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省成都七中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528831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省成都七中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川省成都七中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川省成都七中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和姓名用0.2mm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2答第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其它所有试题的答案用0.2mm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第卷 选择题(满分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是基本物理量之一,其测量工具是测力计B小杨同学乘坐某商场的直达电梯从一楼到七楼时,在刚上升的初期和刚要到达七楼的末段时间内。小杨同学都处于超重状态C2012年奥运会上詹姆斯-基拉尼以43.94s的成绩获得男子400米冠军,则基拉尼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9.1m/sD在真空中带有绝缘底座的、不带电的甲、乙两导体球相互摩擦后,若因摩擦,甲带上q的电量,则二者球心相距为r时,静电引力将大于甲乙2、将一电荷量为Q的小球甲放在一个事先不带电的金属球乙附近,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a、b为电场中的两点,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 )Aa点的场强比b点的大,同时a点的电势也比b点的高甲B甲球带正电,乙球带Q的负电C检验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大D将检验电荷q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3、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158l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00C到400C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相同B要在地球上发射一颗探测该行星信息的探测器,其发射速度的大小只需大于11.2km/s C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8/3倍D该行星与“Gliese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倍4、一玩具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当小车启动后,小车的水平牵引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相应的小车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根据图上信息可得:( )A小车在06s内的平均速度与810s的平均速度都为1.5m/sB小车在26s内阻力的平均功率与810s内阻力的平均功率都为3W C小车启动过程为恒定功率的启动过程,其额定功率为6WD因小车在26s与28s内动能的变化量相同都为6J,因此两阶段牵引力F做的功相同5、轻质弹簧吊着小球静止在如图所示的A位置,现用水平外力F将小球缓慢拉到B位置,此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逐渐减小B小球的重力势能不变C水平外力F做的功等于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D水平外力F做的功数值上等于弹簧和小球机械能的增加量6、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圆弧形光滑管道半径略大于小球半径,管道中心到圆心距离为R,A点与圆心O等高,AD为水平面,B点在O的正下方,质量为m的小球自A点正上方h处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时进入管道,则( )A为使小球能到达管道的最高点,那么h与R的关系应满足hRB若小球通过管道最高点刚好对管道无作用力,则OC间的水平距离恰好为RC若小球通过最高点后又刚好能落到圆管的A点,则小球在最高点对内侧轨道产生是mg/2的压力D若小球到达B点时,管壁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小球重力大小的9倍,则h=4R7、在空间中水平面MN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由MN上方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从B点进入电场,到达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2BC,如图所示由此可见 ()A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运动B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重力和电场力做功相同C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速度变化量相同D小球从A到B的时间是小球从B到C的运动时间的2倍第卷 非选择题部分(满分68分)二、实验题(8题4分,9题13分,共17分)8、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下图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图甲中AO方向的是 F(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B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9、用滑块、一端带滑轮的木板、打点计时器、细沙和小桶等主要实验器材,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实验一、甲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木块,通过改变小桶内细沙的质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在长木板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打点计时器图(a)木块纸带(1)图线 (选填“”或“”)是在长木板左侧抬得过高的情况下得到的(2)由a-F图线可得,滑块的总质量m= 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g取10m/s2)实验二、乙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c)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其步骤如下:图(c)图(d)a小桶内盛上适量细沙,用轻绳通过滑轮连接在滑块上,滑块连接纸带合理调整长木板倾角,让滑块沿木板匀速下滑b取下轻绳和小桶,测出小桶和细沙的质量m及滑块质量M.c取下细绳和小桶后,换一条纸带,让滑块由静止释放,打出的纸带如图(d),O为打下的第一点O与A之间省略了一些点,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f,重力加速度为g 。(1)步骤c中滑块所受的合外力为_(2)为验证从O C过程中滑块合外力做功与滑块动能变化的关系,则C点的速度为_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和依据,满分51分)10、(15分)如图甲所示,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物块处于一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当整个装置被置于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中,小物块恰好静止重力加速度取g,sin 370.6,cos 370.8. (1) 求出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2) 若将电场的场强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改为水平向右,如图乙所示,试求:物块对斜面的压力;物块下滑距离L时的动能。11、(17分)如图所示,劲度系数k25 N/m轻质弹簧的一端与竖直板P拴接(竖直板P固定在木板B的左端),另一端与质量m11 kg的小物块A相连,物体A静止于木板B上,P和B的总质量为M4 kg且B足够长,A右端连接一细线,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m23kg物体C相连。木板B的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0.3,开始时用手托住C,让细线恰好伸直但没拉力,然后由静止释放C,直至B开始运动。全过程物体C没有触地,弹簧在弹性限度内,g=10m/s2。求:(1)刚释放瞬间物体C的加速度;(2)从刚释放C到B开始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物体A所做的功;(3) B刚开始运动时,弹簧弹力对物体A做功的功率。OO112、(19分)如图所示,半径R=2.1m的光滑1/4圆弧与光滑平台相切于O1,O1与圆心O在同一竖直线上,在OO1连线的右侧有场强E= 3108V/m的匀强电场,平台右端B与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0=2m/s,方向如图所示,长为L=4.84m。质量m=2kg,电量q=2.0108C的滑块从A点(A点与圆心O点等高)无初速度释放,经过平台到达传送带上,平台宽度O1B=S=1m,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不考虑电场的边缘影响,全过程滑块电量不变,g=10m/s2,求:(1)滑块刚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间;(3)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产生的热量Q;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题号1234567答案DACBDACAD二、实验题(8题4分,9题13分,共17分)8、(4分)(1)F (2)B (每空2分,共4分)9、(13分)实验一、(1) (2)0.5 0.2 (每空2分,共6分)实验二mg (x2+ x3)f/2;(每空2分,共4分) mg(x0+ x1+ x2+ x3)M(x2+ x3)2f2 /8 (该空3分)0.510、(15分)解:(1)小物块静止在斜面上,受重力、电场力和斜面支持力, 则有mgsin 37qE 可得E3 mg /5 (5分)(2)若电场强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改为水平向右,即E3 mg /5q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cos 37qEsin 37 N. 可得N1.16mg (3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物块对斜面的压力为N11.16mg,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2分)(3)电场强度变化后物块下滑距离L时,重力做正功,电场力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得mgLsin 37qELcos 37Ek0 可得Ek0.12mgL (5分)11、(17分)解:(1)对物体C:m2gT= m2a对物体A:T= m1a所以a=7.5m/s2,方向竖直向下。(4分)(2)水平面对B的摩擦力f=N=(m1+M) g=15N弹簧弹力F=kx当F=f时物体B开始运动,则F=f,kx=(m1+M) g,x=0.6m弹簧弹力对物体A所做的功W= kx2/2=4.5J (6分)(3)B开始运动, x=0.6m,弹簧弹力对物体A所做的功W= kx2/2=4.5J对物体A、C:m2gx+W=,所以V= (m/s) (4分) 功率P=FV=15x=(W) (3分)12、(19分)解:(1)(4分)由A到B:mgR-Eqs=mvB2/2,vB=6(m/s) (2)(10分)因为 vB v0,所以a1=4(m/s2),方向水平向左当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所用时间为t1, t1=1(s) 物体位移 x1=4(m)L- x1=0.84m所以物体到C点时速度不为0, 则L- x1= v0. t2- a2解得t2=0.6s;t2=1.4s(舍去)t= t1+ t2=1.6s(3) (5分) X1= x1- v0. t1=2m; X2= v0. t2- x2=0.36mQ=mgx(X1+X2)=4.72(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