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辅优(语用)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24412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辅优(语用)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辅优(语用)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辅优(语用)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辅优专项训练参考答案(一)1(1)信誓旦旦(2)山气日夕佳(3)一曲红绡不知数(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5)绿云扰扰(6)沙鸥翔集(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给分)2答案 (1)怡 (2)背道而驰 (3)把“它”改为“收藏”。解析 第(1)题考查拼音认读,但难点在于汉字书写,“怡情”的“怡”与心情有关,应是竖心旁。第(2)题所填写的成语应表达“违背”之意,难度也不大。第(3)题考查语病,其病因在于“它”在文中指代的是“爱好收藏”,而“可以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文明”的主语则应当是“收藏”,而不是“爱好收藏”。3答案 示例:每一棵绿树都有森林的苍翠每一片白云都有天空的回忆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仿写句子首先要考虑的是句子的内容,从画线句看,其表达的内容应符合“通过想象,使个体拥有整体的特征”这一要求,也就是说,所仿的句子里应有两个重要名词,而且这两个名词之间存在着包含关系,比如“树”与“森林”,“水珠”与“江海”,“石子”与“高山”等。其次,所仿的句子在构造上应符合画线句的格式,即符合“都有”的句式特征。4答案 示例一:我赞同把“孝道”写进中小学课本,它可以弥补目前青少年教育的缺失。其实,目前的小学课程设置中已包含了相关内容,像思想品德课、语文课里也有关于“孝”的内容。不过,这些课程中道德文化教育的力度不够,远远落后于香港、台湾等地,而且现在大多数青少年是独生子女,普遍得不到这个方面的教育。因此,把“孝道”写进中小学课本,有利于促进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示例二:我认为把“孝道”写进中小学课本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作用不大。孝道应从小开始培养,但培养的途径应是多样的。就孝道来说,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其实是家庭,通过家庭感悟、实践,因为孝的含义本身便是以家庭为核心。对于是否有必要将孝道写入课本,我认为目前学校教育的内容已很丰富、很系统了,在现有基础上,注重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民族传统就已经足够了。(看法明确2分,理由充分4分,语言表达连贯1分)解析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准确判断评论的对象,即观点看法的宾语部分。从材料的主要内容看,引起关注或值得争议的点是“把孝道写进中小学课本”,而不是“孝道”。如果把评论的焦点放在“孝道”,可能会导致阐述的理由无法自圆其说。为了保证阐述的合理性和层次性,理由一般应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主要从事件(现象)本身的对错着眼,如本题,可从“把孝道写进中小学课本”会带来课业负担增加或丰富教育内容的角度阐述。第二层一般可从社会、传统文化、时代等较深层次着眼,如本题,第二层面的理由可联想“把孝道写进中小学课本”之后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文化影响等。专项训练(二)1(1)渐车帷裳(2)引以为流觞曲水(3)万里悲秋常作客 (4)无案牍之劳形 (5)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6)横槊赋诗(一处l 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2答案 (1)喧嚣(2)相濡以沫(3)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善良、博爱、纯洁)的心。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运用技能,涉及拼音、成语、仿写等。第(1)题考查拼音,是基础题;第(2)题所填成语应符合“贫困中”“幸福”“微小”等三个内容条件,而且在形式上与“心心相印”类似,也是一个四字成语,据此可推理出“相濡以沫”或“你推我让”等;第(3)题仿写的句子,主要应考虑内容上与前后文的关联,根据前文句子内容上的让步逻辑条件,可推知,此处填写的句子应表达“幸福是因为有心”这一含义。3答案 (1)第一个“碑”(2)“征文时间(截止日期)”或“应征祭文请写清撰写人姓名、联系地址、邮编”。