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题(不含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0500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试题(不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试题(不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试题(不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原市20122013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段测评语 文 试 卷第一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礼”字辨“礼”字,最早见于尚书舜典。后在老子、论语中被广泛使用。也就是说在西周(公元前500年)以后才广泛使用。其在古代被解释得较含糊,其主要含义有礼法、礼节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传统习惯、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之意,越到后来,“礼”字的含义范围就越小,单成了“礼貌、礼仪”之意了。 而要辨明“礼”字,不得不说到礼记。礼记是战国至秦汉时期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汉代把孔子所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解说“经”的文字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礼,在西周以前,作为社会行为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宗法与等级制度的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它是奴隶主贵族及封建地主阶级一切行为的准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春秋时各诸侯国虽然都在争霸称霸,但毕竟还奉着一个周王当时的中央政府,承认有一个政治中心,这就是等于还承认有一个共同的社会行为规范。而五霸以后,东迁后的周,失去了号令诸侯的能力,各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述职和纳贡,周王室的收入因此而减少。这就是说,整个周朝的社会行为规范至此已彻底崩溃。各诸侯国不再承认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因为存在强大的同姓或异姓贵族势力,为了私有利益,无视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致使君权削弱,“权去公室,政在家门”。卿大夫为了争权夺利,引起内乱频繁发生。这就是无视于周王朝的社会行为规范而造成的后果,所以孟子称他们是三王的罪人。这就是从“礼制”到“法制”的演变。 “以礼治国”和“以法治国”哪个更重要呢?其实两个都重要,既要“以礼治国”,也要“以法治国”! “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有许多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并不见于法律条文,也不可能都纳入法律条文。比如爱,比如恨,比如孝,比如随机应变、随波逐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等等,比如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等。法律不可能规定人们去爱什么、恨什么,不可能规定人们必须要孝敬作为罪犯的父母;不可能规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的行为方式。所以,一个社会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乃至到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阶层、一个行业,都有各自不同的行为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才会趋同。而人们的社会行为趋同,人类社会才会出现安定与团结的局面。 另外,要想获得快乐,就不得不选择行为方式,行为方式不对,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而选择行为方式,就必须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如果不遵守,那么也达不到目的。因为人们的社会行为不趋同,别的人就不认可你的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所以“礼”社会行为规范是人类社会中必须要有而且是重于法制的,因为法律只是警戒和惩治犯罪的人,而不能使人们的社会行为趋同。就拿家庭暴力问题来说,法律只能调解和很轻地惩治施暴者,而家庭暴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恶性案件,这时法律惩处的就将是受虐者因为受虐者的反抗将会超出法律的规定。而只要有了一定的社会公理解释体系和行为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才会趋同,犯法犯罪的人才会减少。所以,“仁义礼智信”问题,乃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问题。使自己身心的愉悦能够保持得长久一些,人的这一生也就是快乐的了。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字,在老子论语中被广泛使用,其在古代的含义范围较广,但后来,“礼”字的含义范围就单成了“礼貌、礼仪”之意了。B.礼,曾作为维护宗法与等级制度的上层建筑以及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是有其积极意义的。C.礼记虽得名于汉代,但却不止收录汉代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应该还有战国和秦时的文章。