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54177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 计谋课题:草 帽 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和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2)利用以掌握的学习方法,学习生字,理解字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和词语 。 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力。教学难点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力。共 案 部 分二次备案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草帽计”就是长征途中发生的许许多多小故事中的一个。2.出示课题:草帽计,师点出“计”,组词:计划、计算、计谋、计策质疑:什么叫“草帽计”?你知道这个草帽计是谁想出来的吗?你对贺龙了解多少?设疑自探:那贺龙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又是怎样使用“草帽计”的呢?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回答问题。2.检查朗读。指名分节读正音。回答问题。三、整体进入理解1.自由朗读课文,谈谈你觉得“草帽计”这个计策怎么样?2.课文中也有一出来,并读好它。3.出示:贺龙的“草帽计”神机妙算。师点出“神”,请同学查字典解释“神”。(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4.课文中从哪些语句中看出贺龙的“草帽计”真神呢?请同学分别从在书上找找圈圈划划,分小组讨论。贺龙仔细观察了地形,然后命令全体指战员把草帽随手扔掉。贺龙笑了笑,指挥部队迅速转移。红军战士虽然都戴着画有红五星的草帽,还是热得汗流浃背。战士们感到很奇怪,但还是服从命令,把草帽丢在路边。顿时,红军的草帽凌乱地扔了一地。走着,走着,忽然敌机来了。敌机飞了好几圈,没有发现红军的踪影,便飞走了。敌机发现了戴着红五星草帽的部队,立刻呼啸着俯冲下来,一阵狂轰滥炸,把白军炸得死的死,伤的伤,叫苦连天。不一会儿,侦察员跑来报告:“有一个团的白军赶上来了。”(“一个团”说明敌人兵力之多。“赶上来了”说明敌人来的速度之快。这给正在行军的红军带来威胁,眼看一场“遭遇战”不可避免。在这样的情况下,贺龙同志指挥若定,充分看出他的坚毅果断)他们已晒得人困马乏,发现路边有草帽,自然满心欢喜,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捡起草帽往头上戴。四、熟读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五、完成课后习题3、4。六、布置作业。1抄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分节读文;2.简要地说说“草帽计”神在哪儿?二、学习详细复述课文。1.出示本单元的训练目标:详细复述课文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详细复述课文”。我们复述3、4两个小节。 (一)复述第三小节1.要详细复述课文,首先,我们就要熟读课文板书:熟读课文请同学自由朗读第三节,把课文读熟。2.第二步,就要来归纳要点板书:归纳要点课后第一题的练习帮助我们归纳要点。请同学把第三节中每句话标上句子序号,然后在书上划出答案。交流。3.第三步,详细复述课文板书:详细复述4.各自准备,同桌互相复述,指名复述。5.小结:刚才我们用了“熟读课文、归纳要点、详细复述”这三步法来详细复述课文。下面,我们要用这个方法来详细复述第四节。 (二)复述第四节。学生评议。三、总结并朗读全文。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来详细复述课文的方法,并用这种方法来详细复述了课文的3、4两节。2.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其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行军一共368天,余下来的100天大多都在战斗中渡过。长征正是依*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领导和广大指战员的聪明才智,以及勇敢、顽强的精神,而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它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坚定无畏的丰碑,它永远是铭记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精神的地球上的红飘带。3.让我们齐读课文,再一次地体会贺龙“草帽计”的神妙之处。四、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练习册。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包公审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2)利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包公的足智多谋出神入化,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崇敬之情,并从中受到熏陶与启迪。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力。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力。共 案 部 分二次备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猜一猜”游戏(教师说,学生猜。)“火尽炉冷平添心猿意马。”猜一个字。(“驴”字)(教师板书:驴)我国宋代有一个著名的清官。庐州人,执法严明,善于断案。(教师板书:包公)2.说说你对包公还有哪些了解?(生说)教师肯定学生所说的有关包公的事,补充解说:“公”是古人对人的一种尊称,他原名包拯,有多个官衔当过开封府府尹。因为北宋建都在开封,开封府尹也就是北宋首都的“市长”了,是个大官。3.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就发生在包公身上,还与驴有关。(教师板书:审)学生齐读课题。4.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词。