(答到一点即可)解析 第(1)题表面上考查标点,实质是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与古文断句类似。在本句中,“勒石刻碑”是一个完整的谓语动词,“勒石”与“刻碑”同义,其之前的内容都属于状语,因此,到“碑”之后停顿,刚好可以断开一个句子。第(2)题考查实用文的写作规范,有一定难度,也有一定的争议,从启事的规范看,文中缺少的要素还有许多,如落款时间,收件人姓名等,考生任意指出一点都可以。4答案 示例一: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与日本媒体相比,我国媒体未能充分认识到技能比赛的意义。首先,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一贯以来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技能;其次,当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视白领,轻视蓝领工作的思想,总认为蓝领工人的技能不足称道;再次,关于工人技能对制造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性,我国媒体的认识极不充分,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技能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示例二: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媒体普遍存在“金牌情结”,认为只有得金牌,才是英雄。拿了银牌,就是失败,铜牌就根本不值一提。金牌竟然与政府的面子、爱国主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片面狭隘的观点。首先,技能奥林匹克比赛对我国而言,是一个空白,能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正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表现;其次,虽然没能得到金牌,但选手的努力依然值得称道,依然是个英雄,应该受到国内媒体和大众的欢迎与鼓励。解析 本题的难点在于表达自己观点时,以什么内容为评论对象,也就是说,判断材料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考生应对什么现象进行评论,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从材料两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看,“国际技能奥林匹克大赛”中三个国家的获奖人数只是引子,其引出的是“国内的主流媒体却几乎没有报道”,而“媒体报道”的言外之意显然是“重视与否”。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本题要求评论的重点应当是“要不要重视技能”或“要不要重视技能比赛”。如果选择前一种进行评论,理由可能会比较不好阐述,因为“技能”所代表的“技术工作”,以及有关“蓝领”“制造业”等概念都有一定的专业化特点,与考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脱节。而选择从“比赛”的角度进行评论,评论的理由可以不用过多涉及专业知识,考生可以从“比赛”的目的、奖牌的含金量、参赛者的付出、获奖的社会影响等角度进行理由的阐述。5答案 示例:(1)水到渠成(2)粗制滥造(3)愚公移山(4)画饼充饥(5)顺水推舟解析 本题通过对联的形式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积累,是一个新颖的考法。考生首先要正确理解作为上联的成语的意思,然后搜索出意义相近或相反、结构相同的成语来作为下联。“瓜熟蒂落”指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精雕细刻”指精心雕琢,细致刻画,比喻十分认真,非常细致。“精卫填海”出自古代神话传说,后用来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有时也比喻徒劳,不自量力。“望梅止渴”一般用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见风使舵”意思是看风向转动舵柄,常比喻做事无定见,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6答案 (1)示例:郑渊洁关于小学班干部制度的微博引发热议。(3分)(2)示例一:不赞成取消。多数小学班干部能协助老师做好班集体工作,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和参谋。让小学生当班干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锻炼他们协调好各种关系的能力,还有利于完善人格,让孩子初步懂得竞争,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小学班干部制度不应简单取消,而应积极改进,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弱化“官”和“管”的色彩,增强服务意识。