追求浪漫奇情而虚度青春年华;因竞争而对人防范心存芥蒂;想得到别人的感情却不付出真情1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如松间明月朗朗地照,如石上清泉涓涓地流”,等等);不想逃避现实、消极遁世,而是要执着追求,希望在现实中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美好理想18人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要努力使现实社会变得更加纯洁美好19BC20此题无标准答案,按下列答题要点分别给分。有恰当的两句诗,给合适的对象;理由充分,言之成理;语句通顺,没有语病21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惟恐别人后来居上)22比喻以轻松自若的积极态度克服困难而取得成功;比喻功到自然成23不是。此话是针对“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说的(或“针对有人故意夸大困难,让人产生畏难情绪时说的)作者的用意是鼓励人们不要害怕困难,要相信自己经过努力能够取得成功24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或:“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他的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举事实(举事例、或:摆事实)法25示例:铁杵何须“磨”针、办事应讲究效率;名师未必出“高徒”、高徒未必都出自“名师”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