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看来“驴”在这个故事中是不可缺少的哦!那你能不能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加三个小标题。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认读词语:挣(zhng)钱辔头听差(chi) 耷拉圈(jun)栏审衙役懊恼一声不吭闻所未闻惊慌失措冒名顶替2.指名学生读,师生共同正音。3.特别指导学生注意多音字:挣、差、圈4.对比记忆字形。审( ) 案( ) 吭( ) 衙( ) 役( )神( ) 按( ) 炕( ) 衔( ) 投( )5.选择你理解的词语练习说话,提出你不懂的词语。6.教师特别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闻所未闻、惊慌失措、冒名顶替、懊恼。四、朗读课文。自由选择合作学习伙伴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个断案故事。2.用简单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二、凭借情境,设疑立标预设:包公为什么关驴三天?还要痛打四十大板?包公是个怎样的人?二、凭借情境,解疑构建1.引读故事的起因。(1)包公为什么要审驴?课文哪几段写了?(2)学生自由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划记出描写毛驴的句子,仔细读一读,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3)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出示句子,对比朗读: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的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4)顺势引导、朗读:想想王五面对两头毛驴时是什么心情?指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句子。(5)过渡:就这样,王五带着满腔愤怒和希望来到了包大人面前。面对着这样一位特殊的被告,包公如何审案的呢?2.细读故事经过。(1)带着问题小组合作朗读课文39自然段。说说你读懂的句子或提出你的问题,小组交流。(2)小组合作学习课文。(3)小组汇报共同学习读懂的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要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 “不要给它吃,不要给他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就上哪。”(4)问题解答场: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思考解答。(5)读了这部分课文,包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6)包公审驴的过程让人疑团重重,也让人不由自主的为包公喝彩。咱们把它排成课本剧,再现当时的情景,怎么样?(7)提出要求: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注意角色的分配和合作;每个同学要投入角色,联系故事情节,体会角色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和心情;角色的语言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改动。(8)生排练、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3齐读故事结果。 (1)过渡;瘦驴在包公的审讯下飞奔出了公堂。它跑到哪里去了?偷换毛驴的贼被捉住了吗? (2)生齐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 三、质疑再探,验标补标 1.想一想,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包公使用了计谋,巧妙的抓住了小偷。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偷偷调换,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是害人害己。) 2.其实,古代人们利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草船借箭、司马光砸缸等,读一读这些故事,体会他们的聪明才智!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语文天地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阅读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明白故事中的道理。过程与方法以把聪明用在正地方为话题,鼓励畅所欲言,训练孩子的说话与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使用语言;指导学生从习作中找错别字,养成认真的习惯教学重点1、练习说话有条理,把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派好,同时注意在生活中表达有顺序2、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字典的方法,指导学生从习作中找错别字,养成认真的习惯教学难点1、练习说话有条理,把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派好,同时注意在生活中表达有顺序2、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字典的方法,指导学生从习作中找错别字,养成认真的习惯共 案 部 分二次备案第一课时一、揭示任务,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完成两项学习任务,一是学习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进行拓展阅读;二是展开畅所欲言,进行话题交流。 二、学习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 1.提出要求,引导初读。 (1)自由读文,要求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划出自己在阅读时不理解的字词句等问题。 