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2013年-2014学年语文第二阶段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5912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汕头2013年-2014学年语文第二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汕头2013年-2014学年语文第二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汕头2013年-2014学年语文第二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汕头2013年2014学年语文第二阶段考试试题注意:请将答案填于答题卷上.一、基础(25分)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 ,枳花照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2)鬓微霜,又何妨! ,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月夜写的是月夜的一角,但实际上所蕴涵的却是月夜中透露出来的春意的诗句是: , 。(4)渔家傲中,描写塞外自然景致的语句是: , 。(5)默写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四句词。 , 。 , 。可怜白发生!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xi d( )职业之神圣。(2)看hng zhung s gu( ),分外妖娆。(3)理想是肥皂,xzhu( )你的私心。(4)她从工作中得到很多bo chu(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国庆期间,大家出外游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修改:把“不要”删去)B、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相关法规制度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句中“阅读”一词与 “精神实质”不搭配,应改成“阅读相关法规制度并领会其精神实质”。)C、已是90岁高龄的他,精力和身体还很健壮。(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D、因特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事实上,不是“诱惑”“无法”,而是“现代人”“无法”,将“无法”一词移至“现代人”之后。)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B 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21世 C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D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5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 , 。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 是 , 。二、阅读(45分)(一)(10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yu)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x)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6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B.必先苦其心志/其如土石何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人不知而不愠 D.管夷吾举于士/冷光之乍出于匣也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入则无法家拂(b)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8. 作者认为国家灭亡的原因是?(3分)戴胄犯颜执法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注释】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上:指唐太宗。擢:提升。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布:昭示。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 天下无冤狱( )10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11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4分) (二)(10分)怎样让幸福来敲门石雅彬 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报告指出,在被调查的294个城市中,石家庄市居民的幸福感排名第一。那么,幸福感是什么?幸福从哪里来呢? 尼采说过:“一切幸福感都有两个共同之处:充溢的情感和高涨的精神。一个处在幸福之中的人就像是一条在水中的鱼,觉得无拘无束,可以尽情跳跃。”可见,幸福感对个人的生活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福;而有的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作为社会心理体系的一个部分,幸福指数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怎样让幸福来敲门呢?把握好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第一,心理参照系。人们常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其实反映的就是心理参照系不同而产生的心理感觉差异。大到整个社会,小到社区、家庭,心理参照系处处存在,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就整个社会而言,开放型社会和相对封闭的社会,其心理参照系必然不同。例如,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由于缺乏与其他社会的比照,尽管这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心理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其成员便可能知足常乐,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而处在开放的社会,由于受到发达社会的各种冲击,开始有了外在参照,其成员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之势,因为此时他们原有的自尊受到了挫伤。 第二,本体安全感。本体安全感是指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信任感。