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上期教学计划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952411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上期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上期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上期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教学计划(上)逝者如斯,岁月如梭。转瞬间,七年的师范学习生涯已经结束。七年的教师教育熏陶不仅让我顺利成章地认为自己应当做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让我更喜欢教师在三尺讲台之上地自由挥洒,喜欢把自己所认为美的感受传达给别人,喜欢交流,喜欢分享,喜欢让一群朝气蓬勃求知若渴思维活跃而单纯可爱的学生用他们的智慧激发我的思考。如今,来到本校,我便以全身心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以实施自己的教学准备。和孩子们相处的一周多里,逐渐了解到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心理。由于刚进高中学习,他们对未来的三年生活充满期待,又有些惶惑。基于此,一刚开始我并没有上新课,而是花了三个课时来相互认识,带领他们了解语文的特点,分享一些语文学习技巧,并说明了学习要求。在做好这些铺垫之后,我制定了如下教学计划:一、教学设想 1、立足教材,以“本”为本。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非常重视利用教材,按照教材的体例,有步骤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内诗歌和现代文中的必读篇目篇篇必上,但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对课文本身理解的结论,而是使其了解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并将这种思维过程中所用的方法迁移到课外文章的阅读中去。泛读课文则可让一两个学生做主讲,带着大家一起学习,把所学方法运用于实践。文言文学习重点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文知识。加大文言文的练习力度,按照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的宗旨,检测阅读水平。充分利用课文后“研讨与练习”中的材料,建议练笔的部分要让学生练笔。每个月安排一次梳理探究课程,提前让学生准备资料,课上一起分享。2、努力创设语文学习氛围,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读写能力。开展早自习领读、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天分享一句话和诗歌朗诵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丰富同学们的语文生活。3、多样化教学,让学生活起来要摆脱以前枯燥的教学模式,放弃满堂灌,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在语文课上快乐学习,所以我在分层教学的同时,引入了启发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创设轻松、自由你、平等的课堂氛围、试图让学生在竞争与快乐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二、具体教育教学工作 1、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把握其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以及教材中的重难点、易混易错点、可考点与必考点;广泛涉猎有关的教学辅导资料,以期扩充内容、丰富知识、旁征博引、博观约取;在深入研究教材、熟悉教情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心编写教案和学案。2、上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3、辅导在课外辅导方面,自己能坚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在给学生解难答疑时耐心细致、循循诱导、清晰透彻,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4、作业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5、听课坚持听课,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6、学习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三、每课教学流程(一)读课文 1、学生齐读,正音 2、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 3、学生个别朗读、互评 4、教师范读 (二)课堂研讨 1、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并提出有疑问的地方。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提醒他们可以把思考写在笔记本上,以便发言的时候作提示。2、一学生先提出的想法和问题,老师不急着点评和回答,而是抛给其他同学一起思考。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让课堂氛围活起来。3、紧扣教学重难点对学生们的意见进行点评和补充。四、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周次(按校历)教学内容2沁园春长沙、雨巷3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诗歌朗诵活动4烛之武退秦师、奇妙的汉字5荆轲刺秦王、作文16月考 国庆放假7评卷、鸿门宴8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可让学生讲)、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文210别了,不列颠尼亚(可让学生讲)、包身工、奇妙的对联11月考、评卷12飞向太空的航程(可让学生讲)、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作文313期中考试,评卷14名著导读论语、作文415名著导读大卫科波菲尔16中外名人传记、作文517中外名人传记1819全面复习期末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