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试卷语文.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39987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试卷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模拟试卷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模拟试卷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公信力 关怀倍至 豢(jun)养 获益匪(fi)浅B.流览器 墨守成规 反诘(ji) 含英咀(z)华C.倒春寒 风弛电掣 箴(jin)言 汗流浃(ji)背D.文绉绉 含辛茹苦 内讧(hn) 罚不当(dn)罪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张炜创作的450万字的鸿篇巨制你在高原,长篇累牍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风貌,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B.“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日本各地纷纷举行了悼念仪式,举国上下哀鸿遍野,沉浸在悲痛之中。C.“厚德”这一北京精神源远流长,建城三千多年、建都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培育了北京人厚德载物的胸怀和品格。D.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都是促进林书豪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结果。B.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C.有研究表明,熊胆并非不可替代的特效药,没有哪种病必须用熊胆治疗,使用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胆酸也同样可以达到治愈好的效果。D.某网站就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等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以82.48%的关注度高居榜首。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曹植才华横溢,世称“才高八斗”,后人将他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为“三曹”。B.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声声慢,充分体现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C.著名作家孙犁的代表作品短篇小说荷花淀,以其清新、隽永的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D.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的“硬汉”桑提亚哥的形象。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语意和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 茶树的国家。饮茶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仅是 茶味的优劣,更是领略饮茶的 。A.发现、利用、栽培 品鉴 情趣B.发现、栽培、利用 品鉴 情调C.发现、利用、栽培 品尝 情调D.发现、栽培、利用 品尝 情趣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恫吓(h) 商埠(b) 浑(hn)水摸鱼 针砭(bin)时弊B、道行(hng) 采撷(xi) 泉水淙(cng)淙 光风霁(j)月C、福祉(zh) 偌(nu)大 一曝(p)十寒 睚眦(z)必报D、眼睑(jin) 渐(jin)染 蜚(fi)声文坛 逸兴遄(tun)飞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销毁 票贩子 奉为圭臬 山清水秀B欠收 一柱香 震耳欲聋 流连忘返 C协从 黄梁梦 各自为阵 戴罪立功 D驰誉 座右铭 老生长谈 张惶失措8、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我们不把主要精力用于开发具有实际用途的科学知识,而仍然沉溺于审美文化的民族传统,其结果是有害无益的。B 王熙凤一出场,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全身珠光宝气,真是俗不可耐。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D王老师工作态度很热情,有耐心,总是不胜其烦地给同学们讲解习题。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B中国质量报曾报道,食品专家基本可以断定“一滴香”是通过合成反应及化学品直接调和的方法,营养作用十分有限,长期食用会损伤肝脏。C“辛亥首义百年纪念墙”包括纪念广场、英雄名录、首义第一枪、首义第一炮、祭扫花台、辛亥志士衣冠冢等组成。D. 健康的主流文化能不能占领手机文化市场,能不能真正对公众产生影响,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文化创新的思维,是否紧密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展开文化创新。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唐代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作品卖炭翁石壕吏琵琶行均体现出现实主义风格。B中国古代史书有多种体例,主要有编年体(如左传)、国别体(如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等,有些史书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C鲁迅的名作祝福,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彷徨,小说中祥林嫂、柳妈、鲁四老爷等人物生活的典型环境鲁镇,是旧中国的缩影。D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该剧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村”制度的确立 依据文献记载,“村”概念出现比较迟,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村”字,此前的文献中也不见,看来当时还没有这种说法和组织。