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55833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孝感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湖北省孝感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湖北省孝感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高中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1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A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B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C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D都实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2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深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C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反映社会阶级结构的调整3自秦朝至宋元,中国民间贸易多用谷物与钱,无用银之例;但从明朝起,白银逐渐代替其它货币,广为流通。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B政府放宽对外贸易限制C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D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展4宋代以都城汴梁为代表的很多城市,流动人口远高于当地户籍人口,称为“浮客”。宋仁宗时,“天下废田尚多,(民)或弃田流徙为闲民”。这一现象()A说明农村经济日趋萧条B表明租佃制日趋衰落C反映了人口流动的加剧D反映了城市经济繁荣5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6清朝初年,为了对付郑成功,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寸板不许下海”。台湾统一后,清政府部分开放海禁,允许沿海居民出海贸易但从康熙五十六年开始,再度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除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国人来华,不许中国人前往贸易,从此,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正式开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清初的海禁是为了对付外来侵略B康熙大帝曾一度部分开放海禁C清朝闭关政策在康熙年间正式确立D清朝前期曾与日本、朝鲜贸易往来7“那时,没有疾病;他们的骨头没有酸疼;那时他们没有发烧;那时他们没有天花;那时他们没有胸疼;那时他们没有腹痛;那时他们没有肺痨;那时他们没有头疼。可是那些外来者来了,令一切全然改变。”文中的“他们”、“那时”、“外来者”最有可能是()A印第安人 “地理大发现”以前 西班牙人B中国人 鸦片战争以前 英国人C日本人 “黑船事件”以前 美国人D埃及人 拿破仑入侵以前 法国人8下表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由此可以推断()国家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倍数4.232.62.2A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B商业革命引发价格革命C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D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9如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幅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B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C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利益D美国通过签订关贸总协定掌握贸易霸权10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德意志农村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但是同时期德意志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却明显高于农村。这主要是因为德意志()A国家统一实现和民主制度确立B城乡生活理念的不同C农村经济恶化影响人口存活率D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11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禁止垄断的行为;1914年又通过“克莱顿反托拉斯法”为“谢尔曼法”的修订法案,旨在针对地方上的价格歧视,及更进一步打击贸易限制。这些法案颁布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体制B保障美国社会弱势群体利益C防止企业之间进行盲目竞争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2“在只有邸报的年代,怀疑官方记载的人们只能如鲁迅先生所说,到野史杂说中探求真相。而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材料认为近代报刊()A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B迎合民众多方了解信息的需求C剥去了朝廷官方活动的神秘面纱D实际是社会上野史杂说的汇编13鸦片战争期间,一些外来新词语如政治、新闻纸、铁路、火轮机等在东南沿海官民中逐渐流传开来。这表明()A殖民侵略推动西方文明的传播B“体用”观的分歧已初露端倪C东南沿海的文明开化程度最高D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4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人人心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15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采纳了共产党人的建议B目的是为赢得抗战的胜利积聚力量C说明中国开始引进现代企业制度D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61956 年 12 月,毛泽东提出: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上海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可以开私营企业,定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材料中“地下工厂”应该是()A中外合资企业B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厂C国营企业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7以下是一位同学根据现代中国城市人口的变化制作的数轴(见图),其中CD段出现变化的原因是()A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的成功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推动C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开展D“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破坏18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这表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A是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B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C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D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19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多的时间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这说明()A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B农村经济“左”倾错误严重C农业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D农业集体化目标已顺利完成201959年秋,我国农村周期性的集市已在一些地方重新开放,增加了农民赚钱的机会;1961年年中正式承认农村自留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B有助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C改变了农村所有制结构D意味着国家经济政策的根本调整2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一些乡镇、街道名称纷纷改为红旗、红星、东方红等,以至于邮电、交通业都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改名之风又起,如徽州改为黄山市、思茅市改为普洱市、大庸市改为张家界市等。