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952976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关镇中心小学小学四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为了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四年级组的语文教师在兰云芹校长的组织下开展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力图通过这次活动能为我组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平台。“同课异构”指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法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体现了“教无定法”的教学理念。10月在兰校长组织下,六位老师利用了三天时间讲了白鹅这一课,真可谓是各具特色,各有风味。从课堂效果来看,都能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每节课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等环节的设计都有了充分的把握,相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学习指导方法,尽显教师的独特教学风格。下面我从以下几点进行总结一、亮点:1、积极参与、认真点评我们年级组六位教师和我们的包年级领导兰校长都积极参入听课评课,都能做到听课时认真记录,评课时畅所欲言,帮讲课老师分析上课的优点和不足。2、激活了教师的潜能。这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教师们的成长和进步,评课的教师通过评课探讨、分析上课的优点和不足这本身就是进步。上课教师表现出有较强的教学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积极钻研,并根据新教材特点进行教学,教学中渗透课标要求和理念。如杨晓燕教师的课过程细致入微、设计科学合理、风格独特见长、形成了自已的严谨治学的教学特色;阮慧老师教学思想转变较快,课上能落实语文课程的要求,尽量面向大多数学生。周莹教师板书整齐,注重作文的教学。刘晓棠、张玲玲、孙绪琴老师注重了朗读训练的落实。3、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得到转变。通过这六节课,可看出教师的课堂角色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中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4、努力体现“实”与“活”的结合所谓“实”,表现在教师课堂上花架子少了,展示了各自朴实的教学风格,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教学目标明确,训练的意识加强。5、合理、恰当地运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这次活动中,六位教师使用多媒体,并能在教学中合理、恰当地使用课件,让学生从直观上去学习、感受,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二、不足之处总结如下:兰校长认真听取了这六位老师的课,对我们提出了评价和要求,希望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1、教师的角色还需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激情,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这样,上课时,老师们和学生的交流自然而然的就轻松愉快了很多,课堂气氛也就随之活跃了起来,学生也会思维活跃,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让学生更愉快地学,更主动地学。2、对教材挖掘得不深不透,对学生情况没有进行客观、科学地分析,有些环节的设计不明确,没有自己的特点,过渡不自然。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问题,随机提问,不要刻板地按事先设计提问,更不要总是固定地提问几个学生。这需要在平时的业务学习中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学情的研究。3、应该重视朗读训练,要做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要有层次,朗读指导方法要适当。朗读时要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感情,不能单纯地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要把理解课文内容与指导朗读相结合。做到边读边理解,边理解边朗读,要把读与理解无痕地融合在一起。4、要重视教学细节,逻辑思维要严密。三、提出以下几点要求:1、多听课,多写课后反思听课首先要抱有积极的、谦虚的态度,取人所长,有的课在教学设计上有特色,有的课导入很好,有的课问题的设计独具匠心,有的课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等。课后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写“教学案例”、“教学后记”等就是反思教学的有效方法。2、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老师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缩短公开课与平时教学的距离,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时不仅要分析和研究教材、教法,而且心里要始终装着学生,这样才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3、多学习、多交流一是向同行学。把学习交流的重点放在新课改的研究、教学案例的交流、典型问题的研讨等方面。二是要向学生学。关心我们的教育对象,研究我们的教育对象。这次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今后希望年级组继续组织相关的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也真诚地希望教师们能够以良好的进取心态,爱岗敬业,实践教育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勤奋工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快速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