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阅卷反馈.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5570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阅卷反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三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阅卷反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三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阅卷反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阅卷反馈2015/2/28【第一部分】1-5题:第1题:看拼音写汉字。不少同学把“稠”和“绸”,“缔”和“谛”,“竟”和“竞”混淆,原因还是对词意理解少透彻,未注意形旁和词意的密切关系。第2题:改错别字。文句源于下册单元导读,要提醒学生关注课本中的梅一段话文字,特别是要注意最常用的词语。不少学生“哪怕”没有改出来,就是平素过分注意了一些好词,忽略了一般词语。第3题:名句默写。存在问题最多的是第题,其实是已经学过的。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已然淡忘。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有整体意识。每一册的名言佳句都要熟捻于心才可。其次是“宵”写成“霄”,“抱”写成“报”,“蓬”写成“篷”,甚至有把“梨”写成“犁”的。都是因为混淆词意所致。教师在教诗歌时,务必对诗歌涵义要有细致的解释,不可只停留在背诵上。第4题:名著题。都源于课本。学生错误的原因是对细节问题把我不够准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精读课本中的名著内容,编写各类题型,让学生熟记每一个细微之处。第5题:漫画题。已经连续几年考到,但由于平时教师训练不够,学生无法悟出漫画的讽刺意义。由于缺少生活经验,部分学生连防毒面具也不认识,因而就不能领会其中的意味。还有的曲解为人与人关系的淡漠了。季丽芳 撰写 【第二部分】6-14题:第6题:有4个小问,但部分学生只答出其中两点。部分答案比较空洞,仅以“刻画了景物,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这样空洞的回答应付了问题。同事部分学生对第一首闻的题目没有深入理解,回答中体现出“表达作者被贬”这样的错误理解。第二首同样是“子规啼”的作用,学生回答的是整首诗的作用,几乎是回答了下阕的哲理作用。第7、第8题:第7题正确率较高;第8题学生对词类活用把握不够,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归类,得分率不高。第9题:相同点,得分率较高,除非不理解题目中“表意同”的字面意思;在手法的“异”上,“猛浪若奔”的比喻手法,正确率较高。郦道元的对比,学生错误率较高,多看成是夸张或侧面描写。第10题:景的特点,学生更多是从水面特点去概括了,所以这一点的得分率不高,而作者的情感、学生把握较好。第11题:“因”“焉”“余浆”“之”“君”的关键字,学生的知识点不能迁移。或漏掉关键字,或是对倒装句的把握不够。希望在以后教学中,对几种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进一步强调。第12题:对于为何去散步,学生的概括较为到位。但从中透露出的人物性格归纳不到位,大多数学生没有完成这一步。第13题:学生的答案仅仅是“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那为什么连“十个铜子”的小费?克拉丽丝也吓了一跳?学生的思维没有延续,错误率较高。叫于勒“流氓”,克拉丽丝新愁旧怨的爆发,学生分析较为到位。此题得分率最高,几乎没有学生错误。第14题:学生对两个“我”的人物形象的回答比较到位。但对“以孩子为视角讲故事对主题表现”有何作用,学生缺乏概念性语句。如“使故事更加真实富有感染力”等。主要问题:部分学生不会看分答题,不会分点答题。 田耳凤 撰写15-22题: 15题:对于中心论点的争执,意见始终不能统一,大家各有各的看法。有人认为题目“勇于不敢”就是中心论点,有人认为“我们既要勇敢也要勇于不敢”是中心论点。遵从作者的意愿,作者只是在论述不敢是一种富有智慧的勇敢,是深谋远虑、审时度势;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一句话概括:即“不敢”是什么?至于要不要不敢,作者并未明确表态,要用于不敢是我们教师的阅读感悟。但本文的观点还是要遵从作者的意愿。17题:本文论证思路,基于很多学生知识混淆,答案层出不穷,千变万化。我们做了统一要求,降低了批改的标准,只要能围绕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中间用哪些论证方法证明中心论点,最后得出结论,完全用议论文知识来论述,即可得满分。即使这样,得分率雅尔还是不高。19题:作者到底要的是什么?很多学生纠结在一个层面上答题,绕来绕去绕不到第二个层次,大部分的1分。20题:题目提示景物描写,什么样的景物烘托什么样的心情,表达通畅即可满分。但很多同学似乎连景物描写也没有发现,完全是由着性子胡乱做答。21题:两个“欢喜”,在批阅时也稍微放低了要求。只要能分清前者是作者自己的欢喜,后者是女孩的欢喜,至于各自欢喜的原因可以深层次作答,也可浅层次作答,表述完整即可。