材料主要反映了()A经济观念改变历史传统B政治变革制约城市命名C时代变迁影响地名变更D“左”倾思潮死灰复燃22被誉为“沙漠之钻”的胡佛水坝于 1931 年 3 月 11 日动工,美国总统胡佛宣称“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其财长梅隆称:“在这个国家,无论政府还是企业,他们行动一致,坚定地阻止工资下调,并尽量保证更多的人就业,并以此增加消费。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生活标准。”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A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B积极推行以工代赈C放弃了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D努力抑制物价上涨23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汇率自由浮动,与黄金脱钩。到3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这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B各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政策C金融领域经济危机最为严重D英、美、法三足鼎立局面形成24不同的经济模式折射出不同经济学派的经济学说。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学说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他们()A看似相互矛盾但目的一致B对国家干预经济看法一致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始终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25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是“反对税收当局的歌曲”。1966年奇想乐队TheKinks有首歌是这么唱的:“收税员夺走了我所有的钱,剩下我留在这座豪宅里,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那时生活更多的是阳光午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B英国政府干预经济导致财政困难C英国民众内心的迷茫与孤独D“新经济”推动了英国高速发展26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这些措施的实施均有利于苏联(俄)()A加快工业化进程B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改变所有制结构D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27下表为1913一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主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变化情况。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拖拉机无42121联合收割机无无2111电力15107432石油232121生铁565432钢565432据此可知,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A被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B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暴露C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D农业机械化已基本实现281960年,英国、瑞典、瑞士、娜威、丹麦、葡萄牙、奥地利七国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联盟内成员国之间取消工业品贸易关税,但不执行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与后来成立的欧共体相比,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显著特点是()A未实现政治一体化B签约成员国数量少C对非成员国实行贸易保护D区域合作程度较低291994 年APEC 经济领导人共同宣言提出“不晚于2020 年在亚太地区完成我们实现自由和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的目标。执行的时间将考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经济实体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经济不迟于2010 年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这表明APEC 成员国()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B反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C坚持互利和互惠的原则D通过法律确立长远目标30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面图表,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19972011年期间,以中国为目标国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及其在全球反倾销调查数量中所占比例的动态趋势()A中国入世后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B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摩擦使国际矛盾日益尖锐C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恶化D中国企业在困扰中融入全球化,并适应全球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 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选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阅读材料一中的地图,概括指出古代农业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的因素。(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的新变化。综合材料一、二,反映了明清经济的哪些特征?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0 年 3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该法修订了 1125 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 890 种,有 50 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该法案后来被称为“20 世纪美国国会所通过的最愚蠢的法案”。1930 年 5 月,加拿大通过法案,将美国输往加拿大的 16 大类产品关税提高 30%德国也加入到报复行列,关税报复措施最终导致德国进口总值下跌 61%。文亭80 年前的货币战争材料二1934 年 6 月,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最重要部分是新增加的对 1930 年关税法的修订,其主要内容包括:授权总统和外国政府或机构进行关税协定谈判;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关税的改变适用于其他和美国签订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协定的国家。摘编自谈谭:美国 l934 年互惠贸易协定法及其影响材料三19651980年美国进口关税率(%)1965197019751980美国6.76.14.43.1(1)据材料一指出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主要内容,如何理解这一法案是“最愚蠢的法案”。 (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决定美国关税政策的机构出现了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 20 世纪 6080 年代美国进口关税率的变化情况,概括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高中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1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A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B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C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D都实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考点】2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分析】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考查小农经济与井田制的相同点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对小农经济与井田制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属于井田制,不能调动生产者积极性,故A项错误商周时期井田制没有引发阶级关系变化,故B项错误商周时期,生产力低下,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发展,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故C项正确井田制属于集体劳作,小农经济属于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故D项错误 