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兰州市红古区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47413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兰州市红古区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3年兰州市红古区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3年兰州市红古区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广东省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分析 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思想品德试卷,能充分体现了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及“以能力立意”和“以教育立意”的命题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鲜活性、区域性和生活气息。试题注重选取贴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实际且富有“正能量”教育意义的素材,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又能有效地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综合分析问题等方面的素质能力,还突出了对学生的正确价值导向和道德判断能力的考查,巧妙地做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试卷考查知识内容覆盖广,考点分布科学,区分度适中,卷面生动活泼,试卷设问有利考生自主探究问题,鼓励学生创新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和备考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近几年来难得的一份靓丽的中考试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试卷的知识点的覆盖情况分析题号考点归属部分1考点1:情绪成长中的我2考点3:挫折成长中的我3考点7:生命成长中的我4考点11:复杂社会做出正确选择成长中的我5考点9:自立成长中的我6考点15:犯罪成长中的我7考点14:违法行为成长中的我8考点16:未成年人增强自我防范成长中的我9考点17: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成长中的我10考点18:孝敬父母我与他人和集体11考点24:竞争与合作我与他人和集体12考点25:诚信我与他人和集体13考点27:平等我与他人和集体14考点28:宽容我与他人和集体15考点31:权利和义务我与他人和集体16考点13:未成年人保护成长中的我17考点33:人格尊严权我与他人和集体18考点36:智力成果权我与他人和集体19考点32:受教育我与他人和集体20考点45: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我与国家和社会21考点46:宪法我与国家和社会22考点38:学习压力我与国家和社会23考点44:责任我与国家和社会24考点50:基本经济制度我与国家和社会25考点51:根本政治制度我与国家和社会26考点54:科教兴国我与国家和社会27考点60:民族团结我与国家和社会28考点61:中国形象我与国家和社会29考点48:监督权我与国家和社会30考点37:消费者权利我与他人和集体31考点56、57、58:环保节能我与国家和社会32考点40、18、28、29:文化(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美德(节约、尊老爱幼、宽容)我与国家和社会我与他人和集体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试卷涉及到的考点多达45个,占考点总数(62)的比例为72.6%,其中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占试卷分值比例为20%,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占试卷分值比例为35%,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占试卷分值比例为45%,接近考纲要求的比例(第一部分占试卷分值比例为25%,第二部分占试卷分值比例为30%,第三部分占试卷分值比例为45%,);按照心理、品德、法律和国情来分的话,其中心理部分占试卷分值比例为12%,品德部分占试卷分值比例为20%。法律部分占试卷分值比例为30%,国情部分占试卷分值比例为38%,很明显强化了对法律知识考查;按年级来分的话,初一占试卷分值比例为22%,初二占试卷分值比例为32%,初三占试卷分值比例为46%。试卷考查知识内容覆盖广,考点分布科学。二、试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鲜活性,输送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突显思想教育功能思想品德课不仅仅局限于传授学科知识,而是有着更强的生活性、情境性和实践性,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学问。其学习课程不仅体现为对其基本道理的反复理解、认同,而且要把知识、道理自觉内化,追求行为方式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德育功效。因此,学科性质必然要求其与时俱进,在具有导向作用的中考命题中,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和鲜活性。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思想品德试卷依托现实材料引出问题,以具有时代性的问题为中心,突出当前的热点。试卷使用背景材料有很多来自刚刚在3、4月份发生的影响重大事件,注重选取贴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实际具有“正能量”教育意义的素材。如:选择题第1小题选取的“四川芦山地震”事件,引导考生对“灾区学生出现震后心理创伤或焦虑紧张的情绪”的关注;第3小题选取的“平民英雄郑益龙”的事迹,引导考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对“社会责任”的理解,教育考生要培养亲社会行为;又如:第10小题选取的“带着养父母上大学的王东雪”的事迹,引导考生要学会感恩和孝敬父母,学会承担责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23小题选取的被网友称为“诚信中学生徐砺寒”的事迹,让广大考生感受到做一名诚实守信、敢于担当负责任的公民是多么的重要;第19小题选取的“教育部关于落实民工子女异地中考高考的方案”的问题,引导考生对国家着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举措的理解,感受我国的社会发展变化;此外还有第6、7、9、18、21、24、25、27等小题使用的都是最新的材料引导考生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民族政策”等相关问题的关注和理解,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点融为一体,启发考生对教材有关“国家利益”、“爱国责任”以及“国格”等知识点的认知和价值观上的认同。