但说文解字中有“村” 字的原形“邨”字:“邨:地名,从邑,屯声。”到东汉中后期,“村”的概念已经正式出现。南北朝时期,“村”字被收入字典中。“村”概念在传世文献中也大量使用,“村”的名称出现泛化趋势。 至于“村”的意义,依据字书的解释及文献的记载显示,至南北朝时期,“村”仅仅为众多的庶民百姓生活居住场所之一种,具有“聚落”的性质,直至隋朝“村”一直作为一种自然聚落的名称。 “村”从东汉中期开始成为一种聚落的名称以来,一直未见进入国家律典,这种局面延续到唐初才有所变化。按唐例,国家刑书有四:律、令、格、式。律乃惩治违法乱纪者之条款,而“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凡邦国之政,必从事于此三者。”令为国家之“制度”,为邦国政治之所依。若就地位而言,明显高于其余三者。“村”制初始于武德,定型于开元,“村”制人令,使“村”正式取得了法律的承认与保护,并成为一级基层地方组织。这应该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的创举,是唐朝开创新局面之又一表现,意义非同小可。 总体看来,至唐朝,“村”已经从纯粹的自然聚落名称演变为一种基层组织,在地域性之外,开始具备制度性特征。唐朝从两个方面完成了“村”的制度性确立,一是称谓,包括以“村”名聚落和以“村正”名村官;二是对村正设置标准的规范,即是否设置以及设置多少根据村内家户数的多少而定。从百家以上增置村正一人的规定看,村正的设置办法脱胎于里正的设置制度。 魏晋南北朝三百年南北分裂,政局动荡,地方机构滥置,“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寮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隋朝一统,励精图治,并州郡,裁冗员,竟也致富。然地方政治积弊已深,而隋运短祚,革弊成未竟之业。唐朝初年承袭革弊之势,并加强整顿力度,在继续省并的同时,进而对州县名称的紊乱及重叠现象予以规范,至贞观十三年而告终。“村”制度之推行即为唐朝整顿地方行政、革弊“求治”之一环。我们知道,制度变革与社会经济的变迁存在着互为因果之关系,“村”制度始于武德而完善于开元,李唐王朝也经贞观至开元而达鼎盛,可知制度创新与社会经济进步惟有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而唐朝终获“蓬勃发展”之缘由也因此可见一斑。(本文有删改)1下列关于“村”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村”概念出现比较迟,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村”字,此前的文献中也不见,这表明了当时还没有这种说法和组织。 B“村”字的原形“邨”字在说文解字中有所记载:“邨:地名,从邑,屯声。”南北朝时期,“村”字被收入字典中。 C东汉中后期,“村”的概念正式出现。“村”的名称出现泛比趋势,因而“村”概念要传世文献中也大量使用。 D依据字书的解释及文献的记载,“村”从开始成为一种聚落的名称以来,一直作为一种自然聚落的名称直至隋朝。2下列关于“村”制形成的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村”在唐初以前一直未见进入国家律典,而仅仅是一种具有“聚落”性质的庶民百姓生活居住场所。 B“村”制初始于武德,定型于开元,作为基层地方组织演变,地地域性之外,逐渐具备制度性特征。 C至唐朝,“村”开始从纯粹的自然聚落名称向一种基层组织演变,地地域性之外,逐渐具备制度性特征。 D唐朝从称谓和村正设置标准规范方面完成了“村”的制度性确立,为中国行政制度改革奠定基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南北朝时期,“村”仅仅是庶民百姓生活居住场所之一种,这与国家分裂,政局动荡,机构臃肿有一定关系。 B隋朝统一,励精图治,并州郡,裁冗员,虽然革弊事业没有完成,但对后世政治改革起到一定作用。 C唐朝以国家制度,使“村”正式取得了法律的承认与保护,并成为一级基层地方组织,这说明了“村”制政策日臻完善。 D“村”制度始于武德而完善于开元,李唐王朝也经贞观至开元而达鼎盛,可见“村”制度的确立对李唐王朝的兴盛起主要作用。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予 退 处 林 下 绝 过 从 思 平 日 与 客 言 者 时 记 一 事 于 笔 则 若 有 所 晤 萧 然 移 日 所 与 谈 者 惟 笔 砚 而 已 故 谓 之 梦 溪 笔 谈 所 录 惟 山 间 木 荫 不 系 人 之 利 害 (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序)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耘田鼓 可朋(后蜀)农夫田头鼓,王孙筵上鼓。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上有烈日,下有焦土。愿我天公降之以雨,令桑麻熟,仓箱富,不饥不寒,上下一般足。注:耘田鼓:古代挂在田头树上的鼓,农忙时敲击,以激励催促农人提高劳作效率。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头鼓”就是耘田鼓,“筵上鼓”指的是王公贵族筵宴上饮酒作乐时所击之鼓。B.诗人真诚地祈愿天公降下甘霖,使桑麻成熟,粮食满仓,百姓们不再挨饿受冻。C.最后一句“上下一般足”,意思是王孙贵族能够与普通百姓同甘共苦,知足常乐。D.本诗语言质朴平易,感情深沉强烈,揭露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有很强的感染力。“上有烈日,下有焦土”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_13.本诗通过“击鼓”这样的生活小事,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发人深省。请指出这是什么写法。结合本诗,并联系其他文学作品,对这种写法做简要分析。(不少于200字)(10分)_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早 梅 柳宗元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注】柳宗元21岁入仕,一生26年的仕宦生涯竟有16年遭贬谪流放。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1)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早梅形象?(3分)_(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5分)_15、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现在的孩子青春期来得越来越早,进入成人角色的时间却越来越迟。大量青春期怪异行为让上一代人抱怨不已:“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怎么了?” 