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年级写人阅读专题指导 写人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写人的文章则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人物是主要描写对象,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品质务的。一、抓住人物的外表特征,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人物的外表包括容貌、神情、体态、衣着等,往往反映人物的个性与内心活动。如丰碑一文中描写一个老红军战士:“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这段文字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掌握着部队所需要的被服等物资、自己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被活活冻死之后的军需处长形象,突出了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高尚精神。二、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如灰雀一文,记叙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它的主要内容就是用对话的形式来写的。这些语言描写既写出了列宁因找不到灰雀的那种焦虑、担心、惋惜的心态,也表现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另一方面,从男孩语言的变化,可以体会出他心里充满矛盾以及改正错误的决心。(3)动作描写同样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如凡卡一文,描写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苦难熬,文中写道:“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托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这里“揪、托、拿、揍、戳”一系列动词,既写出了老板残忍的狰狞面目,又写出了凡卡悲惨的命运。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反映人的内心世界,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往住是靠许多的心理描写而突出其个性的.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描写我目睹邱少云壮烈牺牲经过时的内心活动就很好地表现邱少云遭受的巨大痛苦,反衬出邱少云的英雄与伟大。我的心绷的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忍不住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二、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人物特点,把握文章内容。刻画人物,总离不开典型事例,只有把人物置于具体的事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等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这个典型事例,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如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抓住海边农村孩子最熟悉的几件事捉鸟雀、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表现了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特点,展现了他美好的内心世界。三、分析写作目的,深化认识理解。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表现人物的,有的是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征,有的则是通过几件不同的事反映人物某几方面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段落层次理清理顺.同时,也要通过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一夜的工作作者通过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来歌颂周总理生活俭朴、工作劳苦的崇高品质,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无比崇敬和爱戴的思想感情。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我就到值班室去睡了。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他对我说:“总理叫你去。”我立刻起来,揉揉朦胧的睡眼,走进总理的办公室。总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其实是咨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进后面去了。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习题:(一)我的妈妈我的妈妈虽然只有35岁,可是显得比较老。她身材不高,瘦长的脸和苍白,眼睛很大,可失去了光泽。她总是低着头,经常喘着粗气。这是因为她日夜操劳,才把身体累坏了。去年,爸爸到外地去打工,妈妈白天即要做生意,又要做家务,晚上还要辅导我写作业。有一次,我不小心被开水烫伤了脚,伤势较重,痛得我大哭不止。妈妈吓得脸色更加苍白,立刻把我背到医院治,回来后又忙着为我买营养品。晚上睡觉时,我的脚一碰到被子就会痛,可是不盖被子又很冷。见到这情景,妈妈就坐在床上把我抱在怀里,用被子把我裹得紧紧的,用慈爱的目光望着我,嘴里哼着我小时候听熟的催眠曲。我躺在妈妈怀里感到特别暖和,觉得脚也不那么疼了,渐渐地进入了梦乡。早上我睁开眼睛,发现妈妈还是那样抱着我,脸显得更黑更瘦,眼里布满了红丝。我用手一摸妈妈的脸,冰冷冰冷。