巧妙地做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使考生感觉到在考场上不仅仅是在考试,而且还是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课。三、试卷立足于基本知识,以能力考查为目的,凸显综合性、探究性。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思想品德试卷本着“能力立意”的理念,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又能有效地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能力。死记硬背的题目几乎没有, 都是要求考生对自己知识储备的灵活运用。试卷设问有利考生自主探究问题,鼓励学生创新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如:29、简大答题简答题(8分)29、根据右边漫画回答如下问题:(1)漫画反映了政府维护公民的哪些权利?(4分) (2)中学生在行使这些权利时要注意什么了(4分) 这是一道貌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的一道题:第一问的要求要从漫画提供中的信息去得出结论,而且漫画所涉及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等政治权利是新考纲的要求,本届学生使用的教材中还并没有出现。绝大部分的考生只能答到“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第二问“中学生在行使这些权利时要注意什么了”,这一问要求考生的审题能力、对问题的转换能力、对所学知识的概括归纳能力很强,而且参考答案明显要求此问要有两个层次:一是公民行使权利的原则和要求,二是公民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应该注意的问题。这里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又如:31、分析说明题31、材料一:目前,在我国655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用水消耗的大量增加,我国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材料二:观察漫画与图片:“熟视无睹”和“有水难喝”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2)请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3分)(3)要解决上述问题,请你提出一些好的建议?(4分) 第(1)问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是“我国水资源问题”,考查的能力主要有: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概括归纳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第(2)问“请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3)问“要解决上述问题,请你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三问的问题按照“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设置的,构成了完整的问题体系,设问有利考生自主探究问题,鼓励学生创新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考生“有话可说”这类考题既考查了课本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观察材料、正确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从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均提出了探究和创新的新要求。四、试卷立足广东实际, 取材注重教材的教学素材,卷面生动活泼。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思想品德试卷在选材上紧密结合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关心本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热爱广东、关心广东,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也有利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地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考生营造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如:第3小题选取的“平民英雄郑益龙”的事迹,郑益龙就是广州武警的战士;第27小题选取的是“广东对口援疆”的举措。体现了浓郁的广东特色。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思想品德试卷在选材上还注重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引导教师在上课时要关注课本的文本资源,用好文本资源,不要抛离课本海阔天空胡乱滥用其他与教材内容关系并不密切一些图片和资料。如:综合探究题的第(3)小问(3)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古诗或名言,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请你依据下列古诗或名言的内涵,写出自己的做法:(6分)古诗或名言做法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表格所列的古诗或名言都是课本文本资源,本小问要求先理解这些古诗或名言的意思,找到与课本知识的联系点,而且要把知识、道理自觉内化,成为自觉的行动。从答题情况来看,有很多考生对此不理解,尤其是对“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诗不理解,以至出现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考生出现那么的解读偏差,恐怕这不仅仅是考生本身的责任。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思想品德试卷卷面设置能够继承过往的试题优点,有5道题目使用了漫画、图片、图表等形式,错落分布在各个版面,卷面生动活泼、令人赏心悦目。