科学家发现,有两个神经心理系统相互作用,让儿童变为成人。近两个世纪以来,这两个系统的发育时间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对青春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随之带来了新的青春期困扰。 这两个系统中,一个负责处理情绪和动机。正是这个系统,使温和的儿童变成精力充沛、焦躁不安、情绪紧张的年轻人,他们不顾一切地想要经历每一种感受,满足每一个欲望,实现每一个目标。最新研究发现,青少年之所以莽撞,不是因为他们低估了风险,而是因为他们比成人更能体会到奖励的奖赏作用。青少年最想要的是社会性的奖励,特别是同龄人的尊敬。获得高中篮球联赛冠军,会让他们感到无比狂喜和荣耀。动机系统不仅会给青春期注入活力,还会驱使青少年脱离家庭的庇护、迎向同龄人的世界。 大脑中另一个关键系统与控制力有关。它抑制冲动,推迟满足感,引导决策。童年时期,控制系统通过学习行为不断发展。迈入青春期,控制系统也继续增强。我们通过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并看到成果的实践过程获取更多的经验,专业技能伴随着经验而来。 在农耕社会,青少年有大量机会去实践那些在成年以后会用到的技能,动机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发育大体是同步的。但在现代生活中,这两个系统的关系已发生了剧变。青春期来得更早,动机系统的发育越来越早了。与此同时,十几岁的孩子除了上学以外,基本没什么机会去尝试使用成年人必须掌握的技能来解决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青少年控制系统发育迟缓,跟不上动机系统的节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孩子比从前笨。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延长,现代儿童的智商值明显激增,他们知道得更多、更全。以前的孩子会烧饭,现在的孩子知道烹饪过程的化学反应。不过,懂物理和化学,对做鸡蛋饼可没多大帮助。所以,要鼓励青少年多参加实践,使控制系统与动机系统的发育趋于同步。(取材于艾莉森高普尼克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怎么了,有删改)14.下列对文章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现在的孩子在青春期出现大量怪异行为,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发育得越来越早。B.青少年比成人更能体会到奖励的奖赏作用,所以会低估风险,做出莽撞的举动。C.专业技能伴随经验而来,经验通过制订、实施计划并看到成果的实践过程获取。D.现在的孩子知道烹饪过程的化学反应,懂物理和化学,但他们却不会做鸡蛋饼。15.与农耕社会相比,现在的年轻人进入成人角色的时间为什么越来越迟?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5分)_ 16、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故乡的沉沦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取材于耿立的同名散文,有删改)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中国的许多乡村建起了成片的高楼,破坏了原有的田园风光,作者对此深感忧虑。B.作者有意曲解成语“背井离乡”的含义,是强调故乡在游子心中无可替代的作用。C.作者回忆童年在故乡背诵课文时常常仰望星空,旨在说明他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D.研究生通过造假的方式欺骗台湾老兵,虽然是好意,但极大地伤害了老兵的感情。E.本文的语言饱含深情,深切的回忆交织着对农村现实的深刻思考,富有批判精神。17.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分)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_18.阅读本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文中台湾老兵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简要分析。(3分)_本文以“故乡的沉沦”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4分)_19.文中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结合本文,并联系实际或其他文学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感悟。(不少于200字)(10分)_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只衣柜,一张桌子,桌面多大,腿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张衣柜,一张桌子。他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他的眼睛就这样厉害。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 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 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的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人家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就做什么。 有一年,我赶回家恰逄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子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不忙,他说。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子。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柄子,边告诉我说,他呀,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干,让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在路边等,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的。” 春节我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 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问他:在哪打工? 