故选C【点评】古代的农业经济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小农经济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存在的一中的生产形态小农经济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提高,政府的重视也是小农经济产生发展的原因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此外,还需了解农业经济的三个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深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C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反映社会阶级结构的调整【考点】2X: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分析】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汉代“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这说明汉代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这说明在宋代商人的地位比在汉代提高了,政府不再对商人的日常生活严格限制,这是由于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使得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的表现,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以汉代与宋代商业发展的状况为切入点考查对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自秦朝至宋元,中国民间贸易多用谷物与钱,无用银之例;但从明朝起,白银逐渐代替其它货币,广为流通。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B政府放宽对外贸易限制C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D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展【考点】2V: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从明朝起,白银逐渐代替其它货币,广为流通”,结合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材料“从明朝起,白银逐渐代替其它货币,广为流通”,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使得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故C项正确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故A项错误明朝实行海禁和朝贡贸易,故B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D项不是主要原因,应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考查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宋代以都城汴梁为代表的很多城市,流动人口远高于当地户籍人口,称为“浮客”。宋仁宗时,“天下废田尚多,(民)或弃田流徙为闲民”。这一现象()A说明农村经济日趋萧条B表明租佃制日趋衰落C反映了人口流动的加剧D反映了城市经济繁荣【考点】24: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都城汴梁为代表的很多城市,流动人口远高于当地户籍人口,称为“浮客”宋仁宗时,“天下废田尚多,(民)或弃田流徙为闲民”切入,结合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行思考【解答】材料中体现不出农村经济的萧条,所以排除A;租佃制是封建社会基本土地制度之一,材料中没有体现租佃制,所以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人口流动的个别现象,没有体现加剧,所以排除C;从材料可以看出,宋代还有很多土地没有被开垦,但人们并不热心农业,而是到城市从事商业活动,成为“浮客”,说明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如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原因要掌握5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考点】2B: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经营形态【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考查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特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官营手工业特点的掌握【解答】材料中描述的汉代漆杯底部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的名字,这说明官营手工业生产专业分类细化,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说明手工业由官府掌控故C项正确官营手工业产品不投放市场,故A项错误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C【点评】官营手工业经营特点:由官府统一管理,工匠世代为官府劳作;其产品不投放市场,仅供官府和皇室使用;其生产范围广泛,资金雄厚,规模大,分工细,水平高;明朝中后期以前一直占主导地位;由于官营手工业缺乏竞争,弊端丛生6清朝初年,为了对付郑成功,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寸板不许下海”。台湾统一后,清政府部分开放海禁,允许沿海居民出海贸易但从康熙五十六年开始,再度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除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国人来华,不许中国人前往贸易,从此,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正式开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清初的海禁是为了对付外来侵略B康熙大帝曾一度部分开放海禁C清朝闭关政策在康熙年间正式确立D清朝前期曾与日本、朝鲜贸易往来【考点】2Y: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需要掌握清朝的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逐句对材料的分析【解答】依据题干“为了对付郑成功,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寸板不许下海”可知,清初的海禁并不全是为了对付外来侵略,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依据题干“台湾统一后,清政府部分开放海禁,允许沿海居民出海贸易”可以看出康熙大帝曾一度部分开放海禁,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题干“但从康熙五十六年开始,再度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除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国人来华,不许中国人前往贸易,从此,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正式开始”可以看出清朝闭关政策在康熙年间正式确立,同时也说明清朝前期曾与日本、朝鲜贸易往来,故CD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考查对清朝的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7“那时,没有疾病;他们的骨头没有酸疼;那时他们没有发烧;那时他们没有天花;那时他们没有胸疼;那时他们没有腹痛;那时他们没有肺痨;那时他们没有头疼。可是那些外来者来了,令一切全然改变。”文中的“他们”、“那时”、“外来者”最有可能是()A印第安人 “地理大发现”以前 西班牙人B中国人 鸦片战争以前 英国人C日本人 “黑船事件”以前 美国人D埃及人 拿破仑入侵以前 法国人【考点】5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需要掌握新航路开辟对美洲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新航路开辟对美洲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他们受到外来者的影响而染上他们的疾病,说明他们与外来者以前没有联系,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发现美洲,将疾病带到美洲,使得美洲大量人死亡,由此可知,“他们”、“那时”、“外来者”是指印第安人、“地理大发现”以前、西班牙人,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考查对新航路开辟对美洲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下表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由此可以推断()国家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倍数4.232.62.2A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B商业革命引发价格革命C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D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考点】5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需要掌握