示例二:赞成取消。这种制度对小学生成长不利,过早接触官本位思想和特权观念,让他们觉得与其他小孩不同,也让其他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与人人平等的思想相悖。在实践中,小学班干部的角色经常发生错位,非但没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反而因为经常向老师打小报告,成了挑拨师生关系的“罪魁祸首”。(7 分,观点明确1 分,理由及分析合理5 分,表达1 分,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解析 解答第(1)题时,应注意甄别材料的中心句和新闻价值。从材料的内容看,这则材料的中心句是“最近参与评论”,提取后,即“郑渊洁建议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网友有不同评论”;从材料的新闻价值看,“郑渊洁”这一词语是不能丢的,否则就失去了材料的新闻性。第(2)题,评论的重点是题干所要求的“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考生不能无视题干要求,评论诸如“郑渊洁建议”的对错等。换句话说,本题评论的观点只有两种,一是赞同取消,二是反对取消。从答题的实践看,反对取消的观点较容易言之成理,但理由需要自己思考组织。而持赞同取消班干部制度意见的考生,则可参照郑渊洁的三条理由,略加扩展即可,从操作层面看,反而更容易作答。专项训练(三)1(1)引以为流觞曲水(2)舞幽壑之潜蛟(3)驰椒丘且焉止息(4)畏途巉岩不可攀(5)梧桐更兼细雨(6)川泽纡其骇瞩(每处1分,有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2答案 (1)攒(2)扁匾(3)去掉“左右”(或去掉“约”)。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第(1)题很简单。第(2)题判断错别字,要结合汉字的造字方法灵活推理,“扁”在古汉语中的确有“匾额”的意义,但现代汉语中,“扁”主要指“物体平而薄”,而“匾额”之意,则通过增加一个偏旁来表达。第(3)题句子的病因在于成分多余。3答案 示例:微小说一般是以微博的形式发表的140字以内的短小精悍、选材精巧、结局出人意料、互动性强的微型小说。解析 本题考查下定义,考查的实质是把若干个短句整合成一个长单句。考生要先确定句子的主干,即“微小说”是“微型小说”,然后再提取各个短句的信息要点,组成“微型小说”前面的定语。4答案 示例:专门设计“防流浪汉椅”的做法并不妥当。这种座椅固然可以防止流浪汉独自霸占,以至影响市容,也有利于流动人口的使用,但此举只是从概念上保证了多数人的权利,因为对于民众而言,坐这种椅子也不是一种“享受”。况且,对流浪汉进行排斥,是对少数人特别是弱势群体权利的漠视,是极不人性化的。任何一种公共设施都必须关注民众利益,充满人文关怀。(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重点是表达的简明、连贯。题干中已明确提出,评论的对象是“设置防流浪汉椅”,考生要做的工作主要是两项,一是对这一做法表明态度,二是阐述自己的理由。从实际操作上看,反对这一做法的理由比较容易答出来。阐述理由时,主要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设置“防流浪汉椅”是否有现实价值,即能否达到让更多人使用的目的;二是从社会道德、人文关怀等角度评论这一做法的意义或影响。另外,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符合小作文的规范,并善于运用表明层次关系的关联词或过渡句。专项训练(四)1. (1)君子生非异也(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3)银瓶乍破水浆迸(4)憔悴损(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6)落红不是无情物(每空1分,凡错、漏、添字,该处不得分)2答案 (1)铿锵(2)改为:不仅美在形体,更美在风骨。(3)B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基础知识。第(1)题难度较大,要注意“铿锵”两字的部首。第(2)题难度不大,所提供的句子只有三个短句,语法搭配上不容易存在语病,考生应当更多地考虑语意表达上的毛病,“风骨”是内在之美,是抽象的,显然应当放在“形体”之后说。第(3)题考查选词填空,所填写的成语应是对前一句内容的概括,“鬼斧神工”比喻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一般用于形容自然景观;“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也不适合比喻文字;“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一般用于形容人。3答案 他已经一无所有,仍然放言要以自己颠覆性的产品去创造一个崭新的IT王国,这一(或“他的”)“壮志”并不被很多人看好。或者:他已经一无所有,仍然放言要以自己颠覆性的产品去创造一个崭新的IT 王国,很多人并不看好这一(或“他的”)壮志。