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531750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摘要】随着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还将长期存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小学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因此,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对农村教育事业和关爱下一代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赣州市信丰县万隆中心小学为例,从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及因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特点等方面来展开研究。【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具体表现 形成原因 解决策略目录前言3第一章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具体表现4第二章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因素6第三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8结语10参考文献11前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比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加大等等,特别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大量的务工人员流入城市,即为城市化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给农村留下如劳动力不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赣州市信丰县万隆中心小学全校2245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634名,占全校学生的72.7%。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社会的帮助,生活和心理上都存在很大的欠缺,成绩较之其他儿童均有很大的差异,成了问题中的问题。了解这一部分群体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分析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迫在眉睫。第一章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很多儿童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比如性格孤僻,任性、自私,暴力倾向,心理抑郁,精神分裂,交友困难或产生不良的社会行为。将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进行对照后发现,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性格开朗、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显著不如其他儿童,他们更容易形成不良的人格偏向和学业偏向,极易产生世界观、价值观上的偏离和个性发展的畸形。甚至走向犯罪的歧途,影响社会的稳定,着实令人担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交流障碍说话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是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教材上增加了新的课程标准,那就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设计安排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每次口语交际课时,班级氛围冷清,学生默不作声。针对此情况,我特地与个别学生交谈,发现他们并不是不想说,而是想说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被他们的话惊呆了,这样一些想说却不能说的学生岂不是成了语言上的哑巴学生了吗! 留守儿童学业上的问题使其与人交往的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就参加集体活动而言,很多留守儿童要么不感兴趣,要么别人邀请才参加,缺乏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我所带的班级而言,平常开展的一些有益的活动,留守儿童积极性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这是因为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与沟通,自卑和胆怯心理严重,使他们也相对缺乏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二) 性格孤僻性格孤僻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最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类留守儿童上课期间不爱发言、课间活动坐在自己位子上做自己的事、课外活动时间不参与任何组织性活动。遇到问题走极端。如打架、逃学、破坏他人财务。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基本上处于身心发育最重要阶段,由于这种不同于其他儿童的特殊心理,还有进而形成的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他们往往不合群,脾气暴躁,总感觉别人对其不够重视、不够关爱,常常对人产生敌意,情绪容易失控。对老师、同学以及监护人的帮助总有种叛逆心理,甚至扭曲别人的语言和行为而产生暴力倾向。(三)厌学、逃学、辍学厌学、逃学、辍学现象在农村小学中时有发生,以高年级住校生生居多。据我校各位老师反映这些厌学、逃学、辍学的学生都是在班上极为调皮、捣蛋的学生。在校毁坏公共财产、在班扰乱课堂纪律、欺负同学、在校外勒索他人、夜不归宿。案例一 刘国东是一名四年级住校生留守儿童,是我校典型的厌学、逃学的学生。他与爷爷奶奶生活,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每年过年才会回家,一年到头也不会打电话关心他,所以自打他懂事起,从未叫过自己的爸爸、妈妈。没有人关心、好好地引导他,导致他对待任何事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在班上称王称霸,若有哪个学生不顺他的意,他并会在返家途中教训谁,其班主任多次与家长沟通但是家长的回答却是:老师、这样的孩子你打死他,我不要这样的儿子。父母的回答教育方式让在场的所有老师为之震惊,而刘国东同学显然听到了,他双手握拳、脸上全是愤怒。他再次被自己的父母抛弃了,自此以后刘国东更变本加历了,学习上一概不听,老师的关心他不在乎,同学的欢笑生在他的眼中极为地讽刺。内心脆弱的他渐渐迷上了网络游戏,自带手机来学校,上课玩游戏。导致班上其他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开始追随他,效仿他。被老师没收手机之后,开始逃学,与社会上的小混混处在一起,做一些违法的偷窃、勒索行为。案例二 刘健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家中有15岁的姐姐已外出打工,刘健的父亲是个包工头,在父亲的眼中,现在的孩子上不上学都无所谓,有很深的“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认识。在家中,她的母亲经常受到父亲的家庭暴力,导致他对学习早已失去了兴趣,再加上姐姐的影响促使他直接辍学打工去了。第二章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因素 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多种,并不是由单方面引起的。导致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交流障碍的因素是:一、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导致学生交流障碍的最根本原因。根据我的调查,我校学生普遍是在一岁多的时候与父母分离的,从那以后并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叫的是爷爷奶奶,并不是最亲的爸爸妈妈! 美国心理学教授鲍勃麦克默里认为,3岁是人类心理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而唯一能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的 爷爷奶奶迫于生计经常外出干农活,无暇照顾还在牙牙学语的孩子,他们只能自娱自乐,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没能得到良好的培养,导致有的孩子不爱说话、不想说话,甚至成为语言上的哑巴!事实证明,建立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为孩子的语言发展奠定基础。而我们班的留守儿童们正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才会产生想说却不知道如何说的问题。