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测试.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41982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验卷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A维护周礼 B实行仁政 C强调教化 D为政以德2 “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孟子的这段话在无意中揭示了当时( ) A诸侯以土地作为主要财富 B平民也能凭借本领效力诸侯 C井田制已经土崩瓦解 D诸侯国以扩充土地作为战争的主要目的3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 )A墨家 B纵横家 C法家 D农家4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5.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6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8.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9.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10.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理” 与“气”的地位 B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C唯物与唯心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11.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12.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二、非选择题 (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材料二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请回答:(1) 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4分) 材料三 唯天子受命干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材料四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6分)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6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材料五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中国文化史(4)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思想家的共同主张及影响(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