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元工资。 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 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 (摘编自百花园)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中的懒木匠从小就对木工活感兴趣,他曾经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表现了他的天赋和自强。 B“他也的眼睛就这样厉害”,是后文“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的一个重要条件,更为突出的是他的雕刻技艺,他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 C小说详细的叙述了懒木匠之“懒”,这也正是小说耐人寻味的地方,同时也是展现懒木匠人物性格的关键之处。 D后来懒木匠挣大钱了,足见仿古家具店老板的知人善任,懒木匠也找到了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二者相得益彰。 E这篇小说表面上讲了一个天才型的木匠始终不肯随波逐流的故事渗透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文笔质朴、细腻而诙谐。(2)小说画线句子“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_(3)懒木匠的性格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_(4)小说的题目是“活着的手艺”,但文中写了很多木匠之“懒”,如果小说以“懒木匠”为题目,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_1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至于皂隶者,其爵禄、奉养、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故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辨其土地、川泽、丘陵之宜,教民种树畜养;五谷六畜及至鱼鳖、鸟兽、材干、器械之资,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然后四民因其土宜,各任智力,夙兴夜寐,以治其业,非有征发期会,而远近咸足。故易曰“以财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此之谓也。 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杂处。士相与言仁义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穑于田野,朝夕从事,不见异物而迁焉。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虽见奇丽纷华,非其所习,不相入矣。是以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而且敬,贵义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及周室衰,礼法堕。桓、文之后,礼义大坏,国异政,家殊俗。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伪民背实而要名,奸夫犯害而求利,篡弑取国者为王公,圉夺成家者为雄桀,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一世之间,守道循理者不免于饥寒之患。礼义不足以拘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取材于班固汉书货殖传)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不得僭大 僭:超越本分 B.故上下序而民志定 序:先后顺序 C.甘其食而美其服 美:认为美 D.工作亡用之器 亡:通“无”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所以养生送终之具 B. 莫大乎圣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莫辞更坐弹一曲 C. 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 D. 非其所习,不相入矣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于是(先王)辨其土地、川泽、丘陵之宜 B.子弟之学(虽)不劳而能 C.是以(国君)欲寡而事节 D.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于)一世之间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先王的制度中,对君王及百姓的等级有严格的规定,任何人不能逾越。 B.易经中认为,应当依靠财物辅助自然规律的运行,来引导制约百姓。 C.管子说,古代士农工商四类百姓不得混居,没有异常情况不得迁徙。 D.周王室衰微后,礼法遭到破坏,社会风气败坏,是导致天下大乱的原因。 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宗泽字汝霖,婺州义鸟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佑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宦恶直,置未甲。 调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师鄜延,檄泽与邑令视河埽,檄至,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惠卿闻之,曰: “可谓国而忘家者”适朝廷大开御河,时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泽曰浚河细事,乃上书其帅曰: “时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扰而办。”率用其言上闻,从之惠卿辟为属,辞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充和议使,泽曰: “是行不生还矣”或问之,泽 曰:“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上不遣,命知磁州。 时太原失守,官之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赢卒十余人。