D.在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它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的制约性大于其对提升中华民族精神素养的重要性。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所谓“权去公室,政在家门”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无视周天子的存在,各自为政。B.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为了私有利益,无视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整个周朝的社会行为规范至此已经彻底崩溃。C.卿大夫为了争权夺利,无视周王朝的社会行为规范,导致内乱频发,各国也开始由“礼制”转向“法制”。D.一个社会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才会趋同,人类社会才会出现和谐的局面。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要想获得快乐并且使自己身心的愉悦能够保持得长久一些,就应该遵守“仁义礼智信”等行为规范。B.“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不可能都纳入法律条文。因为许多生活方式,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形成的。C.“以礼治国”和“以法治国”二者并不矛盾,一个社会既需要“礼”的规范约束,也需要有“法”的警戒惩治。D.针对当今社会家庭暴力问题,目前法律只能调解和很轻地惩治施暴者,因此,法律部门应该加大惩处力度,防止恶性案件发生。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己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平居服大练浣濯之衣,虽敝不忍易。余帛锦丝,缉成衣裳,赐诸王妃公主,使知蚕桑艰难。遇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岁凶,则设麦饭野羹。帝或告以振恤。后曰:“振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奏事官朝散,会食廷中,后命中官取饮食亲尝之。味弗甘,遂启帝曰:“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帝为饬光禄官。帝幸太学还,后问生徒几何,帝曰:“数千。”后曰:“人才众矣。诸生有廪食,妻子将何所仰给?”于是立红板仓,积粮赐其家。太学生家粮自后始。太祖既克太平,后率将士妻妾渡江。及居江宁,吴、汉接境,战无虚日,亲缉甲士衣鞋佐军。陈友谅寇龙湾,太祖率师御之,后尽发宫中金帛犒士。尝语太祖,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太祖善之。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不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讵可信?”帝遂已。文忠后卒有功。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是年九月庚午葬孝陵,谥曰孝慈皇后。 (节选自明史后妃传)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善之 善:善待(认为好)B帝廉之 廉:访查C轻易将不宜 易:更换D学士宋濂坐孙慎罪 坐:因为5.下列各组中分别表现马皇后“仁慈”和“智鉴”的一项是 ( )A.亲缉甲士衣鞋佐军立红板仓,积粮赐其家B.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且文忠素贤,宪言讵可信C.余帛锦丝,缉成衣裳,赐诸王妃公主杀之恐绝其后D.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后尽发宫中金帛犒士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氏虽为皇后,但随太祖征战多有贡献。她在江宁战事吃紧时为士兵缝制衣鞋,还将宫中金帛全部拿出犒赏将士。B马皇后劝诫皇上对待自身要节俭,对待贤德之士应丰厚,要未雨绸缪,对灾年及早做好准备。C郭景祥之子、李文忠、宋濂曾被谣言中伤,险些被太祖杀了。幸亏马皇后从旁劝谏,才得以保命。D马皇后病重期间,还能为诸医着想,并希望太祖能够招贤纳言,让大臣和百姓好好生活。太祖在马皇后去世后就不再立后,并赐谥号为孝慈。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2)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柳宗元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注】柑为橘树一种。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皇树,即橘树。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至富,给子孙留点财产。8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简要分析其思想感情。(6分)9对诗的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作者希望橘树成林,清姚鼐则说作者“恐见柑之成林也。”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2)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3) 。将登太行雪满山。 ,忽复乘舟梦日边。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5分) 跟老爹共进午餐 周波爹推门进来时,撑着伞,有雨水从伞顶滑落。爹,您怎么来了?我赶紧起身。小子,这衙门只能你们当官的进来?爹有点不高兴地说。乘了好长时间车吧,俺娘还好吗?我边帮爹提东西边说。你娘当然好,不好能让我提这些东西过来?爹收起伞说。我笑了。在老家,俺娘是最记得我的。瞧着爹大包小包的拎来好多,我就猜想肯定是俺娘又带好吃的了。我坐哪儿?爹问。哟,只顾着找东西吃了。我咧嘴一笑,立马拉过来一把沙发让爹坐。