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七律长征及组歌2首.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52290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七律长征及组歌2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导学案七律长征及组歌2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导学案七律长征及组歌2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夹河镇初级中学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七律 长征主备:邓洪娥 审核:八年级语文组 时间:20140903 姓名:导学目标:1、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2、学习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了解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导学重点、难点:目标1,3学习时间:二课时知识链接1.七律诗体名,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行,每句七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仗。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hn)联、颈联、尾联。2.长征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北上抗日。其他红军部队也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先后开始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在毛主席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2、学习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自主学习一、 导入定向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的。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二、自学体验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气势。2、给下列划线字注音。七律( ) 逶迤( ) 磅礴( ) 云崖( ) 岷山( )3、解释词语。磅礴:等闲:云崖:开颜:3、感悟长征难:诗中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五幅雄壮图画,你能一一概括吗?用动词加地名的方式概括。( )-( )-( )-( )-( )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学生展示以上内容。四、归纳提升(1)五幅画面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现了 、 、 、 五幅红军长征中威武雄壮的画卷。(2)三种修辞 这首诗对仗工整,除对偶外,还突出使用了 和 的修辞,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些句子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的豪迈气概,充满浪漫气息。(3)一种情怀 这首诗通过“不怕”“只等闲”“喜”“开颜”等词语,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表现了作者 的豪迈情怀。反馈提高:五、自测反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六、总结反思第二课时导学目标:了解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自主学习一、 导入定向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一座不朽的丰碑。就你对长征的了解,与同学作广泛地交流。(提示:从课前发的参考资料和历史教科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有关长征的背景、经过、意义等。或从后面老山界等课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红军长征中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和他们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二、自主学习想象意境:诗歌是用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再回顾一下: 诗中描写了哪些形象? 诗中的形象构成了一幅幅历史的画卷,这些画卷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 情感背诵 :看谁节奏把握得准确,看谁重音处理得恰当,看谁背诵得更有情感。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学生展示以上内容。四、归纳提升1、“七律”有什么特点?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作者为什么把绵延不绝的五岭和巍峨高大的乌蒙山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谈谈你的看法。 3、有人这么理解:“从暖字可以推知巧渡金沙江在春天,从寒字可以推知飞夺泸定桥在冬天。”这样理解对不对?为什么? 反馈提高:五、自测反馈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六、总结反思: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27bf70100evoj.html) - 七律长征导学案_寒春静杨_新浪博客夹河镇初级中学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长征组歌两首主备:邓洪娥审核:八年级语文组 时间:20140903 学生姓名 导学目标:1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2欣赏歌词中表现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家的风采。3体会歌词中表现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表现出的钢铁意志。导学重难点:1、理解词句的含义及其中心;2、体会歌词的音乐美。自主学习一、 导入定向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式,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贯通,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二、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解决生字词(注意加线字的读音),解释后两个词语。黔( )雪皑皑( )草毯( ) 泥毡( )调虎离山: 千锤百炼: 3、朗读时应用什么样的语调? 4从歌词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学生展示以上内容。四、归纳提升 小组学习读四渡赤水出奇兵,讨论以下问题:1中心句是哪句?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谈谈理由。 2、四渡赤水出奇兵用词非常准确生动,请你从敌人、红军两方面各找出一些用得好的动词,分析其作用或妙处。 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之后来到白雪皑皑的夹金山(即雪山)和荒芜人烟、危机重重的草地。如果说前面的困难可以用智慧克服,那么下面的困难他们要用什么方式来解决? 1再读过雪山草地,红军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2怎样克服的?为什么? 3、怎样理解“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两句? 4诗中具体表现“红军都是钢铁汉”的句子是: 3.首歌词开头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反馈提高:五、自测反馈1、如果要造一座红军过雪山草地的纪念碑,请你在碑上写一句话,你会写什么? 2、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是: 3、阅读长征组歌第六乐章,完成后面的练习题飞越大渡河水湍急,山峭耸,雄关显,豺狼凶。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明。1、从这一乐章的歌词看,红军渡金沙江用的方法是一个“ ”字,而过大渡河则是一个“ ”字。2、阅读了飞越大渡河这一乐章的歌词,你会情不自禁吟诵起毛主席七律长征中的两句,那就是 3、你认为这一乐章的歌词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写下来,并和周围同学交流一下看法。 六、总结反思:课外阅读:梨一样的苹果 耿青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图画课。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未出过任何差错。一天,像以往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他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课桌上。这里坐的是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画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我看倒有些像梨。”“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他的口气非常温和,他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化的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但这个孩子压根儿没在意老师的温和,他说,在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两棵树紧紧靠在一齐,长成了一棵树,上面结的就是这种像梨一样的苹果。他吃过这种苹果。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吃过这种苹果的人,因为,这两棵树只结了一个苹果,后来,两棵树慢慢烂掉,都死了。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感到了嘲弄的味道。他“嚓”地一下撕掉了那页像梨一样的苹果:“要么拿出你所说的苹果,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否则,就再也不要来上课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土头土脑的小男孩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但他仍执拗地坚持:“确实有这种苹果,我吃过这种苹果。”第二天,孩子拿着画满了苹果的作业本乖乖地走到他面前。令米哈朵夫吃惊的是,这些苹果比其他学生画的都好,只是每一个圆润鲜艳的苹果边都洒满了斑斑点点的泪渍。如果尤里卡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事情也就那样过去了。但经过米哈朵夫明查暗访,尤里卡从不说谎。米哈朵夫虽然一如既往地上他的图画课,但是那两撇可爱的小胡子像是患了感冒,再也不会欢乐地抖动了:那些泪渍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上。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他的心上。他知道,他必须弄清到底有没有像梨一样的苹果。他到护林员家里去打听,他一趟趟到邮电所去发信,他到处询问,但都没有结果。终于有一天,他跳上了一辆破旧的汽车,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一千公里外的莫斯科。在国家园林科研所里,园艺家米丘林听完他的故事,突然疯了似的跳起来拿出了伏特加酒,为他的故事、为他身上一千公里路的尘土、为他令人尊敬的痛苦与他一次次干杯。米丘林激动地说:“亲爱的米哈朵夫,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给你一个像梨一样的苹果。”三个秋天过去了。突然有一天,教室的大门被猛地撞开了,一个披着厚厚尘土的人闯了进来。这正是伟大的米丘林,他手里握着两个神奇的金黄金黄的梨苹果。米丘林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述了他从米哈朵夫的故事中得到启示,采用嫁接术获得梨苹果的经过。他说:“这是植物界的一场真正的革命,有了嫁接术,我们就有了成千上万种没有见过没有吃过的神奇水果。而开始这场伟大革命的两个人,一个是图画老师米哈朵夫,一个是十几岁的学生尤里卡。”像三年前一样,米哈朵夫神气地站在讲台上,小胡子再次快活地抖动着:“同学们,让我们再画一次苹果。我要说的是,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尤里卡同学,请务必再画一幅梨苹果。”尤里卡画好的梨苹果上,又一次洒满了泪渍。不过,那是米哈朵夫老师不小心弄上去的。(选自读者,有删改)1请以“梨苹果”为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起因:图画课上,尤里卡画了一个梨苹果,米哈朵夫老师责罚了他。经过: 结果:梨苹果嫁接成功,米哈朵夫老师真诚地请尤里卡再画一幅梨苹果。2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3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他的心上。4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段中加点词语“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1)“痛苦”指的是:(2)“令人尊敬”的原因是:5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用简洁的语言及时记录我们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批注的角度有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等。请任选一个角度,对下面摘录的两则内容进行批注。摘录内容(1)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给你一个像梨一样的苹果。批注: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