2.分小组学习,展开讨论。 (1)诸葛亮为什么感到十分扫兴?他想出了一个什么主意? (2)用波浪线划出诸葛亮后悔的语句,蹦试着有感情的朗读。 (3)诸葛亮撒米的做法错了么?错在哪里? (4)知错就改的诸葛亮后来的表现如何? (5)用横线划出诸葛亮明白的道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全班交流,加深理解。 (1)爱听先生讲书,可有时正听到兴头上就到了下课时间。当公鸡快叫时把事先带来的米撒到窗外,让大公鸡找来吃而忘了蹄叫,从而推迟下课的时间。 (2)“诸葛亮回家以后现在连学都不能上了。”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 (3)错了,错在只顾自己的兴趣而不顾别人饿肚子,聪明用在了错误的地方。 (4)知错就改的诸葛亮“更尊敬先生了在和老司的更多接触中,小知识。” (5)“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智谋的聪明要以内感在正地方。” 4.分小组朗读课文。 三、开展畅所欲言的话题交流。 1.出示学习任务:选择以下内容,针对“聪明用在正地方”的话题进行交流。 (1)对家长、老师、同要讲诚信。 (2)遇到坏人要用智谋。 (3)我把聪明用在学习方法上。 2.汇报所选择的话题,简介内容。 3.出示“金钥匙”,提出要求:应紧紧围绕着所选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4.小组交流。 5.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6.引导全班展开表扬,对上台代表讲得好的地方进行充分肯定。 四、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智谋的典故与成语。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示任务,导入新课。 教师积累课前所收集的成语和典故;二是针对事件展开辩论,并完成习作。 二、积累成语典故。 1.引导学生汇报所收集的关于智谋的典故和成语。 (1)分成四组,看哪个小组(上台)写得最多。 (2)小组据板演的成语或典故简要讲历史智谋故事。 (3)评出写得最多的小组予以小奖励。 2.课件出示学生所汇报的内容,带领学生读一读。(望梅止渴、草船借箭、暗渡陈仓、引蛇出洞) 三、完成初显身手。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确定角色,展开辩论。 指名四人分别担当魏明、李冬、老师和旁听者的角色,对花钱雇值日的事件陈述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分成四个角色的支持者,可相继补充自己的观点。) 3.选择一个人物把他的认识写下来,要求语言通顺、明白。 四、布置作业。第六单元: 课题: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新词。2.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认识10个,写字8个。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续练习做批注笔记;练习自读课文时提问并独立解答;练习标画出重点词句,练习品词品句。教学重点继续练习做批注笔记;练习自读课文时提问并独立解答;练习标画出重点词句,练习品词品句。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背诵课文中描写优美的段落。 共 案 部 分二次备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借课文中的插图进行说话练习,导入课文。 1.活动:“开火车”说一说有关描写眼睛的词语。 2.出示书中的图片,让同学们运用自己积累的描写眼睛的词语来描述一下图片中这位小姑娘的眼睛。(师:我们来看看作者为什么要描述这双眼睛?他又是如何来描述这双眼睛的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检查预习情况。 2.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熟读课文。 3.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指名朗读课文。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设疑立标设疑“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二、凭借情境,解疑构建。师:找找课文中的哪一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1.学习课文第一段。(1)默读课文第一段。读完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说出这张照片从哪里拍到的?山里的孩子上学条件是怎样的?等等。 (3)再读课文,并谈谈当你知道这张照片是这样拍到的以后,你对小姑娘的这双眼睛有新的看法了吗?能否描述一下?2.重点学习课文2-5自然段。在读读、说说、议议中体会贫困地区的孩子是多么渴望上学、渴望读书。 (1)朗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作者联想到的内容,然后相互交流。 (2)从课文中的两个“生怕”你体会到了什么? (3)从课文中的两个“虽然”和一个“可是”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山区孩子学习条件的艰苦,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他们内心充满忧郁的原因。) (4)作者为什么能从这双眼睛联想到小女孩对知识的渴求,山区孩子学习条件的艰苦,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呢? (5)你看到这双大眼睛还联想到了什么? (6)有语气地朗读2-5自然段,把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画出来,并试着读一读。 (7)在2-5自然段中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 3.学习课文6-7自然段。 (1)读了这部分内容后,你都了解了这张照片发表后在社会引起了哪些关注?其他人看到这张照片会怎样呢?边读边画出有关内容。作者运用了什么方式介绍的?(2)朗读课文6-7自然段,思考:“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 (3)看到“大眼睛”这张照片在社会上引起的关注,你有什么想法? 三、课外延伸。 