二、教育因素近两年,我校虽然增设了美术、音乐、科学、信息技术等素质课程,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应试教育的管理方式,教师每年要面临教学评价,而学生的考试成绩决定着教师的未来,因此教师只能培养出一些只会做题却不善于言语的学生。所以导致现在的学生,特别是那些一心想考取好成绩来博取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们语言能力更差!导致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性格孤僻的因素是:残缺的家庭环境案例三 邱全寿是我班的住校生留守儿童之一,他本来是个较为开朗的学生,但是到了五年级之后,他开始沉默了,变得不愿跟人交谈,也没看过他笑,多次跟他交谈他都不愿意,甚至父母也避而不答。终于有一天他上完早自习之后,私自离开学校出走了。当老师和家长找到他后,他在所有人的面前大哭起来,后来他跟我说,之所以逃学是因为爸爸妈妈在闹离婚,爸爸经常借钱赌牌、喝酒,欠下巨款,妈妈忍无可忍之后拿刀砍杀父亲。而且每次周末回家,家里都不曾安宁过,全是打闹声、哭骂声。所有所有的事情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有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久而久之再也承受不了了,产生了逃学的念头。案例四 曾芳芳是我班的学习委员,是一个品学兼优、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就在2015年4月21日,原本在学校开开心心学习、快快乐乐生活的她,被父亲的一通电话叫回家了。过了一天,她回到学校,但她变了,白天不跟同学玩了,上课再也不举手了,到了晚上就躲在被窝里哭泣,向家长了解了情况,原来请假那天是她的父母离婚的时间,母亲放弃了她和弟弟,走了。父母的离婚给这个原本健康成长的孩子心灵上涂上了灰色。以上两个案例充分地表明了导致留守儿童性格孤僻的主要原因是:残缺的家庭环境。我们班有一半以上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都是残缺的、伤痕累累,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母双方死亡、还有的是父母其中一方患严重疾病,无法治愈。这样的残缺的家庭环境使这些留守儿童的性格逐渐孤僻起来,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愿让其他人碰触自己那红红的伤口。导致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厌学、逃学辍学的因素是:一、家庭因素案例一学生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他总是通过在校犯错的错误方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让父母注意到他的存在,但是忙于赚钱的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救了,放任自流。其实,很多孩子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需要,长期的等待和父母的漠视让他们的内心逐渐扭曲,不相信任何人,也不接受任何人的关爱,在他们的身上逐渐铸造起屏障。但是内心的孤独只能寻求发泄,上网、打架、斗殴、勒索、逃学来宣发内心的躁动。案例二中的学生导致辍学的家庭原因是由于父母的长期家庭暴力让他丧失学习的兴趣,外加父亲的错误的教育观念影响这他的正确判断,是他认为读书没用。因此,家庭因素的导致留守儿童厌学、逃学、辍学的最根本原因。二、社会因素(案例1)表明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厌学、逃学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受到“网络”这一新鲜事物的诱惑,特别是像刘国东这样每人关心教育、在人生道路上缺乏正确指引的学生,本来就缺乏自制力,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感的年龄段,极易走向歧路。(案例2)中的留守儿童辍学的社会因素是:姐姐辍学打工后有自己的零花钱可以用,可以远离家庭战争。急于解脱、急求自由的他选择了和姐姐一样走上辍学打工的行列中去。社会因素恰恰就像是一把火点燃他们早已萌芽的厌学、逃学、辍学的念头。二、教育因素(案例1)中的学生是个极度缺乏爱的留守儿童,教师在孩子犯错后一味地指责,甚至是当着所有老师和该学生的面与其家长“告状”,本来自尊心强的他被叫到办公室就已经很伤自尊了,父亲那没有任何关爱的话更是他抬不起头来。教师不正确的处理方式激发他对父母的恨意,击碎他那唯一的自尊心,让他感觉自己就是个小丑。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应该讲究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向家长“告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不然容易促使案例一中学生厌学、逃学的现象。第三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针对我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去年我校组建了一支心理健康咨询小组,创办了心理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着力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孩子们营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购买了儿童心理健康读物,极大的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为留守儿童的快乐学习创造了条件。另外,目前我县各个小学设立独立的学生食堂,蔬菜、肉类、大米等食物一律由专门的机构配备好!为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我认为各农村小学只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是不够的,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交流障碍、性格孤僻、厌学、逃学、辍学心理问题,应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改善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交流障碍的心理问题策略有:1.父母应在孩子语言成长关键期陪伴,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2.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应从低年级开始以培养孩子的语言等素质能力为主。孩子们从一进入学校开始,说好每一句话,说完整话,对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当的重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从小就养成仔细听话、注意观察、大胆说话的良好习惯。实践证明,小学低年级的说话训练抓得好,不但能很好地开发学生智力,而且为今后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也打下了基础,更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善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格孤僻的心理问题策略有:健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的培养极其的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孩子,一个家长如果口无遮拦地“语言泛滥”,孩子慢慢地也会“出口成脏”。这都是家庭的影响,在和谐幸福的家庭中,儿童感到温暖、快乐,有安全感,情绪稳定,性格活泼开朗,并自然地学会爱父母、尊敬长辈、热情待人、关心体贴有困难的人。事实证明: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温馨、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是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生命激素”。在父母关系紧张的不和谐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处于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状态中。他们常常烦恼不安,性情暴燥,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对于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完全依靠父母的儿童来讲,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情绪容易紧张,会为父母关系失调而慌乱、憎恨,为忠实父亲还是母亲而烦恼和疑惑。改善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厌学、逃学、辍学的心理问题策略有:首先,现在很多家庭由于社会经济的压力、家庭矛盾导致出现更多存在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作为教师可以利用每个学期的家访活动、电话家访、学期家长与各位家长宣传健康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保障等教育知识。其次、学校应结合当地派出所、乡政府的力量与当地的网吧协商解决未成年儿童进入网吧上网。学校还应该定期给学生生普及网络安全知识、自我保护防范意识。各个班主任做一个班级档案,而这个档案不光光是只有学籍号、学生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最重要的要有关于学生的家庭情况、在校情况。