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表格的解读与分析,注意题干时间和表格内容,结合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表格可知,16世纪末欧洲主要国家的物价上涨快,结合所学可知,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就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殖民者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导致欧洲白银数量暴涨,货币贬值,出现所谓的“价格革命”,由此可知,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故A项正确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引发的,而不是由商业革命引发的,故B项错误C项是无关项,应排除D项不是题干的主旨,应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以表格形式考查对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表格、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如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幅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B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C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利益D美国通过签订关贸总协定掌握贸易霸权【考点】5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需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英国与美国经济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图示的解读与分析,注意图示中的时间和数据变化【解答】图表反映的是19世纪中后期,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的变化,美国在1841年产品平均年出口值低于英国,到1880年产品平均年出口值超过英国,结合所学可知,1880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此可知,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故B项正确A项在表中体现不出来,应排除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只是发展缓慢,不能说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利益,故C项错误表中数据只是英美两国的年平均值,体现不出美国通过签订关贸总协定掌握贸易霸权,故D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英国与美国经济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德意志农村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但是同时期德意志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却明显高于农村。这主要是因为德意志()A国家统一实现和民主制度确立B城乡生活理念的不同C农村经济恶化影响人口存活率D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考点】6F:德国统一和德意志帝国成立【分析】本题考查德国统一后的城市化进程,解题关键一是抓住时间”4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二是理解“德意志农村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但是同时期德意志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却明显高于农村”,说明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结果【解答】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正是德国工业革命开展和走向统一的过程,资本主义得到迅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虽然“农村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但是同时期德意志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却明显高于农村”,说明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结果,故D正确;ABC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故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城市化进程,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城市化的进程,这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题通过对材料的理解,难度不大11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禁止垄断的行为;1914年又通过“克莱顿反托拉斯法”为“谢尔曼法”的修订法案,旨在针对地方上的价格歧视,及更进一步打击贸易限制。这些法案颁布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体制B保障美国社会弱势群体利益C防止企业之间进行盲目竞争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考点】5B:第二次工业革命【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的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1890年”判断出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抓住关键信息“禁止”、“限制”进行分析理解【解答】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890年”可以判断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依据材料中“禁止”、“限制”等信息可以看出是对自由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的目的是从经济角度出发,故B项错误防止企业之间进行盲目竞争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罗斯福新政时期,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的经济政策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12“在只有邸报的年代,怀疑官方记载的人们只能如鲁迅先生所说,到野史杂说中探求真相。而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材料认为近代报刊()A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B迎合民众多方了解信息的需求C剥去了朝廷官方活动的神秘面纱D实际是社会上野史杂说的汇编【考点】HB:大众传媒的变迁【分析】本题考查晚清报刊业的影响关键信息是“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解答】材料的大致意思是:传统格局则是人们没有合适的途径来探求真相,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据此判断,材料认为近代报刊则满足了民众探求真相了解信息的需要故B正确ACD均说法片面,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和选项设置均有一定难度,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总体难度适中13鸦片战争期间,一些外来新词语如政治、新闻纸、铁路、火轮机等在东南沿海官民中逐渐流传开来。这表明()A殖民侵略推动西方文明的传播B“体用”观的分歧已初露端倪C东南沿海的文明开化程度最高D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考点】57: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分析】本题考查列强入侵的影响需要掌握鸦片战争后殖民的侵略对中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关键信息“鸦片战争期间,一些外来新词语如政治、新闻纸、铁路、火轮机等在东南沿海官民中逐渐流传开来”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题干“鸦片战争期间,一些外来新词语如政治、新闻纸、铁路、火轮机等在东南沿海官民中逐渐流传开来”说明鸦片战争后,殖民的侵略推动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体用”观,故B项错误东南沿海的文明开化程度最高不是题干不主旨,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不能说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列强入侵的影响,考查对鸦片战争后殖民的侵略对中国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14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人人心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考点】H2: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分析】本题考查近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