再查找一些关于这双“大眼睛”的资料,更加详细地了解关于“希望工程”或是照片中的这位姑娘的情况。四、教师小结。板书设计: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虽然虽然可是 “希望工程”努力学习 课后反思: 课题: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从课外查找资料,了解课文背景,以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美丽动人的含义。教学重点认字5个,写字5个。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教学难点理解“肆虐、愤怒、冷静、信心坚毅”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品味美丽动人的含义。共 案 部 分二次备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设疑立标 1.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师戴着口罩进入教室,通过眼神和手势示意学生,同学生完成师生间问好的开课程序。) 2.谈话导入,出示课题。(1)刚才虽然老师戴着口罩进入教室,但我们都顺利完成了师生间问候的程序,你们是怎么理解到老师的意思的?(2)刚才老师戴着口罩的时候,你们觉得教室的气氛怎么样?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3)你们在什么地方经常看到戴口罩的人?(4)对了,我们经常在医院里看到医生、护士是戴着口罩的,由于带了口罩不便说话,所以那里的气氛都比较严肃,用来交流感情的就只有眼睛和手势了,而更多的是用眼神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歌我只看见你的眼睛。二、凭借情境,解疑构建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注意通过课文后生字表纠正读准生字字音。 3.教师通过抽查学生,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及某些易读错的字词读音掌握情况:肆虐、抉择、充满、冷静、安慰、流淌、高尚、闪烁、温柔、深情、信心、心灵。 4.在正音的基础上再通读35遍课文,并想想课文是写什么的? 5.对了,这首诗就是写给那一场特殊的与“非典”战斗中的伟大战士白衣战士的。诗歌就是歌颂他们大无畏的精神和高尚的心灵的。三、质疑情境,验标补标 1.看了方才的录影,联系一下课文,你觉得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诗?(板书: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是那样美丽动人) 2.设疑:为什么说“我只看见你的眼睛”?结合你们调查的结果说说,这里的“你”指谁? 3.是的,作者在抗击非典的一线上,看到医护人员被防护衣、帽、口罩裹得严实,唯一的,只有那双面对病魔的眼睛,让作者感受最深,所以作者反复吟诵了这一句。 4.再看看课文,设疑: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觉得医护人员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5.是的,面对不同的场合,医护人员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结合你的调查和体会说说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1)医护人员面对肆虐的病魔,表现出的是愤怒和冷静。(2)医护人员在生死抉择的时刻,表现出的是信心和坚定。抓住“生死抉择、信心、坚定”理解。(3)医护人员安慰受难的病友,却表现出温柔的深情。抓住“安慰、温柔”,与“生死抉择”对比理解。(4)解疑:怎么理解“在战斗的日子里”和“高尚的心灵”?(5)引导学生认识到后两节是前三节的概括。四、总结。 白衣战士在抗击非典这场特殊的战斗里,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体现了他们高尚的心灵。这是一种冷静的美、坚韧的美、温柔的美,更是一种伟大的美!所以它是那么动人。下一节课我们再好好地有感情朗读这动人的诗篇吧。 第二课时一、回顾前课所学,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看到了白衣战士的高尚心灵。那你们有什么感想?想对他们说一句什么话呢? 2.大家都说的很好,你们真诚的话语一定会让白衣战士很感欣慰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二、品读课文,升华感情。 1.诗人刘五云的诗篇写的很好,但大多没有标点,你们能给标上吗?你们标上什么标点,就意味着你们将用什么的语气朗读每一个诗句。 2.学生边加标点,边练读。 3.逐节检查。 (1)指名学生说标法,并示范读。(2)众生根据指名学生的意见说看法,并朗读。师相机板书相关的标点并点评。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 面对肆虐的病魔,你的眼中充满着愤怒和冷静。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 在生死抉择的时刻,你的眼中饱含着信心和坚定!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 安慰受难的病友,你的眼中流淌着温柔的深情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 在战斗的日子里,你的眼中闪烁着高尚的心灵! 啊,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 4.学生依据标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三、回顾延伸,点拨提高。 1.这篇诗歌,我们学完了,大家知道它是在什么情况写成的吗? 2.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凡是一篇文章,都有它的写作背景,有的交代了,如前边我们学习的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但也有不交代的,如现在学习的这一篇。但知道它的背景,我们阅读时就好理解。所以,老师想请你们为这篇诗歌加一个写作背景,试试吧。 3.学生自由写。 4.指名读,并当堂点评。 5.播放高峰演唱的抗“非典”歌曲路,渲染氛围。板书设计: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愤怒 冷静坚毅 信心温柔 深情高尚 课后反思:课题:永生的眼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题目中的“永生”的含义。