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二中高一历史必修2复习之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60290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陂二中高一历史必修2复习之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黄陂二中高一历史必修2复习之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黄陂二中高一历史必修2复习之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陂二中高一历史必修2复习之名词解释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曲辕犁(江东犁)隋唐时期在江东地区出现的一种新型耕犁。唐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田费力。江东农民在长期的水田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它有重大改进: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重量变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省力。增加了犁箭、犁评,可以自由升降,调节深耕或浅耕,犁评“进之则箭下,入地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地也浅”,应用自如。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至此,我国耕犁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并逐渐推广,成为最先进的工具。2.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使劳动者有可能获得一定的土地, 生产力的发展又使劳动者有能力独立进行生产活动。这样,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小农经济的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活单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自耕农生产目的为满足生活和交纳赋税。(3)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4)脆弱性:负担沉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小农经济是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和古代中国文明成就的基础。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3.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是指依靠国家权力,由官府垄断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生产的一种手工业形式。由于国家权力的支持,能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也不入市场流通,主要满足政府、贵族和皇室需求,所以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其主要成就有领先世界的冶金业、享誉世界的制瓷业和异彩纷呈的丝织业。至明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水平。4.民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是指由民间私人经营的,主要从事民间消费商品生产的一种手工业形式,其生产产品主要面向市场流通,在明中叶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5.家庭手工业个体农户作为副业经营的一种手工业形式,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6.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标志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带有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的出现。除苏州的丝织业,在江南地区的棉布袜制造业、 榨油业、 矿冶业中也有类似资本主义萌芽的现象存在。 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还是稀疏的,但它的出现却是封建社会走向末期的标志。但是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重农抑商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因素使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至鸦片战争前夜,仍处于萌芽状态,发展异常缓慢。7.商帮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的地域性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它是一种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8.朝贡贸易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的一种外贸形式。在唐朝之前,这种朝贡贸易占主导地位,之后也占有重要地位。其典型特点是“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高于经济利益,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9.井田制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而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井田制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10.均田制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故至德宗年间被“两税法”取代。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均田制的实施,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量较前有所减轻以及实行三长制,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1.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政策,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汉武帝的抑商措施,到宋元“专卖”法乃至明清“海禁”,均是重农抑商政策之表现。“重农抑商”、“农本商末”政策深深制约和影响中国历史。该政策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但在封建社会晚期,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落后。12海禁海禁政策是指明清两代严禁私自出海贸易,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的经济政策。明朝初期,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下令实行“海禁”。他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13.闭关锁国清代严格限制官民对外交往,对外贸易只准在“公行”中进行的经济政策。虽然“闭关锁国”政策在当时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抵御外来侵略的作用。但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外联系,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阻碍生产力进步,从而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二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时期,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的过程。在这些远洋探索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与此同时,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哥伦布、达伽马、迪亚士、麦哲伦等。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新航路的发现,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后的发展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2.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商业的地位日益重要。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历史上称这些变化为“商业革命”。它促进了欧洲商品经济的大发展,使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日益壮大。3.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导致黄金、白银大量流人欧洲,造成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社会出现分化,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这个过程称之为价格革命。它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海上马车夫“海上马车夫”意指17世纪的荷兰,因荷兰在17世纪海洋贸易中扮演主要角色,故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争霸在很大程度上靠一种独有的、经济实用的商船。此前,典型的欧洲商船都建造有可以架设火炮的平台, 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海盗袭击。 荷兰人首先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不可装置火炮,仅能运送货物的商船。虽然这种设计的代价是每次航行都会充满风险,但好处是能使船的造价很低廉,货物的运费也便宜,荷兰以此击败了强大的竞争对手。17 世纪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商船队,几乎把欧洲南方各国和北方各国之间的贸易都集中到了自己手里,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海上马车夫”的称号由此而来。但是,“海上马车夫”的好景不长。从17世纪中叶,英荷便在各大海洋展开了海上争霸战,后来,法国也参与进来。法荷战争席卷了荷兰本土,最终以荷兰的惨败而告终。荷兰从此一蹶不振。5.日不落帝国指太阳无论何时都会照在其领土上的帝国,通常用来形容繁荣强盛、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霸权的帝国。而如今该词在一定的场合用来形容帝国主义,而未必特指某一统一的国家政体,历史上一共有两个国家先后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它们分别是:西班牙帝国和大英帝国。6.奴隶贸易在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中,欧洲奴隶贩子贩卖非洲黑人的罪恶交易。奴隶贸易开始于 16 世纪 30 年代,当时主要集中在非洲西海岸。所谓“三角奴隶贸易”是指,欧洲奴隶贩子乘船装载各种物品从伦敦、利物浦、马塞、南特等一些港口出发,来到非洲,此为“出程”;接着把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装船运往美洲西印度群岛、南美洲沿海地区等地出售,此为“中程”;最后,他们把从美洲购买或交换来的棉花、蔗糖、矿产品等运回欧洲,此为“归程”。北美的奴隶贩子则从新英格兰出发,载运大豆、木材、乳制品、面粉等物品,运到西印度群岛换取酒类产品,再前往非洲换取奴隶。奴隶贸易从 16 世纪到 19 世纪长达 3 个世纪, 给非洲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由于奴隶贸易,非洲损失了近 1 亿人口,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黑人在这场罪恶活动中所蒙受的苦难更是难以尽书。7.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里的一场大变革,也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时间为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8.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其主要成就有: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建立、传统工业的进步和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相较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其主要特点有科技含量高,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侧重于重化工业领域而非轻工业;超出英国一国范围,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德日俄等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甚至美国和德国的发展超过英法两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推动了传统工业进步;工厂规模扩大,社会化趋势加强;重工业取代轻工业。人们日常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生产关系领域出现了垄断组织;在国际关系上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9.垄断组织垄断组织是大企业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主要途径是先进的企业挤垮、兼并落后的企业。这种控制往往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实现的。其出现的原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直接原因);企业竞争求生存的需要。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的出现,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推动殖民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0.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中叶。