解析 本题考查句式变换。长句变短句一般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找出全句的主干,即:很多人并不看好他的“壮志”。第二步是将句子中长的修饰成分独立组成句子,即将“已经一无所有”“放言要以自己颠覆性的产品去创造一个崭新的IT王国”独立组成句子。最后,再根据语意,调整句子顺序及个别字眼。4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民间行动走在政府的前头,力量不可低估。首先,它基于自发和自觉,体现了公众的热心与责任,道德感召力强,有利于唤起更多的人参与社会事务。其次,它可以与政府行为形成对照与竞争,其透明运作的方式和源自草根的力量,是政府行为的有益补充。再次,它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推广活动,既接受监督,又凝聚力量,前景广阔。示例二:我认为免费午餐项目是利国利民之举,值得提倡。首先,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设置该项目,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未来发展,也有利于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其次,该项目意在平衡城乡和东西部差距,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有利于在整个社会营造温暖和人性的道德环境。再次,该项目通过民间行动推动政府关注,可以凝聚各方力量,促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负责任的氛围,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观点2 分,理由4 分,语言表达1 分。写出两条理由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观点亦可)解析 本题的难点在于判断评论的对象,题目提供的材料有两则,第一则的主要内容是:民间发起“免费午餐基金”这一慈善活动;第二则的主要内容是:政府跟进,使“免费午餐基金”这一民间慈善有了更大的作为。对于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可评论的角度有许多,但如果把评论对象确定为“政府与民间慈善的关系”,在理由的阐述上可能存大较大难度,较为合理的作法是把评论焦点集中在“民间慈善”的价值和意义上,对于政府的跟进则一笔带过,不加以评论。当然,如答案示例二,将评论的对象定义为“免费午餐”,也是可以的。专项训练(五)1(1)烟光凝而暮山紫(2)而无车马喧(3)官盛则近谀(4)无丝竹之乱耳(5)凌万顷之茫然(6)雕栏玉砌应犹在(一处l 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2答案 (1)示例:鲜为人知 (2)诠 (3)示例: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让人获得美的享受)。解析 第(1)(2)题涉及成语积累和拼音认读,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功。第(3)题考查病句修改,和原句主语“文章”搭配的谓语有两个,一个是“给人”,一个是“获得”;且与“获得”存在主客颠倒的搭配问题。“获得美的享受”的主语应是“人”,因此应将“获得”修改为“给人以”,或在“获得”前加“让人”。3答案 示例:稳定运行调整结构保障民生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题目给出的材料是一段陈述性材料,材料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或总说句,考生应根据内容和“同时”“比如”“此外”等提示语,将语段分解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到“同时”为止,关键词是“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第二层内容较多,包括两个“比如”之后的内容,该层次有一个中心句,即“调整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第三层即“此外”之后的内容,关键词是“对民生问题给予细致关照”。最后,再根据题目的字数要求,将这些中心句或关键词压缩为四字短语。4答案 (1)示例:严以律人,宽以待己。(2)示例:首先,要严于律己,要按“君子人格”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认真履行“君子”的职责;其次,要以宽容的心态去看待他人的行为,用积极的心态去发现他人身上的“善”与“美”,肯定他人的“君子行为”与“君子人格”;再次,不能用双重标准来对待自己和他人,要避免轻人重己,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符合“君子人格”的人。