考查政治变革(辛亥革命)推动民众习俗变化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透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的理解能力【解答】从材料看,辛亥革命前后人们对“辫子”的认识截然不同,这反映了辛亥革命对人们生活习俗的变化的重要作用,即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分析理解能力需要掌握辛亥革命时期关于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知识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工业文明逐渐地发展,辛亥革命的进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断发”和不缠足运动等,促进了平等观念的进一步的传入;与此同时,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礼仪、习俗等社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近代交通和通信的变化等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5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采纳了共产党人的建议B目的是为赢得抗战的胜利积聚力量C说明中国开始引进现代企业制度D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考点】9S:抗日战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将国民经济纳入国家的统一管理,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就是为赢得抗战的胜利积聚力量,故B项正确;国民政府采纳了苏联经济体制,A错误;C项洋务运动就已经开始引进了,错误;D项题干没有体现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理解的能力161956 年 12 月,毛泽东提出: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上海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可以开私营企业,定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材料中“地下工厂”应该是()A中外合资企业B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厂C国营企业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考点】G4: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需要掌握对手工业改造的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抓住关键信息“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结合对手工业改造的状况解答即可【解答】1956年12月,这一时期我国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而从“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可看出“地下工厂”应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厂,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以毛泽东的话为切入点,考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7以下是一位同学根据现代中国城市人口的变化制作的数轴(见图),其中CD段出现变化的原因是()A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的成功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推动C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开展D“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破坏【考点】G8:国民经济的调整【分析】本题考查国民经济的调整需要掌握国民经济的调整的措施和成效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图示的解读,抓住CD段的时间,结合国民经济的调整的措施和成效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图示可知,CD段的时间是19601965年,结合所学可知,由于20世纪50年代末“左”倾错误的泛滥使得经济出现“三年困难”,从1960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实施八字方针,到1965年经济得到恢复发展,故C项正确A项是20世纪50年代,与CD段的时间不符,应排除B项是1958年,与CD段的时间不符,应排除D项是19661976,与CD段的时间不符,应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以图示形式考查对国民经济的调整的措施和成效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示、获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这表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A是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B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C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D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考点】G4: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考查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和对三大改造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依据题干“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说明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故B项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其他工业发展的信息,故D项错误故选B【点评】对题干材料的准确解读和分析理解是本题解题的关键需要掌握农业合作化的含义农业合作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19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多的时间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这说明()A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B农村经济“左”倾错误严重C农业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D农业集体化目标已顺利完成【考点】G4: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需要掌握三大改造的局限性解题的关键是对“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的分析理解【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是1958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材料中“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说明改造中思想冒进,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改造进行,不是完成,故D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三大改造,考查对三大改造的局限性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1959年秋,我国农村周期性的集市已在一些地方重新开放,增加了农民赚钱的机会;1961年年中正式承认农村自留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B有助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C改变了农村所有制结构D意味着国家经济政策的根本调整【考点】G8:国民经济的调整【分析】本题考查国民经济的调整需要掌握国民经济的调整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1959年秋”、“1961年”、“一些地方重新开放”、“承认农村自留地”,结合国民经济的调整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1959年秋”、“1961年”、“一些地方重新开放”、“承认农村自留地”,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大跃进等左倾错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国家采取了调整国民经济的措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题干涉及的农村,没有体现城市,故B项错误农村所有制结构仍然是公有制,故C项错误国家经济政策没有根本调整,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国民经济的调整,考查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2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一些乡镇、街道名称纷纷改为红旗、红星、东方红等,以至于邮电、交通业都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改名之风又起,如徽州改为黄山市、思茅市改为普洱市、大庸市改为张家界市等。