五、考生答题情况分析2013年,我市参加中考学生40534人,全市平均得分74.18分,及格率88.79%,优秀率39.1%。各大题的得分率分别是: 题号满分值平均分难度一、选择题5645.390.82二、简答题84.410.55三、辨析题105.590.56四、分析说明题129.260.77五、综合探究题149.630.68考生答题所存在的问题(1)简答题:错别字太多。如:见议权、坚督权、*督权、鉴督权等。审题能力太差。如:许多学生回答行使政治权利的原因或具体做法。用语不规范。如:发言权、检督权、举报权、控诉权、抗议权、参与政治建设权等,不用政治术语作答。堆砌所有权利。如隐私权、知识产权,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 (2)辨析题:答题思路模糊,表述不清。很多低分卷答题都存在表述不清,表述口语化,词不达意的问题;多数仅从“中学生并不是无能为力”(怎样做)分析,且只从“维权”分析;层次不清,没有分层次作分析。观点不清,角度单一。由于基础知识不过关,低分卷的学生答题中无法写出正确的权利、维权的途径,只能笼统的写,甚至有错;在分析“食品生产日期标注推迟无所谓”时,只从法律角度或道德角度分析,角度单一。在分析“中学生怎样做”上,多数只从“维权”方面简单而谈。书写潦草,字迹难以辨认。没有判断;分析简单,不到位、不完整。判断表述不准确。如,“否”、“片面”、“我不同意”或是没有判断就分析,或是判断正确,但分析牛头不对马嘴。一部分考生考点运用不到位,表述本末倒置,如,“违法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专业术语,随意吹水不着边。而且还有400多名考生的得分为0分。有的干脆不作答。答题错位,将31题的答案写在了30题的位置上。而且,为数不少。不少学生不去或是不会结合材料去作答。(3)分析说明题:空白卷,答错位置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还有学生在答卷中写道:“老师评卷辛苦啦”“对不起爷爷奶奶”“请给4分”等语句,或者直接抄写材料或者选择题的某些内容等。书写零乱,错别字反复出现,词不达意。有些表达不通顺,让人看得云里雾里。错别字很多,例如“培养”“陪养”; “意识”“意思”; “加大”“力大”; “低下”“底下”; “过度”“过渡”; “导致”“倒置” “缺乏”“缺贬” “平衡”“平行”等等,不胜枚举。审题不清。本题问原因,许多学生却答成了意义,如“有利于”;还有许多学生答成了做法,如“我们要”,连题目的最基本要求也看不明白。或者还有学生仅仅答出某一个问题的原因,而忽略了另外两个问题;还有同学完全没有结合材料中的具体问题,只是笼统地答出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严格地说,这些答案都是很不完善,令人遗憾的。表达不清,卷面不美观。学生对答题缺乏整体思路的规划和整理,想到哪写到哪。写错了就随意涂改。更严重的情况是,相当部分学生的表达十分口语化,对考纲以及所学的核心观点比较陌生,无法用规范的政治术语来表达 (4)综合探究题:审题不全,本题平均分低的很重要原因是很大一部分考生没有从尊重文化差异和文化的多元性作答,考生对“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诗不理解,没有找到关键字“让”,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更有考生将该诗理解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更有学生理解为“让别人超过了自己别灰心,就当是让他三尽,下次努力就可以了”“千里去读书,让他又怎样。万里长城又不见秦始皇”,“我们第一个统一中国历史的就是秦始皇,而且今天的万里长城依然存在,秦始皇非常的了不起”等笑话。考生的审题能力差,如第三问要从文化、受教育方面写,而不仅仅局限于宽容的角度。考生的字迹潦草,错别字多,如:长背(长辈)、公义(公益)、坚苦(艰苦)、遵老爱友(尊老爱幼)、孝近敬长(孝亲敬长)、斤斤记较(斤斤计较)等等六、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启示1、认真研读2011版新的课程标准,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展开教学活动的。课程标准是国家规范教材编写与审查的规章,也是指导我们教学、评估、考核的规章,可以说,对课标的准确把握程度,其实就是对中考的把握程度。比如:简答题所出现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等政治权利。新课标和新考纲就有明确的要求:“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提高课堂效率,夯实知识基础。作为思想品德要积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努力打造有品位有吸引力的思想品德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大量的试题题源来自于时政热点或学生生活实际。但这并不意味着课本已没什么用处,我们可以抛开课本去大量找材料、押热点,也不可能只是总结出一些答题思路,用这些套路去解答一切问题。正如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基础,即使学会几招绝技,也只是花拳秀腿,不可能给对手带来真正的威胁。只有夯实知识基础,才能照亮解题道路。 3、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入时政素材,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热爱了,才会去思考,才能有提高。不要将书本内容、新课教学与时政热点复习割裂开来,而应该将二者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培养学生主动将知识与生活,与时政联系的态度和能力。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学会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 4、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对某一材料的多个层次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训练的过程。习题演练不求数量,重在质量。一定要教会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总结出一定的解题规律和方法。无论是选择各地的中考题还是自己编制习题,不能为练而练,不加选择。无论是平时的教学,还是进入全面复习阶段,教师自己必须在给学生布置习题之前,自己先行演练、研究,并从中精选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试题交给学生,要珍惜学生宝贵的时间。政治习题的解题往往书写量也比较大,有时不同的习题会用到同一个知识点,而且当思考过程完成后,有时的书写就成为一种简单重复。为此,在布置作业时,不要求学生写多少数量的题,而是要求他看多少数量的题,在看的过程中,发现解题规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在讲解习题时,再给以必要的指导和点拨,教会他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