(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第(1)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但与“一句话概括内容”的传统题型不一样,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本题的难点在于理解题目问什么、答什么,而不是语言的概括表达。答题时,考生要注意材料中“有趣的是”这一提示语,从数据的矛盾性入手,得出这么一个逻辑推理过程:如果“38.6%的人认为自己算得上君子”是成立的,那么“直言当下社会君子少见甚至几乎没有”的人就只能低于61.4%,但调查结果是“89.0%”。由此可见,生活中肯定有一部分人,属于自认为是“君子”,但其他人则不这么认为。由此,可推导出这些人的心态有问题,即对自己的要求低,对其他人的要求高。第(2)题实质是第(1)题设问的拓展,考生如果理解了部分人存在的不正确心态是什么,自然就能推断出正确的心态是什么,也就自然能提出解决的思路或观点。另外,考生要注意到,本题并不是一道开放性强的一般评论题,并不是什么看法观点都可以答的,只有理解了第(1)题的心态是什么,才能正确提出解决之道,这也正是这道题的难度所在。5答案 (1)遐迩(各1分)(2),“令对手自愧不如”; ,“如果贵校能录取我,那将是我终身的荣幸”。(指出并修改正确一处得2分,共4分)解析 第(1)题考查拼音认读,是基础题,第(2)题综合考查语言运用技能。第句“自惭形秽”的意思是“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显然与语境不符,属于成语错用。第句“使贵校倍感荣幸”属于语言不得体,“倍感荣幸”的主体应是自己。6答案 示例:“人格证书”应该缓行,因为给学生颁发“人格证书”的做法实行起来困难重重。首先,一个人的人格状况,是其个性、生活环境、所受教育、社会阅历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格状况的变化发展是无限可能的,颁发“人格证书”并不能保证其之后的人格境界。何况,“人格证书”如真要派上用场,还得全社会配合,而在目前,社会大众并没有这样的意识。解析 材料的内容主要是国内某学校拟为学生颁发“人格证书”引起争议,可以从“人格证书应该缓行”“学生的人格怎能被证书化?”角度阐明;也可以从“且慢将人格证书一棍子打死”角度论述,阐述时应注意理由的合理性和充分性,一般要求至少有两个角度的理由。专项训练(六)1(1)虽九死其犹未悔(2)惠风和畅(3)闻道有先后(4)不以己悲(5)廉颇老矣 (6)落红不是无情物(每处1分,有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2答案 (1)(1分)(2)(1分)水乳交融(如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运用,涉及的考点有连贯性和成语。解答第(1)题时,应着重从前后文的呼应角度着眼,由于第句的总说和第句的总结,都是先写“清”,再写“静”,因此,从呼应的角度看,句应调换顺序。第(2)题考查成语,属于给出语境填空的题型,答案不唯一。从上下文看,本处所填写的成语应能够概括“冷”“清”“静”三者的关系,参考答案“水乳交融”的意思是: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得十分紧密。符合“冷”“清”“静”都是抽象名词的特征。3答案 (1)(2分)时而跟着他一起体验南极恶劣环境中工作的艰难。(2)(2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删掉“让”,1分;“孩子们”改为“同学们”,1分)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第句的语病在于定语,状语错位(或搭配不当),即“艰难”修饰“体验”不当,从上下文看,“艰难”应修饰“工作”。但值得注意的是,如将“艰难”放在“工作”之前,又会导致“体验”与“工作”搭配不当,因此,应将“艰难”放在“工作”之后。第句的语病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句主语残缺,即“让”的主语不存在,修改这一语病的方法是删除“让”,从而使“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充当全句主语。二是“孩子们”这一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毛病,本段是一则校刊上的报道,写作者应是学生,与听讲座者是同学关系,称同学为“孩子们”不但不合适,也不符合新闻的语体要求。4答案 示例:春晚对全球华人很重要,应该办得更好一些。从时间来看,其影响可谓持续不断;从空间来看,其影响可谓无远弗届;从人数来看,收看者单年高达7.7亿,占全球人口的1/9,其影响可谓冠绝天下。事实上,春晚是当代华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办得更好一些,让更多的华人在过年时分享来自祖国大陆的喜庆与欢乐。(看法简明合理3分,阐述连贯合理4分。这是一道开放题,其他看法,源于材料,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本题提供的阅读材料是一则调查,除了几个数据外,并没有其他提示观点看法的词句,因此,本题的解答关键,其实是观点的确立,而不是围绕观点的阐述。