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智取生辰纲》导学案.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54990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智取生辰纲》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智取生辰纲》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智取生辰纲》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文题目:智取生辰纲 课堂类型:新授课 学生姓名: 检查情况:【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线索,把握情节。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3、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难点】1、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2、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累欣赏醉太平讥贪小利者无名氏元曲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赏析】这是一首运用高度夸张手法、表达强烈讽刺意义的小令精品。全曲46个字,明白如话。读来朗朗上口,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付付贪图利益者的丑陋形象。 起首句,在三个分述和一个总括中,无一字言“贪”,而贪者形象自然跃然纸上。“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比喻用得贴切,生动,夸张,极富感染力。用了对偶和排比,一浪一浪层层递进,把丑陋的贪图利益者嘴脸彻底暴露出来。“燕”何其小?“针”何等细?居然能从燕口夺下泥来,从针头削下铁来,何等微不足道的利益?尤其一个“夺”字用得非常逼真,只有强盗、土匪才有的行径。更有“刮”金佛面的人,口中也许是礼义廉耻、满堂神灵,但在物质利益面前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细搜求”三个字充分体现了“刮”者工作的认真程度,也许是戴上花镜、手拿钢铲,也许是跪匐于地、撑灯持盏,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照理来说应该放在晚上比较安全些。无奈一句“无中觅有”作结,否定了贪利者的全盘功劳。可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无所获而劳之,岂不是极大的讽刺 【学习路径】 导入课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描写了众多英雄,你能说出那些人的名号吗?基础练习:趱(zn)行 嗔(chn )怒 虞(y)侯 恁(nn)地 省(xng )得 罗唣(zo) 怄(u )气 逞(chng)辩 剜(wn)口 聒(gu)噪 面面厮觑(q)、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只见两个虞侯和老都管(气喘急急),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辨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容易出麻烦的地方。(2)、那七人道:“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小生意,小买卖。(3)、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明白,懂得。、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施耐庵)。思考练习5、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全文的内容。大名府梁中书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千万贯财宝送往东京,给他老丈人蔡京庆贺生日,在黄泥冈被晁盖等人劫走。6、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语言和行动描写。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喝道:“快走!教你早歇!”杨志说道:“苦也!这里是甚么去处,你们却在这里歇凉!起来,快走!”众军汉道:“你便剁做我七八段,也是去不得了!”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表现了杨志粗暴蛮横的性格。7、杨志和晁盖等七人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杨志:精明、谨慎、蛮横。晁盖等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的群体形象。8、本文题目是“智取生辰纲”,“智”表现在哪些地方呢?智用天时:酷热天气;智用地利:选择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地点;智用矛盾: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智用计谋:“半瓢酒”。9、杨志等人千方百计保护生辰纲,而晁盖等人则是想方设法夺取生辰纲。那么,“生辰纲”到底该不该被晁盖等人夺走呢?说说你的理由。说法一:晁盖等人夺取生辰纲是正确的。因为生辰纲是不义之财,是劳动人民的财富,它被用于封建官僚之间相互贿赂,人民将它夺回来是正确的。说法二:晁盖等人夺取生辰纲是不正确的。生辰纲是一大笔财物,虽然它是贪官从农民大众那里掠夺来的,但贪官犯法,有衙门、朝廷来办理,而不应由农民采用“劫夺”方式解决。如果那样,就等同于晁盖等人从劳动人民那里变相取得了几十万金银。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酒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些避暑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X|k |b| 1 . c|o |m众军健听了这话,凑了五贯足钱,来买酒吃。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众军陪着笑说道:“大哥直得便还言语!”那汉道:“不卖了!休缠!”这贩枣子的客人劝道:“你这个鸟汉子,他也说得差了,你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须不关他众人之事,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那汉道:“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那军汉开了桶盖,无甚舀吃,陪个小心,问客人借这椰瓢用一用。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众军谢道:“甚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众军谢了,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杨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两个虞候各吃一瓢。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那卖酒的汉子说道:“这桶酒被那客人饶一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半贯钱罢。”众军汉凑出钱来还他。那汉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傍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正是:诛求膏血庆生辰,不顾民生与死邻。始信从来招劫盗,亏心必定有缘因。