过程与方法读课文,感知语言。初步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人道主义、博爱、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题目中的“永生”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题目中的“永生”的含义。共 案 部 分二次备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设疑立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名言吗?谁给大家说一句?老师也喜欢名言,送给大家三句。(出示:毛主席说:“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谁能大声地给大家读读?(生读)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三句名言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凭借情境,解疑构建 前些天,电视节目中播放了一个真实的、感人的故事。就在去年,34岁的电视台记者阿红因患癌症去世了,这是阿红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段宝贵的声音。出示:“我要把自己这双眼睛,献给那些失去光明的人,让他们能够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她在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封信里写道:“朋友,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我的生命在你的眼睛里延续着,祝福你,祝你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她的眼角膜成功的移植给了一位大学生和一位70多岁的老人。可想而知,这两位昔日的盲人,重见光明的那一刻,将会多么兴奋。生活将会多么美好。这样感人的故事也发生在琳达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三、质疑情境,验标补标。 1.自读。要求做到不漏读、不错读,不断句。想办法处理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教师指导朗读难以读通的的句子,引导学生正音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 3.再读,边读边画出生词。同桌互相当老师指导对方记忆难以记住的字或是笔画。 4.指名到黑板上写生字。 5.共同给生字组词,并写到黑板上,看能组几个词。 听写词语、同桌校对:栩栩如生 屡次 况且 签字 移植 昔日 6.选择其中的几个,回想课文内容,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 7.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同时边思考边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情境,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四、布置作业。 1.查阅有关眼角膜的资料。 2.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课文。3.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设疑立标 我们昨天已经读过了课文,谁来说说哪个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凭借情境,解疑构建你对课文内容有什么疑问?预设:父亲认为捐献自己的眼睛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是一双永生的眼睛?三、质疑情境,验标补标 1.我们穿过时间的隧道,回到1965年那个炎热的夏日。当时琳达只有14岁,母亲就不幸去世了,当警官来访,为了医院要取用母亲的主动脉瓣膜和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时,琳达和爸爸的表现截然不同。快速的找一找相关的句子,用” 画出琳达的表现,“浪线”画出父亲的表现。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汇报:指读琳达的表现。 3.琳达无法抑制自己的痛苦,冲着父亲哭喊着,(生接读)琳达发疯似的哭喊着,(生接读)可是父亲却这样说,(生接读) 4.谈感受。指导读。 5.看似普通的话语,女儿却感到是振聋发聩的,你怎么理解“振聋发聩”?接着学生的回答,问:爸爸的话使琳达受到了哪些触动? 6.那振聋发聩的话是什么呢?我们也记住这句话,慢慢的理解、慢慢的体会吧(齐读)。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父亲那振聋发聩的话语给琳达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也就是从这一刻起父亲便开启了琳达那扇爱的大门导读5-7自然段。 2.父亲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流露出了怎样的心情?指读。 3.父亲曾说过:如果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死也是有意义的。父亲认为捐献自己的眼睛有什么意义?能从他的的话中感受到吗?谈读结合。 4.在谈论生与死这个话题的时候,他想到的是盲童、是盲童的父母、是自己的女儿!我们再来通过朗读感受一下父亲那伟大的心愿吧! 女、男分读两次话。五、学习并感受“骄傲”。 1.父亲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琳达感到骄傲,事实上不仅是琳达,就连14岁的温迪都为此而感到骄傲。所以在后面的文章当中有一个词就反复出现了多次,这个词就是“骄傲”。 2.默读下文,画出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3.指读四处句子出示句子集体读。 4.琳达把父亲的话告诉了温迪,温迪被外公的心愿深深打动了,此后,她也见证了外公捐献角膜的动人一幕。她对妈妈说了什么?温迪为谁感到骄傲呢?为什么? 这种行为是多么令人骄傲呀!