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本体安全感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第三,成就动机程度。所谓成就动机,就是人们对自己成功程度抱有的期望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志向。志向能够通过不懈努力实现,我们说那是理想;如果志向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我们只能称其为幻想。人们如果意识到自己获得的成就高于预期目标,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如果感到自己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就不会有幸福感。虽说每个人都应该有崇高理想,有远大抱负,但随着时间推移,当你发觉自己的目标似乎很难达成,甚至严重影响了你对生活的感受和信心时,那就要反思一下,是否该调整奋斗目标或者是行为模式了。 有研究者发现,在赛场上,冠军的压力最大、焦虑程度最高,因为他们总想保持第一,希望再创佳绩;亚军满怀遗憾,容易陷入“如果发挥再好一点”的侥幸和假想中;而第三名感觉最满意,因为他们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又不用苛求自己非得争第一,因而他们的幸福感最强。 不少人一味追求考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跻身精英阶层可永远想当第一,也就可能永远面临失败的危险;永远想着超越,就永远感觉“自己还不够完美”。太过争强好胜的人,不妨试着体会一下质朴平凡的生活。这不是懒于进取,而是懂得为自己的付出喝彩,这也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智慧。 (本文有删改)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段引用社科院的报告,是为了引出论述的话题;第段引用尼采的话,是为了论证“幸福感对个人的生活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这山望着那山高”,说明人们的心理参照标准提高了,心理感觉就会发生变化,幸福感也会随之降低。C在赛场上,第三名的幸福感高于亚军和冠军,究其原因,是第三名不苛求获得第一,对成功的期望值低于亚军和冠军。 D本文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一味争强好胜,平淡质朴地生活、懂得为自己的付出喝彩,是获得幸福感的最重要途径。13下面的材料,可用作本文第段的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4分)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王国,相对封闭,经济并不发达。2006年被评为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幸福指数”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十三。14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福;而有的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3分)(三)(15分)黄蜂筑巢 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却又不会大批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 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秋的日子将尽,前面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住了那些没有办好移民文件的小生命。 黄蜂的家族里。大部分没有办好移往冬天的手续。在阳台上,我听见一个细嗡嗡的声音说: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我听见了这声音,不忍把这只蜂扫进尘土和枯叶里,便用扫帚挑起它,轻轻放到窗台上,它像一个打秋千的小孩一样紧紧抓住扫帚尖,然后落在一片宁静的秋天里。 A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 B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面,那金黄应该是晚熟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无月之夜的浓黑。这两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夜与昼、生命与死亡,温柔和峻厉,无限与短暂。它蠕动,欲飞,颤抖,然后停住。仿佛它已经明了生命的期限似的,开始整顿自己。用毛茸茸的两只小手收拾整理自己的触须,像吕布拨弄两根长长的花翎那样,认真而又骄傲。那是两根多么漂亮的触翎啊,它捋着它,一遍又一遍,如同一个清洁的爱美的人儿。小家伙!你原来是如此自爱呢!可是我们原来是怎么认识你的呢?我原来还以为你是个四处寻衅的亡命之徒呢!你的屁股后面总是挂着一支毒箭,随时准备刺向仇敌,我以为你是好斗的。黄蜂尾上针么,我至今记得童年捅鸟蜂窝时,几只毛茸茸的小爪子紧紧抠住鼻子上的毛孔,然后狠狠一刺,至今鼻子还大着。黄蜂就是马蜂,春天时竟在阳台的墙缝里筑了巢,嗡嗡营营,不时地有起飞和返航,小小阳台一下成了热闹的空军基地,给一家人造成威胁。如果要想毁掉这个基地和里面的众多“歼击机”也很容易,晚上用一团泥巴糊住墙缝,就全数“闷”死在里面了。但是何苦呢,毕竟是一些没有攻击过人的小生命,即便是黄蜂,也不忍去荼毒无辜。“到了秋天它们自己就完了。”我说。从春天到夏天,它们天天从我们的头顶、脸前飞来掠去,人无伤害之心,蜂子也决不主动攻击,连误会也没发生。相安无事之下,我忽然发现了这些小家伙是非常有灵性,非常善解人意的,它们仿佛看得见你的心里没有存着歹意。后来,我越看越觉出它们的可爱、团结、忙碌,甚至把观察它们的活动当做了我每天的乐趣。金色蜂群仿佛是阳光锋芒变幻孵化而出的生命,连同那嗡嗡的声音也像是夏日阳光的声音呢这些一粒一粒的、飞翔的小光芒啊!再后来,就是寒露、霜降了。它们挣扎在季节的墙边,坠落在时限的海关前,无限珍惜,异常温柔。它们当中没有一个使用过上天配发给自己的箭。我听见这些陆续坠落阳台的小生命说:生活着多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明日立冬。明年请务必再来聚会呵,小家伙! (选自周涛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15文中两次较详细地写黄蜂走向死亡时的“举动”,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4分)黄蜂的“举动”作者的情感第一次第二次16文章写黄蜂“筑了巢”的生活,突出了黄蜂哪些性格特点?此间,作者对黄蜂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17、把黄蜂的生命历程与人类联系起来看,你认为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至少写两点)(4分)18文章A、B两处画线语句写得很精彩,请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4分)第三部分 作文(50分) 一次班级表演,我发现自己竟拥有如此美妙的歌喉;一番书海徜徉,我发现思绪驰骋原来是这样的自由;一回亲友送别,我发现从此多了一份牵挂;一轮朝阳初升,那片辉煌居然洒满我的心头;也可能,一场误会摩擦,我还发现自己并不那么高尚,理智,成熟行走在这迷惘而美丽的青春路上,我们是否步履匆匆,来不及发现别样的自我?