材料中有三个核心词,一是“春晚”,二是“华人”,三是“收视率”,严格地讲,考生只有针对三个核心词的共同组合体发表看法,才是准确的理解,而围绕这三个关键词所能得出的观点,其实是相对唯一的,基本上只能概括为“办好春晩,让全球华人真正喜爱春晚,这样才能提高收视率”。当然,在观点确立的基础上,如何阐述也很重要,“阐述”可以是“理由”,也可以是“说明”,参考答案提供的就是一种说明性的阐述。考生如果从“理由”的角度去组织答案,也是可以的。5答案 (1)C (2)将“缺乏售后服务,而且质量低劣”改为“质量低劣,而且缺乏售后服务”。原句“的结合”有误,宜改为“这是行业问题和监管问题造成的”。解析 第(1)题考查词语。半推半就:又推辞又靠近,形容假意推辞拒绝。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大张声势:大造声势,扩大影响。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等运笔能随心所欲。浩浩荡荡: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以上各成语均不切合具体的语境。第(2)题考查语病修改。第句存在的问题是语序不当,“质量低劣”对产品而言,是最严重的问题,应先说。第句存在的语病是表意不清,用“结合”形容“问题”搭配不当,修改时只要能删除“结合”,替换以其他表达清楚的说法,都是符合题意的。6答案 示例一:圆明园有选择地重建,有利于文物保护。圆明园的屈辱史属于过去,圆明园文物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对其中某些设施、建筑实施合理重建,对某些历史文物进行整合开发、合理保护与应用,可以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文物保护其实是广义的,保留“原汁原味”是一种保护,而重建也是一种保护,它可以恢复民族荣光,抚平历史伤痕,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示例二:重建圆明园,没有必要。圆明园废墟存在的意义在于警醒国人:再也不能重蹈那段屈辱史。而重建则掩饰了这段历史创痛。其次,重建圆明园和加强国家文化建设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在逻辑联系。把重建圆明园的海量资金,用于扶持文化产业,或用于加强文化事业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岂不更有价值?再者,即使重建,也难以恢复其本来面貌,反而易流于形式,劳民伤财。(本题7 分,提出观点1 分,阐述理由4 分,语言简明、连贯2 分)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要求评论的对象是:重建圆明园。答题时,应分两步走:一是对“重建圆明园”表明自己的态度,二是阐述自己观点成立的理由。理由阐述时,可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从重建圆明园本身的价值角度考虑,如有利于保护,有利于提高知名度等;二是从重建圆明园的文化、社会、民族价值等角度着眼,拔高一个层次来阐述重建的意义或反对重建的理由。专项训练(七)1(1)骊山北构而西折(2)川泽纡其骇瞩(3)百专项训练(六)1(1)骊山北构而西折(2)川泽纡其骇瞩(3)百步九折萦岩峦(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5)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给分)2D解析 本题考查补写,实质是对语言连贯性考点的变式考查。判断横线上所填写的诗句是什么,主要的判断依据是横线后的提示语,仔细观察选项的排列规律,可以发现,第一处主要从两个选择项中选择,第二处则主要考虑选择哪一个,依此类推。然后选取最有把握的一组进行排除,如第二处,春意阑珊显然不是一种激情,据此即可推理出答案。3答案 示例:点到为止,贵在引而不发,促学生积极思考。(形式1分,内容2分)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首先确定内容,所填写的句子显然应符合“名师授课”的前提,要能表现“名师授课”的含蓄之美。其次要仿“句式”,即三个短句。参考答案只是示例,符合内容和句式要求的句子均可得分。4答案 示例:国内电子机票行程单启用中文显示主要信息的做法值得称赞。(1分)其一,启用中文显示主要信息,是尊重母语的体现,是理所当然的事。(2分)其二,启用中文显示主要信息,方便了国内旅客(特别是那些不懂英文的)准确掌握乘机信息,以免耽误行程,并减少由此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2分)其三,新增航站楼提示信息栏,体现了对乘客的人文关怀,情意浓浓,使人倍感亲切。(2分)(如有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解析 题目要求对上述材料发表看法,因此,考生首先要做的是概括材料主要内容,为发表看法寻找一个评论的“靶子”。概括之后,可以提炼出材料的主要内容是“机票行程单、航站楼提示等启用中文”。其次,考生要对材料的内容做出自己的表态,即表达赞同或反对的意见,最后再按照“就事论事评价民航局做法的好坏”“提高层次看这一做法的意义”两个角度,阐述自己的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