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规划大学教材《逻辑学教程》经典教案第十二章论证与反驳.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3930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部规划大学教材《逻辑学教程》经典教案第十二章论证与反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安部规划大学教材《逻辑学教程》经典教案第十二章论证与反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安部规划大学教材《逻辑学教程》经典教案第十二章论证与反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 论证与反驳第二节 论证的概述一、定义论证就是用一个(或一些)真实命题确定另一命题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在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中,在认识的各种场合,经常需要确定某一命题的真实性,为此,人们引用一些真实命题作为根据,从这个(或这些)命题中推出所要确定的命题的真实性,这就是论证。例如:并并所有社会现象都有阶级性。因为语言现象是社会现象,而语言现象是没有阶级性的,所以并非所有社会现象都具有阶级性。二、论证的结构从逻辑结构来分析,任何论证都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即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1、论题 论题就是通过论证确定其真实性的命题。论题所回答的是“证明什么”的问题人们说话写文章,总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里的观点或看法,就叫论题。我们前面举的例子中,“并非所有的社会现象都有阶级性。”就是论题。平时我们所说的论点就是论题。论文的论题经常在论文或报告的开头提出,在文章的末尾归结。2、论据 论据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那些命题。它回答的是“用什么证明”的问题。提出任何观点和看法,不能没有根据,没有根据的论题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如上例中,“语言现象不是社会现象”,“语言现象是没有阶级性的”就是论据作为论据的命题有以下几种:(1)已经证实的关于事实的命题。摆事实,讲道理,以事实作为根据来论证论题的真实性,在我们的论证中常常见到。例如:我要证明这盒粉笔都是白色的。就可以一根一根地验证。(2)科学概念的定义。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社会科学中,概念的定义都是客观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反映,因而可以成为论证的论据。如“一个数除1和它自身以外没有其他的约数,这样的数叫质数。”我们就可以用这个定义来论证“在24-28之间没有质数。”(3)公理、原理。公理和科学原理是经过人们长期实践的检验,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可以用来作论据,如三段论的公理。3、论证方式:论证方式是指把论据和论题联系起来的方式。他回答的是“如何证明”的问题。论证是由论据的真实性推出论题的真实性,因此,仅仅有了论题,论据并不等于作了论证,必须有一个由论据到论题的推演过程。论证的推演过程总是借助于一定的推理形式完成的(一个证明过程可以包含一个推理,也可以包含一系列推理)。因此,也可以说论证方式是论证过程中的所有推理形式的总和。 如上例:语言现象是社会现象; 语言现象没有阶级性;所以,有些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因为有些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所以并不是所有社会现象都有阶级性。在各门科学研究中,需要通过论证来确定其真实性的命题的内容是各个不相同的。逻辑学撇开了论证的具体内容,只研究论证中具有一般性的东西,即论证的逻辑结构论证中命题之间的逻辑联系和证明的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论证的规则。对违反证明规则的谬论和诡辩的进行批判。三、论证与推理的关系1、联系:论证和推理有密切联系,论证总借助于推理来进行,论据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题相当于推理的结论,论证方式则相当于推理形式。2、区别:(1)从认识过程来看,推理是从前提到结论,而论证则先有论题,然而才寻找论据对论题加以论证。(2)从逻辑结构看,论证的结构比推理复杂,它通常是由一系列推理形式构成的。(3)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前提,根据推理规则得出结论,而论证是由一个或几个论据的真实性,进而断定论题地真实性。第二节 论证的种类按照论证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演绎证明和归纳证明。演绎论证就是应用演绎推理的形式而进行的论证。以一般原理为论据,来论证论题的真实性。归纳论证就是运用归纳推理的形式进行的论证。以个别事实为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根据论证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直接论证 是从论据的真实性中直接推出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证。特点:从论题出发,为论题的真实性提供正面的论据。间接论证 是通过确定与论题相关的另一个命题的虚假性,从而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间接论证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反证法反证法是通过确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命题(即反论题)的虚假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间接证明。步骤:(1)先假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命题是真的 (2)从这个假定为真的命题推出与事实相矛盾的命题 (3)根据假言推理的否定后式,从而证明假定的命题必然是假的。