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三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月考化学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04710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三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月考化学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昌三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月考化学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昌三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月考化学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三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月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Cl-35.5 Fe-56 Cu-64 Ag-108. Ba-233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8分)1生活或实验中常碰到一些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人体不能缺碘,需要正常补碘。“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B为实现“绿色化学”,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C可用食醋来清洗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做焰色反应时,蘸取样品之前需用稀硫酸溶液清洗铂丝2下列物质中,不含有共价键的是 AMgCl2 BMgCO3 CHCl DNaOH3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B燃烧属于放热反应C化学键形成吸收能量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4下列四支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试管温度过氧化氢浓度催化剂A室温(25)12%有B水浴加热(50)4%无C水浴加热( 50)12%有D室温(25)4%无5绝大多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果质子或中子为某些特定数值,原子核就异常稳定,科学家将这些数值称为“幻数”,科学家在人造硅同位素Si中发现新的物理学“幻数”,下列有关Si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Si原子核内含有14个质子 B. Si的原子序数为14C. Si的核外电子数为14 D. Si原子核内含有42个中子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71 g氯气参与反应,电子转移数目一定为2NA B1L01mo1L1的氨水中含OH离子数为0lNA个 C常温常压下,a mo1O2与2a mo1NO混合,降温得到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小于4aNA D在反应5NH4NO32HNO3+4N2+9H2O中,每生成4molN2,转移电子数为15NA7.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银氨溶液: Na+、K+、NO3-、NH3H2OB空气: C2H2、CO2、SO2、NOC氢氧化铁胶体: H+、K+、S2-、BrD 0.1 molL1NaAlO2溶液: H、Na、Cl、SO428.下列有关试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到处B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C.配置0.10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D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9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B.SO2、SiO2、 CO均为酸性氧化物 C.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D.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10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0ml浓度为1mol/L的浓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及NaClO3的共存体系。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n(Na+):n(C1)可能为7:3 B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1:2 C参加反应氯气物质的量为015mol D反应中转移电子物质的量n的范围:015mol n025 mol11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相应实验A烧杯、玻璃棒、蒸发皿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B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用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C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用固体氯化钠配制0.5mol/L的溶液D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12.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样品粉末甲苯+甲醇滤液不溶性物质NaNO3溶液水层溶液有机层溶液析出固体(粗产品)甲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 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 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13用过量的H2SO4、NaOH、NH3H2O、NaCl等溶液,按下列步骤分开五种离子,则溶液、是:ANaCl NaOH NH3H2O H2SO4BNaCl NH3H2O NaOH H2SO4BH2SO4 NH3H2O NaOH NaClDH2SO4 NaOH NH3H2O NaCl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豆浆和雾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B、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变为清洁能源C、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如氯、溴、碘、硫、钠、钾等元素主要来自于海水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比胶体粒子小,因其比表面积大,故可吸附含有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入肺后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15.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A.至少存在5种离子B.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C.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D.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16.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物比还原物多1.75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40.0LN2(标准状况) B.有0.250molKNO3被氧化C.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 5mol D.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mol二、填空题(共52分)17、(13分). XeO3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在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共6种,即Mn2+、MnO4、Xe、XeO3、H+、H2O(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将适量的XeO3投入30mL 0.1 mol/L Mn2+的水溶液中,刚好完全反应。此时转移电子数目为_。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90mL,所得溶液的pH=_。.