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5808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 A儒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2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认为民性本善,要施仁政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3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4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5公元前5世纪,希腊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是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公民的思想活跃 “人非工具”思想的流行 A B C D6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束缚 B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 C批判了路德背离人文主义精神 D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7“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D.希望用理性迎民主、科学的新时代8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9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了历史资料唐代金刚经卷子,该资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敬造”的字样。四位同学各抒已见,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说法是 A资料卷末的纪年说明唐朝就已有了活字印刷术 B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此件可能是伪造的 C这一资料证明唐代已开始印刷术的发明与研究 D佛教的传入是印刷术产生的根本原因10怀素曾这样描述一种书法形式“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当时擅长这种书法的人物是 A王羲之 B张旭 C柳公权 D颜真卿11参与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物理学家周光召曾说:“没有就不可能有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器和信息科学。”“”可能是指 A相对论 B经典力学C进化论 D量子力学1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13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14皮锡瑞在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中写到:“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该想法A导致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B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C着眼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15“共和制不过是空招牌,作为现代国家基础的新国民,并没有伴随民国而自然产生。因此,宣传新思想、培养新国民似乎已经刻不容缓。”为此,先进的中国人 A进行维新变法 B发动武昌起义 C宣传实业救国 D掀起新文化运动16在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中,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 B C D17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的重要历史地位。以下对毛泽东著作的贡献的对应连线不正确的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B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C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18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 A促成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诞生 B促使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D推动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战略出台19“某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高中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考入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分配到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以上个人履历反映了 A义务教育法保障了其受教育权利 B“教育大革命”对其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C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为他的人生转折提供了机遇 D作为学者访问美国得益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20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了卫星十年发展规划,其中有一条:1969或1970年发射首颗人造卫星,卫星上天后10年发射飞船。该规划的主要成果是 A“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 B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D首颗近程导弹试验成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21题12分,22题11分,23题12分,24题12分,25题13分,满分60分。21(12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材料二 父止(只是)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固定的地位),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材料三 知(感觉、知觉)是心之体(根本、主要方面),心自(自然)然(认为是对的)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出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 陈独秀再答常乃德(古文与孔教)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认为应该怎样才能实现“仁”?(2分) (2)分别概括材料二、三关于人的道德修养方面的主张,指出其理论依据。(4分)(3)据材料四,陈独秀对儒家思想的价值作出了怎样的评论?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这一评论的合理性。(6分)22(11分)追求人的自由是众多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法国的卢梭和德国的康德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那是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 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人类的启蒙。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 ”建立起。 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政治背景。(4分)(2)据材料二,康德认为启蒙的前提是什么?概括指出康德对“自由也是一种责任”观点的理解。(4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卢梭和康德“自由观”的历史作用。(3分)23(12分)阅渎下列材料:材料一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些还成为近代文明的助推剂或催化剂,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但在近代影响人类进步的科技革命中,我们却找不到中国人的身影。材料二 董仲舒是汉朝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材料三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加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材料四 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了能在核战争爆发时保障军队内部的通讯联络,建立了由4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实验性分组交换网络阿帕网。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一个名为NSFnet的高速信息网络,取代阿帕网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并向全社会开放,使互联网进入以资共享为中心的服务阶段。1991年,欧洲核子物理中心发明了用超文本链接网页的环球网(Word Wide Web,缩写为WWW),也称为“万维网”,从而创造了全新的文献检索和查阅方法,使得互联网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库。材料五 信息泛滥、网上黄毒、沉溺于网络以及利用网络犯罪等等,也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爆炸的信息,人们有可能反而对自己的生命缺少体验,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渐减退乃至消失。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成为近代文明的助推剂或催化剂”的科技发明两例,并分别说明理由。(4分)(2)据材料二,分析材料一中“在近代影响人类进步的科技革命中,我们却找不到中国人的身影”的思想因素。(2分)(3)材料三中“新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蒸汽大王”是哪一次革命的产物?(2分)(4)根据材料四,指出计算机网络出现的直接原因。概括其发展过程。(3分)(5)材料四、五给予我们什么启示?(1分)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书(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中国儒家的“三世”说附会在一起,。他认为时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统治的中国社会是“据乱世”,而要达到所谓的“太平世”,即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社会,就必须先对“据乱世”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升平世”。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材料三 甲午一战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了一层次。 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之构建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三世说”明显受到西方哪一思想的影响?康有为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实现“太平世”的理想?(3分)(2)据材料二,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变化反映了维新变法面临的最大阻力是什么?(3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一层次”的主要表现。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知识精英向西方学习的另外两个层次。(3分)(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中国知识精英寻求救国道路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因素。(3分)25(13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讲话名称发表日期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九八四年六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一九八五年十月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一九九二年一月、二月摘自邓小平文选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4分)(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3分)(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2分)江苏省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选修)参考答案1-20DDBCA DDBCB DCABD CACCA21(12分)(1)待人宽容;推己及人(帮助别人)。(2分)(2)主张:材料二:人人都要遵守各自的等级名分。材料三:良知是人心中固有的善性(致良知)。(2分)依据:二程:万物只是一个天理,天理存在于万物之中。王阳明:心外无理,理在心中。(2分)(3)评论:认为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是有价值的;但是在现代却成了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2分) 合理性: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有利和谐人际关系,提升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2分)宣扬封建纲常伦理,压制人的自由发展,维护专制统治,不利于近代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2分)22(11分)(1)主张:通过暴力革命获得自由;按照社会契约建立政权,保障自由。(2分) 背景: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法国深受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2分)(2)前提: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1分) 理解: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别人的自由;自由应该由法律或宪法保证;要按照自由的理念建立新的社会制度。(3分) (3)历史作用:促进思想解放;冲击封建专制统治,推动民族民主政治运动;影响公民法治社会的构建。(3分)23(12分)(1)造纸术、活字印刷: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思想的解放。 火药:帮助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封建专制。 指南针:使西欧人开辟了地理发现的时代。 (一例2分,答全发明和理由才可得2分,共4分。)(2)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导致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2分)(3)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第一次工业革命(1分)。(4)原因:军事需要。(1分) 过程:由军事需要到社会资共享;由局部网络到全球网络。(2分)(5)启示:计算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和应用。(1分)24(12分)(1)达尔文进化论。(1分)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2)孔子改制考的出版;冲击了传统儒学思想。(2分)封建守旧势力强大。(1分)(3)变革中国政治制度。(1分)科学技术(器物);思想文化。(2分)(4)民族危机、专制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西方文化。(3分)25(13分)(1)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2分)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