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水》教学设计-方正三中赵卫华.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2376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界中的水》教学设计-方正三中赵卫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然界中的水》教学设计-方正三中赵卫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然界中的水》教学设计-方正三中赵卫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仁爱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专题六单元1自然界中的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正县第三中学校:赵卫华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身边的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质水,本节课主要研究了水的组成、应用、污染、及保护等知识,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本节教材做了适当的调整和处理,将本课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了解水的概况和现状、学习水的污染及水的净化,从感性上认识水,为第二课时学习水的性质、探究水的组成从理性上加深对水的了解打好基础。(二)地位作用本节内容使学生更为感性的认识到化学研究的内容是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既是对前面学习的纯净物、学习物质的组成与混合物、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巩固,又是对后面学习溶液知识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矿泉水、自来水、蒸馏水等饮用水的区别;了解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硬水软化的方法。2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2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掌握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三)情感与态度目标认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增强学生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感。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通过感性上对水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明确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二)教学难点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四、教法与学法(一)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交流讨论教学法,教师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引导,为学生搭建参与和交流的平台。(二)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课前的社会调查、课内的分组实验、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等活动,采用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获得本节课的知识和方法。(三)教具准备过滤装置、蒸馏装置及相应的试剂五、教学过程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前活动课前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调查要求是:1.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2.调查学校用水情况3.调查社会水污染情况4.了解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确定调查的目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并做相应的统计。学生通过调查,认识水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水的污染情况。 (二)情境引入请你欣赏(电脑显示图片资料和录像资料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提问: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 观看录像和图片,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关于水的知识。用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知学习对象,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科学家的眼睛来探视水的未知和魅力(三)活动探究,学习新知活动一让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汇报:你所了解的水的概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适当的讲解并板书(适当的配合相应的多媒体视频和图片)一、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展示相应图片二、自然界中的水的存在1.可饮用的水: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2.硬水与软水活动二、实验探究:如何鉴别硬水和软水?学生分组汇报:1.水在自然界的分布2.可主要有: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3.学校饮用水主要是纯净水,其他用水为地下水。4.我县现在水污染比较严重。(并配有相关的照片)5.汇报我县自来水的处理过程步骤为:水库 取水口 反应沉淀池 过滤池 活性炭吸附池 消毒池清水池 配水泵 用户通过图片感知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讨论可饮用的水的优缺点通过汇报使学生明确了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同时也使多数同学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学生对水的认知。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强调化学知识与人体健康的联系。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活动探究,学习新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并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讲解:硬水和软水的概念,以及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结合实例介绍硬水对生活的危害三、水的污染与防治活动三、根据我县水污染的现状展示小组拍摄的有关水资源使用情况和水污染情况的图片。讨论:1.水污染的来源是什么?2.水污染造成的后果有什么?3.我们应怎样保护水资源?4.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5.你知道工、农业节约用水的措施有哪些?展示节水微记及一些节水的方法,并介绍节水标志和节约用水的方法。解释节水徽记的寓意四、水的净化方法通过视频整理:水的净化方法有:静置、过滤、吸附、蒸馏活动四、分组实验:水的净化1.明矾净水2.过滤操作强调过滤操作的要求及注意事项3.蒸馏操作演示蒸馏操作学生分组动手实验并整理知识倾听了解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后回答了解节水的方法并掌握节水标记及节水徽记的寓意: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珍惜每一滴水。学生实验、观察并总结归纳体会:过滤操作的要求:一贴、二低、三靠如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混浊现象分析讨论原因。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与生相联系学以致用通过课前调查及查找的图片让学生更深入的认识水的污染源,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及方法。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加强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通过实验强调过滤、蒸馏操作的要求.(四)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学生小结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五)练习展示本课习题学生练习巩固知识(六)作业布 置课后设计:自制简易净水器 用空塑料饮料瓶做简易净水器,设计如教材中的图。用品:小卵石、活性碳,石英沙、膨松棉、纱布等,如何才能获得较好的净水效果。并倒入一些脏水,亲自试验它的净化效果。学生对动手做课后设计表现出高昂的兴趣。课后自己动手设计,加深对水的净化方法的认识,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设计:单元1 自然界中的水一、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地球表面3/4覆盖着水:但淡水量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十分不均匀。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动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二、自然界中的水的存在1.可饮用的水: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2.硬水与软水a.硬水与软水的区分b.硬水软化的方法三、水的污染与防治1.水污染的来源: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2.水污染的防治方法:四、水的净化方法水的净化方法有:静置、过滤、吸附、蒸馏1.明矾净水2.过滤操作:一贴、二低、三靠3.蒸馏操作教学反思1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社会调查,进行分组实验,交流讨论等,使学生有效的掌握有关水的知识。本课我主要以学生的参与为主,通过课前调查充分的让学生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在教材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问题情景、化学史情景、图片情景、录像情景等,如:“水与人类关系”的录像等。将学生在课前调查拍摄的图片进行展示。教学过程中我创设的情景也源于学生身边的生活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积极参与分组实验和讨论活动,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是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将初中化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利用各种图片、视频资源增大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