泽至,缮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金人破真定,引兵南取庆源,自李固渡渡河,恐泽兵蹑其后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泽擐甲登城,令壮士以神臂弓射走之,开门纵击斩首数百级。所获羊马金帛,悉以赏军士。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败之。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十九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恐泽兵蹑其后 蹑:放轻脚步B诸将乞贷淬 贷:推卸(责任)C从赢卒十余人 从:使跟从D惠卿辟为属 辟:通“避”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少需之 惠卿闻之B徒苦民而功未易集 食禄而避难C令壮士以神臂弓射走之 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D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 役夫僵仆于道7下列各句组 ,全都表现宗泽“热爱国家、英勇抗金”的一组是(3分)( )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 是行不生还矣始为固守不移之计 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 泽挥众直前与战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靖康元年,宗泽被推荐担任和议使。他抱定不生还的信念决心不向金人屈节。参与商议的大臣们怕他妨害和议之事,不同意派他前往。B太原失守,宗泽认为不能食国家俸禄却躲避国难,毅然前往积极备战,战时披甲登城楼亲自指挥作战,大获全胜。C宗泽审时度势,以寡兵孤将深入敌人军营,置之死地而后生。士卒以一当百,奋勇杀敌大败金兵。D隆冬时节,朝廷疏浚御河。不久,宗泽不顾长子刚丧,奉檄即行。看到役夫因天寒僵于道,上书其帅要求工程推至初春进行。9断句和翻译。 (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转 战 而 东 敌 益 生 兵 至 王 孝 忠 战 死 前 后 皆 敌垒泽下令 曰 今 日进 退 等 死 不 可 不 从 死 中 求 生 士卒 知 必 死 无 不 一 当 百 斩 首 数千 级金 人大败退 却数 十 余 里(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官之两河者率托故不行(3分)_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 (3分)_20、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8处空白各填一个合适的字。(4分,每个空0.5分) 简约主义的先秦史 盘古说,我开;共工说,我撞;女娲说,我补;夸父说,我_,精卫说,我填;后羿说,我_;仓颉说,我造;神农说,我尝;燧人说,我_;有巢说,我搭;黄帝说,我们怎么搞?尧说,我让;舜说,我也让;禹说,我还是让;启说,让让让,什么让,也不看看人家受得了受不了?鲧说,我堵;禹说,我_;盘庚说,我_;伯夷说,我采;叔齐说,我饿。子牙说,我钓;武王说,我_;穆王说,我游;幽王说,我点;干将说,我铸;鲁班说,我锯;王僚说,我砍;荆轲说,我_;嬴政一躲,没刺着孙子说,我谋;孔子说,我_;孟子说,我义;老子说,无为;庄子说,自在;公孙龙子说,我辩;韩非说,把你们这些人统统抓起来! 答案: 21、随着“私家车”的普及,“车标语”文化也越来越值得我们品味把玩。请从下面车尾标语中任选一则,写一段鉴赏性文字(不少于40字),并自拟一则车标语。(6分) 距离产生美。 你让我也让,心宽路更宽。别吻我!我怕羞。让列宁同志先走。 (1)鉴赏性文字:_ _ (2)车尾标语: 22、2012壬辰龙票在微博上露了一下脸,就引发诸多关注和议论。有的说它“威武庄严,一身正气”,有的说“凶神恶煞,霸气外露”,你觉得这张龙票能够代表中国的形象吗?请结合龙票中龙的形象说说你的理由。(5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D(A关怀备至、豢hun,B浏览器、咀j,C风驰电掣、箴zhn)2、C(A长篇累牍:指著作篇幅很长,内容很多,含贬义。B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在痛苦中呻吟的无家可归的灾民。C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D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3、B(A“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与“是结果”不搭配;C“治愈好”赘余;D不合逻辑,“社会问题”与“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不能并列) 4、D(“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应为“美国作家海明威”) 5、A6、A7、A8、(A “沉溺”指深深地陷入某种境地;“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或沉浸在某种事物当中。B珠圆玉润: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这里望文生义误解为“佩戴的玉石珠宝”。可改为“珠璧交辉”。 C “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品德的崇敬仰慕,与要努力攀登书山、不能止步的语境不符。应改为“望而却步”。D“不胜其烦”意思是不能够忍受烦琐的事务。而句子的意思是说王老师工作态度很热情,有耐心,不怕烦琐,与不胜其烦的意思正好相反。应改为“不厌其烦”。)9、D (A.歧义,B. 成分残缺,在“调和的方法”之后加上“做出来的”。C.句式杂糅。) 10、A 。石壕吏是杜甫的作品。11、1C 2A 3D 二、未分类12、予退处林下/绝过从/思平日与客言者/时记一事于笔/则若有所晤/萧然移日/所与谈者惟笔砚而已/故谓之梦溪笔谈/所录惟山间木荫/不系人之利害【评分参考】“”处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答对2处得1分。 答错2处扣1分。 【附:文言文断句参考译文】 我退居在山林之下,断绝人际往来。想起平日与门客的谈话,不时用笔记下一件事,就如同与人会面交谈。寂寞地度过了一天天,交谈的对象只有笔砚罢了,所以称这本书为梦溪笔谈。(这本书中)记录的只有山间的树木小草,不关系到人间的利害。13、12.(7分)(3分 C(“同甘共苦,知足常乐”与诗意不符)(4分)“上有烈日,下有焦土”两句描写了农夫在田间,头顶烈日,脚踩焦土,艰辛劳动的场景(1分,要点:“农夫艰辛劳动”或“农夫劳作环境艰苦”)。承接上文“一何苦”,为下文抒写诗人的心愿做铺垫(或:“暗含与公子王孙筵宴享乐的对比”)(1分,要点:“承上启下”或“对比”),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悲悯情怀(1分,要点:悲悯),以及对王孙贵族只知享乐漠视百姓疾苦的不满(1分,要点:不满)。