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5631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目的要求:1: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2: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重点: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难点: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建议讨论:在氢气、甲烷(天然气、沼气)、煤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柴油和煤等燃料中,你认为最理想的燃料;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新课程标准提出可选情景素材有城市“环保汽车”的兴起,“西气东输”工程等。确定选用人教版的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第七单元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作情景素材,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学生在前两个课题已学习了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本课题内容主要分两大点,一是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二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学生在前两个课题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探究煤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硫等形成的酸雨的危害,汽车用燃料的燃烧时产生的尾气的探究,归纳出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对空气的污染的主要原因。然后再探究乙醇和氢气的燃烧反应、制取等内容,讨论燃料的选用。最后了解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飘尘、煤尘、放射性物质等。我国城市的主要污染物有:A:NH3、CO2、NO 雾 B:CO、N2、Cl2、酸雨C:SO2、NO2、CO2 可吸入颗粒物 D:HCl、SO2、N2 沙尘暴来源:煤、石油的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引入在北京申奥过程中,大家看到各奥委会官员都很看重各申办城市的环境问题,我国奥申委官员也就北京的环境问题向全世界作出了慎重的承诺,并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看来,“环境问题”,已经作为当今世界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提了出来。提问请同学们说说在我们周围,环境污染主要分为哪些方面的污染?思考并回答环境污染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几个方面,其中大气污染是其中主要问题之一。一: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1煤的燃烧煤的燃烧会排放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2)、会形成酸雨。2:活动和探究:酸雨危害的摸似实验加入物质现象地植物叶子或果皮镁条或锌粒大理石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1952年12月5日至8日,又被浓雾笼罩。在这一段时间里,许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统疾病,伦敦的各家医院一下子住满了病人。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者中,45岁以上者居多,约为平时死亡人数的3倍;1岁以下的死亡者,较平时增加约1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和心脏衰弱而死亡人数,分别为事件前一周中同类病症死亡人数的9.3倍、2.4倍、5.5倍和2.8倍。因肺炎、肺癌、流感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死亡者,较平时成倍增加。该事件与伦敦当时大量烧煤有关。煤烟尘经久不散,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遇到逆温,靠近地面处大气污染物如烟尘、二氧化硫大量聚集,大雾变成了刺激性很强的酸雾。伦敦公害事件发生以后,1956年、1957年又连续发生烟雾事件。1962年12月3日至7日,烟雾再度发生,又有约11000人患病,其中136人魂归西天。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主要污染物:CO、CO2、SO2、NOx、NH3、醛类(如甲醛)、酚类、烟雾、烟尘、放射性稀有气体氡、电磁波、螨虫、细菌、病毒等。1.来源:煤、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等的燃烧,煎、炒、烘、烤等高温烹调加工中产生的烟雾,烟草的燃烧,电器发出的电磁波,地毯中的螨虫,建筑装璜材料产生的甲醛、放射性稀有气体氡,化妆品,日用化学品,家宠等。2.危害:引起人体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导致各种癌症、皮肤病、传染病,影响婴幼儿智力和发育等。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1)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有 、未完全燃烧的 、氮的 、含铅 和 。(2)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应采取的措施有a、 b: c: (3)煤和化石燃料主要的污染有:a: b: c: 环境污染分类1.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2.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3.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放射性、热、电磁波等)、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硫氧化物(SO2和SO3)的污染及危害 来源:硫化物矿石的焙烧、煤燃烧和金属的冶炼危害:SO2具有刺激性气味,空气中SO2的安全浓度约为5cm3/m3。对眼、鼻、咽喉、肺等器官有强刺 激性作用,能引起黏膜炎、嗅觉和味觉障碍、倦怠无力等疾患。对金属、涂料、纤维、皮革、建筑材料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氮氧化物(NO和NO2)的污染及危害来源:矿物的燃烧,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氮肥厂、有机中间体厂等危害:NOx对人体的安全浓度约为5cm3/m3。高浓度会引起头晕、头疼、咳嗽、心悸等;低浓度长时间能诱发儿童支气管炎疾病。植物、棉织物、尼龙、金属材料都会受到腐蚀。碳氧化物(CO和CO2)的污染及危害来源:CO2是大气中的正常成分,是温室效应的原因。CO是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危害:对人体的危害是因为它与血红蛋白亲和力约为氧的230-270倍,最终导致组织低氧,甚至心肌坏死其他污染物及危害 有机污染物:来自石油烃类和人工合成的卤代烃类制品。如大气中的多环芳香烃是引起癌症的主要物质;多氯联苯,通过呼吸道或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蓄积在人体各种组织,造成病变,严重者可以死亡。重金属元素:如来自汽车尾气排放的铅尘,铅中毒表现为肠胃效应,出现厌食、消化不良和便秘,还会影响小孩的脑部发育。