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形成过程如下:雏形出现新航路的开辟(地理条件);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形成)的完成;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完成。补充:1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16至18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也称作“商业本位”。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15-18世纪中在欧洲流行,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但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但是,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才废弃以重商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经济政策。三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自然经济所谓自然经济, 可简称为自给自足和自产自销的经济, 它是指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所从事的产品生产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如封建制庄园或家长制农民家庭)的生活消费需要,而不是通过交换满足社会上他人需要的经济活动形式。它是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到了近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以及民族资本的不断发展,逐步受到冲击而逐渐解体。它的解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主要是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并且与农业分离,以男耕女织相结合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结构开始走向瓦解。另一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其中包括经济作物的扩种和粮食生产的商品化。2.洋务运动“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标榜“自强”“求富”,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自救”运动。因它产生于19 世纪 60 年代初至 90 年代中,正处在同治和光绪年间,所以又称“同光新政”或“自强新政”。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在清朝统治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这部分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沂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由于财力不足,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其中,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10年之间,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还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资本主义形式,是相对于官僚资本主义而言的。从经济地位上讲,民族资本是中小资本,而官僚资本是大资本;从对革命的态度来讲,民族资本在政治上具有两面性,在经济上具有二重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4.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统治者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是政治不民主、经济不发达的产物。19世纪后期清政府洋务派大官僚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开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是中国官僚资本的雏形。以后北洋政府由外债支持建立的一些官办企业也构成官僚资本的一部分。1936年以后,近现代历史文献中使用的官僚资本一词,主要是指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通过发行公债、苛捐杂税、商业投机、通货膨胀等手段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大家族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和战时经济统制手段大发横财,进而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人民政府在全部没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直接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5.实业救国“实业”一词据说是康有为首先提出的。1898 年,他在请厉工艺奖创新折中,建议将中国“定为工国”,“成大工厂以兴实业”。可见,康有为当时所说的“实业”特指工业。后来,随着实业一词开始流行,其含义逐步扩大。如张謇认为,“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实业在大农大工大商”,他所说的“实业”泛指工业、农业和商业。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崇尚通过发展实业来振兴中国,因而形成了“实业救国”的思潮。四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一五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年),指我国从 1953 年到 1957 年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 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其实行期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但是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有三点,一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二是 1956 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造成国家财政紧张。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2.三大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31956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也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影响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3.大跃进“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工业生产各部门制定出在几年内产量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也越来越高,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这些情况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4.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中央政治局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人民公社是在高级农业生产社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组成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成立初期,生产资料实行过单一的公社所有制,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在分配上实行过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并取消了自留地,压缩了社员家庭副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公社设立了农业、林业、畜牧、工交、粮食、供销、卫生、武装保卫等若干部或委员会,下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5.八字方针八字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面对19591961年我国出现的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1960年中共中央转发的国家计委党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八字方针”。在“八字方针”的具体指导下,到1962年,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1966年,全国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国民经济调整任务,使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6.改革开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其中,对内改革是邓小平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对内改革,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生的深刻改变我国社会贫穷落后状态的革命性变革, 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外开放, 就是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政策, 是对我国长期闭关自守造成经济社会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也是对当代世界经济、 科技发展趋势和国际形势变化敏锐观察、正确把握的结果。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种生产责任制的经营方式得到中央的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的新发展。仅几年时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普遍实行使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8.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高度发达的、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大商品经济,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和经济系统开放化。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指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只能作为经济运行的调节者,对经济运行所起的作用只是宏观调控。9.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就是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而且几乎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排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经济资源首先集中在政府手中,然后由政府根据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 通过各级政府部门逐级向下分配, 最终跟着下达给企业的生产计划分配到各个企业。10. 经济特区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合适的地方,划出一定的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策,用优惠的方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的特殊经济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有 5 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特区、珠海特区、汕头特区、厦门特区和海南特区。五个经济特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11.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是“内向型经济”的对称,指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系的某国或某地区的经济体系。外向型经济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外向型经济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贸易、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经济交流活动。狭义的外向型经济是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我国制定的“外向型经济”战略,在制度创新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五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的生产相对过剩。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1929-1933年,由美国开始,迅速波及全球。2.自由放任政策“自由放任”政策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传统经济政策。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倡“自由放任”政策,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普遍信条。它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自由放任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主要有:自由竞争,消费者主权, 政府的天职是“ 守夜人”。19291933年爆发的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重创了资本主义经济。