看你馋的。爹说着掏出旱烟,然后,一脸幸福地看着我。下班时,我和爹步出办公室。天放晴了。有同事在边上指指点点,我笑着迎上去,理直气壮地说:这是俺爹,老家农村来的。爹扯了扯我衣服,我说本来就是嘛。爹就笑。我和爹走入一家大饭店,爹有点怯怯地东张西望。就这儿吃饭?爹小声问我。是呀,我们单位经常这儿吃饭的。这要很贵吧?我请爹吃饭,再贵也吃。爹咧嘴一笑,没再说啥,跟着我上了电梯。包厢里,有服务小姐侍候。闺女,你回家吧,俺父子俩聊聊。爹说。爹,这是服务员,专门给咱们倒酒上菜的。我笑着说。不行,俺吃饭从来没人看的,除了你娘。爹说。我只好向服务员挥挥手叫她出去了。今天爹来请客,这些年你小子出门在外,当爹的还没尽过啥力呢。爹撸了撸衣袖说。哪有爹请吃饭的,当然儿子埋单。我说。埋单?爹张着嘴说。就是付钱。我笑着说。爹笑了起来,爹可能觉得这大城市有点怪怪的。那时刻,我觉得爹很开心,我好多年没听见爹这么朗朗的笑声了。小子,这鱼多少一条呀?爹问。不知道。我说这酒多少一瓶呀?爹又问。不知道。我说。不知道价钱就坐下吃饭?爹惊疑地看着我。应该不会太贵吧,平时有客人来,我们都这么吃的。我笑笑说。噢。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饭局快结束时,消失多时的服务员送上来水果。爹,吃点水果,润润喉。我说。不吃,吃了饭还要吃水果,这也太浪废了吧。爹说。城里都这么吃的嘛。我说。你可别学坏了,我刚才见你喝酒样就已看出变化了。爹说。我没变坏呀。我说。爹没说你变坏,只是刚才见你喝酒,怎么一大杯就一口下去了呢?早餐没饿着你吧?在老家,我从来没见你这么喝过。不过,小子,今天想喝就喝,爹请客。爹边说边笑。爹说的是,以后慢慢喝。我怕顶撞爹,他会不开心。闺女,饭钱哪儿去付?爹突然叫住服务员。那位先生已经签字了。服务员说。签字?签啥字?爹一愣愣地看着我。就是已经埋单了。我笑着说。认识几个臭字划几下就算人民币了?是不是这个意思?爹脸色刹时转白。爹,哪有你来付钱的。我说。那你付钱了吗?爹继续问。我不是签过字了嘛。我说。闺女,你把小子签字的那张纸拿来。爹说。服务员看了看我,我也看了看服务员。服务员把我签过字的条纸递给了爹。小子,你看看爹怎么把这几个字撕成一点一横一撇一捺。爹说着就真的撕了起来。爹手里的碎纸片像雪花一样飘落。爹说:小子,你这是打白条吧?什么打白条?村里给我打白条,说是乡长签了字算数,可是到现在也没有兑现。你官不大,也玩这花招了?.我我,爹,这事我会处理好的,你放心。可你咋不摸钱呢?回头我来交。我这有,看来你弄惯了这一套,吃饭咋不带钱?爹,咋能让你掏钱。爹边说边朝桌上扔下一叠钱,然后跨步走出包厢。我愣了片刻,突然,我疯了似地也跟着跑了出去。我喊:爹,你慢慢走。雨已停了,可是,我觉得还在下。这场雨可下大了。(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老爹的突然造访让我意想不到,这方面说明父母对儿子的关心和牵挂,另一方面也暗示出我已经长久没有回过家乡。B 我和老爹相跟着走出办公室,看到有同事指指点点,我笑着说爹是从老家农村来的,这种笑代表了我对爹打扮的嘲讽。C爹听不懂我说的买埋单,经我解释之后,他发出了朗朗的笑声,他是在感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自己与时代的脱节。D这篇小说借助人物之间的对话,生动地再现了两代人年龄的差距和内心的隔膜,巧妙的展示出了时代的变迁带来的变化。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农村来的父亲与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儿子共进午餐的故事。小说语言生动典雅,情节跌宕起伏。(2)阅读小说中三处划线的句子,分别说说作者的写作意图。(6分)(3)小说中的老爹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4)概括小说的主旨。(4分)(5)请你就文章的情节安排、塑造人物的方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结合内容,选择一点,作简要分析。(4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每到民族存亡、间不容发之际,总会涌现出一批批奋不顾身的中华儿女,以自己的热血点燃救亡的革命烈火。B.历时3天的国际马拉松赛已经落下帷幕,但人们仍然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肤色的健儿的动人故事。C.我市建设地铁工程规模大、投资多,并且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所以修建地铁绝不是一件倚马可待之事。D.岁月蹉跎,光阴似箭,我校迎来了建校百年的盛典,莘莘学子从各地齐聚我校,送上祝福。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学生只有投身于广阔的生活天地,才能习得未来人生需要的素养和本领。若封闭在有限的课堂中,学生也将成为井底之蛙了。B.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就日本政府“购买”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事件发表声明,严厉谴责日本政府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C.备受瞩目的第四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以其恢宏的气势、丰富的内容、丰硕的成果,吸引了来自海内外数十个报社的记者。D.医药流通承担着引导或组织制造业研发生产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品,从而保证百姓用药的可获得性和流通药品质量安全。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尽管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已经发展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但就是无法建立法制的国家。其实,道理在简单不过了: , , 。不过,“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 , 。因此,不是读书和自由使国家灭亡,相反,正是压制思想和自由才使国家灭亡。秦朝焚书坑儒和极度集权的教训犹未过时。