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十四).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5091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十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十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十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十四)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30分)1、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北京周口店”、“使用天然火”、“洞穴群居”。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的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2、国家建立后面临的严峻现实,就是如何管理广大地区,巩固统治。西周时期,国王实行了一种新的制度以加强对全国的控制,这种制度是A、禅让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3、2009年12月热播电视剧大秦帝国裂变讲述了秦孝公大胆启用商鞅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的故事。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途径是 A、努力种田织布 B、经商发财 C、努力开垦荒地D、在战争中建立军功4、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A、火药造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5、南宋时“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的现象,是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下列事件对民族融合的加强有促进作用的是A、商鞅变法 B、靖康之变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6、郑成功跨海收复台湾,向入侵者严正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余既来索,则地当还我。”这里的“贵国”实际上指的是 A、葡萄牙殖民者 B、英国殖民者 C、荷兰殖民者 D、日本殖民者7、诗圣杜甫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用纸写诗 读史记和资治通鉴 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 参加科举考试 A、 B、 C、 D、8、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9、一位美国学者曾在书中高度评价我国的一位科学家:“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里的“他”应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侯德邦 D、钱学森10、民国25年,在申报上最有可能会看到下面哪一则消息A、日军炮轰卢沟桥 B、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C、西安发生重大事变 D、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11、地处南京秦淮河畔的“贡院”被专家学者称为见证中国科举制度的“活化石”。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唐朝正式诞生科举制 B、唐太宗统治时期开始设殿试和武举C、明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 D、民国时期废除了科举制度1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曾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是指A、凡尔登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珍珠港事件13、邓小平同志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其中在八大之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遭遇的错误有 A、大跃进运动 B、社会主义改造 C、土地改革 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4、1919年春,有人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大门上帖了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人们没有心思看跑马,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C、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15、“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A、中共八大的召开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6、一位著名的宗教界人士说:“美国有办法抓住和绞死伊拉克的前总统萨达姆,但无法拿掉萨达姆在被法庭宣布死刑的那一刻还高举着的古兰经,无法封住萨达姆在脖子套着绞索的那一刻还高喊让穆罕默德作证的那张嘴。”请问萨达姆信仰的宗教是:A、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17、关于文艺复兴运动,九年级(3)班的同学展开了激烈讨论,你认为谁的看法是正确的 A、小李认为是一次复古运动 B、小王认为是一次宗教改革运动 C、小江认为是维护封建专制的思想运动 D、小陈认为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18、1889年7月14日,来自欧洲各国的社会主义者云集巴黎参加一场盛会,与会者指出:只有将社会财富和经济的控制权从少数人手上交到全体人民手里,“自由、平等、博爱”才能真正变为现实。这次大会是下列哪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百年纪念A、攻占巴士底狱 B、人权宣言发表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党宣言发表19、东西方不少科学家认为:生物学知识将是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那么,近代生物进化学说的缔造者是A、爱迪生 B、牛顿 C、达尔文 D、哥白尼20、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金融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开始全面衰退。为解决这此危机,我们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是A、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B、罗斯福新政 C、赫鲁晓夫改革 D、匈牙利改革21、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是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对塞尔维亚的宣战22、苏俄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具体指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 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23、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使馆馆员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刚刚开始。”他说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 D、朝鲜战争24、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这表明当时他意识到要 A、 继续推行冷战政策 B、 彻底消除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 启动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 D、 接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25、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科技文化的发展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26、1861年以前的美国、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缺乏海外市场 B、 缺乏原料 C、缺乏资本 D、缺乏自由劳动力27、下面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性组织的徽标,其中最能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是 A B C D28、创建文明城,为古城扬州建城献礼。从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作为建城之始至今。扬州已有A、近3000年的历史 B、近2500年的历史C、近2000年的历史 D、近1500年的有历史29、“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梅花岭上有一位扬州英雄的衣冠冢,他是A、文天祥 B、李庭芝 C、岳飞 D、史可法30、扬州某校园中树立一佛教纪念碑,记载了日本圆仁大师来大唐求法之举,其实他的坎坷执着之行恰恰是受到了扬州一位高僧的影响,他是A、玄奘 B、一行 C、鉴真 D、觉远二、非选择题(共2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材料三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请回答:(1)材料一中,孔子的行为体现了他的什么主张?他的言论被其弟子整理在哪本书中?(1分)(2)莎士比亚是什么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材料二中,他对人的赞美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核心思想?(1分)(3)材料三表明伏尔泰的什么观点?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个文件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1分)(4)从以上三位中外名人的言行中,你能找到什么共同点?(1分)32、阅读下列材料:上海这座东方明珠见证了中国百余年的沧桑巨变,这里是一张关于上海历史变迁的宣传板,请你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图一五口通商后的上海图三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大罢工图二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图四上海浦东开发区请回答:(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上海的命运?这次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2)图二是在哪一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这一运动具有怎样的积极影响?(1分)(3)图三反映的是哪次爱国运动?这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怎样的影响?(1分)(4)图四浦东的崛起得益于哪一次会议的伟大决策?(1分)(5)2010年上海世博会顺利开幕了,综观上海历史的沧桑巨变,你有什么感受?(1分)33、阅读下列材料: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康熙皇帝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材料三2009年5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胡锦涛强调,实践证明,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双方都认为要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1)材料一中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人物是 (只填序号)。唐代被西北各部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人物是 (只填序号)。(1分)(2)西汉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巧妙地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使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1分)(3)举一例说明康熙帝在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主权方面做出的贡献。(1分)(4)材料二是明代哪一位杰出将领的名言?他有何突出贡献?(1分)(5)结合材料三回答: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展望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石是什么?(1分)3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2008年4月源自美国的的次贷危机,迅速波及全球,形成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海啸。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国际社会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实现我们共同确定的目标。 摘自半月谈材料三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10年5月2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京出席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和蒂莫西盖特纳财政部长。胡锦涛充分肯定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的积极成果,积极评价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为增进两国战略互信和合作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双方认真落实两轮对话成果,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机制建设,使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更富成效,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请回答:(1)材料一中从世界历史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1分)(2)材料二提出的应对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对策是什么?(1分)(3)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今天,中美高层之间频频“握手”,这一现象反映了中美之间怎样的一种关系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4)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世界政治格局的什么趋势?这些趋势对当今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2分)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DDDCCBACCBAD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DACBCBCCCDBBDC31、仁,爱人,关心人;论语(1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1分)自由平等;独立宣言或人权宣言(1分)人本思想(民本思想),对人的尊重和关爱等(1分)32、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洋务运动;抵制外国经济侵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1分)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的开端(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1分)33、(1分)颁布“推恩令”(1分)雅克萨反击战,签订尼布楚条约(1分)戚继光;抗倭,保护海疆,维护国家主权(1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分)34、新航路的开辟(1分)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或国际社会要加强协调和合作)来应对金融危机(1分)从对抗到合作;中国国力的增强(2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政治格局多极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意味着机遇,意味着挑战。(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