汞蒸气有高度的扩散性和较大的脂溶性,侵入呼吸道后,可被肺泡完全吸收并经血液送至全身,造成严重病变。3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进入到20世纪末期,人们开始对一味片面追求高速经济发展带来的恶果进行了全面反思,深刻认识到尊重大自然并与之保持和谐关系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内容,就是要重视“自然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这种“和谐”的实现不再是古代人与自然的简单的朴素的关系,而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既要保障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又要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真正使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声声不息,世代相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准与责任感,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创造和谐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正在作为一种划时代的思想,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的进程和人类的观念。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1:乙醇化学式 、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可用做 , 、 的燃料。汽油中加适量的乙醇,可节省 ,减少 的污染。2:氢气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环境保护宣传口号1、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2、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共在一片蓝天下,让我们采取新行动保护和净化我们的地球。3、 控制全球变暖刻不容缓4、 西部开发环保先行5、家园只有一个 地球不能克隆6、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 7、地球是万物生灵共同的家园,共生共荣来自万物的和谐。8、保护赖以生存的海陆环境需要我们人类的节制和努力!9、洁净的空气、幽雅的环境是我们共享的,每个人都应对环境保护尽一份义务。10、沙化、风尘、赤潮是环境对人类的惩罚。11、拯救地球,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12、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13、美好的环境来自我们每个人的珍惜和维护。14、善待自然也便是人类自珍自重。15、改善环境,创建美好未来是我们共同的愿望。16、水是生命的源泉,珍惜水源也就是珍惜人类的未来。17、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8、人类若不能与其它物种共存便不能与这个星球共存。19、让我们共同行动,还家园碧水、蓝天。20、保护自然平衡,拯救绿色环境。24、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25、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清除白色污染。26、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存。27、早一天保护环境,多一份生命保证28、保护生态,改善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9、请您以宽宏大量之心给生而自由的动物们以自已的空间,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已。30、污染环境,害人害已31、保护环境,持续发展32、破坏环境就是自掘坟墓33、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34、保护野生生物,人与自然共存35、锁住黑龙保蓝天,治理污水护家园36、为了子孙的幸福,请您珍爱环境37、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38、上项目必须先办环保审批手续39、烟尘污染要减轻,集中供热是途径40、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41要做保护环境的有为之人,不做污染环境的负罪之辈42、污染环境 千夫指 保护环境 万人颂43、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城市改革开放功能44、动员起来,为拯救我们的地球掀起一场环境革命世界环境日主题(1974-2003年)资料:联合国于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与会各国共同通过了一个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还通过了庄严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的共同原则,开创了环境保护的新纪元。为了纪念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第27届联全国会议决定: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时也标志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首脑和负责环境的官员都通过各种媒体和途径,表达本国的环境主张,对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的看法和忧虑,同时阐述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这一天纷纷走上街头,或集会,或游行,或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呼吁人们加强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增强环保意识。许多学术机构也在这一天举办各类学术研讨活动,分析,探索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与解决途径。世界环境署每年都提出一个主题,选择一个国家的某个城市来集中举办一系列国际性的环保活动。中国1985年6月5日首次举办纪念世界环境日的活动,当年的主题是:青年人口,环境 。自此之后,每年的6月5日全国各地都要举办纪念活动。1993年北京被选为举办庆祝活动的城市,其主题是打破贫穷与环境的怪圈。 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WORLD ENVIRONMENT DAY THEMES1974年: Only one Earth 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Human Settlements人类居住 1976年: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 Firewood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 1978年: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Only 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A New Challenge 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Ground 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保护地下水和人类的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Ten 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Managing