胡佛总统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应对经济危机失败意味着“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垄断资本主义下的社会化大生产。3.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个人的生产资料变成了由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和产品却由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不协调,是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所在。其具体表现是:表现在消费上,是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的无序竞争;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4.罗斯福新政面对1929年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民主党人罗斯福决心扭转危局。罗斯福竞选总统成功后上台伊始,立即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新政实施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和复兴经济,第二阶段:19361939年,着重改革。新政包括三方面内容:复兴(Recovery)、改革(Reform) 救济(Relief),四个具体措施:整顿金融、复兴工业、调整农业和社会福利保障。新政实质上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危机,但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制度。它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成为垄断资本家的代理人,是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增强的反映。它的出现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或称为“理想的总资本家”。其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在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初期就已经产生,初步发展于罗斯福新政,二战中出现高潮,广泛发展于二战后,发展成为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经常性需要。到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现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干预。6.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他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实行财政赤字,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二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盛行,并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7.滞涨停滞性通货膨胀,简称滞胀或停滞性通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失业及通货膨胀同时持续高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8.福利国家制度“福利国家”是在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下,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这些政策目标的总称。其发展历程为20世纪三十年代罗斯福新政中首次成功实践,战后六七十年代发展到高峰,70年代经济滞涨后规模有所缩小。其内容包括:从摇篮到坟墓各个生命阶段,生活各个主要领域,包括儿童服务、医疗保健服务、老年人保障、残疾人保障、教育、住房保障、最低生活补助金、工伤补贴、失业保险等。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等手段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为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以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福利国家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缩小了贫富差距,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稳定了社会秩序。但是高福利容易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降低社会发展效率,;易培植社会惰性,降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让企业不堪重负。9.新经济从1991年3月到2000年2月,美国经济出现持续107个月的良好运行态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降到历史最低水平,这种三高三低(高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高企业效益、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利率)并存的经济现象被经济学家称之为美国“新经济”。1996年,美国的一家杂志商业周刊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这一概念由此问世。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六第七、八单元 苏联经济发展历程和世界经济全球化1.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标志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此后,政府还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这一系列政策被称为“新经济政策”。其出现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从深层次上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要寻找新途径和新模式。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机制来扩大生产,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可惜未能长期实行,斯大林上台后逐渐被废除。2.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它是俄国及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其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即政治集权、经济集中、思想集控,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致命不足。斯大林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 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在斯大林模式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体现。从形成途径看,斯大林模式是通过极端行政手段采用“自上而下的革命”建成的,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论有着根本区别。从体制建构看,斯大林模式虽然在表面上创建起高纯度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但其指令性和国家所有制性质与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设想有着内在的差异;政治上,在“建成”社会主义之后,斯大林模式过分强化国家政权的做法,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时期之后国家镇压职能弱化的论述是有差别的;在人的解放方面,苏联社会也远未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至于分配上的按劳分配和组织上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斯大林模式中也都未得到全面的贯彻。 概言之, 斯大林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不完整的运用。在经济方面,斯大林模式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计划管理体制,它限制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粗暴的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并片面发展重工业,过多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实行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共产党管理一切,直接发布命令;管理一切国家事务,民主法制不健全,领导的终身制,基本不受群众的监督,最后形成个人权力的高度集中。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应该辩证分析:、积极影响: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消极影响:但是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斯大林模式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也就要求空前的国家专政机关作为后盾。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因为这些不过是巩固国家统治的方式而已。斯大林模式和民主、现代法制是完全不相容的。3.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维持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它有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三大职能。从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情况,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到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实行浮动。1973年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各主要货币由于受投机商冲击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不再承担维持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美元也不再成为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已全部丧失,该体系终于完全崩溃。4.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亚非拉美被侵占的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和掠夺性的贸易,瓦解破坏了当地自然经济,把当地经济都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形成。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使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既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秩序,又是美国对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的工具。5.经济区域集团经济区域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为了促使资本、技术、信息、劳务在一定区域的自由流动,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当今世界,代表性的区域经济集团有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6.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如下: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西方早期殖民扩张后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最终形成。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迅速发展有几个原因: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根本原因)新型信息技术发展、新型交通工具出现提供了基本技术手段。跨国公司及各种国际组织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推动者。(催化剂)两极格局的结束,消除了政治障碍。(提供了可能性)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实行疏通了渠道。(扫除了障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的资本扩张。对整个世界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 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加大。对发达国家来说,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和广阔的市场,在经济全球化中占绝对优势,是最大的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为它们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但另一方面由于落后的技术、资金、市场的匮乏,不平等的“游戏规则” 等因素使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其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经济运行风险提高;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过度开发,转移污染和垃圾,引发生态危机,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贫富分化严重;最不发达国家有可能被边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