材料主要反映了()A经济观念改变历史传统B政治变革制约城市命名C时代变迁影响地名变更D“左”倾思潮死灰复燃【考点】ZA: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文化与地区发展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结合近代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来分析材料【解答】A六七十年代的改名不是由于经济观念,而是政治运动B近年以来的改名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不是由于政治运动C材料可知,不同地区的地名会受到当时政治运动的影响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了地名的发展,具有时代性D六七十年代地名的改革反映出左倾思想,但近年来的改革之风没有反映出左倾思想故选C【点评】本题解答时学生要知道,城市地名属于历史文化范围,任何时期的思想文化都与这个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发展现实密切相关,材料反映的正是中国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对地名的影响22被誉为“沙漠之钻”的胡佛水坝于 1931 年 3 月 11 日动工,美国总统胡佛宣称“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其财长梅隆称:“在这个国家,无论政府还是企业,他们行动一致,坚定地阻止工资下调,并尽量保证更多的人就业,并以此增加消费。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生活标准。”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A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B积极推行以工代赈C放弃了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D努力抑制物价上涨【考点】D7: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要求学生结合1929年到1933年经济危机的具体知识来分析和理解材料【解答】A从材料中可知,美国总统胡佛修建了水坝这样的公共工程,并且材料中提到了他要实现更多的就业,扩大消费,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但另一方面要注意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只是有限干预,没有实行全面干预B胡佛政府修建水利大坝,只是一个个例,材料并不能反映出当时的美国政府积极推行以工代赈以工代赈主要是美国罗斯福政府推行的社会救济措施C胡佛的国家干预经济是一种有限的干预,并没有实行全面的干预,在指导思想上,胡佛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允许自由竞争D材料没有涉及到物价上涨故选A【点评】美国29年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当时的胡佛政府在思想上仍然以自由放任的思想为主,但是他也采取了一些有限干预经济的措施,只是效果很不明显,不但没有减缓危机的破坏性,反而使危机的破坏性进一步加剧,后来罗斯福吸取了他的经验教训,采取全面干预经济的措施23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汇率自由浮动,与黄金脱钩。到3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这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B各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政策C金融领域经济危机最为严重D英、美、法三足鼎立局面形成【考点】D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范围广(从美国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影响所有经济部门)持续时间长(19291933)破坏性严重【解答】材料中“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说明传统的英镑世界货币体系瓦解,故A项正确;各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政策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能说明金融领域经济危机最为严重,故C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和苏联属于世界强国,英法逐渐滞后,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1)对国际局势:各国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2)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24不同的经济模式折射出不同经济学派的经济学说。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学说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他们()A看似相互矛盾但目的一致B对国家干预经济看法一致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始终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考点】D6:凯恩斯主义【分析】本题考查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解答】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竞争,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而凯恩斯主义则是恰恰相反的,所以表面上来看二者是矛盾的,但是两种经济思想的本质目的却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点评】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25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是“反对税收当局的歌曲”。1966年奇想乐队TheKinks有首歌是这么唱的:“收税员夺走了我所有的钱,剩下我留在这座豪宅里,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那时生活更多的是阳光午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B英国政府干预经济导致财政困难C英国民众内心的迷茫与孤独D“新经济”推动了英国高速发展【考点】DB: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分析】本题考查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具体考查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解答】A项,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正确;B项,材料无法体现财政困难,不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英国民众内心的迷茫与孤独,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新经济”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不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建立的背景、发展的过程、评价26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这些措施的实施均有利于苏联(俄)()A加快工业化进程B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改变所有制结构D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考点】C8:新经济政策【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需要掌握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对“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的分析,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意义解答即可【解答】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可以促进工业化发展,但是不能加快工业化进程,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B项正确苏俄经济结构仍然是公有制,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但是不能说是牢固,故D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考查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意义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7下表为1913一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主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变化情况。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拖拉机无42121联合收割机无无2111电力15107432石油232121生铁565432钢5654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