and Disposing Hazardous 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Desertification沙漠化 1985年:Youth: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 A Tree for Peace环境与和平 1987年:Environment and Shelter: More Than A Roof环境与居住 1988年:When 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儿童与环境 1991年:Climate 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Only One Earth, Care and Share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1993年:Pov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One Earth One Family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We the 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996年: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For Life on Earth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For Life on Earth - Save Our Seas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年:Our Earth - Our Future - Just Save It!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年:2000 The Environment Millennium - Time to Act2000环境千年 - 行动起来吧! 2001年:Connect with the World Wide Web of life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 2002年:Give Earth a Chance使地球充满生机 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确定: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Water-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水二十亿生命之所系! 2002年6月5日是第三十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其主题确定为“让地球充满生机”,呼吁全人类高度重视环境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拯救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有关专家认为,全球生态环境破坏的状况以及潜在的灾难程度并没有引起人类足够的重视,必须进行警示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让全社会关注当前的环境问题。要促使所有的人投身于这项伟大的事业,集中所有的智慧和努力,使地球永葆生机。 1999年6月5日是第27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资料表明:目前全球人口正以每年9000多万人的幅度增长,世界人口今年将达到60亿,到下个世纪中期将达100亿。全球已有30%的土地因人类的活动遭致退化,每年流失土壤约240亿吨。全世界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达1000多万吨,重金属几百万吨,还有数不清的生活垃圾。水中的病菌和污染物每年造成约2500万人死亡。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230亿吨,比本世纪初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大量增加。全世界森林面积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消亡等。所有这一切都在向人类发出警示:人类在破坏地球环境的同时,也在毁灭着自己。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2001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世间万物,生命之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经发布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世间万物,生命之网”。本主题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以及地球上各种生命间建立联系的需要。希望通过现代技术、传统手段多种方式保护地球上的各种生命。强调要重视地球上各种生命之间存在的种种客观联系,这些客观联系如同构筑了世间万物的生命之网,将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其他的生物密切联系在一起;呼吁应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于环境保护,增强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能力;提出世界各地人们也应在保持相互之间的强有力联系,以有效地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多样性,支持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系统。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进入国际社会生活。1972年6月5日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建议将会议开幕这一天作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次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此后,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的各项活动;每年联合国环境规划总署都将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当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废电池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一、常用电池介绍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器械和各种便携设备日益普及,电池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其使用量亦随之大幅度上升。以干电池为例,目前全世界的年总产量为250亿只,我国是世界电池第一生产大国,占全世界电池总量的二分之一左右。据统计,1998年我国电池年总产量已达140亿只。 电池在制造过程中耗用了大量的金属,等(见表1)。电池用完后,其大多数成分仍以各种形式保留在电池中,如果把废电池当作垃圾丢弃,一方面,其中的,等金属都是环境保护所严格限制的物质,泄漏到环境中,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这些有用的金属资源就被白白浪费了。据报道,我国干电池生产年消耗锌接近25万吨,约为年锌总产量的15%左右,其资源价值十分可观。另外,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废弃物,仅全国手机和免提电话每年淘汰的废电池就达千吨之多。其中大量的废镍镉电池、锂电池回收利用价值很大。