这样每届老师接受新的班级,方便查阅学生档案信息,对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对今后的教学工作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哪些在家庭环境畸形中成长而导致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能够给予他们在某些方面的需要。往往事后才发现学生心理上存在问题,那么学生必定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另外,班主任可以在处理学生问题前事先跟家长沟通好,采用何种方法对改善学生情况、解决问题更有用。现在各个学校都设立了校讯通,老师也可通过校讯通多多表扬这类学生,这样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表扬内心会更想关心自己的孩子。学校还有广播站,老师也可以利用广播,多多抓住这些学生的优点加以表扬,这样久而久之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改善这类在心理上受到伤害的学生问题。另外,班主任对于辍学的学生应及时进行家访,规劝家长及时送孩子接受教育。综合上述分析,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要从以下三方面同时进行:一、 家庭环境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些孩子虽然不能长期和父母在一起,但父母不能推卸教育的责任。因此,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尤为重要。父母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的方式多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积极倾听子女的心声。安排好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选择合适的监护人。家长还应保持与老师的联系和交流,及时了解子女的近况,使子女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健康成长。我在学校工作了四年,遇到了各式式各类的家长,其中80%以上的家长在潜意识里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一人的责任,与家长无关。孩子学习、生活、心理、行为习惯不好都将责任推卸给老师。农村留守儿童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些孩子虽然不能长期和父母在一起,但父母不能推卸教育的责任。因此,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尤为重要。父母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的方式多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积极倾听子女的心声。安排好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选择合适的监护人。家长还应保持与老师的联系和交流,及时了解子女的近况,使子女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健康成长。我在学校工作了四年,遇到了各式式各类的家长,其中80%以上的家长在潜意识里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一人的责任,与家长无关。孩子学习、生活、心理、行为习惯不好都将责任推卸给老师。一个母亲, 能胜过一百个校长。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可见一斑。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是孩子的精神依赖, 是孩子的榜样, 具有言传身教的作用。家庭的教育不容忽视。二、 学校教育方面学校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因此,要解决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要发挥学校的关键作用。首先,学校应为留守儿童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立健全寝室管理制度,食堂卫生制度。其次,老师应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与交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另外,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比赛及安全教育等活动,潜移默化中强化其自尊、自立和生存能力。第三,班级应该形成一种独特的班级文化,让每一位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自己动手布置班级,设计黑板报等,让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除此之外,我认为改善并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还应提高教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的学习。自从学生入学以来,教师可以说是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人,对学生了解最多的人,学生在校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开老师的眼睛,但是老师发现问题后,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处理学生的问题,那是因为老师对学生的心理的了解不足,更不知道如何对症下药。所以教师扎实的中小学心理健康知识素养非常重要!而不是光搞形式上的心理咨询室。三、 社会体制方面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健康问题,还有营养健康问题,人身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同时存在,相生相伴。要解决好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要同时解决好其他问题。社会爱心人士可以多关心一些这类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各部门各单位都可以开展一些爱心帮扶活动。另外社会应加强网络监督和引导,比如为留守儿童建立绿色网络,各类场所提供绿色通道,切实关爱留守儿童。如2013年我校组织部分留守儿童到信丰县一日游!这一天组织孩子们看电影、参观古建筑、游玩游乐场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 社会是留守儿童的坚强后盾。社会应营造人人都关注留守儿童的氛围, 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生活环境。四、国家政治方面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最根本因素是家庭教育。所以解决的根本方法还是将其与父母不分离。一方面,城市应逐步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为进程务工人员子女就读保驾护航。一方面,城市公办学校应给与这一部分学生相应的优惠措施,摒弃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歧视心理。以广东为例,很多赣州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大都选择广东这个沿海地区,这些务工人员的子女就读学费昂贵、师资落后、学习环境较差,甚至受到当地人的歧视!这样的环境还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吗!所以,还应放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准入制度充分发挥国家政府的作用,政府应尽快改革与户籍;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 ;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力量,利用大众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宣传报道, 可以发展各方面的力量关心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为留守儿童创设浓浓亲情的氛围。结语总之,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实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以行之有效的解决。儿童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骨朵,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祖国的未来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奉献出自己一份智慧与力量吧!参考文献1叶曼,张静平,贺达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6).2李培民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1,(10).3李利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4谢玉兰,陈旭农村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