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伦理学教案:孔孟的道德学说.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43267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伦理学教案:孔孟的道德学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伦理学教案:孔孟的道德学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伦理学教案:孔孟的道德学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孟的道德学说1、 孔孟学说的特征儒本来是一种职业,所谓儒者,就是以相礼教书为职业的人。他们的专长就是演礼乐,教诗书,他们也就只能做这些事。他们正如向秀、郭象所说:只能明“古之人”之迹,而不能明其“所以迹”。儒家与儒者是不同的。儒者是社会中的教书先生,礼乐专家。这是孔子孟子以前,原来就有的。儒家是孔子所创立的一个学派。他们也讲诗书礼乐,他们也讲“古之人”。但他们讲“古之人”,是“接着”古之人讲的,而不是“照着”古之人讲的。孔子说,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一般儒者本来都是如此。不过孔子虽然这样说,他自己实际上是“以述而作”。因其以述而作,所以他不是儒者,而是儒家的创立人。儒家是以“说仁义”见称于世的。在中国旧日言语中,仁义二字若分开使用,则各有其意义,就是现在所谓道德。老子说“绝仁弃义”,并不是说,只不要仁和义,而是说:不要一切道德。后世说,某人大仁大义,就是说:某人很有道德。说某人不仁不义,就是说:某人没有道德。儒家以说仁义见称,也就是以讲道德见称。儒家讲道德,并不是只宣传些道德的规律,或道德格言,叫人只死守死记。他们是真正了解道德之所以为道德,道德行为之所以为道德行为。他们真正了解人的道德境界与功利境界的不同,以及道德境界与自然境界的不同。2、仁、义、礼、智儒家所讲仁、义、礼、智。后人以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但孟子讲“四端”则只说到仁义礼智。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从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此四者也是孔子所常讲的,但将其整齐地并列为四,则始于孟子。1)“义”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义是道德方面的应该。这种应该是无条件的。无条件的应该,就是所谓“当然而然,无所为而然”(陈淳语)义是道德行为之所以为道德行为之要素。一个人的行为,若是道德行为,他必须是无条件地做他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说,他不能以做此事为一种手段,以求达到其个人的某种目的。一个人无条件地做他应该做的事,其行为是“无所为而然”。一个人以做某种事为手段,以求达到其自己的某种目的,其行为是“有所为而然”。用儒家的话说,“有所为而然”的行为是求利,“无所为而然”的行为是行义。这种分别,就是儒家所谓“义利之辨”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说:“鸡鸣而起,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尽心上)求利与行义的分别,就是所谓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分别。一个人的行为若是有所为而然的,他的行为,尽管有时是合乎道德,但不是道德行为。他的境界也只是功利境界,不是道德境界。(参考康德的“为了义务”与“符合义务”的区别)后来董仲舒说:“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他说的话,也就是上述的意思。但是有些人对此不了解。例如颜习斋批评这话说:“世有耕种而不谋收获者乎?有荷网持钩,而不计得鱼者乎?”“这不谋不计两个字,便是老无释空之根。”(言行录教及门)此批评完全是无的放矢。既耕种当然谋收获,即荷网持钩当然谋得鱼。问题在于一个人为什么耕种,为什么谋得鱼。若是为他自己的利益,他的行为不可能是道德行为。不过不是道德行为的行为,也不一定就是不道德的行为。它可以是非道德的行为,即与道德范畴完全无关涉。(注意“不”与“非”的不同,参考“白马非马”之辨)儒家所谓义,有时也指在某种情形下办某种事的在道德方面最好的办法。中庸说:“义者,宜也。”我们说:一件事宜如何办理,宜如何办理的办法,就是办这一件事的最好的办法。所谓最好又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就道德方面说,一种是就功利方面说。就功利方面说,在某种情形下,一种事的最好的办法,是一种办法,能使办此种事的人,得到最大的个人利益。就道德方面说,一种事的最好办法,是一种办法,能使办此种事的人,得到最大的道德成就。我们说“在某种情形下”,因为所谓“义者,宜也”的宜,又有“因时制宜”的意义。照此所说,儒家所谓义又似乎是儒家所说的“中”。办一件事,将其办到恰到好处,就是中。所以说中,也是说办一件事的最好办法。不过义与中也有不同。中也可就非道德的事说,义只专就道德的事说。非道德的事,并不是不道德的事,而是无所谓道德或不道德的事。有人说:儒家主张义利之辨,但他们也常自陷于矛盾。如论语云:“子适卫,冉有仆。子曰:矣乎!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孔子也注意到了人民的富庶。人民的富庶,岂不不人民的利?又如孟子云:“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不以梁惠王言利为然。但他自己却向梁惠王提出一现代人所谓经济计划,欲使人可以“衣帛食肉”、“养生送死无憾”。孟子岂不亦是言利。发此问者之所以提出此问题,盖由于不知儒家所谓义利之辨之利,是指个人的私利。求个人的私利的行为,是求利的行为。若所求不是个人的私利,而是社会的公利,则其行为即不是求利,而是行义。社会的利,别人的利,就是社会中每一个人所无条件地应该求的。无条件地求社会的公利、别人的利,是义的行为的目的,义是这种行为的道德价值。凡有道德价值的行为,都必定以无条件地利他为目的。如孝子必无条件地求利其亲;慈父必无条件地求利其子。无条件地求利其亲或子,是其行为的目的,孝或慈是这种行为的道德价值。所以所谓利,如果是个人的私利,则此利与义是冲突的。所谓利,如是社会的公利,他人的利,则此利与义不但不冲突,而且就是义的内容。儒家严义利之辨,而有时又以为义利有密切的关系,如易传乾文言云:“利者,义之和也。”其理由即在于此。