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953517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五、孟子二章教材分析: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告子。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鱼我所欲也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学情分析: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舍生取义”“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比较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延读、品读,最终实现美读,让琅琅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情感目标1理解“舍生取义”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教学重点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2了解“舍生取义”的道德观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教学难点1正确认识“舍生取义”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查阅孟子的资料。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生与死,义与利是自古以来人民议论的人生课题。我们将要学习的孟子两章中鱼我所欲也这篇古文,论述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2介绍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以此游说齐、梁等国,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论和行动均记载在孟子一书中。二、朗读课文,找出并解决疑难1教师范读课文。(1学生边听边在自己不理解的字下作记号。)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实词、虚词。(2学生互相交流。)3帮助学生解决疑难。(3讨论存在的疑难,弄不懂的集体解决。)三、提炼论点,理清思路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1讨论后归纳。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2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3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全班同学阅读思考,而后由中高层级的学生踊跃回答,明确:这篇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论证、逻辑推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四、突破难点,理解主旨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2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2师生讨论。明确:“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3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3记录,领悟。)五、拓展延伸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1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 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2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六、本课小结: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七、作业布置:1朗读并背诵课文。2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八、板书设计 鱼我所欲也 孟子鱼 熊掌 舍鱼而取熊掌 比喻论证 生 义 舍生而取义 所欲甚于生者 不为苟得 正反对比论证 (假设逻辑推理)所恶甚于死者 患且不避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一箪食,一豆羹” (举例论证)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乡) 为身死而不受对比论证 为宫室之美受之(今) 为妻妾之奉受之 见利忘义(反面论述)为所识穷乏者得我受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常言道,“宝剑锋乃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才在苦难中造就,国家在忧患中强盛。不经一番风雨,人生难见彩虹;没有内忧外患,国家就会灭亡。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给我们阐明了这样的道理。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同感受孟子文章磅礴的气势、犀利而有文采的言辞、雄辩有力的论说吧。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1学生齐读课文。)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2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再次要求学生读课文。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1指导学生疏通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2教师帮助解决疑难。(字音、通假字、一词多义、句子翻译)(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3讨论、交流、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4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4讨论、交流、明确: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四、拓展升华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1学生交流自己掌握的知识。(参考:1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2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3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2学生讨论、交流。 参考: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3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3学生各自谈自己的体会。参考: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五、本课总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不仅为历史上无数事实所证明,也为当今无数事实所证明。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沉湎于舒适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要怀有忧患意识,振作精神,去谋求自己人生的生存和发展。六、作业布置:1、完成导学练。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七、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列举事例:在取得成就之前都经历磨难。据事论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由个别推及到一般)引申发挥:经受磨练的益处。(从个人到国家)归结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