要求:请你以“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四、附加题(10分 )阅读水浒传的语段,完成下列问题: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人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 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B武松道:“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武松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武松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武松道:“第一件,要你便离了快活林,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金眼彪施恩。谁教你强夺他的?”蒋门神慌忙应道:“依得!依得!”武松道:“第二件,我如今饶了你起来,你便去央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蒋门神道:“小人也依得!”武松道:“第三件,你从今日交割还了,便要你离了这快活林,连夜回乡去,不许你在孟州住;在这里不回去时,我见一遍打你一遍,我见十遍打十遍!轻则打你半死,重则结果了你命!你依得麽?” 武松指着蒋门神,说道:“休言你这厮鸟蠢汉!景阳冈上那只大虫,也只三拳两脚,我兀自打死了!量你这个直得甚的!快交割还他!但迟了些个,再是一顿,便一发结果了你这厮!”1.请概括A段材料的主要情节,并简要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5分)2、两位主人公打抱不平都是“义”的表现,但两者的目的和“义”是有所不同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2013年2014学年语文第二阶段考试试题答案一、基础(33分)1、(10分,每句1分,每错漏多1字扣0.5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槲(h)叶落山路,凫(f)雁满回塘。(2)持节云中,(3)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4)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5)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2 (6分)亵渎 红装素裹 洗濯 报酬3、C 4、D5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藏在大海深处6、A、D(3分) 7(1)这样以后就才知道,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2分)(2)(对一个国家而言)(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势力的外来祸患,(那么)往往(这个)国家(就该)灭亡(了)。8入则无法家拂(b)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分)9(每个词各1分,共2分)愤恨、案件。10(3分)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坚持要兑现守信用。戴胄认为应该流放。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来决断事情。11.(4分)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译文】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不久,有个假冒资历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皇上大怒:“你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答道:“皇上的命令出于一时的喜怒,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大信用的。皇上痛恨选拔的人当中很多有欺诈行为,所以要杀他们。皇上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再交由法律裁决,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皇上(称赞戴胄)说:“你擅于依法办事,我又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严格执法,争辩的言论如泉水涌出一般,皇上都依照他的决断,天下就没有了冤案。12 3 D13 4 第段围绕幸福指数受到心理参照系的影响展开论述。(2分)不丹相对封闭,缺乏与其他社会的比照,心理参照系比较稳定(由于心里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人们知足常乐,所以幸福指数高。这正好证明了本段的观点。(2分)14 3 因为:前者参照的对象和标准适中,知足常乐,能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奋斗目标,对外在世界有安全感,所以“会觉得甜蜜、幸福”;(1.5分)后者参照的对象和标准较高,奋斗目标过高,对外在世界缺乏信任,争强好胜,所以“会感到失落、痛苦”。(1.5分)15(4分)(每空1分)黄蜂的“举动”作者的情感第一次抓住扫帚尖怜惜(不忍、同情)第二次整理触须(整顿自己、整理自己)怜爱(赞叹、赞赏)16(3分) 特点:勤劳、无伤人之心(不主动攻击)(1分) 变化:原以为黄蜂好斗(是亡命之徒)、忽然发现它有灵性,善解人意、后觉得它可爱(2分)17答到两点即可(4分)答案示例:(1)面对死亡要乐观、坦然 (2)对生活要热爱 (3)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4)人类应该向动物学习 (5)人类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生死观18(4分)示例:A处:(1)语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垂死的黄蜂比作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2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蜂临死前优雅的形态,表现了黄蜂面对死亡的坦然、平静。(2分) 或者(2)语段抓住秋日阳光鲜明美丽的特点,写出了黄蜂临死前环境的优美(2分),突出了黄蜂的优雅与凄美(2分)。B处:语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蜂身上黄黑相间的色彩比作套色版画(2分)纯金之黄与无月之黑融合在一起,色彩鲜明,突出了黄蜂外形之美(2分)。附加题1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1分)潘家酒楼上,因金氏父女啼哭,打搅了饮酒兴致,鲁智深怒将碟儿盏儿摔到楼板上。听到金氏父女受到欺辱,鲁智深怒火中烧,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2鲁达义救萍水相逢的金氏父女,救的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弱者,是一种真正的大义。(2分)武松打蒋门神是为了报答施恩父子的恩惠,是一种狭隘的江湖义气(2分)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