22题:这一题和19题是类似的。一通则百通。当然19题不会,22题也就不会。这一问题在议论文阅读中也有,15题中心论点把握不准,连带16题,17题会呈现一连串的错误。张艳 撰写【几点建议】进一步夯实双基,培养能力。进一步加强阅读的指导,注重对文本的理解,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思想情感。进一步规范答题的指导,使学生明白一般回答问题的语句表述,特别是一道题目出现几问时,要指导学生答题时分清楚每一小问的答案。进一步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并通过撰写读后感等形式,交流读后体悟,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第三部分】“爱上”奇崛不奇崛?我看一道难写的简单作文题爱上了写作文周满强(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这次初三期末考试的作文题为爱上了写作文,乍看,甚为直白,没有看不懂题目的;甚为简单,谁都能有话写,有得编,“允许写其他同学爱上写作文的故事”。和前几年苏州中考作文题不错过、遥远的眼神、心中有支快乐的歌、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总有属于我的季节相比,没有诸如形容词“遥远”“快乐”,尤其是意蕴丰富的副词“也”“总”等词的限定,也没有像“歌”“风景”“季节”一样有比喻义的词,不需要像不错过一样去扩展文题,甚至无需去自行翻新立意。但就是这样一道直白而简单的作文题,考砸了不少学生,甚至是一些文笔斐然的学生。此题真有点“看似寻常最奇崛”的味道。奇崛一:“爱”不等于“爱上”。部分同学把“爱上写作文”理解为“爱写作文”,因此没有写出过程,没有写出情感上的变化。“爱上”的过程其实可以写得曲折,有层次。如从厌恶到不排斥,到适应,到学会,到好感,到喜欢,到热爱。甚至从“喜欢”可以写到受挫“不喜欢”,然后再重新“喜欢”,最后彻底“爱上”。奇崛二:爱上的对象是“写作文”,不等于爱上“看作文”、“阅读”、 “某某人”、“某某事”。1.理由牵强,生搬硬套,导致不合情理甚至不符逻辑。叙写的故事和“写作文”毫不关联。如全在写亲情,结尾则点题因为爱母亲(或父亲、爷爷、奶奶等),而其希望我爱上写作文,于是我就爱上了写作文。这类学生把爱理解为万能的,其写作的材料也是万能的,任何形式的作文题他们都能以不变应万变地写亲情故事,缺少个性和创新。由此类学生的逻辑来推,如果他们所爱的亲人希望他们成为科学家,他们就能爱上科学,希望他们快乐,他们就能快乐,希望他们考第一,他们就能考第一,这是不可思议的。或写因为感受到了他们的爱,突然有了将其记录下来的冲动,于是就爱上了写作文。这类学生把开始“动笔写作文”等同于“爱上写作文”。或主篇幅在写“读”的乐趣,结尾则偷换概念写爱上了“写作文”,忽视了“写”和“读”的差别。2.详略不当,选材欠妥。文章主体全在叙述一个和写作无关的有趣的、感人的故事或在描绘一幅动人的美景,然后点题“爱上了写作文”,因为他要把一切记录下来。这类作文数量不少,这类学生也属于把“动笔写作文”等同于“爱上写作文”。其实他们的材料是有效的,只是没有使用好,没有控制好主次、分量,没有把重点扣住“写作文”,扣住“写”的过程,“写”的趣味,“写”的成就。奇崛三:“爱”不等于“喜欢”。喜欢不是爱。爱是内在的、深沉的、持久的。学生作文中的爱来得太快太突然,太仓促太热烈,太无理由太没商量。殊不知真正的爱不是一见钟情更不是叶公好龙。没有相识、相知、相处,何来相爱?都没有经历几次“写”,何来爱上“写作文”?这类作文大多写经历了一次鼓励,尝到了一次甜头,就言“爱上了写作文”,而缺少了那份柔肠百转的牵动,心甘情愿的等待,百感交集的盼望,义无反顾的执着,缺少了那份与“写作”的方方面面相关人与事的纠结、缠绵、陶醉、怀想的那份情思。说到底,还是缺少了那一个“爱上”的过程,那个让他“爱上”的动情点写得还不够动情,还不够细腻,还不够详细,不够细节!奇崛四:“爱”最好给个理由。“爱”要给个理由,这是通识。因为老师的鼓励,因为一次写作的成功,因为读了一本指导写作的好书,因为受某一位作家创作人生、故事的感染这都可以成为理由,有的同学就因为阅读蔡明老师教你写作文一书,终于对写作有了一种爱的冲动和爱的坚持,最终“爱上了”。正如有的爱不需要理由一样,爱上了写作文,也可以不需要理由,但你必须有爱上的过程、故事,有你爱上以后的表现、姿态,有你现在笔下的状态作明证。可惜,我们有很多同学也没有。这一点不再重复,前面已经做了分析。寻常语:爱听不听你自便。阅卷结束后,方知命题人的良苦用心,何以会出现这样的作文题,原来是,我们真的没有好好爱作文,都说作文重要,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中考。可我们行动上重视了吗?我们坚持每天写一篇作文了吗?我们真的把写作作为真正的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了吗?我们经常请语文老师给你指导、修改、升格文章了吗?身边有好的写作指导用书且坚持阅读学习了吗?记得蔡老师书中有过一句话,“写就是一切!”看到这个作文题,不由得想到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须知不“写”,何来“爱上写”,希望同学们能够真真正正的多“写”并由此爱上“写”,而不是“为写作文强说爱”。写吧!你会爱上写作文的;坚持写吧,不要多少时日,你会突然欣喜地发现,“啊,爱上了,我也爱上了写作文!”(期末考试语文阅卷点、东渡学校陈芳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