表1常用电池介绍 电池品种电池表达式原电池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锌-汞电池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S镍-镉蓄电池镍-金属氢化物电池()()锌-氧化银电池锌-空气电池 由于资源紧张和治理环境的需要,世界各国都对废电池的回收利用予以高度的重视,废电池的管理刻不容缓,如何使废电池资源化和无害化已迫在眉睫。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一些大中城市开始回收废电池,在商场、居民区、学校等处设立废电池回收箱,已初见成效,但尚属起步。1999年在清华大学召开的“废电池环境管理研讨会”上呼吁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以规范管理。国家环保总局曾委托清华大学调查国内废电池的产量、流向及种类,为制定有关政策作准备。-电池、新型的锂离子电池随着近年手持电话和电子设备的发展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在日本,-电池的产量,1992年达1800万只,1993年达7000万只,到2000年已占市场份额的近50%。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大量的废-电池产生。这些废-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中含有许多有用金属,如镍、钴、稀土等。因此,回收-电池是十分有益的,有关它们的再生利用技术亦在积极开发中。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对电池的需求只会增多而不会减少,随之造成的电池污染和天然能源的消耗也将大大增加。各种回收利用技术虽日臻完善但毕竟治标不治本。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绿色环保电池。新型绿色环保电池是指近年来已投入使用或正在研制开发的一类高性能、无污染的电池。目前已经大量使用的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正在推广应用的无汞碱性锌锰原电池和可充电电池都属于这一范畴;正在研制开发的聚合物锂或锂离子蓄电池、燃料电池、电化学贮能超级电容器等也可列入这一范畴。 从普莱德发明第一只铅蓄电池以来,化学电池已经有了140年的历史,其家族也日益壮大。但是,大量生产电池而造成的资源消耗和废电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是有目共睹的。早在1992年,巴西召开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就已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与地球和谐相处,走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加强废电池的环境管理: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并不断完善和发展废电池回收技术,扩大回收范围,即使尚无能力处理的也要有相应的措施,如填埋处理等。回收技术应朝着降低成本、尽量避免二次污染的方向发展。同时走发展新型绿色环保电池之路:发展高能量、无污染的绿色电池,在制造之初就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控制在最小。从而使生产和再生利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做到利于民又无害于民、无害于自然。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进入国际社会生活。1972年6月5日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建议将会议开幕这一天作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次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此后,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的各项活动;每年联合国环境规划总署都将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当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原动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种新能源的出现和能源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带来世界性的经济飞跃和产业革命,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化学提供人类合理使用能源的方法。种类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植物秸杆、水力、风力煤气、煤油、汽油、柴油、甲醇、乙醇、苯胺、电、蒸汽能源的分类:按能源的形成可分为一次能源自然界中存在的可直接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二次能源经加工转化成的能源,如电、蒸汽、煤气、氢气、合成燃料等。按能源能否再生可分为再生能源再生能源是不随人类的使用而减少的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是随人类的使用而逐渐减少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按能源使用的成熟程度可分为常规能源 (传统能源)常规能源是人类已经长期广泛使用,技术上比较成熟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新能源指以开发并少量使用,但技术上还不成熟,尚未普遍使用,却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能源,如太阳能电池、氢能源等。含能体能源含能体能源指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能保存也可直接储存运输。过程性能源过程性能源指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运动形式,如太阳能、风能等。不能保存也很难直接储存运输。典型的水体污染物石油 石油进入海洋的途径:船舶海上运输遇难、排油、漏油、违章排泄,海底油田井喷事故和泄露,工业含油废气、车辆含油废气的陈降以及未经燃烧的油随烟气排放等。 石油进入海洋以后,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扩散、汽化、乳化、光化学氧化、吸附、沉积、生物吸收和生物降解等石油污染产生的危害:1石油比水轻,浮于水面,且极易扩散形成油膜,油膜覆盖在水面上,使水与空气隔绝,阻止了大气中氧的溶解,在加上水中有机物质分解需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因而使水体缺氧变臭。2石油在水中发生氧化反应时,也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因而引起水体缺氧,水生生物窒息死亡。3石油及其分解产物中存在许多有毒的物质,这些物质危害水生生物,造成水生生物畸变,甚至食物链进入人体,使人的肠、胃、肝发生病变,危害人体健康。4受污染的水体还会引起动植物的大量死亡。如1989年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泄油灾难。5海面浮油还会沾污海兽的皮毛,使它们失去保温作用,海兽因丧失游泳的能力而死亡。6石油污染还会破坏海滨风景区和海滨浴场等。减轻海洋石油污染,需要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努力及国际协议的支持。现在已经通过了一些国际公约和协议来控制水体和海洋的石油污染。目前,处理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方法有分散法、吸附法、凝固法和围拦法等,美国和韩国还研究出利用细菌治理油污染的方法。合成洗涤剂合成洗涤剂主要由表面活性剂、三聚磷酸盐、泡沫稳定剂、荧光增白剂、羧甲基纤维素、芒硝等配制而成,其中表面活性剂、三聚磷酸盐是合成洗涤剂中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物质。