温迪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着浓浓爱意的家庭里,耳濡目染,使她为母亲、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所以她骄傲的对妈妈说。师生对读对话。 5.父亲献出的远非一副角膜。这话是什么意思?追问:还有什么? 父亲所遗留的仍辉映在温迪的眼睛里,温迪为此感到骄傲!琳达也为有这样懂事的女儿感到骄傲。没想到不幸的事又一次降临到了这个家庭里。 什么事? 6.听说有的同学在读这部分时满含着泪花,谁来给大家读读文章中的句子? 年幼时失去了母亲,中年时失去了父亲,两周后又失去了可爱的小女儿。女儿,这是妈妈唯一的希望呀!琳达再也看不见女儿那碧蓝的大眼睛了,再也看不见她那栩栩如生的画了。这岂是一般的人所能承受得了的呀!而琳达却承受住了,她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读一读! 7.为了别人能够见到光明,温迪愿意像外公、外婆一样在死后捐献自己的眼睛,为了别人能见到光明,琳达在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时,帮助父亲、女儿实现了他们的愿望。这是多么无私的骄傲,多么伟大的骄傲呀!温迪去世三周后,琳达收到了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银行的一封信。全班同学一起怀着感激之情给琳达读读这封信好吗? 8.琳达一边看信一边想。齐读15自然段。你认为温迪是为谁而骄傲?为了什么而骄傲? 9.透过那双闪烁着骄傲光芒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外公曾经说过(带学生说):如果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死也是有意义的。这不仅是温迪的外公、外婆做到了,就连14 岁的小温迪也做到了。他们的眼睛仍在世上焕发着生命的光彩。 所以说他们的眼睛就是齐读课题。 10. 你认为这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眼睛吗? 11. 这是爱的永生,是奉献精神的永生。他们这样做有助于别人,有助于人类,有助于世界。这是多么令人骄傲呀!孩子们,再来读读课题,相信你们的感受会更深刻。齐读(饱含着浓浓的爱意!)再读课题。 12. 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有多少人需要得到这样的眼睛呀!仅我国就有400多万因角膜病而致盲的人!而目前我国的角膜库存却很少,每年只有3千多人能进行角膜移植手术。他们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着。因为他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像琳达一家人一样愿意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你们听说过这样的事吗?你们看,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六、课外延伸,展示资料。 (出示图片)他叫吴翼飞,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大三学生。在大家眼里,他是一个阳光、善良的大男孩,去年他死于骨癌。他的眼角膜让四位患者重见光明 (出示图片)这是吴翼飞生前为角膜捐献中心所设计的宣传图案:它是由无数片美丽的花瓣编织成的一颗美丽的心。它似乎在呼吁着我们“献出一点爱吧,世界将会更美好!”此时此刻,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很多的话想说,把你最想说的一两句话写下来,好吗? 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这么小就懂得感动与关爱。这不禁使我想到多年以后,你们当中一定会有人主动捐献出自己的器官。因为你们已经同琳达一家人一样深深的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我们再来用心的朗读一次父亲那令人振聋发聩的话吧! 七、总结升华。 孩子们,老师把喜欢的3句名言,还有从书中摘录的爸爸的话制成了小书签,送给你们。好好收藏起来,好吗?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命的感悟一定会更深、更透彻。世界上还有各种各样的人需要我们的帮助。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吧!让我们人与人之间因真情而温暖吧!让他人因有我们的存在而骄傲吧!板书设计:永生的眼睛 母亲 父亲 女儿 捐献角膜 (不理解) (理解) (影响) (我的“态度”) 课后反思:课题:语文天地 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继续学习积累词语的方法,畅谈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和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积累、阅读、习作,体会眼睛的重要性,关爱盲人,珍惜自己的眼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畅谈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和方法。教学重点通过积累、阅读、习作,体会眼睛的重要性,关爱盲人,珍惜自己的眼睛。教学难点体会眼睛的重要性,关爱盲人,珍惜自己的眼睛。共 案 部 分二次备案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积累词语、句子。1.观察词语的特点。2.观察句子的特点。二、哪些词语表示“看”?比一比谁写得多。1.一个字表示看的?2.两个字表示看的?3.四个字表示看的?4.集思广益,共同讨论。三、填成语。四、畅所欲言。1.为什么要保护眼睛?2.列举同学不爱护眼睛的表现。3.讨论保护眼睛的好方法。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第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二、学习谁的眼睛最好1.认真读短文,勾画出文中介绍了哪些动物的眼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核对答案,分角色朗读。3.办一期有关眼睛的手抄报。三、初显身手。1.调查周围能帮助盲人的设施。2.创设情景,感受眼睛的重要性。3.你此时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四、金钥匙。五、课堂小结。二次备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