极端的集权就失去了民主,人民不敢说话了就失去了舆论导向法家思想越发达,君主专制也就越发达没有舆论导向,社会就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法家思想就是君主集权的思想而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与法制的思想也就越难建立起来秦国“依法治国”,最终也是因为使用严刑峻法而迅速地亡国A. B.C. D.15.请你为下面一则新闻概括标题,要求不超过15个字。(2分) 2012年8月12日,奥运圣火缓缓熄灭,历时17天的地三十届伦敦夏季奥运会落下帷幕。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的辉煌登顶之后,中国体育代表团此次伦敦之旅,胸怀祖国,牢记重托,扬眉出剑,频传捷报,在17个大项73个小项上获得奖牌,以38枚金牌、27枚银牌、23枚铜牌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二,创造了赴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1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做吹笛人,把牧童引向山外”,这是你的心声。 有这样的强大信念的支撑, 身体羸弱,疾病折磨,你内心 迸发出炽烈的光和热。它温暖了孩子的心灵,也照亮了他们成长的道路。17.根据上下文,将文段补写完整。(6分) 珠穆朗玛峰高耸入云,可上面有攀爬者的旗帜; , ;阿尔卑斯山壁立千仞,可其中有探险者的身影; ,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五、作文(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安妮普鲁小说里讲到两个牛仔: 牛仔甲在春天里用新发的冬麦喂牛,到了夏天,精心为牛选择另一片牧地。除了草料,他还给牛添加豆子、甜菜浆、无水氨;还给他的牛喂各种催生养料,包括抗生素;他用复杂的电脑图表,对牛的繁殖情况进行系统的记录。 牛仔乙则截然不同,他的牧场又旧又破,篱笆歪歪倒倒,路面坑坑洼洼。他的牛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他不去管,他认为牛自有它们的安排。 养牛和养育孩子相比,有多么惊人的相似之处啊!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佳作赏读在“圈养”与“放养”之间 与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问题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每次看到这样的话,我的内心都会涌出感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重要性哪个中国人不懂?中国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是人尽皆知,不言而喻的。那么,如何重视呢?安妮普鲁小说里讲的养牛故事“圈养”和“放养”,值得我们思考。圈养,牛仔甲用的方法,即把牛圈在牧场中,为它提供草料,搭配营养,进行科学化、人性化管理。放养,牛仔乙用的方法,即让牛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这两种做法孰优孰劣、孰是孰非,恐怕一言难尽。站在牛的角度,牛仔甲圈养的牛享受了安逸,失去了自由;牛仔乙放养的牛享受了自由,却失去了更多。养牛育人何其相似。以养牛来喻养育孩子,“圈养”相当于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衣食住行,事无巨细,全程包揽,从出生到上学,从工作到买房,再到娶媳妇生孩子,一路关爱,无微不至!为了儿女,吃苦受累没得说,如果儿女需要,做父母的把心掏出来都情愿。可是做儿女的有几个领情的呢?这就很值得我们思考。而“放养”相当于西方时尚的现代教育,让孩子自由发展,自主发展,自己规划人生。这种养育观,可以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值得一提的是,牛仔乙只放不养,放任不管,同样不可取。但是,孩子毕竟不是牛,培养教育孩子比养牛复杂得多。因为孩子是有思想,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把孩子养的白白胖胖、健健康康,这只是完成了育人的一半任务。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有知识,有教养,有善心,有理想,有责任,敢担当,人格健全,心理阳光。怎样做到这些呢?根据我的教育经验,给大家几点建议:首先,关心孩子的成长,但绝不包办代替。父母对子女有时就像农民对庄稼,浇水、施肥,提供营养,但不能代替禾苗生长。让孩子从小自己动手,洗洗袜子,整整书包,叠叠被子,活儿虽小,却能培养劳动意识、动手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给孩子适当的引导,但绝不替孩子规划人生。人生之路千万条,自己走才能体味真实与美好。那些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剥夺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家长,是极端自私的。他们把孩子当成私有,让孩子替父母实现年轻时未实现的梦。这种做法危害极大,厌学、冷漠、冷血大都于此有关。再次,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但绝不放任自流。孩子就如茁壮成长的树苗,适时修剪能够长得更直更高更粗壮,能够早日成为栋梁。孩子都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自由不等于放纵,自由也需要约束。所以,孩子该管时一定要管。总之,培养教育孩子要把握好一个度,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既关爱孩子,有适度放手,这是爱的智慧。再用养牛作比,就是在“圈养”与“放养”之间寻求平衡与突破,保持我们的优势,吸取西方的长处,中西交融,做第三个牛仔,养好自己的“小牛”。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心爱的家长们,让我们做聪明的家长,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指路灯,做孩子成人成才的助推器,做孩子一生的良师和益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