已知NaOH与Cl2反应的氧化产物与温度有关(发生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在VL4mol/L的NaOH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生成物中含有Cl、ClO、ClO3-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1O、ClO3-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曲线如图所示。(3)若t2时刻恰好反应完全,则V= L (4)工业上常用ClO氧化处理含CN(其中C为+2价)的废水,生成的CNO(其中C为+4价)元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aCN+bClO+2cOH=dCNO+eN2+fCO32+bCl+cH2O,上述化学方程式可能的配平系数有多组,方程式中e : f的值为(填选项标号)A1 B1/2 C2 D不能确定. 200mL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及其物质的量如下: 离子H+K+NO3-SO42-物质的量(mol)0.50.10.60.15(5)该溶液中还含有的离子一定是下列中的 (填序号),该离子的浓度为 AAl3+ BCl- C ClO- D Fe2+18. (10分)两组同学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探究。 (1)一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对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实验。已知: 2Fe + 6H2SO4(浓) Fe2(SO4)3 + 3SO2+ 6H2O。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过量的铁屑和一定量的浓硫酸放入烧瓶,塞紧橡皮塞,开始计时。t1时开始加热,在铁屑表面逐渐产生气泡,当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控制反应温度基本不变。甲同学将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粗略地表示为图2。图1 图2在0t1时间段,铁屑表面没有气泡生成,说明铁在浓硫酸中发生了_;t1t2时间段,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t2时,取少量反应液,先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若再滴加过量新制氯水,却发现红色褪去。同学们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各自的假设。乙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你的另一种假设是_;为了验证你的假设,请设计一种简便的实验方案_。 (2)另一组同学对铁和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他们用a mol Fe和含有b mol HNO3的稀硝酸进行实验,若HNO3只被还原成NO,且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则的取值范围是_;若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n(Fe3+):n(Fe2+)=2:1,则的值为_。19(10分)工业上常用强的氧化剂处理钢件,使其表面形成致密、光滑的四氧化三铁氧化膜,以增强钢铁的抗腐蚀能力,这种处理叫做“发蓝”或“发黑”。 其过程主要有:去污、酸洗、氧化处理、皂化、热水煮沸、检查等步骤。钢件表面氧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FeNa2FeO2;Na2FeO2Na2Fe2O4;Na2FeO2+Na2Fe2O4Fe3O4。请回答以下问题:(1)酸洗时常用稀硫酸除去表面的铁锈,写出除锈时的离子方程式 (2)将去污、除锈后的钢件浸入130以上含有NaNO2和NaOH溶液中,逸出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片刻后铁片表面变黑。氧化处理时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发黑的过程中可能会形成有害的氧化铁红色胶状物Fe2O3H2O,其原因可能是 (4)氧化处理中产生大量含NO2-和OH-的废水,某同学设计以下方案处理废水:操作1:调节溶液pH接近中性操作2: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溶液并加热至沸,产生大量气体,该气体为大气的主要成分操作1和操作2的顺序能否对调?请说明理由 为减轻处理后的产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下列适合处理含NO2-废水的物质是 。AO3BKICK2Cr2O7DNaClO 20(9分).BaCl2xH2O中结晶水数目可通过重量法来确定:称取1.222g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溶解,边搅拌边滴加稀硫酸到沉淀完全,静置;过滤并洗涤沉淀;将盛有沉淀的滤纸包烘干并中温灼烧;转入高温炉中,反复灼烧到恒重,称得沉淀质量为1.165g。回答下列问题:(1)在操作中,需要先后用稀硫酸和 洗涤沉淀;检验沉淀中氯离子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2)计算BaCl2xH2O中的x= ;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3)操作中,如果空气不充足和温度过高,可能会有部分沉淀被滤纸中的碳还原为BaS,这使x的测定结果 (填“偏低”、“偏高”或“不变”)。21(10分).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 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甲:Mg(NO3) 2、NO2、O2 乙:MgO、NO2、O2 丙:Mg3N2、O2 丁:MgO、NO2、N2(1)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2)实验过程取器连接后,放人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 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_ 称取Mg(NO3) 2固体3 . 79 g置于A中,加热前通人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避免对产物O2的检验产生干扰;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_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观察到A 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 中未见明显变化。 待样品完全分解,A 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 . 0g 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人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_是正确的。 根据D 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退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侧到的原因是O2在通过装置B时已参与反应。 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里进一步研究。南昌三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8分)CABCD题号12345678答案CABCDDAB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AADCBACD二、填空题(共52)17、(13分)(1)5XeO3 + 6Mn2+ +9H2O= 6MnO4 + 5Xe+ 18H+ (2分)(2)0.015NA(2分) 1(2分)(3)2. 5(2分)(4)B (2分) (5)A(2分); 0.5 mol/L (1分)18(10分)(1)钝化;SO2;溶液中的SCN-被氧化;溶液中的SCN-被氧化;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若不恢复红色,则我的假设成立(或: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恢复红色,则我的假设成立)(2)则的取值范围是_若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n(Fe3+):n(Fe2+)=2:1,则的值为。19. (10分)(1)Fe2O3 + 6H+ = 2Fe2+ + 3H2O(2分)(2)3Fe+NaNO2+5NaOH=3Na2FeO2+NH3+H2O (共2分,错写、漏写物质不得分,未配平扣1分)(3)亚铁酸钠、铁酸钠发生水解,最终形成Fe2O3H2O(共2分,只答其中一个得1分)(4)不能,若对调,则NH4+大量与OH-反应逸出氨气(2分,只答“不能”给1分)AD (共2分,选对一个得1分,选错一个扣1分,直至扣到0分)20 . (9分)(1)蒸馏水(2分)取水洗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滴加AgNO3溶液,若无白色浑浊出现,则表明Cl-已经冼净。(2分)(2)样品中BaCl2的物质的量为质量(3分)(3)偏高(2分)21(10分)(1)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或其它合理答案)(2)装置气密性良好移动酒精灯预热硬质玻璃管(3) 乙 2Na2SO3 + O2 =2Na2S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