(4)根据排中律,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必有真,从而证明论题是真的。结构式:【求证】A真(1)【证明】设非A真(2)非AB 但已知B假(3)所以非A假 (假定推理否定后件式)(4)故A真 (排中律)如三段论的第一格的特殊规则(1)的证明,就是用的反证法。2、选言证法选言证法是通过确定除论题所指的那种可能外,选言命题所包含的其余可能都是假的,从而推出论题的真实性。结构式:【求证】A真【证明】(1) 或者A,或者B,或者C;(A、B、C穷尽一切可能) (2) B假 (3) C假(4)所以A真。(否定肯定式)如:一家银行被盗,通过侦破,是一个人做的案。嫌疑人有张三、李四、王五三个人。最后确定张三是罪犯。第三节 论证的规律和规则一、充足理由律1、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是:在论证过程中,一个命题被确定为真,总是有充足理由的。例如:物体加热以后体积就会膨胀。 因为,物体加热以后,分子间的距离就会增大,而物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物体的体积就会膨胀。2、充足理由律的公式: 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在这个公式中,“A”代表论题(也叫推断);“B”(它可以是一个或一组命题)代表论据(也叫理由);如果B是真的,并且B能推出A,则B是A的充足理由。3、充足理由律的要求及违反它所犯的逻辑错误。要求:(1)理由必须真实。 (2)理由与论题之间有逻辑联系。逻辑错误:(1)理由虚假。 (2)推不出。 二、论证的规则(一)论题应当清楚、确切。 违反这一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论题不清”。(二)论题应当保持同一。违反这一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偷换论题”。“偷换论题”表现形式有两种:(1)“证明过多”;(2)“证明过少”。(三)论据应当是已知为真的命题。 违反这一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有两种:1、“虚假理由” 2、“预期理由”(四)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违反这一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循环论证”(五)从论据应能推出论题。违反这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推不出”“推不出”的表现形式有五种:(1)“论据与论题不相干”。 (2)“论据不足”。(3)“以相对为绝对”。 (4)“以人为据”。(5)“违反推理规则”。 第四节 反 驳一、反驳的概述1、什么叫反驳?反驳就是用一个(或一些)真实命题确定某一论证的论题或论据的虚假,或确定某一论证的论证方式不正确的思维过程。例:“所有鸟都会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例如,鸵鸟是鸟,但鸵鸟不会飞。”这就是一个反驳。2、反驳的结构反驳由三个要素构成:(1)被反驳的论题。 (2)用来反驳的论据。(3)反驳方式。3、反驳与论证的关系 反驳与论证不同,论证在于确定某一命题的真实性,反驳则在于确定某一命题的虚假性或确定某一论证方式是错误的。但是,确定某一命题“p”是虚假的,也就是确定“并非p”是真实的,同样,确定某一论证方式是错误的,也就是确定“某一论证方式是错误的”是真实的。就这个意义上说,反驳也是一种论证。确切地说反驳是论证的一种特殊形式。二、反驳的种类和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反驳进行不同的分类。1、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反驳论证方式(这是根据反驳内容进行的分类)。(1)反驳论题就是通过反驳以确定对方论题的虚假性。(2)反驳论据就是通过反驳以确定对方论据的虚假性。(3)反驳论证方式就是指出某一论证违反了推理规则,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在这三者之中以反驳论题为主。2、直接反驳、间接反驳(这是根据反驳方式进行的分类)。(1)直接反驳就是引用真实命题直接确定某命题的虚假。例如:有人说:“人人都是自私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人不是自私的,因此,并非人人都是自私的。(2)间接反驳就是通过论证另一个与被反驳的命题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的真实性从而确定被反驳命题的虚假。例:有人认为“生产关系都是阶级关系”。但是,有的生产关系就不是阶级关系。例如,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就不是生产关系。间接反驳的结构式被反驳的命题:p反驳过程:1、设“非p”(p与非p是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 2、论证“非p”真, 3、所以,p假(矛盾律)。3、归谬法归谬法的基本思路是:为了反驳某命题(即确定某命题假)。首先假定它为真,然后由这个假定推出荒谬的结论,最后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的规则,确定它是假的。归谬法有三种主要形式:(1)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申出假命题。(2)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申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3)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申出与其自身相矛盾的命题。归谬法的结构形式被反驳的命题:p反驳过程:1、设p真, 2、如果p真,则q, 3、非q, 4、所以,p假。说明:归谬法与反证法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反证法用于论证,它的目的在于确定某一命题为真;归谬法用于反驳,它的目的在于确定某一命题为假。 联系:反证法是通过确定反论题为假间接确定论题为真的,而在确定反论题为假时,一般都使用了归谬法。因此,可以说反证法中包括了归谬法。 由于反驳是一种特殊的论证,所以论证的规则也是反驳应遵守的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