杨志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的。10、“老都管”这个人物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卖酒汉子、贩枣子客人的话对计策的成功实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老都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他的顺应军汉的调解才使计策成功。卖酒汉子的话起到激将法的作用;贩枣子客人的话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卖酒汉子假意推辞,消除疑心;贩枣客人从中调解,推波助澜;杨志妥协,终功亏一篑。11、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表现了杨志怎样的心理?表现了杨志为人精细、做事谨慎的性格特征。12、“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这句话表现了杨志怎样的性格特征?表现了杨志性格中有妥协权势的特点。13、根据故事情节,在下面横线上填出相关词句,使“回目”完整。杨志失陷黄泥冈,吴用智取生辰纲。智力练习约至二更以后,徐宁收拾上床。娘子问道:“明日随值也不?”徐宁道:“明日正是天子驾幸龙符宫,须用早起五更去伺候。”娘子听了,便分付梅香道:“官人明日要起五更出去随班;你们四更起来烧汤,安排点心。”时迁自付道:“眼见得梁上那个皮匣便是盛甲在里面。我若赶半夜下手便好。-倘若闹起将来,明日出不得城,不误了大事?且捱到五更里下手不迟。”听得徐宁夫妻两口儿上床睡,两个丫鬟在房门外打铺,房里桌上却点着碗灯。那五个人都睡著了。两个梅香一日伏侍到晚,精神困倦,打呼,时迁溜下来,去身边取个芦管儿,就窗棂眼里,只一次,把那碗灯早吹灭了。看看伏到四更左侧,徐宁起来,便唤丫鬟起来烧汤。那两个使女从睡梦里起来,看房里没了灯,叫道:“呵呀!今夜没了灯!”徐宁道:“你不去后面讨灯等几时!”那个梅香开楼门下胡梯响。时迁听得,从柱上只一溜,来到后门边黑影里伏了。听得丫鬟正开后门出来便去开墙门,时迁却潜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梅香讨了灯火入来,又去关门,却来灶前烧火。这使女便也起来生炭火上楼去。多时,汤滚,捧面汤上去,徐宁洗漱了,叫烫些热酒上来。丫鬟安排肉食炊饼上去,徐宁吃罢,叫把饭与外面当值的吃。时迁听得徐宁下来,叫当值吃了饭,背著包袱,拿了金枪出门。两个梅香点著灯送徐宁出去。时迁却从厨桌下出来,便上楼去,从楼子边直踅到梁上,却把身躯伏了。两个丫鬟又关闭了门户,吹灭了灯火,上楼来,脱了衣裳,倒头便睡。时迁听得两个梅香睡著了,在梁上把那芦管儿指灯一吹,那灯又早灭了。时迁却从梁上轻轻解了皮匣。正要下来,徐宁的娘子觉来,听得响,叫梅香,道:“梁上甚麽响?”时迁做老鼠叫。丫鬟道:“娘子不听得是老鼠叫?因厮打,这般响。”时迁就便学老鼠厮打,溜将下来;悄悄地开了楼门,款款地背著皮匣,下得胡梯,从里面直开到外面,来到班门口,已自有那随班的人出门,四更便开了锁。时迁得了皮匣,从人队里,趁闹出去了。1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时迁怎样的特点和心理?时迁却潜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悄悄地开了楼门,款款地背著皮匣。显出小偷的行动特征,显出时迁娴熟的技艺和高度的机警。事情已成功在望,时迁仍很小心,但也有几分得意。15、上文中,三次写到时迁的“溜”。结合原文,说说这三次“溜”,分别由哪里溜到哪里?时迁溜下来 是由楼檐溜到楼窗。从柱上只一溜 是由楼窗溜到地面。溜将下来 是由梁上溜到楼上。16、文中画线的句子写时迁两次用芦管吹灭碗灯,他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什么?第一次:使丫鬟打开厨房后门,出去讨灯火,趁机溜进厨房潜伏下来。第二次:便于黑暗中解下盛甲的皮匣,即使有些微响,也便于潜伏。17、通读上文,说说作者主要表现了时迁的哪两个特点。技艺超群的职业小偷 谋略过人,头脑冷静,擅长应变的英雄。18、时迁是水浒中一个很有特点的人物,你知道他的绰号吗?鼓上蚤。19、古诗中有许多写“江水”或“河水”的句子,请你写出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20、“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鲁智深)。21、春江花月夜中开篇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人评论句中“生”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一个“生”字,好在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好在凸现了明月随潮涌生的情状,景象壮观,气势宏伟。22、水浒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好汉形象,诸如晁盖、宋江、武松、李逵、杨志、林冲等。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再写出两个梁山英雄好汉的姓名,并简要概括这些英雄好汉在性格方面的共同点。梁山好汉姓名:鲁智深 时迁 阮氏兄弟梁山好汉在性格方面的共同点:劫富济贫 嫉恶如仇 讲义气 侠肝义胆等。22、分析本文结构设计。创作园地:用三种人物描写方法刻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的性格。教师学生批注栏:么?第二句用三个形式相同的句子构成排比,读来节奏感强烈,韵味十足,极富民歌风味。与第一句既有相同气势,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所列事物更加夸张和讽刺。对一切可以捞一把的事物,从不轻易放过。鹌鹑吞到嗉里的豌豆,他要掏出;鹭鸶细长腿上,他要劈下精肉;蚊子小小的躯体又怎能再经受“刳”(“刳”:从中间劈开再挖空。譬如:刳木为舟)这种手术呢?这一系列艺术的夸张和形象的比喻,鲜明地突出了“贪小利者”的本质。但是这类生活现象都是当时社会中的常见,因而具有典型的意义,这也是作品的现实性。 结句精警,抨击有力。“亏老先生下手!”这是作者气愤的独白,是一句嗤之以鼻的嘲讽和警告,实际是对那些贪图利益者的当头棒喝。虽不是漫骂和痛斥,但是艺术效果又岂是一句斥责能达到的?所谓“老先生”者,实指元代的各级官吏。不是真正的年龄或身份的象征。但是我个人认为也可以这样理解:“老先生”是因为贪利者贪利时间长、贪利功夫高、贪利手段狠、贪利心态硬。如果时间不长又怎么会有如此高明的方法,如果贪的手段不喝又怎么会有如此冷的心肠。“蚊子腹内刳脂油”的手段何其不忍!真是应了一句“官不嫌人穷,虎不嫌人瘦”。 全曲寓庄于谐,嬉笑怒骂,皆成妙文,体现出元曲爽朗、幽默、风趣的特色。来源:学&科&网1.题目解读:本文节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课文所选的这一部分是从杨志押解生辰纲上路开始写起的,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虽然是节选,但有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2. 走近作者:施耐庵,生平不详,仅知他是元末明初人,曾在钱塘生活。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氏的资料,对其生平有较详细的说法,然可疑之处颇多。著有我国第一部以反映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水浒。3.相关资料:大名府梁中书要把千万贯财宝送往东京,给他老丈人蔡京庆贺生日。因梁中书前一年送十万贯金银珠宝给蔡京时,半路被人打劫,所以这次改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夺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三阮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七条好汉欲齐心协力夺取这批珠宝,并定下智取之计。杨志押送生辰纲 小心谨慎 丢纲吴用智取生辰纲 足智多谋 劫纲主旨:斗智斗勇 团结协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