【评分参考】“承上启下”或“对比”不结合具体内容,不给分。意思对即可。13.(10分【评分参考】写法2分。 以小见大。(意思对即可) 结合本诗具体分析2分。 恰当、合理,即可得满分。 联系其他文学作品分析4分。 观点1分。 1分:观点明确合理。 0分:观点不合理或不明确。 阐发3分。 3分: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贴切、分析恰当。 2分:存在一处不足。 1分:存在两处不足。 0分:存在三处不足。 语言表达2分。 2分: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表达清晰,有条理。 1分:语言基本通顺,表达较清晰。 0分:语言不通顺,有较多语病,表达混乱。 不足50字。 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每缺25字(一行)扣1分,扣满1分为止。 14、(1)一个“发”字,写出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高树,楚天,映衬了她的雅洁不凡;朔风,繁霜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不屈的品格。(每点1分) (2)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平之情,以及借梅花的销落而表达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之情。(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3点给5分) 三、现代文阅读15、14.(3分C(A根本原因是“控制系统发展过于缓慢,跟不上动机系统的节奏”;B“所以会低估风险”与文意不符;D“但他们却不会做鸡蛋饼”于文无据)15.(5分)动机系统和控制系统(1分,要点:动机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两个神经心理系统相互作用(1分,要点:相互作用),让儿童变为成人。农耕社会青少年这两个系统的发育大体是同步的(1分,要点:同步)。现在的青少年控制系统发育迟缓(1分,要点:控制系统发育迟缓),跟不上动机系统的节奏(1分,要点:不同步)。【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16、16.(4分) C、D(C“旨在说明他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曲解文意;D“极大地伤害了老兵的感情”与文意不符) 【评分参考】答对1项得2分。 答案超过2项本题不得分。 17.(4分) 这里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1分,要点:手法),揭示了农村庄稼被毁,树木被砍伐,田园风光被破坏的现象(1分,要点:内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沉沦的悲愤之情(1分,要点:主旨)。形象生动,层层推进,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1分,要点:表达效果)。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8.(7分) (3分) 故乡的土承载着老兵对故乡深刻的记忆、深切的怀念(1分,要点:思乡)和与亲人的真挚情感(1分,要点:亲情),所以是无可替代的。这句话表达了老兵与故土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或:故乡的土是他心灵的归宿)(1分,要点:血脉相连)。 (4分) 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1分,要点:线索)。突出了对中国广大农村(1分,要点:中国农村)的田园风貌(或:乡土特色)正在被毁坏(1分,要点:田园风貌被毁坏)的悲愤之情(1分,要点:悲愤),引人深思。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9.(10分) 【评分参考】文意解说4分。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在本文中指的是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支柱(或“心灵的归宿”等)。 句意理解2分,结合文本解说2分。 联系实际谈认识和感悟4分。 观点1分。 1分:观点明确合理。 0分:观点不合理或不明确。 阐发3分。 3分: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贴切、分析感悟恰当. 2分:存在一处不足。 1分:存在两处不足。 0分:存在三处不足。 语言表达2分。 2分: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表达清晰,有条理。 1分:语言基本通顺,表达较清晰。 0分:语言不通顺,有较多语病,表达混乱。 不足50字。 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每缺25字(一行)扣1分,扣满1分为止。 17、(1)BC(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A“自强”无依据;E“细腻而诙谐”错,D“仿古家具店老板的知人善任”有些牵强. (2)说明懒木匠技艺高超;为下文写木匠的懒(不做小活)做铺垫;呼应题目。(分析与三点作用相应即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技艺高超;不惧世俗(坚持不干小活或不随波逐流);人生追求坚定。(每点2分,意思对有分析即可) (4)观点一:以“懒木匠”为题目不合适 小说赞美了木匠坚定的人生追求,以“懒木匠”为题违背这一主旨。 “活着的手艺”用语新颖,揭示主旨,引人深思。 观点二:以“懒木匠”为题目合适 小说详写了木匠之“懒”,以“懒木匠”为题目与小说内容吻合。 以“懒木匠”为题目通俗易懂,也能收到似贬实褒的表达效果。 (观点2分,理由每点3分) 四、文言文阅读18、6.B(序:有序) 7.A(A用来的。B副词,没有谁;副词,不要。C代词,他的;代词,我。D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副词,互相) 8.C(应为“民”) 9.C(“没有异常情况不得迁徙”应为“不会看到别的事物而想改变自己的本业”)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从前先王的制度,从天子、公侯到奴仆,他们的官爵、俸禄、死生(礼仪)的制度各有不同的等级,小的不得越过大的,低贱的不得越过高贵的,所以上下有序,民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先王)辨明土地、山川水泽、丘陵等不同情形,教导百姓(因地制宜)种植树木、饲养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