后来程伊川云:“义与利,只是个公与私也。”(遗书卷十七)求私利,求自己的利,是求利;求公利,求别人的利,是行义。2)“仁”与“忠”、“恕”若一个人在求社会的利,求别人的利时,不但是因为无条件地应该如此做,而且对于社会,对于别人,有一种忠爱恻怛之心,如现在所谓同情心,则其行为即不只是义的行为,而且是“仁”的行为。此所谓“公而以人体之谓仁”。“体”是体贴之体,“人”就是人的心,就是人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以恻隐之心行义谓之仁。所以说“仁,人心也”,“仁者,人也”。孟子亦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仁人必善体贴别人。因己之所欲体贴别人,知别人之所欲;因己之所不欲体贴别人,知别人之所不欲。因己之所欲,知别人之所欲,所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此即所谓“忠”。因己之所不欲,知别人之所不欲,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此即所谓“恕”。合忠与恕,谓之忠恕之道。朱子论语注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其实应该说:“尽己为人之谓忠。”忠恕皆是推己及人。忠是就推己及人的积极方面说,恕是就推己及人的消极方面说。3)礼礼是人所规定的行为规范,拟以代表义者,于上文我们说,义的内容是利他。礼的内容也是利他。所以礼记曲礼说:“夫礼,自卑而尊人,先彼后己。”于上文我们说:义有“中”的内涵。我们可以说:义是道德方面的中。所以儒家常以中说礼。礼记仲尼燕居说:“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我们在上面说:“义者,宜也”的宜,有“因时制宜”的意思。儒家亦以为礼是随时“变”的。礼记礼器说:“礼,时为大。”乐记说:“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4)智智是人对于仁义礼的了解。人必对于仁有了解,然后才可以有仁的行为;必对于义有了解,然后才可以有义的行为;必对于礼有了解,然后他的行为,才不是普通的“循规蹈矩”。如无了解,他的行为,虽可以合乎仁义,但严格地说,不是仁的行为,或义的行为,或义的行为。他的行为,虽可以合乎礼,但亦不过是普通的“循规蹈矩”而己。无了解的人,只顺性而行,或顺习而行,他的行为虽可合乎道德,但只是合乎道德的行为,不是道德行为。他的境界,也不是道德境界,而是自然境界。人欲求高的境界,必须靠智。孔子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的了解,可使人到一种高的境界,但不能使人常住于此种境界。虽是如此,但若没有了解,他必不能达到高的境界。仁义礼智,表面上虽是并列,但实则仁义与礼智,不是在一个层次的。这一点,似乎孟子也觉察到。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孟子离娄上)(译文:仁的主要内容是侍奉父母;义的主要内容是顺从兄长;智的主要内容是明白这两者的道理而坚持下去;礼的主要内容是对这两者既能合宜地加以调节,又能适当地加以修饰。)这话就表示仁义与礼智的层次不同。3、儒家的境界儒家虽常说仁义,但并非只限于仁义。儒家所说到的最高境界,也不只是道德境界。此可从孔子孟子自述其自己的境界之言中见之。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可体现儒家的境界。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是孔子自叙其一生的境界的变化。所谓三十、四十等,不过就时间经过的大端说,不必是,也许必不是,他的境界,照例每十年必变一次。“志于学”之学,并不是普通所谓学。此所谓志于学,就是有志于学道。普通所谓学,乃所以增加人的知识者。道乃所以提高人的境界者。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其所谓学,是普通所谓学,是与道相对者。孔子及以后儒家所谓学,则即是学道之学。儒家所谓学道之学,虽不必是日损,但亦与普通所谓学不同。我们说:自然境界及功利境界,是自然的礼物。道德境界及天地境界是人的精神的创造。人欲得后二种境界,须先了解一种义理,即所谓道。“三十而立”。孔子说:“立于礼。”(论语泰伯)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上面说:礼是一种行为的规范,拟以代表义,代表在道德方面的中者。能立即能循礼而行。能循礼而行,则可以“克己复礼”。“复礼”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克己即去己私。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皆为他自己的利益。这种人,就是有己私的人。行道德必先克去己私,所以“颜渊向仁”,孔子答以“克己复礼为仁”。“四十而不惑”。孔子说“智者不惑”(论语宪问)。上面说,智是对于仁义礼的了解。孔子三十而立,是其行为皆已能循礼。礼是代表义者,能循礼即能合乎义。但合乎义的行为,不必是义的行为。必至智者的地步,才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所以不惑。不惑的智者才可以有真正的仁的行为,及义的行为,其境界才可以是道德境界。孔子学道至此,始得到道德境界。“五十而知天命”。仁义礼都是社会方面的事。孔子至此又知于社会之上,尚有天,于是孔子的境界,又将超过道德境界。所谓天命,可解释为人所遭遇的宇宙间的事迹,在人力极限之外,为人力所无可奈何者。这是以后儒家所谓命的意义。所谓天命亦可解释为上帝的命令。此似乎是孔子的意思。“六十而耳顺”。此句前人皆望文生义,不得其解。“耳”即“而已”,犹“诸”即“之乎”或“之于”。徐言之曰而已,急言之曰耳。此句或原作“六十耳顺”,即“六十而已顺”。后人不知“耳”即“而已”。见上下诸句中间皆有“而”字,于此亦加一“而”字,遂成为“而耳顺”。后人解释者,皆以耳为耳目之耳,于是此句遂费解。六十而已顺。此句蒙上文而言,顺是顺天命,顺天命。“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说:在道德境界中的人,做道德的事,是出于有意的选择,其做之需要努力。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做道德的事,不必是出于有意的选择,亦不必需要努力。这不是说,因为他已有好的习惯,而是说,因为他已有高的了解。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亦是因为有高的了解而“不思而得,不勉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