我真想大声说:“妈妈呀,为了我您一夜没睡,我在您的怀里一直是暖暖的。”可是话没出口,两行热泪已顺着我的脸颊流了下来练功房:1、我会填空。( ) ( )( )脸 ( )眼睛( ) ( )2、 我会理解,也会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妈妈白天即要做生意,又要做家务,晚上还要辅导我写作业。读这句话,我知道了 3、文末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说话断断续续 B.说话突然停止 C.对内容的省略4、为什么“我”的脚一碰到被子就很痛,躺在妈妈的怀里,却不那么疼了呢? 5、这篇文章通过记叙 ,表现了妈妈对“我”的 ,也蕴含了“我”对妈妈的 。模仿秀:1、她总是低着头,经常喘着粗气。【点拨】这句话是对妈妈的动作进行描写,再次说明了“因为她日夜操劳,才把身体累坏了”。我也会描写人物的动作: 2、我真想大声说:“妈妈呀,为了我您一夜没睡,我在您的怀里一直是暖暖的。”【点拨】这句心理描写将“我”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表露无遗。我也有话想对自己的妈妈说: 3、她身材不高,瘦长的脸和苍白,眼睛很大,可失去了光泽。【点拨】这句话通过对妈妈的外貌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妈妈的劳累,妈妈的辛苦。我也要把妈妈的外貌描写下来: (二)看车的老奶奶记得去年暑假,我到姑姑家去度假。姑姑家附近有一个公园,我经常去玩儿。公园门口左侧是一位老奶奶工作的“地盘儿”,她大约有七十多岁,满头白发,天天斜挎着个小包,穿着已褪色的蓝色工作服,一次又一次的向停车的人收“保管费”。每当我看到她那么做时,我总是想:哼!这么老,还来“挣钱”,真是爱钱如命。一天下午,我到公园去玩儿。天真是娃娃脸,说变就变。不一会儿,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朦胧中,我看见一个晃动的身影,手里拿着塑料雨布。我定睛一看,那不就是看自行车的老奶奶吗?只见她迎着风,冒着雨,全然不顾自己,竭尽全力地拿着雨布往上盖。我想:老奶奶年纪这么大,冒雨遮车,不怕感冒吗?正想着,忽地卷来一阵狂风。哎呀!不好,自行车上的雨布被刮起来了。老奶奶赶紧迎上去再盖。可风好像跟她作对似的,把刚遮好的雨布再一次刮起来了。老奶奶看了看周围,艰难地、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到一个堆垃圾的角落,吃力地搬起几块转头,小心翼翼地把塑料布的四角压好,这下塑料布就牢牢地被固定住了。雨还在下,老奶奶全身都湿透了,像“落汤鸡”似的,而她却不当一回事,只是熟练地用手捋一下淋湿了的头发,甩了一把雨水,开心地笑了。看着,看着,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动,老奶奶在我心中的形象一下改变了。多好的老奶奶啊!练功房:1、 我会照样子写句子。例:老奶奶全身都湿透了。 老奶奶全身都湿透了,像“落汤鸡”似的。(1)妈妈静静地站在我的身旁。 (2)柳条随风左右摇摆。 2、改写句子。把下面划线句子中的问号去掉,使意思不变。朦胧中,我看见一个晃动的身影,手里拿着塑料雨布。我定睛一看,那不就是看自行车的老奶奶吗? 3、 刚开始时,“我”对老奶奶的看法是怎样的? 4、是什么原因让“我”改变了对老奶奶的看法? 5、读文中画线的部分,把句子中描写老奶奶动作的词语圈出来,再回答问题。 从句子中“熟练”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为什么老奶奶全身湿透了,可她却开心地笑了? 你认为老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 模仿秀:1、老奶奶看了看周围,艰难地、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到一个堆垃圾的角落,吃力地搬起几块转头小心翼翼地把塑料布的四角压好,这下塑料布就牢牢地被固定住了。【点拨】去掉加点的词语再来读读句子,比较一下哪句写得更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我也会把句子写得更具体:快下雨了,我放下作业,跑出去收衣服。 (三) 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会背了。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讲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他还在各种花旁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时候没开设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薄的纸,蒙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这对他以后在南京矿路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同时要玩得有趣有益。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津津有味:_专心致志:_2、 按照短文内容填空。(6分)A.鲁迅小时候读书不光凭自己的_ _,还依靠自己的_ _。B.鲁迅小时候不仅喜欢读书,还喜欢_ _和_ _,他不是玩得_ _,而是玩得_ _。3、 本文主要写什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分)_(四)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呢!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郑板桥在淮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他却偏不画。 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1、从短文中找出三个成语用双横线划下来。2、 联系上下文解词语。妙趣横生 闻名于世 3、根据文章回答问题。(1)郑板桥一生杰出的成就是 。 (2)郑板桥特别喜欢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 。(3) “板桥体”的特点是 。4、 简要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第一件: 第二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