合成洗涤剂是随着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入水体的合成洗涤剂进入水体后,产生的危害:1水中的合成洗涤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但要消耗水中溶解的氧,使水中溶解氧降低。 2阴离子型合成洗涤剂在水中容易形成泡沫,浓度较高时,可能形成永久性的泡沫,漂浮在水面上,阻止空气与水的接触,进一步降低水中的溶解氧,甚至造成缺氧而发臭。3合成洗涤剂进入水体后,其中的三聚磷酸盐也进入了水体,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限制含磷洗涤剂的使用,生产无磷洗涤剂,是合成洗涤剂的研究方向。4合成洗涤剂会伤害鱼的味蕾,使鱼的味觉迟钝,减弱或丧失觅食以及避开有毒污染物的能力,对鱼类的生存产生危害。5经常接触合成洗涤剂的皮肤会出现皮炎,继而引发湿疹并发霉菌感染等。因此,使用洗涤剂是一定要注意冲洗干净环境标志(图) 环境标志,又称生态标志、绿色标志、环境标签等,它是由政府环境管理部门依据有关的法规、标准向一些商品颁发的一种张贴在产品上的图形,用以标识该产品从生产到使用以及回收的整个过程都符合规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并易于资源的回收和再生利用。环境标志产品的范围主要是那些对人类和环境有危害、但采取适当措施后就可以减小或消除危害的产品。实施环境标志可以使公众清楚地看出产品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差异,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还可以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因此,可以把环境标志看成是产品绿色通道的护照。联邦德国是最早实施环境标志计划的国家,目前已有75种类型4 500多种产品被授予环境标志,随后日本、加拿大、法国、瑞士、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始实施环境标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环境战略咨询组于1991年成立了环境标志分组,旨在统一环境标志方面的有关定义、标准和测试方法,避免导致国际贸易上的障碍。我国国家环保总局1993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环境标志工作,1994年5月1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该委员会代表国家对环境标志产品实施认证。我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臭氧层有什么作用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是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漂白和消毒杀菌。用臭氧净化城市饮用水,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比用氯气、高锰酸钾等消毒剂既经济又不会引起二次污染。用1kg臭氧处理1 000 m3水,能达到消毒、脱臭、脱色、脱味、氧化水中有机物的作用。 臭氧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只是用作漂白剂和消毒杀毒剂,更重要的是臭氧层作为地球的屏障,保护了一切生命。 自然界中存在的臭氧有90集中在距地面15 km24 km的大气平流层中,这是氧气经太阳紫外线照射而形成的:。臭氧能吸收日光中波长2.010-7 m3.010-7 m的电磁波,因此能滤掉日光中99以上的紫外线,对地球表面形成保护层。如果没有臭氧层,大量紫外线照射到地球上,地球生态平衡将受到破坏,微生物被杀死,核酸与蛋白质受到破坏, 平流层温度也将改变。有了臭氧层,地球上的生物才得以生存。 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大气中的许多有害气体,特别是作为电冰箱、空调机致冷剂的氯氟代烷大量排放,飘浮在高层大气中的氟氯代烷,在太阳紫外线高能辐射下,分解放出氯原子,氯原子能迅速跟臭氧分子作用消灭掉臭氧,然后它又立即恢复原状,重新消灭臭氧分子,因而使臭氧层中的臭氧日益减少。1984年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面积与美国国土面积差不多。接着又发现北极上空的臭氧层臭氧也减少了15。科学研究证明,大气中臭氧减少1,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加2,皮肤癌的发病率则增加5左右。臭氧层的恶化还会损害人的免疫系统,使患白内障和呼吸道疾病的人增多;阻止植物的叶茎生长;还可能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使海平面升高;使肥沃的土地变成沙漠,最终导致人类及生物的消亡。 为了使臭氧层不再遭受破坏,许多科学家提出禁止使用氯氟代烷作致冷剂及喷雾剂并停止生产此类物质。1987年9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减少氯氟代烷使用量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9年3月5日,123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拯救臭氧层的国际大会。议定发达国家于1995年,发展中国家推迟到2010年停止使用氯氟代烷。1999年11月底,第十一次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172个国家的代表,进一步研讨保护臭氧层问题,我国政府已经淘汰了消耗臭氧层物质5万吨。1999年11月15日,国务院批准了新修订的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物质的国家方案,消防、汽车空调、清洗等行业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将提前淘汰。 车用乙醇汽油:乙醇是以高粱、玉米、小麦、薯类、糖蜜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的。将乙醇液中含有的水进一步除去,再添加适量的变性剂(为防止饮用)可形成变性燃料乙醇。车用乙醇汽油是将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使用这种燃料不但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和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乙醇汽油在一些国家已成功使用多年,目前在我国也开始受到重视。2001年4月2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变性燃料乙醇和车用乙醇汽油两项国家标准,并于2001年4月15日开始实施。我国将根据具体情况,在一些城市逐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 。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 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约占75、氯氟代烷约占15%20,此外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种。 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5,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下撒哈拉牧区曾发生持续6年的干旱。由于缺少粮食和牧草,牲畜被宰杀,饥饿致死者超过150万人。这是“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典型事例。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长,科学使用燃料,加强植树造林,绿化大地,防止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巨大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